王邦佐 张承斌:中国政治文明与中国政党制度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566 次 更新时间:2015-05-28 23:25

进入专题: 多党合作制   中国   政治文明   政党制度  

王邦佐 (进入专栏)   张承斌  

【摘要】中国传统政治文明具有浓厚的反政党特征,它在近代的转型孕育了中国政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党制度,是中国政治文明转型过程中的历史选择;其基本框架是在确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上构建和完善起来的;坚持和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推进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和有效途径。

【关键词】多党合作制|中国|政治文明|政党制度

政治文明是人们改造社会所的政治的总和,其和发展受社会政治环境、历史传统、民族性格等诸多因素的,鲜明的阶级性。政治文明包括政治理念文明、政治制度文明、政治文明、法治文明等内容,政治制度文明核心地位。在现代社会,政党制度政治制度最的,与政治文明关系密切。本文试图就政治文明与共产党的多党合作制的关系作的理论探讨。

一、传统政治文明在近代的转型孕育了近代政诞生

传统政治文明是华夏先民在农业文明的基础上改造社会所的政治的总和,是于传统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的文明形态。民族是原生的农业民族,早熟的农业文明刺激了血缘宗法制度和家庭小农经济,两者起来深层背景,与由治水所强化的集权作用,展示出东方社会所特亚细亚生产的图景,构筑了传统政治文明的基础。文明形态分别借重天命理念与民本理念来解决政治合法性与被统治者的价值问题,并用皇权(王权)秩序与华夷秩序分别社会内部关系与外交关系,社会结构呈现的等级秩序特征。

在传统政治文明的基础、理念和秩序的作用下,传统政治文明浓厚的反政党特征。,它赖以的早熟的农业文明基础,决定了农业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决定性地位。而小农彼此间只地域上的微弱,重农抑商又阻碍了资本大规模的积累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客观上削弱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和力量,不利于政党意识与组织的产生。,天命理念和民本理念为王权披上了合法的外衣,两者连通起来作用,了王权专制思想的发展并强化了政治伦理化的倾向。在孔孟之道的吸引下,士人青睐“学而优则仕”的道路,杜绝了组建政党政治要求的性。,的等级秩序金字塔形的社会结构,把本质上是以皇帝本人为终点的垂直性效忠体制的皇权秩序化,使任何非血缘性的社团是政治性组织都被视为潜在威胁,历代统治者都不遗余力地禁止结党。而华夷秩序又把社会封闭起来,阻断了发展和变革的外部动力。使社会个体“修齐治平”的公式自我修养,结果同等地王权统治的工具,难以独立的思想人格和阶级意识,更不用说近代政党了。

,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传统政治文明在近代受到来自三个的冲击使之发生了转型。强调儒家政治取向的经世思潮发展,启动了思想解放的风气,为文化的近代化了思想,而且提升了士人的政治意识和;现代化历程的被动开启严重挑战了传统秩序,一系列反侵略战争的失败直接动摇了华夷秩序,引发社会经济结构和阶级关系的不平等条约体系冲击了传统等级秩序,租界中的“国中之国”地方在兴办团练过程中的势力抬升,更是从上动摇了集权和皇权秩序;以契约论和民主理念合法性理念和政治价值理念并与天命理念和民本理念对立或格格不入的西方政治文明的引入和传播,促发了大批知识精英对政治的思考和对民主价值的追求,为传统政治文明的发展注入了动力。

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民族危机的加重和政治权威的衰落,社会和传统政治文明转型了步伐,从而为政产生与合法化了阶级条件和活动空间。例如孙中山先生1894年创立的兴中会就有着开拓性的意义。兴中会虽有较浓的会党色彩,但它不以改朝换代为目的,可视为近代个政党性质的组织。康有为创立的强学会,把政治与学术相,有的改良主义特征,但它毕竟反映了改良派参与政治的愿望,在程度上是具备近代意义的政治团体。而维新人士的政治联盟和近代个全国性政治团体的保国会,有的政治主张和的章程规约,有骨干和组织,更是具备了政雏形。强学会与保国会对政党和政党政治的宣传与介绍,了为政党正名的作用,为传统的“君子不党”的观念奠定了基础。

20世纪初知识分子的迅速发展,为政扩展了基础和骨干。1905年成立的同盟会,了较为完整的革命纲领,标志着民族资产阶级的中下层起的政党。改良派和立宪派也建党步伐,谋求政党地位的合法化。流亡海外的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也筹划正式的政党组织。1906年9月清廷宣布预备立宪,了国内外立宪分子的建党活动,了帝国宪政会、政闻社、预备立宪公会等,并组织了数次请愿运动,要求开放党禁、速开国会、成立责任内阁。然而1911年4月首届责任内阁成立,立宪派大为失望,遂成立宪友会与钦选议员在资政院中展开斗争。随后,清颁发了所谓《宪政谕》和《准革命党人法律改组政党谕》,从而取消了对政限制。政合法化过于迟缓,但毕竟了传统政治文明对政敌视,起全新的观念,了政发展,对的政治发展和政党制度的选择产生了直接的。

二、的政党制度是政治文明转型过程中的历史选择

民国时期上承传统封建君主专制,下启新民主主义和民主政治,是政党组建、分化剧烈,活动异常频繁的时期,实践过多种政党制度形态。大致来说,其间出现过五次高潮:民国初创时期,受党禁放开、同盟会分化、共和政体确立等多种因素的,政党群起,曾过三百多个政党或政团;新文化运动和十月革命的胜利,促成了党派的,共产党此时的,国民党阶段由革命党改组而成的;大革命失败后,对国民党和共产前途都感到悲观而建立起若干势力政治组织;四是受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刺激,进步人士组建了党派,民主政团同盟(民主同盟的前身);五是抗战胜利前后,新建了党派,现八大民主党派中的多数阶段的。可以说,自传统政治文明对政限制,就上多党状态。

民国确立共和政体,初年了政党林立的,当时党人政治竞争的理想模式是两党竞争,并了组建两大政活动,但未能如愿,最后有多党参加了国会竞选。在袁世凯处心积虑的破坏下,政党竞争畸化,给袁可乘之机,遂使竞争性政党制度告以失败。在抗战期间及胜利后的一段,中间党派推行中间路线,试图竞争性政党政治,最后亦以破产而告终,中间党派自身也分化。这说明竞争性的多党政党制度在合适的土壤,不适合国情。

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决心重新革命的党来重建民国。他倾向于用一党制的新思路代替多党竞争,但并不排斥进步党派。后来他了苏俄和中共的帮助,改组了国民党,了次国共合作,使革命了巨大进展。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次国共合作破裂,蒋介石等以“训政”为名,强化一党专制,确立起国民党一党独裁统治。“七·七”事变后,蒋介石国民党被迫在党禁松动,设立了国民参政会,推行所谓战时体制,但上包含着国民党“以党渗政”、为宪政后维持事实上的一党制作。抗日战争结束后,蒋介石国民党一党独

裁的反动面目迅速暴露,其法西斯统治,遭到共产党和绝大多数中间党派坚决反对,丧失了在大陆的政权。这表明排斥其它党派的一党制,在也缺乏合适的土壤,同样不适合国情。

与上述情况完全不同,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共产党号召抗日民族战线,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与国民党次合作,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在抗日地中起“三三制”政权,与党派合作,出以共产党为核心的多党合作制的雏形。在随之而来的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中,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紧密合作,为国民反动统治、新了直接的作用。这说明一党、多党合作的政党制度模式的历史性,适合的国情。

在近代政治发展过程中,政党承担了艰巨的任务,民族政权的过程与革命的过程同社会淘汰性选择政党和政党制度的过程在程度上合而为一。共产党的多党合作制革命的洗礼而,它显示出不同于别国政党制度的自身,这为:,从结构上看,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体制内政党,共产党执政,各民主党派参政,在朝和在野之分;,从功能上看,共产党是党,她代表最的利益,是事业的核心力量;,从理念上看,政意识形态多元的,各党派都以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和“”思想为,反对意识形态;,从党际关系看,执政党和参政党在初级阶段的是相同的,彼此是友党,是学习、互相支持、互相监督、发展的关系而竞争关系。崭新的政党制度,完全摆脱了传统政治文明对政桎梏,体现了的大一统的色彩,超大社会对强的核心的需求,又能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参政议政的范围,政治民主化,是一个性的,非常重大的意义:有助于多党竞争政权的无序状态和资源浪费,政治成本;有助于多个党派群策群力,进步;验证并强化了战线的思想和政策,体现了民主政治的本质。

三、共产党的多党合作制的框架是在确立民主政治制度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

政治协商会议届全体会议,标志着政党制度的,而中国共产党的多党合作制的框架得以建构起来,则是以民主政治制度的确立为基础的,经历了较长一段的实践和。

新的了民主革命、民族政权的任务,了传统政治文明的转型。过程中,共产党当之无愧的党,民主党派新民主主义革命,也出了的政治价值。受半殖民地半封建旧的国情及其所代表的阶级、阶层发展不等的,治进程中难以充当主要角色,无力左右政局,但毕竟代表了某些阶级的政治要求,能够对政局施加。不少党派选择与共产党结盟,团结在她周围,抗战,民主,反对内战。它们在民主宪政运动、政治协商会议、国共两党会谈、反对国民党当局的国民大会等重大斗争中,与中共密切合作,战斗,对中间力量,革命阵营,孤立革命的敌人,起了作用。许多民主党派的甚至还在解放战争中献出了生命。共产党尊重民主党派的政治价值,与一起新政协,一起制定《纲领》,一起选举组成了。而民主党派也服膺于中共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共的政治。党派间对政治价值的肯定,直接了共产党的多党合作制的和建国初期政治的。

毛泽东同志1949年6月发表的《论民主专政》为新的勾画了蓝图,指出新将是工人阶级(共产党)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民主专政的。思想随后写入《纲领》,对新的了巨大的作用。然而,共和国成立后,时代背景和战线内部的阶级关系了,于是,有人了民主党派还有政治价值的问题。1950年的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对此作了肯定的回答,了新下战线工作的新任务,了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关于战线工作性的再认识。前后,各民主党派一系列会议清理和整顿了各自的思想与队伍,并构成的特点了分工活动的主要范围和工作,还纷纷组组起来,成立了双周座谈会、学习座谈会等组织,地参政议政的作用。随后,各民主党派在共产下,以的政治责任感参加了土地改革、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思想改造和“三反、五反”运动,使多党合作的政治和发展。1954年新部宪法确认了民主专政和代表大会制,并肯定了共产党的多党合作制及其发展。

改造后,了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并种经济基础上了民主政治制度,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代表大会制的政体这两个的,把政治文明建设又向前了一步。这时,民主党派原来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阶级已不复,各界对民主党派的必要性分歧,民主党派中也有人自身了历史使命,无必要而宣告结束。但毛泽东同志要有几个党。他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中指出:“究竟是党好,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不但如此,而且将来也可如此,长期共存,互相监督。”他还在最高国务会议上了“共产党万岁,民主党派万岁”的口号。毛泽东之如此民主党派,一是出于对各民主党派在民主革命中的光荣历史和改造中的的肯定;另一是因为他非常强调民主党派的监督作用,他党同人一样,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主要监督共产是劳动和党员,但民主党派会更有益。这很显然是从民主党派所特政治功能肯定了其政治价值。“长期共存,互相监督”也经由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和“八大”正式为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关系的准则,确认了共产党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大格局。

50年代中期,上是了的初级阶段。众所周知的原因,随后经历了一段曲折发展的时期。在拨乱反正后,了民主法制和经济建设,开始了对初级阶段理论的。1982年十二大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了建设的宏伟纲领,政治建设包括了努力建设的社会主义民主等内容,在肯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党际关系准则的,了“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内容。应该说,这后八个字,对前八个字是作了的发展。前者只是讲了中共与民主党派在上要长期共存,在关系上要互相监督,而后者则表明中共与民主党派之间是兄弟党和同呼吸共命运的关系,非常地规定和揭示了两者间肝胆相照的合作共事和荣辱与共的发展前途。这十六个字党际关系准则的方针。

1982年的宪法再一次对制度、对工人阶级领

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和代表大会制了规定,为的政治生活和建设发展了根本保障,也肯定了多党合作和民主党派的政治功能与价值,为和发展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关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政治功能与价值主要包括四个:其一,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有利于体现社会主义民主的性,的民主意识、主人翁精神和管理大事的能力;其二,民主党派有利于政党制度政策选择的互动优势,智力集团的咨询作用,地利益综合,从而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其三,民主党派有利于政治体系的内部监督机制,党派之间的有组织的监督无疑比无组织的社会监督更为现实,更有使的利益通过政治过程;其四,民主党派有利于优化政党制度的社会整合功能,整合的边界和张力区,吸收更多的政治资源融入政治体系,社会利益关系,促进政治团结、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功能与价值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凸显,受到了的和强调。如共产十三大把共产党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内容,十四大更是“政治体制改革的,是以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主要内容,发展民主政治”。

在初级阶段理论的过程中,发展了成熟的多党合作的体制和运作机制。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在17位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有9位;在29位全国政协副主席中有14位;还有14位担任国务院部委或直属副部长、副局长。全国各级和司法机关担任县(处)的党外干部达9000多人。共产党的多党合作,其运作主要包括政治协商、合作共事、互相监督等多种,而且制度化。,政治协商包括政协全国委员会的全体会议、常务委员会会议、主席会议、常务委员专题座谈会和各委员会会议等,而且包括中共主要人邀请各民主党派主要人和无党派的代表人士举行民主协商会、座谈会、谈心活动等;合作共事体现为共产党吸收各民主党派的到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中担任职务,而且包括和地方各级全体会议和会议工作时可视需要邀请民主党派人士列席、可就专业性问题同民主党派对口协商等多种;互相监督也体现了执政党与参政党之间的合作关系,民主党派可政协会议建议、向政协会议议案、政协委员视察或举报等,对共产党监督。尤为值得指出的是,全国政协与全国人大会议(新闻媒体称为“两会”),全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1989年12月30日,中共了《中共关于和共产党的多党合作制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次以中共文件的,规定了共产党与八个民主党派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了民主党派参政的内容和民主党派监督作用的总原则,规定了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政治协商和合作共事的和安排。可以,《意见》包含了对十六字党际关系准则的、民主党派政治价值的肯定和多党合作运作机制的制度性规定,标志着共产党的多党合作制的框架确立。1993年3月29日,第八届全国代表大会次会议了宪法修正案,条宪法修正案了“共产党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和发展”的内容,将政党制度纳入了宪法的框架体系。

四、和共产党的多党合作制是政治文明建设的基础和途径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上的报告中指出:“发展民主政治,建设政治文明,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强调要“和共产党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同民主党派的合作共事,地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建设政治文明,不但直接我国的政治实力,而且到经济实力、外交实力、民族等的和发展。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了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任务,现在又建设政治文明的任务,这显然是对本质和特征,对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必将对的发展产生而深远的。

政治文明治形态上属于现代政治文明,随事业的发展而发展,是建筑在民主和两个原则基础上的政治文明,和现代政治文明的双重的规定性,其核心、本质和精髓民主。民主既包括价值,即的一切权利来自,当家作主,拥有管理事务的权利;又包括制度,即代表大会制度的制度的政治法律制度。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本身就包含了和共产党的多党合作制的内容,或者说,和共产党的多党合作制,是建设政治文明的题中应有之义。

共产党的多党合作制包括两的价值理念:治领域中为和体现当家作主,在社会领域中为为民族在基础上复兴政治条件。从前文内容和民主革命可以看出,政党制度的是传统政治文明转型和追求民主政治的历史发展的结果,以民主理念的价值理念。执政党共产政治实践着当家作主的价值理念而展开,而且参政党在历史上一直是民主政治进步的力量,现阶段在共产党下实践当家作主的政治力量,其制度化的参政活动本身就体现着民主的价值。至于为民族在基础上复兴政治条件价值理念,则是由近代整个社会的现代化变迁、社会经济的发展的任务所决定的。当前,执政党与参政党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建设,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正是这价值理念的实践和体现。,共产党的多党合作制在价值理念上与政治文明的核心内容极为吻合,制度并与时俱进地和发展,是政治文明建设的基础和途径。

在多党间核心与合作模式而非竞争模式是政党制度的特点,长期共产则是当代政治文明的。是发展有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要求来政党制度,政党制度来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都从和执政党、参政党及其党际关系三个来努力。

首先,要“”的要求,能力和执政。“”思想共产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而且赋予先进性以鲜明的时代意义,体现了政治文明的内在要求,是政治文明发展的重大。当前,共产建设和发展应当注意、民主、依法治国等三个: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解决好和执政水平、党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这两个历史

性课题,使执政能地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而且能民主实践的方向和性;二是强化党内政治生活的民主化和制度化,示范作用并执政党党内民主带动政治民主,从而民主政治建设;要变革,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和法治的建设。、民主、依法治国是有机的,构成了政治文明的三大支点和特征。

第二,要更地民主党派的参政功能。这主要应从两个来努力:民主党派自身要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要在、、和“”思想的下,对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国情教育,党派的政党意识和参政意识,与所代表阶层的,利益代表、聚合和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能力,并从班子建设和机关建设、组织发展工作、基层组织作用等着手,健全组织体系,提升参政议政的实力和;保障民主党派政治生活的制度规定,民主党派在代表大会中的作用、民主党派协中的协商与监督功能、民主党派在各级及司法机关中有职有权、共产党所邀集的协商活动等,拓展民主党派参政的空间,民主党派对政治和社会的力。

第三,要优化党际关系模式。共产党的多党合作制既强调共产领导,又肯定各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作用,党际关系既是政党制度的,政党制度的优势。如何在政党制度的框架内执政党和参政党之间的适度的张力,共产与民主党派的独立性之间的平衡,是非常现实而又的问题。当前,我国具备或正在优化党际关系模式的若干前提条件,如共产党的变革了政治性前提,对与社会关系认识的和社会自主空间的了社会性前提。众所周知,任何,任何政党之间的关系如何,要从奋斗来分析。共产党“十六大”的建设小康社会的,为各民主党派所认同并的目标,这就从上了党际关系在新世纪新阶段的优化。,要这些条件,措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和共产党的多党合作制,这必将地政治体制改革的,发展民主政治,为政治文明的建设。

【参考文献】

[1]王邦佐等编著:《政党制度的社会生态分析》,上海出版社2000年版。

[2]茅家琦著:《晚清史论》,河南出版社1989年版。

[3]《论戊戌维新运动及康梁》,广东出版社1985年版。

[4]宋春主编:《的政党》,出版社1988年版。

[5]杨幼炯著:《政党史》,上海书店1984年版。

[6]张允侯等编:《五四时期的社团》,一至四册,三联书店1979年版。

[7]邱钱牧主编:《政党史》,山西出版社1991年版。

[8]窦爱芝编著:《民主党派史》,南开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9]国防大学党史党建政工教研室编:《革命与民主党派》,国防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10]殷啸虎著:《宪政史》,上海出版社1997年版。

[11]王永祥著:《现代宪政运动史》,出版社1996年版。

[12]徐矛著:《民国政治制度史》,上海出版社1992年版。

[13]朱汉国著:《政党制度史》,安徽出版社1995年版。

[14]宋春刘志超主编:《民主党派与中共合作史》,辽宁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15]萧超然主编:《政治发展与多党合作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16]王邦佐主编:《共产党战线史》,上海出版社1991年版。

[17]《多党合作纪实》,文史出版社1993年版。

进入 王邦佐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多党合作制   中国   政治文明   政党制度  

本文责编:wenhongchao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中国政治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88440.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01期,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