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泰:木杨城之谜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082 次 更新时间:2015-04-28 22:40

进入专题: 木杨城   天地会  

王学泰 (进入专栏)  

木杨城是天地会文献中经常提到的。它有时指自己的基地,有时指敌方的堡垒,有时又指天地会在开香堂时用的重要法器。它作为法器是个木斗形状的器物,开香堂时要摆放在香案正中,中间插着“某某山,三军司令”的帅旗,两边插着代表前、中、后五祖的旗帜,下面写着“木立斗世”,上面标有“木杨城”三字。在此它具有象征意义。也有在拜会的时候,主持者“以竹插地,糊纸作门,名曰木杨城。又有用桌椅搭桥,嘱令人会之人由桥下走入“城内”(刘坤一奏,见《光绪东华续录》),这时开香堂的处所就是木杨城。会众在入会仪式上还有攻打木杨城和逛木杨城的节目。木杨城是如此复杂,难怪像罗尔纲先生这样博学的史学家在谈到它时也说“几经诠释,终苦不得其解”(见《困学丛书》598页)。然而,因为它在天地会的活动中有着极重要的地位,所以又必须弄懂它。了解了木杨城的来源,也就会对天地会的形成及其宗旨有更深刻的认识。

萧一山的《近代秘密社会史料》中所记载的天地会内部文献关于“木杨城”的盘诘最多,下面采录一段,以见其来源的蛛丝马迹。

问:过了忠义堂又到何处?

答:又到木杨城。

问:木杨城有几多高?

答:一望而高。

问:有何为证?

答:有诗为证。诗曰:

看见木杨一望高,城基八面动刀枪。

军情四路来飞报,云龙出阵显功劳。

问:木杨城有几阔?

答:两京十三省阔。

问:有何为证?

答:有诗为证。诗曰:

十三省聚会洪英,始末开基立两京。

灭清计策千年切,君臣相会定太平。

问:木杨城何料所造?

答:下结大洪石,上是大明砖所造。

问:有何为证?

答:有诗为证。诗曰:

下结洪石大明砖,城基万载世流传。

民安便把乾坤转,君臣相会定中原。

问:木杨城有几多个望楼?

答:有二十一个望楼。

问:何人把守?

答:明兵把守。

问:有何为证?

答:有诗为证。诗曰:

望楼把守是明英,清兵难到木杨城。

廿一相逢军将会,炮洗清兵不顺情。

从这些盘诘中可以感到其中隐含着把守木杨城之意。它本是明人所造、明人所居、明人所守、清兵攻打它,遭到把守它的明人强烈的抵抗。近世开香堂的仪式中又有《破木杨城诗》:

奉了大哥命,来破木杨城。

一不扰人民,公买公卖立根衡。

二不要退缩不前进,杀退敌人百万兵。

木杨城已经克复了,忠义堂前把令交。

木杨城的所有者仿佛变了,它转到敌人手中,所以需要“攻打”。这与上面的诗歌仿佛有矛盾,实际上这反映了满清入主中原的过程。有的诗歌又写到逛木杨城:

木杨城内有关公,花红百物在其中。

四大忠贤扶左右,松柏长钱挂西东。

藤牌宝剑千军列,厘戥秤扇甚威风。

玉尺烟筒通四海,结彩绫花照明光。

五色彩旗三军命,黄罗宝伞插五中。

铰剪金花和玉箸,左桃右李壮军容。

三牲酒醴来奉敬,五斋五果奉五龙。

洪粮谷斗加足用,灯烛光辉满地红。

这首歌中皆尽形容铺排木杨城中各种陈设的丰富华美,它又不是攻打或把守的战争要地,而是要接纳弟兄们入伙、充满喜庆气氛的香堂了。这种矛盾现象,研究天地会的学者们很少涉及,但它确实与天地会的形成、发展有关。

日本学者平山周在《中国秘密社会史》中认为天地会香堂上陈设木斗是“以参拜唐太宗李世民为宗教仪式,即献之于少林寺以为根据者”。也就是说唐太宗曾封赠少林寺,而少林寺开创者是少林寺僧人(其实这是两个不同的少林寺,唐太宗所封是河南嵩山的少林寺;开创天地会者是福建漳州之少林寺),所以参拜唐太宗以示不忘本之意。周贻白、帅学富认为“西鲁”乃影射罗刹,那么木杨城就是指罗刹与清交界的阿克萨城,这个地方大多是用杨树、柳树建筑成的“棚木城”,所以称之为木杨城。天地会所以重视木杨城乃是纪念福建五百藤牌兵康熙间参加与罗刹的战斗。平山周点明木杨城与唐太宗有关,但没有讲明有什么关系。周、帅想把木杨城与“西鲁”神话联系起来解决,然而穿凿太过,其误我们在上面已经谈到。

我也认为木杨城与唐太宗有关。最初,天地会是游民互助自救、带有反主流社会倾向的秘密组织,由于清政府的严厉镇压(清政府对民间结社最为敏感),它便发展成为反抗政府的敌对力量,反政府就是反清。天地会最初与清政府对抗未必具有明确的民族意识,但因为清政府对他们的镇压十分严酷,反而促进了他们的民族意识的觉醒。于是,天地会提出了“反清复明”的口号。所谓“复明”,是指建立以汉族为主导力量的政权,而不能理解为是要恢复朱氏王朝的统治。由于满清直接消灭的是朱明政权,为了号召群众才提出“复明”的口号。实际上天地会对历史上每一个一统的汉族政权都有好感。汉朝、唐朝是汉族王朝史上最辉煌的朝代(唐皇族李氏有胡人血统,但文化水平很低的游民自然不了解),因此对它们评价尤高。特别是唐朝,它产生了像唐太宗那样在封建社会首屈一指的英明皇帝。天地会讲到其结拜根由时总离不开万朱李洪,万、洪是天地会会众的共姓,朱、李则是他们崇拜的两姓,朱代表明,李代表唐。木杨城和唐太宗有关,并非由于他封赠过少林寺,而是因为在《说唐》系列的通俗小说中,李世民曾与木杨城发生过关系。《说唐后传》中北番赤壁宝康王向唐朝挑衅,他就在木杨城中立朝。当唐太宗统率大军逼近木杨城时,宝康王使用空城计,全部搬到贺兰山中去了。唐军到达后被逼入并困在木杨城中,时过三个月,兵粮将绝,见天降飞鼠,徐茂公说这是天赐黄粮,于是在殿前挖出了数万粮草,可以维持数月之食。后来又用徐茂公之计,派程咬金冲出包围,到京城长安搬取救兵,诸小将率兵解木杨城之围。后来唐与北番和好,太宗主动退出木杨城,赤壁宝康王才得以复归。通俗小说把北番都城称之为木杨城,可能是牧羊城之讹,后世评书艺人演播这部书时便把它改作“牧羊城”(辽宁旅顺一度名“牧羊城”)。天地会众取这个故事,除了包含着对李世民的爱重之外,其原因还在于:一、木杨城是北番的都城,可以用以影射满清的都城北京,用宝康王影射康熙。小说称宝康王为康王,有的“西鲁”神话传本也称康熙为康王(见《青红帮演义》)或熙主(见《近代秘密社会史料》)。而且木杨城虽为北番都城,但也曾为唐太宗所居,这与北京分别为明清两代京城的情况类似。因此,攻打木杨城不仅有解救天地会众心目中的圣主之意,而且把攻击的矛头指向了满清最高统治者。二、众小将终于攻入木杨城解救了李世民,赤壁宝康王不得不俯首称臣,于是,唐君臣才得以从容地在木杨城中优游。因此,攻打木杨城与游逛木杨城并不矛盾,攻打在先,游逛在后。我们说木杨城取之于《说唐后传》,从天地会内相互盘诘的诗歌中也可以找到证据:

问:木杨城有几重?

答:有三重。

问:有何为证?

答:有诗为证。诗曰:

木杨城内有三重,花红宝烛在其中。

干戈叠叠扶明主,大清事绝尽归洪。

问:木杨城何人所造?

答:唐李世民所造。

问:何人重修?

答:万云龙重修。

问:有何为证?

答:有诗为证。诗曰:

唐王始立木杨城,云龙重修显威名。

灭清四海皆宁静,尽把胡人一扫平。

(见萧一山《近代秘密社会史料》)

在盘诘之中很明显地把木杨城与李世民、天地会联系在一起。有的关于木杨城的诗歌中还强调城粮很多:

木杨城内谷满仓,双挥宝剑挂中藏。

(见姚大羔《会簿》)

这与《说唐后传》中第六回“天赐皇粮”的情节有关。此回言李世民被困于木杨城中,在粮草将绝之时,天降飞鼠,徐茂公言这是预示“粮在殿前阶除之下,去泥三尺便见”。李世民命军士掘下去,“果见有许多黄粮,尽有包裹,拿起一包,尽是蚕豆一般大的米粒”。这数万粮草解了唐军的燃眉之急。游民最感困难的就是生存问题,所以他们在把木杨城想象成为自己的基地时,粮食一定是不可少的。

《说唐后传》我们现在能见到的最早的本子,是清乾隆年间刻本。当然,它作为说书人用的底本,很早就在世间流传了。《后传》中徐茂公说:“前年西魏王李密,纳爱萧妃,屡行无道,后来忽有飞鼠盗粮,把李密粮米尽行搬去,却盗在木杨城内,相救陛下,特献皇粮。”这个情节在传世的明万历刊本的《大唐秦王词话》上就有。该书中说李密不听群臣劝阻,非要把米借给洛阳的王世充,结果遭受天谴,所有的粮米皆被飞鼠盗走。可见这个故事来源甚早。

综上所述可知,在天地会所举行的各种仪式上具有重要地位的木杨城来源于通俗小说,它具有双重象征意义,既象征着被满清统治者占领了的北京;又象征着被天地会收复了的作为汉族王朝的首都北京,或径指被解放了的整个中国。因此在关于木杨城的问答中说它有“两京十三省阔”,“两京十三省”就是明朝的全部疆域。

我们应该看到通俗小说,特别是《水浒传》、《三国志演义》、《说唐》这三部通俗小说是天地会群体意识的主要来源,也可以说是天地会的文化基础。这一点我在拙著《中国流民》(香港中华版,1992年)中有较详细的论述,可参照。总之,中国自宋代以来发生的各种各样的社会运动和动乱骚乱,凡是有众人参加的群体活动无不受到通俗文学作品的影响,特别是游民。他们从具有游民意识的通俗文学作品汲取思想、受到鼓舞、获取力量。而这一点却很少受到历史学家、文学史家的关注,很令人遗憾。



进入 王学泰 的专栏     进入专题: 木杨城   天地会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专题研究 > 文化研究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87283.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燕谭集》,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相同主题阅读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