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中国目前的情势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535 次 更新时间:2015-04-22 10:44

进入专题: 抗日战争  

胡适 (进入专栏)  

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从一九三一年九月至今已进行八年多的时间。就是当前这次大规模继续不断的战争阶段也已进行了二十九个月。

四周以前,蒋介石委员长于十一月十二日在检讨两年来的战争时说,日本在战争进行下去时是愈来愈弱,而中国抗战的力量却愈来愈强。他是否过分乐观,或者不切实际吗?

首先我们不难看到中国抗战力量的日益增加。蒋委员长说中国今日的抗战力量比战争开始时增加了一倍。这由日本首相阿部信行对大阪商界领袖在几天前的演说获得证实。他说中国在战场上的军队有二百万人,而解决“中国事件”尚须五至十年之久。

中国的力量在于庞大的空间和人力,以日本的七千万却想要征服中国的四亿五千万。战线绵亘自长城至西江长达两千哩。据保守的中立观察家估计说,即使不发生大会战,日军在各战场每天损失计为八百至一千人之谱。等于一年损失三十至三十六万人!

最近八个月来我们的军队,不管是正规作战或是游击战,都有良好的表现。晋南鄂北我军给侵略者一个严重的打击。十月初我军在湘北和赣北打了几次胜仗,击败敌人攻占长沙的企图。日军死亡三万人之多,而后来日军大本营宣布长沙没有军事价值!

蒋委员长曾说过中国是以“空间换取时间”,并“集小胜为大胜”。诸位可由德军闪电席卷奥地利、捷克、阿尔巴尼亚,甚至波兰之战争了解“以空间换取时间”的意义。

我们确已损失大片重要的土地,可是我们争取到两年半的时间,如日首相所预言的战争尚须延续五年至十年之久。时间有利我们,战争愈久,我们的力量愈加强。日本,相反的,战争愈拉长,他们的力量愈加削弱。

我不想强调日军在南京大屠杀和各地毒害沦陷区民众中所表现道德沦丧的事。也不强调日本表现在缺乏自由主义、激进主义,八年战争使全国动荡不安,故未能产生全国领导力量的事。

我仅想以统计数字指出日本基本的经济弱点,日本此次侵略加上满洲侵略所耗费的军费为甲午之战和日俄战争加起来的八倍。前者为一五二亿七千三百万日圆,后者仅十九亿二千万日圆。以一九三九年的国家预算等于是一九三一年的七倍。前者估计为九十四亿一千万日圆,后者为十四亿七千四百万日圆。为应付浩大战费,日政府求助于通货膨胀的政策,其纸币发行额如左(下):

一九三七年三十三亿日圆

一九三八年  五十四亿日圆

一九三九年(估计)五十九亿二千四百四十六万九千日圆。

而这是远超过日本债券市场所能吸收的限度。到一九三八年末,已经有三十一亿六千万日圆的新公债还留在各银行里,无法售出。

更有进者,日本为购买战争物资使进口额远超过出口额。入超额须以黄金偿付。结果日本黄金储存量大为减少。其售美的黄金:

一九三七年二亿四千六百四十七万美元

一九三八年一亿六千八百七十四万美元

一九三九年(一至十月)一亿三千六百零一万八千美元

日本因为缺乏石油、铜、铁、铝、镍和橡胶,所以必须大量进口,因此入超与黄金储量的枯竭造成一个严重的情况,而战争的结束仍尚未在望。

这是日本一大悲剧。一个伟大的国家轻易的抛弃了六十年来光辉灿烂的成就来从事一个大规模的自杀愚行。全世界看到了日本的大弱点,那就是无法控制其军事机构,甚至冒着毁灭自己的危险。

我们可以用另外一个方式来看远东的情势。中国的抗战乃是抵抗侵略的作战。我们充分感觉到我们不但获得整个文明世界的同情,而且获得友邦给予我们物资与政治的援助。日本却相反的不但是孤立的,而且成为国际间众矢之的。最近连德国都不理日本,而日本仍厚颜无耻的想要联合苏俄来威胁民主国家。

我希望列位了解获得几乎全球的同情情况下作战和遭受整个文明国家谴责的情况下作战有多大的区别。在最近几个月来几乎全球都一致寄予同情,使我们士气大为提高,因而渡过了这段艰苦的时间。就是由于这个同情心使我们获得友人不少物资和政治的援助。

当然,中国有些乐观主义者曾对外援寄予奢望。他们对于两年来中国需独立作战而其友邦却未能挺身出来支持我方而感到失望。但是我们这些了解国际情势的人,了解爱好和平国家厌恶战争的心理,绝不怀着从其友邦获得军事、财政或物资的援助的。

可是由于中国抗战立场的纯正而日本侵略意图之可憎,使各个友邦心甘情愿的尽量给予我们一切的援助。中国如果没有英、法、俄、美等国的援助,确实是不能在战争中有那么好的表现。

最靠近我们,最不怕日本军事力量,在中国境内最没有既得利益受到威胁的是苏俄。当然苏俄对中国的援助是最不必忌惮什么的,其援助最大的地方有二:一,沿着满蒙边界集结大军牵制了日本驻北满和内蒙古三十多万训练精良武器锐利的军队;二,半以贷款方式半以易货方式运来卖给中国大量武器弹药,并包括大量的作战飞机、大炮和石油。

苏俄给予我们的援助,不但是因为这是为了其国家本身的利益,而且也是因为苏俄近年来正非常热衷于国际理想主义,所以使他们同情中国的抗战。就我所知,苏俄此等援助并没附有任何条件的。

英国和法国在中国大量的权益,时刻都面临着日本的威胁。从一九三五年以来,英法两国在欧洲有事,无法兼顾远东。可是虽然有了这些大困难,英法在这两年来,仍然是很慷慨的援助中国。十五个月来英国殖民地香港是中国武器弹药的大输运站。尤其是广州沦陷后香港地位更是重要。法属安南通广西的桂越铁路和英国帮助筑成滇缅路等,都是中国对外的交通要道,两条通海的后门道路。

假如有人说英法对中国的援助乃是由于英法帝国主义为了急于防御日本帝国主义的威胁而给予的,这种说话是不公平的。我愿意重复的说这个援助乃是出于他们对中国的深深的同情。目前这些民主国家正实际从事一个反抗侵略和逼害人民的战争。此时英法对我们的同情是更可以了解的。

美国当然是我们国家的人民所期望向之获取精神、政治,与多数物资援助的国家,我们在这一方面并不失望,如众所周知的,你们的财政部根据银元购物法案的规定购买了我们全国大量的银元,这件事对我们大有帮助。还有美国进出口银行于去年十二月给予中国贸易公司一笔美金两千五百万美元的贷款,这笔贷款间接的使中国建立信用,而因之获得其他国家美金五千万元的贷款。美国这笔两千五百万元的贷款援助意义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贷款时正当我们失去广州,士气低落之时,进出口银行贷款的数目虽然不大,但是那笔贷款大大的鼓起中国的民心士气,因为他们知道他们在困苦艰难之时,朋友们并没有抛弃他们。

一九三九年七月廿六日美国给予中国以同样鼓励的作用。那一天美国通知日本废除一九一一年签定的商业与航运的条约。那时候正当英国在东京向日本让步之时,中国正在疑惑究竟会从那个让步受到多少损害与困难,而美国政府的行动使我们疑惑的阴影烟消云散,民心大振。

《美日商约》是于七月廿六日在华盛顿发表的,当时欧洲局势突然大变。于八月廿三日德苏互不侵犯条约全文公布。不久,德军侵入波兰,九月一日欧战爆发。至今战事已延续三个月之久。

欧战对中日战争,在过去,在未来,有什么影响呢?

数周来,中国领袖们和人民均深深忧惧英法会被迫牺牲中国来向日本作重大让步的危险,恐怕英法会在日本刺刀威胁下关闭滇缅、桂越两条路线,恐怕苏俄会放弃对中国的援助。

可是情况之发展幸而并非是我们所忧惧的,德苏条约事前未通知日本,所以日本政府认为这项条约是背叛德日盟约的事。日本在愤激情绪下宣布德日反抗国际共产党条约无效。现在日本更为孤立,这种孤立的状况将延续一段时间。

日本在愤激与困惑中,至今还不敢向英法在东亚的殖民地进攻。最近英法稍为减削驻华北的军队,可能欧洲局势之突变会逼迫英法在亚洲大陆对日本作其他小让步。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为反抗征服世界的武力而战的民主国家确实不会背叛两年前至今一直为抵抗侵略而战的中国。如果他们背叛中国,他们对于他们作战与和平的目标尤无法自圆其说。

至于苏俄在远东会有何作为是谁都无法知道的。经过了大约四个月日苏在满蒙边界断断续续的战事后,日苏于九月十五日签定一项停战协定,十月三十一日苏俄总理莫洛托夫对最高苏维埃报告外交动态时,说苏日贸易谈判是可能的,而苏俄将欢迎日本此种试探。可是几天后,共产国际在莫斯科发表一项宣言,呼吁全球工农群众起来支持中国对日本的英勇抗战。至今尚未有迹象可资说明苏俄已经或者将会放弃援华的政策。

简而言之,日俄关系开始好转,日本正作试探谈判贸易的前奏。但是苏俄仍继续援助中国抵抗侵略。

不管欧战对中日战争有何影响,不管远东的国际阵容有何改变,中国还是会坚定的作战下去的,再作战好几个月,或者好多年,一直到敌人为经济衰竭所困,为军事深陷泥泞无法自拔而愿意接受一个公正和持久的和平,这并不是不可能的。列位当还记得一九一八年十一月欧战休战时,德军还占有比利时和法国的很大部分土地,但是德国是被打败了。

假如爱好和平而目前正供应日本铁、石油、铜、镍、棉花与其他物资的国家能够有效的实施对日禁运的话,日本会更迅速的崩溃下来的。日本处在今日经济的困境中,只要用外力加强对日的压力将是非常有效的。

在结论中,我免不了再一次的引述蒋委员长在十一月十二日的演词。他说:“欧战在中日战争已进行了廿五个月后发生是一件幸运的事。”“日本今日无疑的想从欧战乘机混水摸鱼。可是日本陷在中国泥淖中无法自拔,因此大大的削弱了其用侵略武力威胁世界的力量。”

由这方面看来,中国在这三十个月来,可以说是为文明和爱好和平的世界作战。这是中国抗战更大的历史意义。

(本文为1939年12月5日胡适在纽约市政协会的演讲,原载1940年China Mothly 1卷2期,郭博信中译文载《胡适之先生年谱初稿》第5册)

进入 胡适 的专栏     进入专题: 抗日战争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历史学 > 中国近现代史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87008.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胡适文集·第12册》卷七 北京大学出版社,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