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
胡适,(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原名嗣穈,字适之,徽州绩溪人,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曾任中华民国驻美大使、北京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胡适因提倡文学改良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胡适先生兴趣广泛,著述丰富,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红学等诸多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著有《白话文学史》、《胡适文存》、《尝试集》、《中国哲学史大纲》等书。1962年2月24日因心脏病猝发于台北逝世。
微信扫码订阅 推送实时更新
论文
随笔
著作
演讲
- 制宪不如守法
- 五十年来的美国
- 对立法院的寄望
- 我们能做什么?
- 抗战五周年纪念
- 论战后新世界之建设
- 中国抗战也是要保卫一种文化方式
- 中国为一个作战的盟邦
- 中国目前的情势
- 伟大的同情心
- 国际大家庭
- 我们还要作战下去
- 中国抗战的展望
- 日本在中国之侵略战
- 中国问题的一个诊察
- 五四运动纪念
- 对于沪汉事件的感想
- 好政府主义
- 科学发展所需要的社会改革
- 终身做科学实验的爱迪生
- 基本科学研究与农业
- 中国文化里的自由传统
- 当前中国文化问题
- 眼前世界文化的趋向
- 在中研院第一届院士会议上的讲话
- 迎头赶上世界先进国家
- 海外归来之感想
- 太平洋国际之认识与感想
- 海外杂感
- 太平洋学会
- 太平洋学会的规律
- 谈谈四健会的哲学
- 一个防身药方的三味药
- 新闻记者的修养
- 大宇宙中谈博爱
- 报业的真精神
- 工程师的人生观
- 新闻独立与言论自由
- 人生问题
- 在上海文教界欢迎会上的讲话
- 打破浪漫病
- 科学的人生观
- 女子问题
- 研究社会问题的方法
- 在同乐会上的演说
- 少年中国之精神
- 民主与极权的冲突
- 在北京大学1946年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 中国教育史的资料
- 找书的快乐
- 大学的生活
- 谈谈大学
- 美国大学教育的革新者吉尔曼的贡献
- 中学生的修养与择业
- 回忆中国公学
- 在北大工学院四十四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
- 考试与教育
- 大学教育与科学研究
- 新文化运动与教育问题
- 智识的准备
- 读书的习惯重于方法
- 治学方法
- 为什么读书
- 中国书的收集法
- 学术救国
- 书院制史略
- 在北大成立二十五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
- 学生与社会
- 在北大开学典礼会上的讲话
- 提高和普及
- 杜威哲学
- 谈谈中国思想史
- 儒教的使命
- 哲学与人生
- 谈谈实验主义
- 历史科学的方法
- 搜集史料重于修史
- 治学方法
- 考证学方法之来历
- 中国历史的一个看法
- 再谈谈整理国故
- 研究国故的方法
- 传记文学
- 陈独秀与文学革命
- 中国文学过去与来路
- 谈谈《诗经》
- 中国文艺复兴运动
- 非个人主义的新生活
- 给毕业生的忠告
- 1932年6月给北京大学毕业生的讲话
- 眼前世界文化的趋向
- 略谈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