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记忆中,《狼图腾》是一本关于对狼的图腾崇拜的书,类似汉人世界里对龙的崇拜。从民俗学或者人类学的层面来看,图腾崇拜很容易理解,它意味着对一种力量的崇拜和向往,是人类在面对自然的困扰、自我的脆弱时,所期望的一种精神力量。
在电影《狼图腾》里,情节还要直接跳到北京知青陈阵(冯绍峰饰)发现小狼的时候。起初,人们捕猎,并非是为了防止狼群攻杀他们所养的牲畜,而是为了使草原的生活延续下去。陈阵在一个狼窝里发现了一只幸存的小狼,顿时百感交集。他把小狼养起来,观察、了解和思索狼的一些特性,并试图去改变它,正如他后来所说的“要对付敌人,首先要了解敌人”。这看起来似乎有几分荒唐——毕竟不是狗,凶狠顽劣、好斗嗜血是狼的天性,追杀和争斗才是它们的宿命。
故事到这里,或许有了些许期待,狼是否被驯化了?结果似乎不那么重要。人的兽性和狼的人性,在小狼周围发生了反转,甚至是缠斗。这不禁让人疑惑,为何狼要被赶尽杀绝,为何陈阵就是不放狼走?文学家曾经说过,一个好的故事,作品的内部结构肯定是充满矛盾的。所以,电影的叙事,到了此刻,变得深层又深重。它折射出的是人类为自己的利益,不惜破坏草原、土地和生态链的丑恶面目,人类试图用残暴的方式对付狼群,用枪驱赶和追杀狼群。霸占了草原的人类,流露出的是动物世界里最残忍的一面,即人的兽性。反过来说,如果没有这种兽性,人和动物能否和平相处?能否继续崇拜着草原人的崇拜?结果未知。
再者,对于动物,尤其是那只被圈养的小狼而言,幼年时的温顺和成年后的凶残反抗,都被电影有目的地善化和美化了。尤其是最后被放走时,它那一声吼叫,击中了陈阵的心,毕竟有了感情。但这种情感似乎又是不成立的,毕竟狼还是狼,人还是人。
人与狼,用不同的性情对待不同的群体,在利益的争夺和情感的冲动上,构成了一种内在的悖论,兽性与人性的杂糅,构成了人,也构成了狼。我认为,电影《狼图腾》讲述的恰是这个主题。
(本文刊于《华中科技大学周报》(副刊),总第521期,2015年3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