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思想书讯”由爱思想网学术团队精选近期出版的人文社科图书编写而成,并定期在爱思想网公众号首发。本期共整理政治学、法学、历史学、社会学等学科新近出版的精品图书,共计20本,其中有吴敬琏、厉以宁等学者关注国家经济转型,李泽厚由巫到礼归仁探寻中华文化,陈新宇书写晚清民国时期被人们遗忘了的法律人所践行的法律故事,美国学者希普勒聚焦美国低收入人群的生活状态,汤祯兆锐眼发掘日本社会弥漫的集体无力感及等待救赎的残缺心,余华以亦庄亦谐的笔锋对时代进行了由外而内的深刻反省,周有光先生口述“一个人的近代史”,106封书信记录了唐君毅与胡兰成的深厚情谊,等等。更多内容请关注爱思想网微信公众号ai-sixiang。
经济学/政治学/哲学
《国家命运:中国未来经济转型与改革发展》
吴敬琏、厉以宁、林毅夫等合著
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年1月
《国家命运》一书着眼于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走向的关注与探讨,从转型期经济走势、经济发展动力、新型城镇化、企业发展趋势等方面,对中国未来经济转型与改革发展走向进行预测和展望。编选吴敬琏、厉以宁、林毅夫、高尚全、陈锡文、张卓元、李义平、孙立平、樊纲、汪玉凯、郑新立等32位专家的最新学术文章,共30余万字,分“未来改革与发展”“转型期经济走向分析”“国有企业与混合所有制”“土地所有制与房地产趋势”“户籍制度改革与城镇化”“财税体制与金融改革方向”六部分。
《礼法重构:荀子行政伦理思想探索》
李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1月
作者试图在梳理荀子行政伦理思想的基础之上,按照现代行政伦理学学科体系的基本要求进行形式和结构的转换,同时根据时代的要求对之进行一些新的解读。这既有利于对荀子行政伦理思想的解构,以便更好地挖掘传统行政伦理思想资源;也有利于促进现代行政伦理建设,以便更好地解决当前我国所面临的一系列行政伦理问题,推进行政伦理与政治体制的进一步结合。
李季,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博士后,清华大学文化产业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由巫到礼 释礼归仁》
李泽厚/三联书店/2015年1月
全书是作者有关由巫到礼归仁为中华文化关键所在学术思想的文章结集,由正文4篇、附录3篇构成,其中2014年新作3篇。李泽厚提出:由巫到礼归仁,为中华文化关键所在。同时,作者对“天人之际”“轴心突破”“仁本体”等时新论述提出了自己一向坚持的异议。
法 学
《寻找法律史上的失踪者》
陈新宇/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1月
晚清民国是中国法律史上的大变革时代,随着传统中华法系的解体,近代法律体系的建构成为时代迫切之主题。“有其法者尤贵又其人”,法律人是沟通法律规范与社会事实的重要媒介,本书着眼于近代法律人群体,关注了晚清民国时期章宗祥、董康、汪荣宝、瞿同祖、徐道隣、潘汉典等10位被人们遗忘了的法律人,书写他们各自践行的法律故事,还以历史公道。
相对于制度变迁的冰冷无情,这些法律故事有血有肉,见证了法治中国的百年历程。有如许章润先生提出的“续根”命题,今天对他们的研究,既是重建史实,还以历史公道,亦能从中窥得思想与学术的传承,领会文化与文明的碰撞,体察国家与社会的转型,感悟人生与人心的变迁。(《自序》)
《性审判史:一部人类文明史》
[美]埃里克·伯科威茨著 王一多、朱洪涛译
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3月
本书为“眼界文丛”第三部(前两部:《民主的奇迹》《审判为什么不公正》),以历史上一些著名的性审判案件为引导,向读者展现了整个西方文明发展过程中最真实的一面,同时亦清晰地呈现了西方法律的发展轨迹。书中那些看似难以理解的审判结果,实则与当时的政治、文化乃至人的意识形态紧密相连,反映着西方各个国家在各个不同时期中的真实社会形态和人民生活现状,甚至对当今牵涉到性案件的审判,都有借鉴作用。
《彼得论法律语言》
[美]彼得·蒂尔斯马/法律出版社/2015年1月
语言研究能给我们在法治的可能性和局限性方面提供什么启示?
研究不同法律语境中的语言使用如何有助于我们了解法律机构的运作?
在法律制度中引入语言学家的见解如何做到既帮助改善法律制度的运作方式,又有助于弘扬法治价值?
《彼得论法律语言》是彼得·蒂尔斯马教授的代表作,也是法律语言研究领域重要著作之一。该书受梅林科夫的《法律的语言》影响很大,继承了前者的思想和观点,但是具有自己的特色,例如关于解释和意义关系问题的论述,法庭交际问题等,《法律的语言》一书更多地关注书面语,而《彼得论法律语言》则更多地关注口头交际,因此是《法律的语言》一书很好的补充。
彼得·蒂尔斯马(Peter M.Tiersma,1952—2014),生前为美国洛约拉法学院法学教授,精通法律和语言学,是国际法律语言学领域为数不多的两栖学者之一。主要研究领域为法律语言、法律文本、陪审团指示、语言权利以及伪证等。他的代表作有《法律语言》、《语言与法律牛津手册》、《羊皮纸、纸张、像素:法律与传播技术》等。
历史学
《未竟的帝国:英国的全球扩张》
约翰·达尔文著 黄中宪译
台湾麦田出版社/2015年1月
本书说明大英帝国内部多元并存、矛盾,又混乱,这个帝国受水火不容的利益团体所控制,其扩张除凭借本身的强大,也得益于他国的衰弱。同时以英国为例,探讨在欧洲境外扩张的三百年期间帝国的建造过程,并以中世英格兰帝国主义史为这些扩张行动的根源。
约翰·达尔文(John Darwin),研究兴趣在帝国史,包括帝国的兴起与衰亡。关于大英帝国的衰落,他著述甚丰,且在牛津大学教授帝国史和全球史。其著《帖木儿之后:1400—2000年全球帝国史》拿下沃尔夫森历史著作奖。
《大正文化:帝国日本的乌托邦时代》
[日]竹村民郎/三联书店/2015年1月
《大正文化》讲的是世界史里的一段日本史、一个激荡巨变的日本社会,通过关注这一时空里普通人的衣、食、住、行、性,考量日本史上首次出现的大众消费社会、民主主义萌芽,达成对这一时代的宏观把握。
如作者所言,为写出世界范围的人们能广泛理解的同时代史和日本文化论,避免陷入日本社会科学研究上对这一段历史普遍偏重政治史研究的岛国自闭性研究倾向,他放弃使用只在日本通用的“大正民主期”的时期划分,采用了重视世界史上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九一零年代—九三零年代”的时期划分法。
竹村民郎(1929—),原大阪产业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共同研究员,其有关大正时代的研究不拘泥于日本本土对“大正”历史时期的狭义划分,主张把日本大正文化放到世界史当中。
《秦汉国家祭祀史稿》
田天/三联书店/2015年1月
本书的研究对象,是秦与西汉的国家祭祀。秦与西汉两朝百余年间,国家祭祀在至上神、祭祀传统、空间分布、祭祀理论来源等方面,始终处于剧烈的变动之中。作者认为,这一过程的终点,就是南郊郊祀制度的成立,脱胎于秦与西汉的南郊郊祀制度,又深刻塑造了东汉以来人们对国家祭祀的认识;从《封禅书》到《郊祀志》的书写方式的变化,也正是秦汉国家祭祀的演进所带来的。
《二战史》
[英]约翰·基根著 李雯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1月
作者是当代著名军事史家,长期任教于世界顶尖军事学府。
约翰?基根以二战战事本身为主要关注点,从战争中的技术与人性两个角度进行了结构分明、层次清楚的叙述,首先关注领导人所面临的世界政治环境、他们的战略困境及其决策给战争进程带来的影响,进而以不列颠空战、克里特空降战、中途岛航母战、法莱斯装甲战、柏林城战和冲绳两栖战为例,重点分析了六种新式、重要的战争形态,以及双方胜负的关键。
《圣巴托罗缪大屠杀:一桩国家罪行的谜团》
[法]阿莱特·茹阿纳著 梁爽 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1月
对胡格诺派数位领袖的“预防性处决”如何演变升级为一场波及全法的大屠杀?法国国王、太后、吉斯家族、西班牙国王究竟扮演了何种角色?对于这些由来已久的谜团,阿莱特?茹阿纳提出了一种新的解读——圣巴托罗缪大屠杀既不是卡特琳娜?美第奇的诡计,也不是西班牙策划的阴谋,更非出于法国国王清剿新教徒的意愿。
大屠杀的悲剧在法国造成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断裂,引发了人们对王权的根基与界限、以及不服从的合法性的思考,同时也令人深思宗教分裂对王国传统造成的弊害。但是,从政治上恢复王国传统的愿望却遭遇到反击,对国王的过度神圣化打开了波旁王朝通向绝对主义的大门。
社会学
《人间开眼:日本文化病理学》
汤祯兆/三联书店/2015年1月
作者汤祯兆张眼旁观日本小说、动漫和电影,发掘其中弥漫的集体无力感及等待救赎的残缺心。第一编“人间开眼”,介绍分析日本流行文化各面相:从日本美少女AKB组合到“余裕世代”,从御宅族到日本动漫新趋向。第二编“文字游目”介绍类型化的代表作,如料理小说、推理小说、心理小说、酒店小说、商战小说和轻小说,通过文本分析其中折射的社会现象,为“文明病”把脉。第三编“光影张瞳”点评日本几位前卫电影导演的作品,如大岛渚、若松孝二、山田洋次和坂本顺治等,还梳理了极具影响力独立电影团体ATG与这些独立导演的关系,关注影视作品与文学作品之间的对读及互动。
汤祯兆,香港学者、作家。长期从事文化写作,兴趣由文学而电影,再扩展至文化研究。主要写作领域有日本文化研究、社会文化观察、电影解读、文学创作及评论等。著有《命名日本》、《整形日本》、《日剧最前线》、《日本中毒》、《AV现场》等。
《穷 忙》
[美]希普勒著/上海译文出版社/2015年1月
《穷忙》聚焦美国低收入人群的生活状态,讲述其中一些人的故事:他们的家人,他们梦想,他们的失败。而比他们更失败的,是他们的国家。尽管美国的富裕程度前所未有,尽管美国宣扬“劳动致富”的信条,低收入人群的问题却令这一切饱受质疑。
对于书中写到的大部分人来说,愤怒是一种奢侈。他们苦苦挣扎,筋疲力尽,找不到出路。他们的工资没有改善他们的生活,让他们脱离贫困,相反,他们为生活所累。人们常常用“穷忙族”来形容他们,而这个词本身就是个矛盾。
戴维希普勒(David K. Shipler),作为布鲁金斯学会客座学者和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高级研究员,希普勒执教于普林斯顿大学、位于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的美国大学,以及达特茅斯学院。此外,他也为《纽约客》《华盛顿邮报》和《洛杉矶时报》撰写文章。
文学/传记
《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
余华/十月文艺出版社/2015年2月
《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是余华自2003年以来的首部杂文集。十年来他走遍世界,以亦庄亦谐的笔锋将观察到的社会、时事、文化等现象一一记录剖析,在日常生活的表象下洞见社会固有病灶,对我们生活的时代进行了由外而内的深刻反省,在与世界的踫撞交锋中,呈现出一个崛起、变迁中的中国。正如余华所说:“这就是我的写作,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出发,经过政治、历史、经济、社会、体育、文化、情感、欲望、隐私等等,然后再回到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我是即将来到的日子》
熊培云/新星出版社/2015年1月
《我是即将来到的日子》辑录了熊培云对生命、爱欲、媒介、美和正义等方面的思考。不曾毫无节制地抒情,也未沉迷于意象的构建,它们以诗或“诗评论”的形式呈现,揭示了人性的幽暗与光亮。当人们喊出“文学已死”的时候,作者却逃向了它。作者相信上帝的语言就是文学的语言,上帝不是真理,是意义,而文学的价值就在于生产和捍卫意义。
《中国现代小说史》
夏志清/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15年1月
在中国现代小说的研究上,本书可谓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之作。夏教授以其融贯中西的学识,论述了中国自五四运动至六十年代初小说的发展;他致力于“优美作品之发现和评审”,并深入探求文学的内在道德情操。
本书之英文版初刊于1961年,中文翻译本于1979年出版后,随即成为港台大专院校中文系师生案头必备的参考书。2013年底,夏先生离世,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特邀刘教授相助,对本书进行全面勘误和订正,并收入缅怀夏先生的文字数篇,推出《中国现代小说史》新版,以兹纪念。
《孤独相伴:戈尔巴乔夫回忆录》
[俄]戈尔巴乔夫著 潘兴明译
译林出版社/2015年1月
戈尔巴乔夫以坦诚的笔触回顾了如何从高加索地区的农民儿子成长为苏联最高领导人的励志传奇,真情叙述了自己的私人生活和情感经历,披露了苏联解体前后不为人知的内幕。在苏联解体四分之一个世纪之后,再次对新思维、公开化、戈式改革、八一九事件、苏联解体等政治事件进行了睿智而成熟的思考。戈尔巴乔夫还详细叙述了他与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叶利钦等风云人物之间的交往和恩怨。作者对一生的总结性回顾以及大量首次曝光的珍贵图片,使本书成为研究苏联政治最可靠的一手资料。
《逝年如水:周有光百年口述》
周有光/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年1月
这本书是周老迄今为止最完整且从未发表过的长篇自述,可算是一部“一个人的近代史”。除了附录中的一篇短文和两篇采访稿外,周先生的口述主要是讲他的经历和涉及的人和事,而对自己的看法、建议、观念、思想并无专门的介绍或阐述。要了解周先生的学术贡献和思想观念,特别是他在90岁后不断思考和探索的新思想、新成果,还是要读他的相关论著。在本书的“尾声”中,周先生说:
“我的口述史不完美,也不完整。我提倡‘不怕错主义’,出现错误是正常现象,可以从批评指正中得到更为准确的意见,也可以增加读者与作者之间的交流。我非常愿意听到不同的意见和声音。”
《重读:在咖啡馆遇见14个作家》
唐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1月
唐诺,曾与朱天文等共组著名文学团体“三三集刊”,后任职出版公司数年。近十余年专事写作,曾获多种文学奖项,朱天文誉之为“一个谦逊的博学者、聆听者和发想者”。
本书收录的十六篇文章,一句一字,都是作者数年来定时定点、在台北某家咖啡馆里写下的,没有节制的所思所想,关于那些应该一读再读的了不起著作,关于当今正在失落的幸福题材、价值理念,更关乎我们自身。
唐诺在自序中谈到了重读的必要性:
“重读,有一部分是意识到时间这最根本的东西,包括时间总量的截然差异,还包括时间位置的微妙但也许更重要差异。一个最简单的事实是,书写者耗用于这一本书、这一题目和思维的时间总量,总是远大于阅读者。……重读,尤其是相隔一段时日的重读于是非常非常必要,丰硕的事物一次只露出一面、一部分,三天内,你大致只在同一个时间位置、同一心绪和视角里,来不及让这本书、这个观看思索对象转过来。”
《天下虽干戈,吾心仍礼乐:唐君毅胡兰成往来通信集》
唐君毅、胡兰成/九州出版社/2015年2月
两岸三地第一次完整收录唐君毅与胡兰成往来书信106封,记录二人20多年的深厚情谊。全面展示了两人在生活上的互相照顾,惺惺相惜;学问上直言不讳,不留情面。性格迥异的二人在信中刀剑相向,锋芒毕露的相互批评无疑是本书最大的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