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2014年8月《国立河南大学1948—1949纪实》(简称:《纪实》)增补版问世了。
全书分上、中、下三篇,约30万字,现按全体健在编委的意见将该《纪实》全文公诸于众。
该《纪实》是原国立河南大学1948—1949年这段历史的当事人——老校友及子弟,在耄耋之年(以2014年计,编委中原国立河大校友平均年龄90岁以上,书中撰文的两名原国立河大子弟平均年龄76岁)为了还原这段被篡改、歪曲的历史真相,历时8年(2006—2014年),力求以最真实的回忆、准确的历史档案资料还原历史的本来面貌,又经多次讨论修正、查找资料、补充……呕心沥血、殚精竭力写下的这部《纪实》。
有人评价:《纪实》最大的贡献之一,以历史文献资料为依据,探明了1948—1949年共产党和平接收中国高等教育的政策和脉络……也有人指出:打捞国立河大的辉煌历史,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刻了……
该《纪实》对一些老校友来说亦是生命最后时刻的遗作。他们只为留下国立河南大学37年历程(1912年创办至1949年消亡)的“根”;留下1948—1949年国立河南大学南迁北返这段真实历史悲壮的足迹;留下1949年7月9日国立河南大学六院十六学系、1500余箱校产“整建制”回归中原,忠诚于河南教育事业的辉煌壮举。
远去了!河南近代教育最兴盛的时期。曾记否,创办于辛亥革命浪潮中、突破“豫人治豫”封建把头的禁锢,站在二十世纪之初中国开放的前沿,与世界接轨的那座河南省留学欧美预备学校……那座曾在国立大学中有一席之地,在1949年8月消亡之前,已经成为以学术为本、中西合璧、人才荟萃,文理兼备的北方著名的综合大学。
至于国立河南大学的传承有没有赓续的问题,这可不是你说、我说、他说……众说纷纭模糊了之,靠人多、权大可以任意确定的。现代科学的发展,同样给历史研究指明了科学研究的方法。对于国立河大的传承与赓续的问题,1949年之后完全可以参照国内与原国立河大有同等地位的国立大学,以历史档案资料为依据,以“学术为本”为准绳,按照研究历史的“科学方法”做一个“DNA”鉴定,有百分之多少的比例、多少项……承续了国立河大传统的基因,就一目了然了。
当然,我们的目的很清楚:“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只有正本清源,明确目标,扫清障碍,才能得以前进!
以下逐步公布《纪实》全书章节:
一、增补版话(作者:全体编委)
《国立河南大学1948—1949纪实》第一版于2012年8月出版后,震撼了一些年逾古稀的老校友,与关心中原文化和国立河南大学之命运的学人。他们无不感叹:随着中国的进步,终于有机会将沉积在心底的痛惜、悲愤与伤痛,用沉重的文字将“真相”记载下来。
副主编杨杰青在认真看了该书第一版之后,写下了以下深刻的感言:
“我们所编写的这本书犹如‘国立河南大学断代史’,可辩明是非曲直,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杨泽海两篇遗作,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全面回顾国立河大‘南迁’、‘北返’及‘苏州新生’的实际过程,给历史留下珍贵的史料。林福五学长所写的《怀念母校》很好,符合实际,观点正确。这是继杨泽海两文之后的重要补充。
国立河大的烈士精神,永垂不朽,我将继续呼吁学校为三位烈士杨怀伸、查禄鑫、朱侠立碑纪念,钱不够大家捐;
张骥精神,永垂史册。他在1957年提出了维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尊严,反对以‘暴力’侵犯人权,令人敬佩。2011年11月,张骥逝世时,亲朋好友送的挽联‘迎解放投身革命事业,蒙深冤终身壮志未酬’,横批为‘坚持真理’。
我们要牢记‘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各级领导同志务必充分注意’,苏州军管会即是按照党的政策有序接管了原河大,河大具备新中国合法地位之后,校委会照常领导校务工作……人心稳定舒畅,或参军、或参干、或准备回迁开封。
苏州解放不久,在校委会选举中落选的张邃青,并未向学校当局领导清假,自封‘代表’河南大学,回到开封向河南有关当局‘汇报’。依据他当时的立场、观点和感情,他对河大真实、进步的情况是难以反映出来的,甚至加以颠倒、诬蔑和丑化。
党的总接收政策应是一致的,为什么到了开封就变了样?对待一座大学的存亡绝续是以执政党的政策法规为原则,还是以偏听偏信、个人意志、团伙的私利来对抗党纪国法,这是识别‘真相’的试金石。为此,我们要求彻查张邃青之流的政治身份,毁灭国立河大的罪行,以正共产党纲纪,势在必行。”
以上感言,值得我们深思的是,张骥一生的经历是国立河大那一代有理想、有抱负、有思想的进步学生的缩影,正如1948年中共地下党支部组织委员薛进明校友,在历尽磨难后的“1979年恢复党籍感赋”中,也同样发抒了“壮志未酬”的无限感慨:
苦雨凄风十四年,
劫后余生莫问仙。
万绪思维难斩断,
心情沉重海底岩。
薛进明留下的千钧诗句,至死不渝的钩沉“难斩断”的不仅是这段河大的辉煌历史,还有他们当年“投身革命事业”为之奋斗的初衷。
为了纪念国立河大逝去的优秀学子,尤其是这本书的主编杨泽海,副主编及编委王非、朱锜、李遂昌、杨权震、张骥、蔡庆安、薛进明;告慰1948年为民主自由新中国献出他们宝贵青春生命的杨怀伸、查禄鑫、朱侠烈士,以及1949年参军到二野服务团,牺牲在嘉陵江上的庞跃等烈士的英灵;告慰受河南“南逃”大冤案牵连而死于非命的冤魂们。
我们决定继续完成他们未完成的使命,以“北返”为主线出版第二版(增补版),增添国立河大1949年“整建制”北归校园之后,被毁灭的史实。并委托本书第一版校订方西峰为第二版执行主编,负责执笔整理这部分历史档案及有关资料。为研究与关心中原文化、河南高等教育的学者和民众留下更多的第一手史料;留下国立河大的大学精神。我们的心声有诗为证:
良师名校育英才,
岂惧妖风扑面来。
学子三千豪气在,
扬清激浊净尘埃。
在澄清这起“南逃”大冤案的真相之际,我们更关注的是中原文化的传续,国立河南大学1949年毁灭在其最辉煌之时的史实。以史为鉴,在正本清源的基石之上,我们坚信破坏河南高等教育,毁灭国立河大的罪魁祸首,终将被钉上历史的耻辱柱!
为振兴中原文化、为河南高等教育的再次辉煌,我们将奉献出微薄之力。
全体编委2014年5月16日
二、目录
前言 杨泽海
上 篇:南迁苏州篇
第一章 颠沛流离 ——在苏州三个月复课
前 言
一、迁往苏州的片断回忆 李仲峰
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心 吴长吟 兰 林
三、风雪万里终迎春
——1948―1949苏州学生生活杂忆 彭 果
四、听钱先生授《中国文化史导论》 彭 果
五、医学院学习掠影(1946-1949年) 郭素筠
六、法学院在苏州 林福五
七、春华秋实忆当年 孙材江
八、桃李芬芳 香溢边城 张祖绪
九、在苏州河南大学的日子里 朱 锜
十、我为学校去筹粮 李耀乾
十一、点点滴滴在心头 张常钦(张昊光)
十二、我们的启蒙之源 蔡庆安 赵奉宇
十三、往事漫忆
——我们筹办小报“姊妹通讯” 沈景珠
十四、风雨人生(节录)
——从哈哈俱乐部到黄河剧团 孙元恩
(一)“哈哈俱乐部”
(二)我在“黄河剧团”当团长
——演出《北京人》实况
附:1948年的沧浪亭
——我在“黄河剧团”演出的《北京人》中饰演曾霆 宋词
第二章 峥嵘岁月 璀璨篇章——追忆国立河南大学的民主运动
前 言
一、国立河南大学在苏州阶段的历史事件回忆 (1948—1949) 杨泽海
(一)国立河南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奉命迁徙苏州
(二)国立河南大学中共地下党支部的恢复与建立
(三)学生自治会在苏州的两次改选
(四)校务委员会的诞生前后
(五)苏州军事管制委员会全面接管国立河南大学
二、峥嵘岁月 往事悠悠
——回忆我参加地下党前后的革命活动 薛进明
三、怀念国立河南大学中共地下党支部书记李永珍
——读赵振海遗作 兰 林
四、在苏州我是怎样成为一名地下共产党员的 杨权震
五、忆《河南大学社团联谊会》及其他 王非(王居才)
六、忆解放前夕的学生自治会二、三事 李成义
七、“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袁成业
八、李遂昌(李村)给袁成业同学信函(节选) 李遂昌(李村)
九、南京“四·一”血案传到苏州以后 杨泽海
附:焦作工学院迁徙苏州阶段有关学生运动的记载
十、追忆国立河南大学参加“五·二○”爱国学生运动实况
(一)忆国立河南大学“五?二○”学运片断 孙元恩(孙氰萍)
(二)“五?二○”学生运动中的国立河大罹难烈士 方西峰整理
附:有关纪念国立河南大学烈士的委托书
第三章 苏州解放 河大新生
前 言
一、光明来临 《苏州日报》
二、外语系欢迎解放军入城的欢迎词(传单) 张常钦(张昊光)
三、1949年“五·二八”烈士纪念大会 集体回忆
四、欢送河大同学返汴 学联会举行茶话会 原载《新苏州报》创刊号
中 篇:忆往篇
前 言
第一章 感受六十年前的心跳 《苏州日报》
我们在苏州获得了新生 记者 刘晓平
第二章 无怨无悔人生路
前 言
一、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原三野十兵团青年干部大队的信息
(一)游开封忆河大战友 六队 张琅
(二)忆丁西 四队 蔡堇
(三)怀念李村(李遂昌)同志 二队 张复
(四)石真(水宜轩)你在哪里?
——我的好班长是石真 四队 张晓君
二、无怨无悔人生路 张骥
附:张骥事件
三、來自中国人民解放军原华东军区、三野后勤部的回忆
(一)革命者四海为家
——从孙元恩到孙氰萍 孙元恩
(二)老袁从军记
——为党为国军械工作伴我一生 袁成业
(三)人生的重要起点
——难忘母校的启蒙和党的引路 杨杰青
第三章 春来江水绿如蓝
一、苏州——我们的第二故乡 王逢申
二、忆江南
——“你至少算是半个苏州人” 李鸿禧
三、童年片忆——“河大情结”
(一)随河南大学南迁苏州前后 张檿弓
(二)灯火阑珊处 方西峰
四、怀念母校
——读现《河南大学校史》有感 林福五
下 篇:北返汴垣篇
(整理资料 方西峰)
第一章 国立河大“北返汴垣”之前
——“重建”河南大学之“谜”
一、中国政权交替时期国立河大行踪成“谜”
前 言
(一)坚守河大基业,思归河大校园
(二)共产党“保护一切公私学校”政策法规的昭示
(三)失去的历史机遇
二、违法乱纪者的自白
(一)一个半人的“河南大学复校委员会”
(二)“重建”河南大学——鸠占鹊巢的闹剧
(三)盗用“河南大学”校名
第二章 国立河大“北返汴垣”之后
——迅即被消亡的真相
前 言
一、1949年国立河南大学的三次“夺权”内幕
(一)1949年1月—1949年2月“夺权”的闹剧
(二)1949年3月“治校权”的回归
——校政维持委员会的成立
(三)1949年6月“河大迁返”事件
——“治校权”的离奇丧失
二、偷梁换柱——国立河大校委会的失踪之“迷”案
三、国立河大“整建制”回归中原的蛛丝马迹
四、“押返汴垣,从事改造”
五、中原文化传承与“嵇氏阶级划线”的博弈
(一)1949年9月“政治学习研究班”的内幕
(二)“分清了敌我”
——头号“敌人”校委会主任方镇中
(三)“嵇氏阶级划线”的历史版本
附:国立河南大学跨世纪“南逃”特大冤案
六、1950年3月,魂消“根”断
——国立河大的辉煌成“梦”
总 附 录
附录一 《苏州座谈会纪要》 执笔 吴长吟
附录二 对张邃青“河南大学的片断回忆”的质疑 杨泽海等
附:河南大学的片断回忆(节录)
杨泽海对张邃青“河南大学的片段回忆”一文的质疑
(一)关于张森桢(即张邃青)的真实身份
(二)捏造“特务学生”事件,给 “南逃”冤案提供口实
(三)张邃青(即张森桢)为何大骂河南大学校长
(四)1949年国立河大被“结束”竟成事实
附录三 国立河南大学校名更嬗及其他
一、国立河南大学校名更嬗
二、国立河南大学历任校长(代理校长、校委会主任)
三、国立河南大学办学宗旨溯略
四、国立河南大学——母校之歌
五、国立河南大学重要纪念日
附录四 《大河报》尊重历史真相弘扬正能量
一、“困顿江南盼回归” 姚伟 姚晨雨
二、“方镇中与河南大学北归中原”系列之(一) 姚伟
三、“方镇中与河南大学北归中原”系列之(二) 姚伟
编后记
《纪实》全体编委2014年12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