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换个角度去看阳明学,或许可以给积极心理学,尤其是其中积极力量的研究与实践带来一定的启示。
阳明学是明朝思想家王守仁哲学思想的统称,积极心理学则是起源于西方的心理学思潮。二者似乎没有什么联系,但仔细研究积极心理学的哲学内涵,不难发现阳明学中揭示的积极心理学思想。从最终追求上看,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目的是寻找让人们生活幸福的普适规律;阳明学作为宋明理学的延续,则是要探求达到朱熹谓之为“孔颜之乐”理想境界的途径。概括起来,二者都是在追求人生的繁盛感。因此,换个角度去看阳明学,或许可以给积极心理学,尤其是其中积极力量的研究与实践带来一定的启示。
以往的心理学致力于人类心理问题的研究,这当然是可以理解的,并且在未来也还将会继续,但近年来的心理学者提出,心理学在研究问题的同时,也要把发展和培育人的积极品质作为一项核心任务,这便是积极心理学的起源。积极心理学关注人类生活中积极的一面,强调心理学应该更加重视人类已有和潜在的积极力量,提倡发扬个体的积极特性,以此来帮助社会成员人尽其用,获得美好的生活。
而提到阳明学,最先想到的就是“良知”,那么良知究竟是什么呢?《传习录》中说:“知善知恶是良知。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是天理。”而天理又发源于人内心对善恶的察断,也就是说作为天理本源的人心,便是“良知”。这为宋明理学的终极问题提供了一个解答,也给积极心理学带来了启示。Seligman和Peterson在提出24项积极力量时指出这些积极力量是不同文化、民族和宗教共同推崇的,阳明学则告诉我们,个体的积极力量发乎内心,发展和培育积极力量是符合人类本性的,因此,关注和发扬来自内心的积极力量可以成为追求人生繁盛的主要途径。
在研究积极力量的基础上,如何通过提升积极力量进而增进全人类的幸福也是积极心理学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目前来说,积极心理学主要通过一些干预手段来提升积极力量,具体包括冥想训练、品味生活、写感恩信等方式。在“良知”的基础上,王阳明也说:“尽天下之学,无有不行而可以言学者。”朱子的格物穷理更偏重于“知”,王阳明则强调了“行”,天理在实践中,良知亦在实践中,不实践,那么便是空谈。关于如何践行“良知”,他提出了两个方法,即“知行合一”和“事上磨炼”。
“知行合一”的意思是知行在本体上是合一的,如王阳明所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谈到如何做到“知行合一”,王阳明说:“需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也就是说,彻底不使一念不善潜伏胸中,便是没有私欲隔断,这也就做到了宋儒之谓“变化气质”的最佳状态。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也告诉我们,金钱、享乐等私欲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而帮助他人、感恩等需要自己付出的善行更能带来幸福。所以,获得幸福的最佳途径是“存天理,去人欲”,也就是说去除私欲,专注于发乎内心的积极力量。
“事上磨炼”是王阳明被贬至龙场驿时期对阳明学的进一步发展,也就是在那个时期,阳明学有了最深刻的践行。王阳明有一句著名的话:“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这句话粗看似乎与西方哲学中的唯心论观点一致,然而结合阳明学的宗旨来看,却不是这样。阳明讲学,特别强调一个“必有事焉”,也就是说只有先有了事,才有心,而怎么看待一个事物,却是由心决定的。Seligman在对习得性无助进行研究之后提出了习得性乐观,并由此提出了著名的解释风格理论,也就是说对一件事物,不同的人会有乐观或悲观的解释,之后的研究表明,这与个体的心理健康甚至生理健康息息相关。“事上磨炼”其实就是说磨炼自己心中的喜怒哀乐,磨炼自己对良知的感应,用良知让自己的喜怒哀乐恰到好处,即通过实践的磨炼,达到积极心理学家柳博米尔斯基提出的“最优化水平”。社会学家Glen Elder曾分析了一份长期性资料,以深入了解为何有些人可以更好地应对逆境,他发现,事件本身并没有意义,其意义来自当事人与他人、团体及体验本身的互动。因此,可以说,在一定事件中践行良知,发挥积极力量才是个人成长的关键。
可以看到,积极心理学虽然起源于西方,但是其中的一些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早有涉及。Jonathan Haidt在概述积极心理学时,也说过对当代积极心理学启发最深的就是“阴阳观”这一起源于古老东方的思想。积极心理学是西方心理学界对传统心理学的反思,也是人类思想的一次融合。我国学者在学习西方积极心理学思想的时候,也应该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已有思想有所重视,同时让积极心理学符合中国特色,以更好地造福民众,创建和谐社会,打造美丽中国。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心理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