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知常:触摸城市的灵魂——对于城市雕塑的一点期望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122 次 更新时间:2014-11-20 20:05

潘知常 (进入专栏)  

有人说 ,我国的城市雕塑在几十年内就在数量与体量上达到甚至超过了西方城市雕塑的水平 ,但是在我看来 ,即便真的如此 ,也仍旧无法掩盖在质量上大多是 “城市垃圾”这一事实。至于那些少量还说得过去的城市雕塑 ,也大多充其量只是缺乏意境和联想而且与城市精神与文化无涉的 “概念性雕塑 ”和 “标签性雕塑 ” ,千篇一律,毫无个性 ,或者像一件放大了尺寸的小品 ,或者像一堆拼凑的破铜烂铁 ,或者画蛇添足 ,或者喧宾夺主 ,顶多也只能称之为滞后的城市“补丁 ” 、城市 “累赘” 。犹如 “鸡肋” ,食之显然无味 ,弃之却又可惜。称之为一种 “视觉污染” 、一种 “审美侮辱” ,应该丝毫不为过分。

事实上 ,美的城市雕塑无疑应该是一个城市的精神文明的象征 ,也应该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品位的标志。它点 “石”成 “金” ,画 “龙”点 “睛” ,折射出一个城市的凤采与神韵。提及 《鱼美人 》 ,我们不能不想起神奇的哥本哈根 提及《自由女神 》 ,我们不能不想起遥远的纽约提及 《艾非尔铁塔 》 ,我们也不能不想起美丽的巴黎。它使我们更深地理解了所在的城市,甚至更真实地触摸到这些城市的灵魂。考虑到作为城市的一张 “文化名片” ,城市雕塑作品一旦放进公共空间,就会强迫公众去关注、接受 ,我要说 ,触摸城市的灵魂,必须成为我们思考城市雕塑的基本美学原则触摸城市的灵魂 ,也必须成为我们根治城市雕塑的 “视觉污染”的基本美学原则。

因此 ,城市雕塑作品的成功关键在于深刻具体地体现所在城市的本质特征。历史背景、地域特征、城市精神、城市文化都应进入其中,成为城市雕塑作品创作背景。而城市雕塑作品应与这一切和谐相融 ,得当、得体、得法。最终 ,不仅传达美好的视觉形象 ,而且阐释城市特征、表现城市文化、彰显城市品格。

这,就是我对城市雕塑的一点期望!

进入 潘知常 的专栏

本文责编:张容川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时评与杂文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80292.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相同主题阅读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