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学文:缺乏底层关怀的社会科学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559 次 更新时间:2014-10-11 14:59

黎学文  

 

 

   缺乏底层关怀的社会科学


                         黎学文

 

步入21世纪,中国社会科学面对转型期复杂的社会生态,开始催生更有问题意识的学术生产,社会科学必须回应时代发展的新景观和新课题,必须提出更接地气的关于中国社会的解释框架。近年来,社会科学界涌现出一批以学术表达底层关怀的学者,如郭于华、沈原、王江松、潘毅等,这些学者身在高校科研院所,直面转型期的社会现实,以扎实的社会调查为依托,奔走于广袤的乡村城镇,怀抱社会学家的良知,试图建立属于中国的底层学派。他们让人看到中国社会科学的希望。

米尔斯在《社会学的想象力》中曾指出:社会学的想象力不仅仅是一种研究能力和研究方法,而且是最迫切需要的心智品质,作为社会科学的从业者,不仅要对种种社会现实问题做出回答,并且还承担着社会研究的学术使命与政治使命——将社会科学“作为一种公共智识的工具,将人类的理性和自由常存于心”。这种想象力应该不仅仅是拘囿于社会学的,它是对整个社会科学提出的要求,中国社会科学当然需要遵循国际通行的学术规范,同时必须肩负起公共关怀的使命,承担当下学术振兴的重担。当下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的凸显也给社会科学提供了契机,同时对中国学者们提出了挑战。

一直以来,中国社会的底层遭到精英族群的漠视,而庞大的底层社会又是中国社会坚实的基石,当学者们在都市学院办公室优哉游哉的沉醉的时候,底层社会却在遵循自己的逻辑暗流汹涌,庞大的劳工群体的抗争、多达亿万的挣扎于流水线的新生代农民工、空壳化的农村现实,等等问题在在需要学者们予以关注和阐释,学者的社会关怀当然离不开底层关怀,这种关怀不是高高在上的俯视解读和冷漠的对策研究,而是需要以人性的温情进入,以平等的视角切入,以坚实的学术品格呈现出来的学术思想。

早年曾研究农民维权的学者于建嵘这样阐述过自己的底层立场:“基于‘危险’反应的对于底层的关注尚未离开统治的立场、精英的立场或者说是上层阶层的立场。底层所获得的关注眼光是自上而下的,是作为治理对象和防范对象而存在的。而真正来自底层的眼光是微乎其微的。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要做的就是要走进他们的生活,从底层群体的处境去理解他们的诉求和行为”,学者的精英色彩很容易影响其研究的视野和视角,呈现出对研究对象的盲目误读和扭曲理解,学者的底层关怀要求学者以共通的人性沉入他们的生活,化身其中,产生“进得去、出得来”的、经得起学术考验的思想产品。

清华大学社会学教授郭于华曾说:“置身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任务是提出‘要命’而‘有趣’的问题并且回答这些问题。这里所谓‘要命’指的是那些真实、紧迫而重大的社会问题;而‘有趣’则指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学术潜力且能够生产科学知识的问题。”郭教授近年来出版的《倾听底层》、《受苦人的讲述:骥村历史与一种文明的逻辑》均是体现社会科学底层关怀的力作,她怀抱学术良知,走出安静的学院办公室,沉入田野,耐心聆听,让沉默者、弱势者发出自己的声音,在娱乐至死的时代供奉起一座座无名者的灵魂灯塔,为时代留下真实而沉重的投影。

期待更多这样的学者出现,为缺钙的中国社会科学贡献沉甸甸的学术质地。

(本文首发于香港东网黎学文专栏)

本文责编:lixuewe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散文随笔 > 大浪淘沙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78818.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相同主题阅读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