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气候领域的全部论争,都与"气候变化"概念的似是而非相关联。能够正确陈述气候恶化状况并能化解各种无为论争的科学概念是"气候变换"和"气候失律":气候失律是气候变换因外力作用被迫丧失自身时空韵律的呈现状态,它既可以气候变暖的方式展开,也可以气候变冷的方式展开。"气候失律"使气候研究从自然科学领域拓展到社会科学领域成为可能,并构成气候政治学、气候经济学等学科探讨的真实出发点;并且,恢复失律的气候,构成了气候之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的共同努力目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在气候研究上要实现这一共同目标,必须达成一种全球化的和生境主义的伦理共识,由此,气候伦理研究变得可能,并将成为其必须的奠基性探讨和引导性智慧。
关键词:气候变换 气候失律 气候伦理 生境主义 气候伦理教育
正在经历的2012年,是一个更加灾难沉重的一年。全球范围内,相伴着极端酷热高温的暴雨、飓风,以及由此而来的各种气象灾害、地质灾疫、城市内涝等等,无不是气候失律的杰作。从根本上讲,当代各种各样的灾害和疫病,最终都由气候失律所造成。在这样严酷的生存境遇下,气候突破自然科学的界限而进入社会学领域,成为广为关注的国际社会问题,气候伦理学也由此应运产生,《气候伦理:全球变暖的伦理学》(Michael S.Northcott,2007)、《气候变化伦理学》(Garvey, 2008)、《气候变化的正义》(Eric A.Posner, Davd Weishbach,2010)等著作先后推出。但严格说来,这些仍以描述气候变化及减排为重心的著作虽涉及到了伦理维度,却缺乏对气候伦理本身做实质性探讨。这种性质的气候伦理探讨,使气候伦理能否成立变成一个问题。在这种背景下,我国气候伦理研究于2009年起步,时至目前,这方面的11篇文献所体现出来的整体仍围绕"气候伦理是否成立"而展开,比如最近两篇论文,一是曾建平《气候伦理是否可能》一文围绕"第一,气候问题是自然演化的结果还是人类活动所导致的?......第二,气候变化是自然科学问题还是社会问题?......第三,全球变暖是不是一定会导致恶果?"[1]91而展开思考;二是史军《气候变化科学不确定性的伦理解析》试图通过阐明气候变化所引来的不确定性科学状况,为气候伦理提供一种存在的合法性依据,却最终欠说服力。气候伦理研究是否可能?至今仍然是一个问题,对这一问题的实质性解决,才是使气候问题本身达成全球共识的前提。因而,以一种新的思路重新拷问气候伦理研究是否可能,构成本文的努力所在。
1、背景描述:气候论争概观
在气候领域,有关于气候的争论,都是围绕"气候变化",从如下三个方面展开:
气候变化的方向与趋势问题 围绕气候变化的方向与趋势问题的论争,是纯粹的科学论争,其主流观点是气候变暖,其反对观点是气候变冷。
气候变暖,是大多数科学家的共识,因为它是建立在运用计算机气候模型对气象历史及其现代剧变分析所形成的科学数据基础上得出的结论:导致气候变暖的根本原因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增加。温室气体是使地球表面、海洋、大气层之间保持必要温度的气体,气候变暖是指因为其它因素的参与,使地球表面、海洋、大气层中所保持的平等气温(15。C。)向上升高,这一事件却是发生在工业革命以来的时间段中[2]4:通过对冰川冰芯的检测,确证过去4万年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一直稳定在0.028%,即280ppm。[3]27但从1750年以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上升了1/3,占到380ppm。[4] P29-30目前,对气候的人为压力二氧化碳的增加约占75%、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当量为430ppm。[5]6
与此相反对的观点是气候在变冷,其依据主要有三:一是气候变暖论所得来的气象数据本身存在问题,即大部分气象站位于城市或城市开发地带,城市化过程形成"城市热岛效应",并且城市仅是地球的一小部分,气象观测的城市化所得来的气温升高的数据不具客观性,故不能构成气候变暖的依据[6]1344-1348;二是冰盖"格陵兰过去一百年甚至更长时期的温度记录的最新研究发现,20世纪末的两个十年,即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则比之前的其他6个十年都冷。尽管21世纪略微暖了些,但格陵兰的气候是低于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的水平。"[7]3三是哈德利中心(Hadley Centre)和东英格兰大学(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气象研究中心在2009年联合公布了2001-2008年全球气温数据,则依次为:0.40。C,0.46。C,0.46。C,0.43。C,0.48。C,0.42。C,0.41。C,0.31。C。[8]4
气候变化的形成原因问题 围绕气候变化的形成原因,形成自然论和人为论两种观点。人为论者认为,工业革命以来,人类不遗余力地追求竞争性的经济增长而无限度地开发自然资源,破坏地球生态,排放二氧化碳,推动了地球气候急剧变暖。与此相反,自然论者认为,"地球气候一直以来都取决于和人类活动全然无关的自然变化。"[8]17推动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太阳活动的变化和洋流的变动[9]10。另外,火山爆发也是推动气候变化(即变冷)的重要自然因素[10]9。比如,1813年以来,美国先后发生了三次大规模的火山喷发,1816年美国以及欧洲经历了"没有夏天"的一年,并且该年冬天气温低到40度以下,许多人逃离美国东北部而迁往南方。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火山连连爆发,导致了全球性高寒气候不断出现。
面对气候变化应不应该采取行动的问题 这一问题的论争围绕气候变化与当代灾疫(自然灾害和疫病)关系而展开,形成关联论和无关联论两种对立观点。关联论者认为气候变化带来了气象灾害,并由此引发出各种地质灾害、社会灾害和各种意想不到的疫病的爆发。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问题综合报告》,指出气候剧变不仅导致土壤损失、饥荒和冲突,而且使越来越多的人群陷入气候恶化而承受长期持续的传染病的压力[11]35。所以要改变这种恶劣状况,调节和改变气候成为重要任务,为此必须将减排作为人类自我拯救的基本战略。但无关联论者却反对这种观点,他们认为人类活动并没有导致气候变暖,气候变化是自然力所为,它既与人类活动无关,也不构成灾害和疫病的原因,所以"气候变化的科学共识是场政治阴谋"[10] 51减排最终不过是发达国家对贫穷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限制借口,也是发达国家对贫穷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展开资源剥夺的新方式。
细心考量有关于气候论争的如上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其实既是一种超现实的纯正的科学探索的论争,也一种迎合现实的和实利化的政治选择的论争。当将这一超现实的和现实的问题捆绑在一起时,这种分歧就会导致方向迷失,论争就会无休无止。因为这两种论争对峙的背后所隐藏的却是各不相同的伦理立场。化解这种对峙、达向一种全面共识的根本前提,却是寻求一种共同的伦理态度的构建,并达成一种共守的伦理立场和伦理准则。
2、概念明晰:达成共识的前提
在纯正的科学层面审查有关于气候的论争,就会发现这些论争都是围绕"气候变化"概念而展开的,科学层面所存在的那些似是而非的论争,都是由使用"气候变化"这一语义含糊的概念所导致。
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气候变化"(climate change)一词的不准确使用的确造成了混淆,这也是加重宗教信仰的原因之一。气候变化一词涵盖的意义很广,包括气候变换(其发生一直是自然的)、全球变暖......。恰恰在这种混淆的核心,存在着地区变暖的现象。按理,这种地区变暖应该被视为一种气候变换的例子,但人们往往将它看成全球变暖的证据,尽管地表温度记录证明了现在并没有发生什么全球变暖。[8]126-127
在本书中,我始终谨慎地使用"全球变暖"这一术语,而不使用吸引眼球的头韵体的含糊词汇"气候变化"(climate change)。这部分是因为气候历来都在变化,它一直处于"已完成"且"将变化"的状态中,其原因与人类没有任何关系,而且还没有得到人们的完全理解。[8]3
奈杰尔·劳森认为,只有完全理解"气候变化"概念的前提下,才可能对气候状况及其气候趋势予以准确把握。而要完全理解"气候变化"概念,首先应该理解"气候"概念。
理解"气候",需要抛开计算机分析模型,因为计算机分析模型将气候静态化,使原本动态不息的气候过程变成了计算机模型下的"平均气候",或者说统计学气候:"气候包括气温以及其他组成因素,如湿度、降雨量、云量、风等。并且气候所代表的,不仅仅是这些因素的平均状况,同时也是对平均情况差异的统计。气候的差异或极端天气情况的变化,可能要比平均统计情况的变化更为重要。(黑体为引者所加)[10]57统计学气候是通过计算机模型分析而求出气候的平均值或气候的统计曲线的变化规律,而气候则是天气按自身方式而变换的过程。
所谓气候,是指宇宙星球、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面(即"下垫面")性质、生物活动等相互作用所形成的运动、变换的天气过程[12]1。气候作为天气过程,变化是它的常态,并且其变化是有规律的。这种规律可在宏观尺度上表述为"第四纪气候"、"全新世气候"、或百年气候规律等等;也可在中观尺度上表述为春夏秋冬一年四季,二十四节气;而如气温昼高夜低、晨凉午热晚寒等等,却是其气候变换的微观表述。以此来看,最得体地描述气候有规律运行的科学概念,应该是"气候变换",而不是表达语义重复的"气候变化"概念。
同时,气候作为天气过程,其变化也可能是无规律的,比如冬暖、春寒、夏冷,或者下雨就寒冷,天晴就暴热等"极端天气"。气候变化的无规律,是指因各种因素的影响而致使本有规律变化的气候丧失其规律地无序运行。很显然,"气候变化"概念无力得体地描述气候的无序运行状态,故不能构成对急剧恶化的气象状况及其趋势进行科学研究的核心学科概念,更不构成气候伦理研究的出发点。
客观地看,气候作为天气过程,其有规律地运行体现出一种时空韵律性。气候敞开自身的时空韵律性,最终以大气过程为动力:大气过程通常是以空间波动和时间周期的方式来推动气候有规律地变换[13]1-7,更具体地讲是太阳辐射的变化影响大气环流而推动气候有规律的变换[14]92,并使气候变换呈现出时空韵律特征。一旦太阳辐射、大气环流的周期性运动弱化或者发生紊乱,气候的有规律变换状态就将被打破,形成气候失律。气候失律是指因多种外力的作用,致使天气丧失其变换的自身规律而朝向无序方向运行的状态与过程,它同时体现三个特征:一是无节制性,即气候变换丧失自我节制(规律)而处于野性暴虐状态;二是无序化,气候一旦失律,则以暴烈无序的方式敞开;三是无方向性,即其无序的异动体现盲目的、没有持续不变的方向感的混乱过程。
丧失自身时空韵律特征而处于无序盲动状态的极端气候过程,既可沿着"气候变暖"的方向敞开,也可沿着气候变冷的方向敞开,更可能以"气候变暖"和"气候变冷"交替推动的方式敞开。如2012年自入夏以来,暴雨与酷阳、极端高温与寒冷交错展开,就是其典型例子。其实从更大范围讲,气候变暖和气候变冷、极端的高温和极端的寒冷,始终是交替出现的。比如2009年,印度和南欧出现创历史记录的热浪,而中国的华北地区却降特大暴雪。2010年初,北半球遭受强寒流袭击,但中国却持续高温,比如这年7月上旬,北京市区面温度高达68.3℃,以至于可以在路面井盖上3分钟将鸡蛋烤个半熟。
由此不难看出,真正能够真实揭示并理想描述当前全球气候急剧恶化的科学概念,应该是"气候失律",它能引导人们达成一种对气候恶化的全新共识,并构成当前气候社会学研究的认知前提。当然,也惟有在"气候失律"这一认知前提下,气候伦理研究才可获得真正的认知出发点和应有的研究视域与方法。
3、气候失律:研究的对象视野
概括前述,在纯粹的自然状态下,气候变换始终是有规律的,只有当这种自然状态被外力强行打破时,气候变换才因此而丧失自身运动节律而处于无序状态。能够强行打破气候变换规律的力量,除了自然力外,就只能是人类活动。所以,气候变换,是自然力所为;气候失律,乃近代以来工业化、城市化、现代进程中人类活动作用于自然界的负面成果。由此有必要做出如下区分:气候变换,是包括气象学、气候学等学科在内的气候自然学研究的基本对象;学气候失律,则构成包括气候政治学、气候经济学、气候公共政策学、气候文化学、气候伦理学等在内的气候社会学研究的基本对象。
对如上简图,有必须做如下解释:
首先,我们说气候变换是气候自然学研究的基本对象,只是在气候按其自身规律变换的状况下才可成立,如果当气候变换丧失自身规律的状态下,气候学和气象学也要研究失律的气候状况。同样,气候失律虽然构成气候社会学研究的基本对象,但它必须以气候变换为前提,其最终目的是引导人类改变自己,促进气候恢复其自身变换规律。
其次,要真正理解"气候失律是由人力推动所造成"这一判断,需要重新考察"气候"概念。如前所述,宇宙星球、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面性质、生物活动等因素的相互作用,才形成气候有规律的变换运动。在构成气候变换的如上要素中,太阳辐射是形成气候变换的基本力量。太阳辐射到地面的强弱程度,与大气中的臭氧层相关。大气层中的臭氧,不仅是促进大气光化学过程的重要氧化剂,而且是调节气候的主要因素。具体地讲,臭氧浓度变化既影响平流层大气的温度和运动,更影响全球热平衡,推动全球气候变换或失律运动。自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臭氧日趋减少,臭氧层空洞出现并日渐扩大。科学研究表明:导致大气中臭氧空洞出现和扩张的真正力量恰恰是人类活动,一是人类大量地生产和使用"消耗臭氧层物质"(ODS),这些物质包括制冷剂、喷雾剂、发泡剂、清洗剂等等;二是人类持续不断地向大气层排放大量各种温室气体,比如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空调热能、超音速飞机排出的废气等等。除此之外,推动太阳辐射状况发生改变的根本性因素,就是大气环流。形成大气环流的重要因素是空气、阳光、水。影响空气、阳光、水三者是否有序环流的决定性因素,却是森林、草原、海洋、江河、山脉等地面性质状况。在工业革命前,森林、草原、海洋、江河、山脉等地面性质状况主要由自然力所决定;工业革命后,却主要由人力所决定,人类为了经济增长、物质利益、财富指数而无度砍伐森林,过度放牧草原,无理性地开发海洋、无节制地截拦、断流江河等等,是导致大气环流失律和太阳辐射失律的最终原因;而大气环流失律和太阳辐射失律的最终结果,就是气候失律。
其三,因为气候失律,才产生气候社会学。气候社会学所要研究的内容主要有三:一是气候失律造成了哪些方面的地球生态危机和人类生存风险?二是如何化解气候失律所造成的地球生态危机和人类生存风险?三是为化解气候失律所带来的地球生态危机和人类生存风险,我们应该做什么和应该不做什么?这三个问题构成了气候政治学、气候经济学、气候公共政策学、气候文化学、气候伦理学探讨的共同主题。
围绕这三个基本问题,气候政治学探讨需致力于达成一种全新的融统国家利益和全球利益的气候政治共识,只有在这种气候政治共识下,才可形成全球化的气候政治实践框架,并以此才可真正解决所有既来自于发达国家、也来自于发展中国家或贫穷国家的政治分歧,全面实施全球化减排。
气候经济学探讨如上三个基本问题所努力的目标,同样是要引导达成一种全新的整合国家利益和全球利益的气候经济共识。只有在这一双重维度的气候经济共识下,才可形成全球化的气候经济实践框架,并以此才可真正解决所有既来自于发达国家、也来自于发展中国家或贫穷国家的经济分歧,全面开发低碳化的生境技术和生境能源,全面建设生境主义的低碳经济、低碳消费、低碳生活。
气候公共政策学检讨这三个基本问题,最终是要构建起一种既要以国家为基本单位、更要走向国际合作的气候公共政策共识。只有在这种以国家为出发点和最终目标指向的气候公共政策共识下,才可形成全球化的气候公共政策实践框架,并以此才可真正解决所有既来自于发达国家、也来自于发展中国家或贫穷国家的公共政策分歧,真正以"谁消费谁付费"为根本原则,实施气候消费的历史性清偿和当前气候消费的强制减排相结合的国际公共政策,并以此为平台,在政治、经济、技术、文化、科学、教育、环境生态等领域全面展开生境化的新型国际合作。
气候文化学同样要以如上三个问题为探讨的主题,努力达成一种全新的既要体现民族个性、更要张扬世界主义精神的气候文化共识。只有在这种融进民族个性和世界主义精神的气候文化共识下,才可形成创构全球化的气候文化认知框架和精神蓝图。只有在这种体现民族个性和世界主义精神共识引导所形成的气候文化认知框架和精神蓝图下,才可真正解决所有既来自于发达国家、也来自于发展中国家或贫穷国家的文化分歧,全面发展全球化的气候文化。
4、气候伦理研究的基本问题
气候政治学、气候经济学、气候公共政策学、气候文化学探讨围绕气候失律问题而展开,要真正卓有成效,需要气候伦理学的全面参与。气候伦理学要为气候政治学、气候经济学、气候公共政策学、气候文化学等学科研究提供必须而共同的人性基石、认知原理、价值导向、行动准则及其规范,必须系统检讨如下三个方面的根本性问题:
首先应该考察气候变换的自然伦理问题。它涉及四个基本方面:⑴推动和维持气候变换的自然力是否蕴含着一种自然伦理?⑵如果自然变换确实内在地蕴含着一种鲜为人知的自然伦理,那么这种自然伦理的依据和实质内容是什么?⑶这种自然伦理是否与人类伦理构成内在的关联?⑷如果它们之间确实存在着一种内在关联性,那么这种内在关联性是什么?它如何得到一种存在论展现并怎样才可能发挥出一种生存论的功能?对如上问题的拷问与澄清,既为各学科考察气候失律提供认知前提,又是气候伦理引导人们恢复失律的气候的最终伦理依据。
其次应该从四个方面对气候失律予以伦理检讨:⑴人类活动推动气候失律的内在人性动力是什么?⑵指导和激励人类活动失控从而导致气候失律的伦理体系是由哪些要素构成的?⑶这种推动气候失律的伦理体系是如何形成的?⑷这种人性动力是怎样激发出来的?
其三是应该为全面恢复失律的气候而构建达成全球共识的气候正义?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展开:
⑴构建气候正义的目的,就是重建生境,实现生境化生态文明,基于此一目的而首先努力恢复失律的气候,使气候变换重获其自身的时空韵律特征。
⑵拷问气候正义得以构建的人性基石,并以此为动力探讨通过恢复失律的气候而再造人性的基本进路与方法。
⑶构建实施气候正义的认知-行动原理,即致力于恢复失律气候,重建地球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生境化,应遵循层累原理、突变原理和边际原理,包括气候的边际成本原理和边际收益原理。
⑷构建实施气候正义的不作为道德。即为恢复失律的气候而必须引导人类从两个方面学会"不该做什么"才对:一是面对地球和自然,人类应该明确自己作为的界限,清楚哪些方面不需要人类作为,哪些方面人类不能作为。比如,不滥发森林,不过度放牧草原,不在截流江河修建水电站等等即属于此。二是面对生活,应该明白哪些方面不需要自己作为,哪些方面人不能作为,以及这种不作为内容如何化为日常生活化的内容。比如碳排放是人的生活的基本需要,人活着,要生活,必须要排放碳,但人对碳的排放这一作为只能限制在基本生活需要这个限度内,对于超过基本生活需要的领域,就应该在碳排放方面采取不作为方式,这种不作为所体现出来的道德,就是不作为道德。再比如,本可乘坐公共汽车去办的事情,决不要开小汽车去办;室内温度在30。C及其以下,不要开空调,室内改用节能灯等等,均属于此。
⑸构建实施气候正义的作为道德。即为恢复失律的气候而还必须引导人类从两个方面学会"应该做什么"才好:一是面对地球和自然,我们必须学会"应该做什么"才好。比如,自觉维护地球环境生态,培育森林,保护湿地和荒野,维护生物多样性,拒绝和严禁捕食国家保护动物,珍视大地上的每一株花草,每一棵树木,不向河流倾倒垃圾、废物,维护江河清洁等等,就属于此。二是面对社会和生活,我们必须学会"应该做什么"才好,比如为了恢复失律的气候,我们必须学会改变自己的存在态度、生存方式、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应该学会节制物欲和节俭地生活。
⑹探索实施气候正义的伦理教育路径和方法。实施气候正义,恢复失律的气候,不是一时之功,也不是少数人之力,而是需要人人努力,更是要求人人将其化为人生生活过程的持久之战。这首先通过气候正义的启蒙教育,将人从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梦魇中唤醒过来,节制欲望,改变生存态度和行动方式,才可全力恢复失律的气候,重建气候生境。为此,气候伦理研究必须为构建家庭、社区、学校三位一体化启蒙教育平台和提供其启蒙教育资源而努力,因为惟有通过持续不衰的社会整体动员的气候伦理教育,重建地球生境和人类社会生境,才可具备广泛的社会基础和主体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