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开学,上海市小学一年级的小朋友们轻松了:他们要学的生字比上一届减少了一半以上,语文课也不用背诗了。他们不用再学“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十多年后,他们可能不知道王之涣、王维是谁。就像今天的很多人看不懂繁体字,不知道程颢、戴震是谁。有人看我的文章,问我程颢是谁。旁边人说,是知乎上的一个红人。
我高中同桌曾说:我恨死古代人了。要不是他们写那么多诗,我今天还用在这儿背吗?真想把他们一个个都砍了。
不用他砍,等到他儿子读高中的时候,估计教材上剩不了两篇古文了。
无论你情愿,还是不情愿,都没有力量阻止这些。
当年戴季陶强烈反对蒋介石推行简化字,现在不到一百年,大陆还有几个人认得繁体字?
很多事情是不可逆的。古诗从课本里删掉很容易,再重新收进来就不容易了。
不过,小学老师比较欢迎教改。有个老师说:“教材修订后,三天可以教两篇新课,空下来的时间尽可能多地帮助学生打牢拼音、识字基础,引导他们进行有益的课外阅读。”
我觉得这个老师很不坦率。我要是她,我就直说:工资没降,但工作更轻松了,自然开心嘛。
但我要是家长,就算辞了工作不上班,也要把孩子缺的东西补上。不是背诗不背诗的问题,也不是多认得几个字的问题,是我觉得,孩子在小的时候,一定不能缺少“美育”这门课。“诗教”是美育不可或缺的手段。就算不学中国的古诗,也得学外国的诗,哪怕是今天的白话诗中的的确确能称得上诗的东西也好,但本质上属于“诗”东西,一定要有。离了诗,小孩在审美上就是残缺的。哪怕他喜欢音乐、喜欢绘画,没有诗也不行。在形而上的审美上,音乐绘画都替代不了诗。
我不能容忍我的孩子有审美上的缺失。少认得两个字,好办。长大了可以补。但从小就审美不对头,就麻烦了。一辈子都没法弥补。不要觉得审美不重要,一个人一生要想有所树立,审美能力必不可少。假如我的孩子三四岁时,还不会背诗,一听肖邦莫扎特就挠头,张口就是“小苹果呀小苹果”,我会非常痛心,会辞了工作专门教育他。
一个六七岁的孩子,只要智力正常,背几十首古诗毫无压力。我读小学那会儿,班里同学基本上都会在语文课本发下来一周内翻完它。每个人都是这样。很多语文成绩不好的人,也能津津有味地读《上下五千年》。
或曰:小孩不懂古诗,背了也是白背。这是非常功利的态度,是大谬论。持这种态度的人,估计觉得最合算的路子是把孩子养成半个劳动力,然后出门打工挣钱才对。
一个人只要能把目光稍微放长远点,就不会这么想。教育就是要把一个人不懂的东西告诉他,拿好的东西去熏陶他、引导他,让他从小就知道什么是高贵,什么是美德,什么是精致。小的时候被什么熏染,长大就会呈现什么气质。小孩就是一张白纸,不拿美好的东西去熏陶他,他就会对粗糙、低俗、市侩的东西感兴趣。如果不去教化他,自然会有一种力量牵引着他堕落。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和这种向下的力量抗衡。
流行歌曲放入课本有什么意义呢?不用放,小孩也会唱。去学习,就是因为学习这事难。因为难,才有意义。删掉古诗后的小学课本给我的感觉就是,花了好多钱去酒店吃自助,结果只吃能到小米粥、咸菜和煎饼果子。——没办法,可能酒店老板的品位就是觉得煎饼果子是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