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至16日,“金砖五国”(BRICS)第六次峰会在巴西福塔莱萨举行,金砖国家共同发表了《福塔莱萨宣言》,宣布酝酿已久的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下称“金砖银行”)终于敲定,被认为是本届峰会的最大亮点。外界评论称,“金砖银行”将挑战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协调全球金融秩序的地位。
“金砖五国”,BRICS,是巴西、俄国、印度、中国和南非五国英文名称第一个字母的缩写。2001年,高盛公司首席经济学家的吉姆?奥尼尔首次提出“金砖四国”的概念,奥尼尔解释说,这个词是指四个发展最迅猛的新兴经济体,它们的崛起将改变世界经济格局。之后,由于南非的加入,“金砖四国”改称“金砖五国”。由于金砖峰会在五个成员国中轮流举行,今年是第二轮会晤的第一场,因此本届峰会富有“承前启后”的意义,格外引人瞩目。
而本届峰会最受关注的就是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的建立。“金砖银行”初始资本为1000亿美元左右,由5个创始成员国平均出资,银行启动资金为500亿美元,以中国上海为总部,首任理事长来自俄罗斯,首任董事长来自巴西,首任行长来自印度。此外,峰会还决定设立一个1000亿美元的应急储备基金。在峰会举行之前,“金砖五国”对“金砖银行”总部选址和各国出资比例仍然未有定论,据外媒透露,在公布消息前几小时细节谈判仍在进行。不过,经过各国协商和妥协,最终的结果是各方乐见的。有专家认为,各国平等出资,银行选址、任命人选是分摊的,反映了“金砖五国”平等合作的精神。
由于以往金砖峰会未能打造出具体的经济、政治合作策略,国际舆论对其不免心存小觑,认为其象征作用大于实质意义。但在相对“务虚”的初期峰会之后,“金砖”已不再只是一个简单的头衔,“金砖银行”、应急储备基金这两项具体机制的落实让金砖国家的合作从抽象走向具体。
不可忽略的是,国际上看衰金砖的论调一直不断,比如“金砖褪色”、“金砖衰退”、“脆弱五国”等等,正如英国《金融时报》所言,除了同为金砖国家之外,这五个国家其实没有多少共同点:地理位置相对分散、国家规模相差巨大、还有边界的争议。而就在本次峰会之前,金砖国家还被讥讽为“板砖”和“空心砖”。“金砖银行”的顺利成立是对这些言论的有力回击。
有报道称,随着《福塔莱萨宣言》的发布,前两天还在嘲讽金砖国家“只会高谈阔论”的美欧媒体开始惊呼:金砖国家领导人的这两项决定,是金砖峰会向二战后西方主导的国际金融秩序的一次雄心勃勃的挑战,是要与美欧主导的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分庭抗礼”。美联社的报道称,“5个新兴国家受够了美国对全球金融体制的主导,要启动自己的‘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目前,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甚至亚洲开发银行等都由美国等西方媒体主导,新兴经济体在现有的体制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与其经济表现并不相符。“金砖五国”人口总和占到了世界人口的40%、经济总量占全球的四分之一,国际储备占全球的一半以上,但在金融权利层面,它们却始终处于“配角”地位。在世界银行中,“金砖五国”一共只有13%的投票权,而美国就占15%;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金砖五国”表决权的总和不过11%,而美国拥有近17%,英法两国各自持有的表决权也均大于任何一个“金砖国家”。
难怪外界认为,“金砖五国”要求在世界经济中享有更大的发言权,也在情理之中,而构建“金砖银行”,意味着“金砖五国”决心“自立门户”,绕开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期抗衡、打破发达经济体的金融话语权垄断。
“金砖银行”和应急储备基金作为首个由新兴经济体发起的国际化金融机制,自然被寄以厚望。但是,如果认为“金砖银行”意在“重建国际金融秩序”,未免言过其实。从现有信息看,“金砖银行”和应急储备基金不仅规模远远小于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且业务范围较为局限,因此,“金砖银行”并不是对现有国际金融体系的颠覆。
而且,也不能认为,“金砖银行”挑战了美元在全球贸易中的霸权。由于“金砖五国”的货币都未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因此使用美元仍然较为现实,这从“金砖银行”以美元注资就可以看出。
虽然“金砖银行”还难以成为发展中国家的“世界银行”,但它毕竟给予了发展中国家“用脚投票”的机会。有报道称,世界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进行经济或金融援助,都会要求相关国家向西方发达国家开放某些领域,或附加其它政治要求。吃这种亏的国家比比皆是,例如1997年东南亚金融风暴后,包括美国盟友韩国在内的一些国家,因这种协议失去了对部分领域或行业的控制权。而当发展中国家有了更多的选择权,便可以迫使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加快改革,增强自身在其中的投票权和发言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