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佐军:稳投资须重效率可持续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995 次 更新时间:2014-07-09 21:21

进入专题: 稳投资  

李佐军 (进入专栏)  

 

稳投资虽然是稳增长的有效手段,但由于资源具有稀缺性,投资不能全面开花、广种薄收,而要重效率、可持续。要将稳投资与抓改革、调结构结合起来,要为抓改革、促转型创造条件,而非制造障碍。

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稳中也有忧。之所以说总体平稳,是因为我国经济增速仍在合理区间中运行,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保持低位,上半年就业目标已提前实现,这些都为下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打下了良好基础。但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经济稳增长的基础并不稳固,投资增速出现持续下降,再加上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大,要确保实现年初提出的7.5%左右的预期增长目标,仍需要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特别是稳增长方面采取更有力的措施。

从当前情况看,要稳增长,比较现实可行的办法是稳投资。事实上,6月以来,多地纷纷召开有关会议,均将投资作为稳增长的重要抓手。这不仅仅是因为投资是稳增长的重要途径,也是政府调控的重要手段,更主要的是,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可以立竿见影。当然,拉动经济增长的手段还有很多,如抓改革、促转型、推创新等等,这些都是拉动经济增长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手段,但它们发挥作用往往需要一段时间,对当下比较急迫的稳增长任务而言,显得有些“远水解不了近渴”。

稳投资虽然是稳增长的有效手段,但也要注意,由于资源具有稀缺性,投资不能全面开花、广种薄收,而要重效率、可持续。要在分清不同投资类型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较好的投资类型和方式。按照重效率可持续的要求,要更多地依靠社会投资、理性投资、高效投资和低碳投资等。

这是因为,投资类型和方式的选择,决定着投资效果的好坏,也决定着投资是否可持续,是否有后遗症。从历史的经验来看,部分不当投资可能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区域内,起到拉动经济的明显效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副作用和后遗症日益显现。有的项目成为“烂尾工程”,有的无法实现稳定盈利,有的因负债过多而无法维持。出现这些问题,原因有四:首先,有的投资项目本身就风险高、回报低,后期无法正常运营不可避免;其次,有的投资项目决策程序不科学,没有经过严密的论证,更没有经过第三方评估,拍脑袋就上,结果是上了不该上的项目;再次,有的投资项目资金预算不是硬约束,导致投入资金远超预算,甚至难以为继;最后,项目投资和经营缺乏责任追究机制,一旦出了问题,没人承担责任,或者追究责任落不到实处。

稳投资一定要避免盲目投资,一定要注意投资的效率和可持续性,一定要将稳投资与抓改革、调结构结合起来,要为抓改革、促转型创造条件,而非制造障碍。具体来说,要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建立科学的项目决策机制。任何一个投资项目,立项之前必须经过充分的论证,要有第三方提供的可行性分析报告,并充分考虑专家的意见和建议。与此同时,内部的决策也要科学化、透明化、民主化,杜绝脑门一热,大腿一拍,就盲目搞投资、上项目。

第二,完善投资预算的硬约束机制。一个项目,投资多少,投资时间多长,必须先要有预算,不能想投多少就投多少,想投多长就投多长。有了预算还不够,还要通过法律和考核制度,确保预算的严肃性。当然,确保预算硬约束的根本出路在于政府必须退出市场,国有企业的产权必须明晰。

第三,建立投资决策的责任追究制度。投资决策的基本原则是“谁投资,谁负责”。对投资项目要采取终身责任追求制。只要出现投资项目失败等情况,就要像民营企业投资失败一样,有人承担失败责任,而且无论项目决策人身在何处,都要承担应有的责任。

第四,明确投资的标准。投什么、不投什么,一方面要看市场需求和未来的投资回报率,另一方面要看投资的标准。投资标准主要是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标准、环境保护标准、安全生产标准、技术标准、效率标准等。用标准规范地引导投资决策行为,同时避免政府过多的直接干预。

第五,做好投资项目库建设工作。各级政府有关部门要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依据市场需求,建设好投资项目库。要对项目库的项目进行科学分类,为投资主体进行投资提供导向。

最后,最为重要的是,要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要求,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对投资的引导作用,主要依靠社会投资来稳投资。要在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公共设施建设、棚户区改造等方面,降低社会资本进入的门槛,解决长期以来反复出现的“玻璃门”、“弹簧门”和“旋转门”问题。只要社会投资上来了,投资的效率和可持续问题就较好解决了。


进入 李佐军 的专栏     进入专题: 稳投资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经济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76164.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