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后判若两人的裴矩
在中国古代,人们习惯于以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评判人物,往往将大臣划分为奸佞与忠良两大类。然而,社会与人性是复杂的,有些人物是不能简单归类的。比如裴矩,历仕隋唐两代,在隋末表现为奸佞,在唐初表现为忠良,前后竟然判若两人,这一现象着实耐人寻味。
裴矩(547—627),原名裴世矩,后因避唐太宗名讳而改为裴矩。他出身于官宦之家,博学多才,擅长谋划。杨坚任北周定州总管时,他应召为幕僚,颇受亲敬。杨坚建立隋朝后,他参与灭平陈战役及平定广州叛乱,累迁吏部侍郎。随后他受命经营西域十余年,几乎走遍西域各地,熟悉西域山川地理风俗人情。这期间,他展现出外交家、战略家的才智,利用计谋离间突厥,使这个强盛的草原帝国实质上分裂为东西两大汗国,借内耗削弱其实力,从而减轻对中原的威胁,也为日后唐朝战胜突厥埋下伏笔。与此同时,他致力于中西商贸和文化交流,使西域四十国臣服朝贡于隋朝。
隋炀帝即位后,裴矩仍受重用,参预朝政。毫无疑问,凭借自身经验与才能,裴矩做过不少有益于国家的事情,尤其在外交策略、安定边境方面立下卓越功勋。与此同时,裴矩善于揣摩隋炀帝的心思,往往投其所好。隋炀帝曾称赞裴矩:“大识朕意,凡所陈奏,皆朕之成算,未发之倾,则矩以闻;若非奉国用心,孰能若是!”裴矩洞悉隋炀帝心理,为迎合他的好大喜功,居然出了不少“馊主意”,既为自己换来佞臣名声,也在客观上危害隋朝国运。大业六年(610),裴矩建议在东都洛阳举行元宵庆典,向戎狄展示国家繁荣富强。全国数万名艺人召集到洛阳汇演,丝竹喧嚣,灯火辉煌,闹腾一个月,耗费惊人;此外,把街道市场整饬一新,店铺铺上地毯,树木缠上丝绸;为炫耀富有,免费向外国人提供食宿,外国人享用美酒佳肴,不用付钱就拍屁股走路。如此做秀,既浪费钱财,又滋生浮夸风。为助炀帝成就“四夷宾服、万邦来朝”的梦想,他不顾国内民变频起的局势,支持发动对高丽战争,三次出兵过百万,终究无功而返,严重消耗国力,动摇国本。大业末年,裴矩随炀帝出巡江都,当时义军四起,卫兵士气低落,逃跑不断;于是他向炀帝出点子,把江都女子征集起来,分配给卫士们“恣欲”,以稳定军心鼓舞士气;炀帝大喜,立即下令照办,包括尼姑、道姑在内的众多女子顿时成为“慰安妇”。
隋炀帝被弑后,裴矩被宇文化及任命为河北道安抚使,随后又被河北义军俘获,为窦建德所用;窦建德兵败被杀,裴矩率余部降唐,此后又被李渊父子委以重任,先后任殿中侍御史、民部尚书。供职于唐廷,裴矩似乎变成了另一个人,恪尽职守,秉公办事。唐太宗即位之初,裴矩更能诤言直谏,敢于为皇帝纠错。有一次,唐太宗得知许多官员涉嫌受贿,决意惩治腐败,于是暗中派人以财物行贿,测试他们是否廉洁。有个官员接受了一匹绢缯,太宗很生气,要把他杀了。裴矩进谏说:“官员接受贿赂,确实应该严惩,但陛下使用财物试探他们,让人落入犯法的陷阱,恐怕不符合‘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圣训。”太宗感觉裴矩言之有理,欣然纳谏,并召集五品以上的官员褒奖他说:“裴矩能当官力争,不看朕脸色行事;如果每件事都能如此,何愁天下不治!”
针对裴矩在隋唐的不同表现,司马光这样评述:“古人有言:君明臣直。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是知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也。”
司马光的见解十分精辟,他认为裴矩前后判若两人并不矛盾,只是遇到不同的君主,做出不同的反应。其实,司马光的观点可用现代数学模型表达,即每个人都以复合函数形式而存在。具体表达式为:
y=f(u)或y=f[g(x)]
式中u =g(x),为中间变量; x称为自变量,y为因变量(即函数)。
对于普通人来说,只能通过中间变量u,与君主产生函数关系。就君主身边大臣而言,表达式可以简化为:y=f(x)。用司马光话说,“君者表也”,即君主是外部条件,是自变量x;“臣者景也”,即臣子自成一道风景,是因变量y。建立了数学模型,就不难看出“表动则景随”,就容易理解裴矩何以前后判若两人。
或许有人质疑,为什么君主是自变量?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因为君主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处于主导与支配地位,是天下臣民不可改变或难以改变的自变量。面对这个客观存在,人们只能去适应它,却不能或难以改变它,更多的时候是改变自我。对于裴矩来说,你不可能让李世民改名为李民,只能将原名裴世矩改为裴矩,因为你没有让君主改名的权利,臣民避君主名讳在古代是理所当然,也是礼所当然。
从函数关系看,“君明臣直”即为显而易见。英明的君主,能以包容的心态面对事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愿意倾听不同的声音,力求客观理性做出决断或评判,并且善待每个进言者,故而形成宽松的言论环境;这样臣子就敢于直言,就敢于讲真话,因为他们没有后顾之忧,不必担心动辄得咎,不会遭致牢狱之灾或杀身之祸。相反,君主若不英明,或者说比较昏庸,则喜欢臣子阿谀奉承,听到逆耳声音就不高兴,进而打击发言人,轻则摘除头上乌纱帽,重则摘除帽下头颅。人头谁心于是臣子言提出异议或批评的人士。一旦直言或讲真话要付出代价,臣子往往权衡利弊,做出相应的选择,要么保持沉默,要么投其所好。所以,历代昏君身边总会聚集一批佞臣。隋炀帝并非昏君,但是他自视甚高,刚愎自用,好大喜功,不能虚心纳谏,加上刻薄暴虐,也容易滋生迎合君主的佞臣。
裴矩前后看似判若两人,其实是函数演算的正常结果。两个结果的不同,只是因为两个自变量发生了变化而已。
当x为隋炀帝,y(裴矩)=佞臣;
当x为唐太宗,y(裴矩)=忠臣。
实际上,除了裴矩,换了任何人(包括魏征),两个等式都成立。因为人性基本相同,面对外在环境,都会以趋利避害的方式作出选择。即使是魏征,也会优先顾及身家性命,他曾经对唐太宗说:“愿使臣为良臣,勿为忠臣。”明确表示不愿做面折廷争、身诛留名的忠臣。假如魏征侍奉隋炀帝,或许像裴矩那样做佞臣;因为他也是理性人,侍候太子李建成的时候,就曾为他出过谋害李世民的主意,这不能说不是为李建成和自己着想,毕竟两人是一根绳上蚂蚱。正是因为唐太宗不计前嫌、虚心纳谏,才能成就魏征敢于直言的美名。
众所周知,在君主专制时代,君主的贤明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国运兴衰。因此,公众心里莫不向往明君,指望身逢盛世享太平;朝廷大臣,尤其是心系苍生的贤臣更希望遇到明君,那样可以坦言直谏,纠正错误弥补缺陷。狄仁杰曾经说过:“犯颜直谏,自古以为难。遇桀纣则难,遇尧舜则易。”问题在于,尧舜式明君在历史的天空寥若晨星,更多的是不似人君的昏庸之辈。即便像唐太宗这样首屈一指的明君,也不能时刻处于英明状态。据史料记载,唐太宗也曾因魏征犯颜直谏而恼羞成怒,表示要杀掉那个田舍翁,幸好长孙皇后耐心劝慰,才使魏征免遭杀身之祸。毕竟明君是人不是神,是人,就有人性的弱点,就有可能犯错误。所以,不能全然寄希望于明君。
真正可以寄予希望的,恐怕只有法律与制度,准确地说,是良法与善制。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一文中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像裴矩这样富有才智的人,若让他处于好的制度下,绝对是多做好事的好人,不会前后自相矛盾,一时是佞臣,一时是忠臣。
——原载2014年7月7日《学习时报》(有删节)
http://www.studytimes.cn/shtml/xxsb/20140707/5531.shtml
报刊转载本文,请与作者联系 :QQ 450956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