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刚:北洋水师曾承载着大清王朝的“中国梦”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4112 次 更新时间:2014-05-17 20:41

进入专题: 北洋水师   甲午战争   中国梦  

袁刚 (进入专栏)  


讲“中国梦”尤不能忘记国耻,要从近代历史讲起。北洋水师就曾承载着大清王朝的强国梦。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寄托着中国人无限希望和梦想而不惜重金打造的华丽舰队,一朝竟“樯橹灰飞烟灭”,一度深深地刺痛了国人,让人警醒,使朝野上下认识到洋务新政重器不重制的缺失,不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中国就没有出路。

         

一、“中国梦”发端于“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1840年鸦片战争,英国对华实行“炮舰政策”,仅用16艘军舰,几千军队,就迫使曾傲视环宇拥兵百万的大清王朝缔结屈辱的城下之盟。战后,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改变,不平等条约将中国强行拖入现代世界体系,中国的积弱落后也明显地呈现在世人面前。林则徐是清体制内第一个“开眼向洋看世界”之人,其幕友魏源依林嘱托编写《海国图志》,在介绍西洋政经体制的同时,提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方略。

西力东渐和资本入侵,加速了中国传统农耕文明的破败,太平天国等农民起义,搅乱了大半个中国。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两万人竟攻破帝都北京,火烧圆明园,再一次迫使清朝割地赔款辱国丧权。接连串的内忧外患,使清政府及一众士人醒觉:中国遇到的已不是一般传统意义上的麻烦,而是三千年未有之强敌,必须变革以自强,要放下身段来“师夷”,学习先进的现代西方技艺。

1861年应列强要求清政府设立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专办外交。曾想取名“抚夷局”,原亦有理藩院,视洋人为“藩夷”,但洋人不干。列强并在北京开办了公使馆,作为对等清也开始派遣驻外使节,开始“与国际接轨”。总理衙门别称“总署”,除办外交渐次经管通商、海防、关税、路矿、军工、译文和派遣留学生等,成为引进西方文明的官方孔道,以其为中心开始了洋务新政改革。

洋务新政是近代第一场“中国梦”,改革的目标是富国强兵,指导思想是“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军事体制改革成为近现代中国一切改革的先导。

  曾国藩、李鸿章在镇压太平天国过程中创建湘军、淮军,初步引进了西方军事技术,装备了洋枪洋炮并聘用洋员,分兵种编组并有了军衔制。练兵以制器为先,在向西洋采办军火的过程中,也开始设立自己的兵工厂。1861年曾国藩创办安庆军械所,仿制西式枪炮,从1862年起用3年时间,研制成功我国第一艘轮船“黄鹄”号。1863年,李鸿章在松江创办洋炮局,后又在上海创办了两个洋炮局,1864年松江局迁苏州改称苏州机器局。1865年李鸿章在曾国藩支持下,收购了上海美商旗记铁厂,与自已两个炮局合并,扩建为江南制造局(军工和造船厂)。同时,苏州机器局迁南京扩建为金陵机器局(兵工厂)。1872年李鸿章在上海开办轮船招商局,买轮船3艘开通航运,成为中国第一家民用轮船公司。至1877年收购美国旗昌公司,轮船扩大至30余艘,形成一支较有实力的商船队。

李鸿章操办洋务“糜费”造船办厂,很快招致了一群盲目自大的守旧官僚的反对,同治十一年(1872)五月,李鸿章上《复议制造轮船未可裁撤折》,声辩云:“臣窃惟欧洲诸国,百十年来,由印度而南洋,由南洋而中国,闯入边界腹地,凡前史所未载,亘古所末通,无不款关而求互市。我皇上如天之度,概与立约通商,以牢笼之。合地球东西南朔九万里之遥,胥聚于中国,此三千余年一大变局也。西人专恃其枪炮轮船之精利,故能横行于中土,中国向用之器械,不敌彼等,是以受制于西人。居今日而曰攘夷,曰驱逐出境,固虚妄之论,即欲保和局守疆土,亦非无具而能保守之也。……士大夫囿于章句之学,而昧于数千年来一大变局,狃于目前苟安,而遂志前二三十年之何以创钜而痛深,后千百年之何以安内而制外,此停止轮船之议所由起也。臣愚以为国家诸费皆可省,惟养兵设防练习枪炮制造兵轮之费万不可省。求省费则必屏除一切,国无兴立,终不得强矣”。此折李鸿章提出了影响深远的“变局观”,痛诋守旧士大夫抱残守缺不知变,时逢“三千年未有之变局”,西方列强依恃“坚船利炮”横行于中土,中国人要“攘夷”守土,必须“师夷”办洋务,造舰制炮加强国防,以强军实现中兴,“我能自强”,中外才可“彼此相安”。“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实现强国梦。

洋务运动又称“自强”运动,在强兵的同时不忘富国。从1860年代直至1894年甲午战争前,洋务新政30年可谓让清朝面貌一新,沿海各地先后引进西洋科技,改良生产技术,开矿业、筑铁路、架设电报网、培训技术人材;开工厂、办企业,“官督商办”,官商齐上办公司,使生产力获得了较大发展,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就此迈开了最初的脚步。

洋务新政的成效还表现在,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统领湘、淮军在镇压太平天国后,在同治、光绪年间连续扫平捻军、西北与西南回民及各处会党起义,基本恢复了国内政治秩序,保持了国内的相对稳定。清朝将这一时期称之为“同光中兴”,曾、李、左也被誉为“中兴名臣”。

但内乱虽平,外患却不止,连东邻日本也兴风作浪入侵宝岛台湾,吞并流求。为保海防御外侮,清政府开始不惜重金建海军。北洋水师一度在远东最具规模,成为洋务运动的现代化样板工程,是“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国防战略的标本,承载着整整一代人的“中国梦”。

          

二、北洋水师成军一度让国人扬眉吐气


北洋水师建军的直接背景是边疆危机,海防空虚。其时新疆阿古柏分裂势力作乱,沙俄趁机鲸吞西北边陲。1875年5月,因日本乘虚入侵台湾,为应对时艰,清廷进行了著名的“海防塞防”论辩。外患严重地制约着“中国梦”,中国要自强复兴,必须加强国防,70高龄的湘军老帅左宗棠毅然请战,率军平定新疆,同时海防建设也提上了议事日程。

李鸿章上《因台湾事变筹画海防折》陈述厉害:“历代备边,多在西北,其强弱之势,主客之形,皆适相埒。且犹有中外界限。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往来自如,麇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诸国搆煽,实惟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工力百倍,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外患之乘,变幻如此,而我犹欲以成法制之,譬如医者疗疾,不问何症,概投之以古方,诚未见其效也”。应对之策何在?就是师夷以自强,着即建立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海军。

李鸿章是怀有梦想的人,有诗:“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一万年来谁著史?八千里外觅封侯”。可谓豪气冲天!从上引两篇奏折看,他个人的梦想与“中国梦”是相通的,他对晚清时局的总体把握颇为精当,是当时站得最高看得最远的士人精英。“变局观”怀揣着“中国梦”,是晚清革新的思想动力,并深刻影响了中国现代化进程。李鸿章力主改革,敢变祖宗之成法,成为“师夷”洋务事业的实际主持人。但“临事方知一死难”,要在清腐朽体制上打造一支现代化的海军,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身兼北洋大臣的李鸿章1875年即向英国订造4艘炮船,创置了北洋水师。但清起初议分建北洋、南洋、广东三支水师,每年400万两拨银根本不敷入用,后南洋大臣沈葆祯(林则徐的外甥)提出:“分之则难免实力薄而成功缓”,建议先充实北洋。自后分别向英、德、法等订造新式舰艇,并自造军舰14艘。1881年选定旅顺口和威海卫修筑海军基地,并创办天津水师学堂,及威海水师学堂、旅顺口鱼雷学堂等,培养海军人才,优秀者选拔出洋留学。水兵按西法操练,并引进洋员。为扬我国威,李鸿章奏准制定了国旗、军旗,即黄龙旗。

1888年12月17日,北洋水师在山东威海刘公岛正式宣布成军。全军计有大小军舰25艘,其中德国造排水量7335吨的“定远”、“镇远”两舰,乃当时最先进的铁甲舰,装甲厚度达14寸,各装12英寸大炮4门,坚船利炮令人生畏;另有巡洋舰及蚊炮船、鱼雷艇等,皆蒸汽机驱动,为中国亘古未见之希罕物,总排水量3.7万吨,官兵4000余,实力在远东首屈一指。  

海防建设耗费巨大。有人统计,光北洋水师舰船购造就超过3000万两,加上基地营造、各造船修船局厂、装备维修保养、官衙开设、官兵薪俸、人才培养等,总计约用银1亿两。清为打造最现代化的海军不惜巨资,其管理制度也是现代化的,《北洋海军章程》有关船制、官制、升擢、考校、军规、简阅、武备等均按西法,舰艇将校几乎都去英国皇家海军学院留学培训过,指挥发令均用英语。水师每日有小操,每月一大操,两个月一会操,每年由北洋大臣检阅一次,3年由朝廷派大臣检阅一次。

威武雄壮的水师在我国万里海疆往来游弋,其阵式让国人耳目一新。会操检阅时万炮轰鸣,靶船顷刻粉碎,更是惊得检阅大臣目瞪口呆。北洋水师还三下南洋巡航访问,新加坡等地华侨看到龙旗飘扬的祖国舰队,激动得热泪盈眶,似乎500年前郑和下西洋的壮举再现眼前,富国强兵已梦想成真,连受尽屈辱的“猪仔”华工也感觉扬眉吐气。


三、重器不重制的改革实现不了“中国梦”


然而,甲午海战粉碎了华丽的“中国梦”,多年的奋发图强全成泡影,一场好梦变成了一枕黄粱。北洋水师不是败于西洋人,而是败于曾同自己一样落后受欺侮的东洋日本人之手,且败得好惨!这是“世界史上第一次蒸汽机舰队的海战”,当时堪称世界第六亚洲第一的北洋海军竟全军覆没,却始终未能击沉敌舰一艘。割地赔款再一次让国人蒙受屈辱,宝岛台湾成了敌国战利品,2亿3千万两白银赔款能建多少支北洋水师啊!

拒和、迁都、再战已不现实,惨败之后要作反思!北洋水师的覆灭实际上宣告了洋务新政的破产,也宣告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改革路线的失败。为什么师夷长技未能制夷,反被东洋人所制呢?

“黄海烽烟百年扬,马关喋血叹国殇”。世界在变化,在瞬息万变的时代,改革不能止步,必须全方位地推进。李鸿章虽有“变局观”,却只知变器,不知变道,只想小变,不敢大变,且以汉人大吏身份,也没有能力革新政体,最终落得“秋风宝剑孤臣泪”,“八千里外吊民残”,去日本割地赔款签约时,脸上还挨了一枪。改革重器不重制和道,只能说是跛脚的改革。要想实现“中国梦”,必须进行象日本明治维新那样结构性的全面革新。

北洋水师是洋务运动引为样板的系统工程,新政其实也涉及到经济、行政、文教等各方面。光绪九(1883)年,总理衙门内增设了海防股,掌管北洋海军、长江水师、沿海炮台、造船制器、学堂、铁路、电线、矿务等事务。光绪十一(1885)年10月,设立海军衙门,掌管全国海军事务,简称“海署”。总署与海暑都是独立于行政六部之外新设的洋务机构,虽说总署设立是被迫,但海暑却是主动设立的,都是前无古人的新机构,说明改革已涉及到了中央行政体制,洋务的实际牵涉面也很宽。

但旧体制和腐朽势力根深蒂固,改革只能触及浅表,不敢触及腹里,总署和海署有权有钱,成为肥缺,总管都只能任用皇亲。恭亲王弈?办外交还不至于太离谱,而办海军的醇亲王弈譞则纯系饭桶,他挪用紧缺的海军经费为慈禧太后祝寿,把海署变成了“颐和园建设办事处”。昆明湖至今仍遗存着一个巨大石舫,据说那是给帝后看水师会操专修的。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也不太懂海军,靠裙带关系受李鸿章提拔,任水师司令时已年过半百,根本没有半点现代科学知识。而日本海军主管和联合舰队司令用的却都是去英国学过海军的年轻人。武器的效用既要通过人去实现,则军事失利的根源说到底还是政治腐败。

北洋水师也曾访问过日本,定远、镇远两舰的巨炮曾对日本产生了巨大震慑。为比拼清海军,日本全国兴起了造舰购舰捐款运动,明治天皇拨内帑以造舰,国民纷纷捐款捐物。为对付清铁甲舰定远、镇远,日向英国购买了当时航速最快的巡洋舰吉野、浪速号,并以北洋水师为目标进行针对性演练。到甲午前,日海军虽吨位装甲及大炮口径不及清海军,但航速及快射炮则过之,其威力和现代化程度已超过了北洋水师。

清统治者并无国际眼光,虽有“变局观”和“强国梦”,却只求保国不求进取,所谓北洋水师“声势已壮”,“驻守辽渤”,“拱卫京畿”,战略上取“猛虎在山之势”,立足于守而不是打,更多地是将其当作展品,吓人壮胆,所购炮弹亦多是演习弹。更要命的是北洋水师1888年成军后,竟未再购置新舰,旧舰设备维修亦未如期进行,造成战舰老化落伍。满足现状,不再求新。时英、德海军军备竞赛已开始,舰炮技术突飞猛进,清没有考虑海军是一个需连续投入而不断更新的兵种,经费一直拮据,战术思想落后。

北洋水师表面上风光华丽,承载着大清王朝的“中国梦”,实际上只是“纸老虎”。其内部充满山头,弄虚作假,欺上瞒下,形式主义官僚作风严重。花人民血汗钱买来的现代化舰艇,却难以掩饰王朝腐朽虚弱的本质,实战中竟不堪一击,最后让国人呼天怆地,泣血椎心!

“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这是“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在《马关条约》签订时写下的喋血诗。一年后丘逢甲又喋血:“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北洋水师的覆灭震惊中外,强国梦的破灭撕碎了亿万人的心。梦醒也,警世钟,猛回头!师夷之长技的器物层面改革既不能实现“中国梦”,政治体制改革也就提上了议事日程。于是维新变法的呼声日益高涨,随后进行的戊戌变法,就是一场政治体制改革的尝试,中国近代历史也翻开了新的一页。

“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自后,中国人对于“中国梦”的追求,也一刻都没有停止。                          (2013.7.7)

             (刊发于《文史知识》2013年第10期)

进入 袁刚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北洋水师   甲午战争   中国梦  

本文责编:jiangxl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政治学专栏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74809.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