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佐军:“混改”主要是发展股份制企业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126 次 更新时间:2014-05-06 10:00

进入专题: 混合所有制  

李佐军 (进入专栏)  


中石化4月1日再度发布公告称,已将所属油品销售业务板块资产整体移交给销售公司拥有、管理和控制,继2月20日打响央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第一枪”后,中石化混改再度获得推进。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对于多年来饱受垄断诟病的中石化等国企而言,混合所有制改革能否像春风一般,令百病缠身、危机四伏的大象躯体重新焕发出改革的活力呢?记者就此专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

 

混合所有制经济主要是股份制经济

记者:早在1999年,国家就要求国企形成比较合理的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这个要求为何到现在还没有实现?

李佐军:其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首先,观念障碍。本来在十五届四中全会之后,在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后,国企改革在持续推进。但是,2004年的“郎顾之争”引发了一些争议,有些人担心国企改革导致国有资产流失,还有些人将国企改革上纲上线。此次争论后,一些国企改革就没有按原计划如期推进,有些方面甚至出现了倒退。

其次,既得利益障碍。国有企业在计划经济时代是国民经济的主要基础。经过改革开放前20年的国企改革,国有企业的比重逐步下降。但新世纪以来,国有企业又逐渐获得了一些新的特权,地位和比重不断上升,以致形成了“国进民退”的现象。一些国有企业凭借垄断特权优势,成为一个重要的既得利益群体,影响了整个改革进程。

第三,国企改革的配套条件还不具备。国企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要具备很多配套条件,如这次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到的很多改革(包括要素市场建设、财税金融制度等),都与国企改革有关。这些配套条件不具备,国企改革单方面推进难以取得好的成效。

最后,国企改革的压力不足。近十多年来,由于享受到了上世纪末改革的红利,同时遇到了本世纪以来重化工业快速发展的景气周期,与20世纪90年代国有企业所面临的改革压力相比,这些年国有企业所面临的改革压力有所减轻,因为凭借其垄断特权,有些国企可以获得不错的效益,在国际市场上也有一定的竞争力,如有些上市的国有企业股价表现良好。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国有企业本身,还是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改革的动力都明显不足。

记者:那启动混合所有制改革,能否破除中石化等国企存在的问题呢?

李佐军: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表现形态,有一种说法是大致有五种基本形式,即社会混合所有制、企业内生产资料混合所有制、企业内剩余混合所有制、企业内所有者与经营者混合所有制以及公有制与个人所有制高度统一的混合所有制。像比较常见的合伙企业、合作企业等就是企业内生产资料混合所有制,这也是学术界普遍认同的一种典型的混合所有制经济。

我国股份制的特点就是不同性质的资本融合,是一种富有活力和效率的资本组织形式。所以股份制毫无疑问就是混合所有制经济中最为现代、最为规范的形式。所以我认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也就是要大力发展不同形式的股份制经济、股份制企业。

 

关键是完善企业产权和治理结构

记者: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否会削弱国有资本的控制权?

李佐军:我觉得这不是一个太值得担心的问题。在公益性、安全性和战略性领域,在改革初期的混合所有制经济里,尤其是在一些重点领域里,国有企业会处于绝对控股,或者是相对控股的地位。否则,公有制主体地位就不能完整地实现;如果公有制不占主体地位,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就不可能存在。所以,国有资本的控制权不会被削弱,但是,国有资本的占股比重会逐渐降低。

有人可能会说,三中全会的决定里不是说要“鼓励发展非公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吗?这并非是说现有国有资本的主导权会转到非公有制企业,而主要是说非公有制企业也可以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也可以让国有企业来参股其中。

记者:在混合经济的情况下,是否会出现这样一种状况:除了有明确要求国家控制的领域和产融结合的巨型企业,其他领域可能国企都很难生存,因为面对私有化后的高工资,管理人员会想方设法把企业私有化。

李佐军:这里的关键是如何理解“私有化”的问题。我想,以各种名义低价出售、无偿转让国有资产的行为,在哪种制度下都是不允许的,因为它违反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相反,如果在尊重产权和公平交易的原则下,国有资本的股权或产权进行市场交易,我认为这就不是私有化,而是正常的股权、产权流动。从这个意义来讲,我认为对国有企业和非公有企业都应该平等对待,不然还怎么搞市场经济呢?

也就是说,在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的新形势下,一定要打破过去那种带有意识形态色彩的观念,从效率、公平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本来,混合所有制经济强调的就是灵活性和包容性,而非过去那种非“白”即“黑”的敌对性。

记者:《决定》中提到,“允许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这是否意味着以后职工会成为企业真正的主人?

李佐军:这是没有疑问的。原来我们讲职工是企业的主人,多是指政治意义上的,是比较虚的。而要成为企业真正的主人,职工必须要有股权、决策参与权和监督权,这样他才可以与企业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而这在混合所有制企业里是可以实现的。

记者:混合所有制经济能否解决国企的薪酬、用人等顽疾?

李佐军:与原来的所有制形式相比,混合所有制更具市场特征,因为其所有权本身是多元化的,与市场有更加密切的关系。这种多元化要求企业必须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明晰产权,优化公司治理结构,按市场要求来解决薪酬、用人等问题。即只要企业产权和治理结构等基本制度解决好了,企业薪酬和用人等内部管理问题就较好解决了。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进入 李佐军 的专栏     进入专题: 混合所有制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制度分析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74539.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