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杭生:改革红利的实现需要优化资源配置方式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181 次 更新时间:2014-04-29 00:34

进入专题: 改革红利   资源配置方式  

郑杭生 (进入专栏)  


改革的红利最主要体现在资源配置方式的优化改变。这种改变利国利民,有利于改善民生,更有利于改善弱势群体的状况,从而有利于从无感增长到有感发展。在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与社会学直接相关的三个领域是: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我着重结合新型城镇化问题,并适当联系社会事业改革、社会治理体制改革,对改革红利做一些分析。

 

优化资源配置方式才能真正产生改革红利

《决定》多次提到“资源配置”这个重要概念。高效、合理、可持续的资源配置方式,是确保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重中之重,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基本手段,是发挥我们制度优越性的根本途径。全面深化改革,归根到底是要在我国社会各个领域建立起更有效率、更加合理和优化、更可持续发展的资源配置方式。只有这样的资源配置方式,才会产生改革的红利。

“资源配置”主要涉及资源由谁来配置、如何配置和配置什么三个基本问题,即配置的主体、方向和客体问题。

关于配置的主体。一般来说,现代社会资源配置的主体是政府部门、市场部门和社会部门。关于这三大配置主体之间的关系,《决定》从世界眼光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实践经验,明确指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这是《决定》最重要的论断之一。

关于配置的方向。所谓“资源配置”是指各种资源在不同的使用方向之间的分配,大体可分为:有效的和非有效的配置,或者说低效的和高效的配置;合理的和非合理的配置;可持续的和不可持续的配置,即配置资源必须遵循高效、合理和可持续的原则。只有这样的社会资源配置方式,才能使有限资源的开发利用达到最佳效果。

可以说,《决定》通篇实际上都在研究现有条件下我们的各种社会资源如何更有效率、更加合理、更可持续地配置问题。

关于配置的客体。“资源配置”中“资源”,其内涵是指一个社会及其个人赖以生存和发展所需的人力、财力、物力、机会等生产和生活资料。“资源”有多种分类,由于经济的基础作用,人们常常把资源划分为“经济资源”和“非经济资源”。社会学正是根据这种划分,合逻辑地把社会资源区分为三个层次:广义的、中义的、狭义的。广义的社会资源是包含经济资源在内的整个社会资源,它是经济资源与非经济资源的总和。

中义的社会资源,是不包括经济资源的非经济的社会资源——政治的、文化的、社会生活的、生态的等。狭义的社会资源,是与经济资源相对的社会领域的资源——教育、就业、医疗、社会保障等。由于经济和社会因素互相嵌入,要把经济资源与非经济的社会资源截然分开是不可能的。

《决定》事实上也是从这三种意义上使用了资源概念。在我国社会结构比经济结构滞后15年的情况下,进行社会体制机制的全面深化改革,对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进行高效、合理、可持续的配置,其改革红利是巨大的,但是难度和艰巨性也可想而知。

 

新型城镇化产生的改革红利是巨大的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对推进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进行具体部署。会议紧紧围绕“以人为本”,很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六大任务,其中既有战略目标也有实施路径,既有顶层设计也有细化保障。

六大任务为扎扎实实解决多年来未解决的难题——“农民如何变”、“土地如何管”、“资金从哪来”、“城市如何建”、“水平如何提高”、“城镇如何管”打下了基础,指明了路径。关于“农民如何变”,会议提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提高城镇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把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而为了解决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难题,会议提出采取四类城市差异化落户的办法:全面放开建制镇、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关于“土地如何管”,强调守住耕地红线,严控建设用地增量,以盘活存量为主;关于“资金从哪来”,提出逐步建立地方主体税种,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关于“城市如何建”,提出“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布局,还提出深入实施城镇棚户区改造,注重中西部地区城镇化等等。

很明显,所有这些都涉及对各类资源——人、地、财等资源的优化配置,配置的方向倾向农村,倾向农民,倾向社会弱势群体,倾向中西部地区,从而改变了旧式城镇化以农村衰落为代价、把农民当作牺牲品、令农民充满怨气和不公平感的状况,而使人数众多的农民成为这种新型城镇化的主要受益者、受惠者。这就是新型城镇化产生的巨大改革红利。

 

社会事业改革产生的改革红利同样巨大

如果说,新型城镇化的最大的受益者是农村和农民,那么,社会事业改革的受惠面则更为广泛。

社会事业也叫社会民生事业,根据国家“十二五”规划中的说法,民生事业包括就业、收入分配、住房、社会保障等等。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了社会事业体制机制改革的根本目的,确定了一些重点领域: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必须加快社会事业改革,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更好满足人民需求。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社会事业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既涉及解决老百姓的“现实困境”,例如上学难、看病难、就业难、住房难等,又涉及解除他们的“未来焦虑”,例如养老难、失去自理能力后的养老更难等。如果说,教育、就业创业、收入分配、医药卫生等体制机制的改革是着重解决“现实困境”的,那么,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制机制,则是着重解决“未来焦虑”的。社会事业涉及的各领域资源配置的优化,所产生的改革红利,更直接与惠及民生有关。

如果从国内外更加广阔的视野来看,在国际,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总趋势是,大幅度减少输往国外的福利,增加本国人民的福利,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到2020年我国的居民收入要翻一番的深刻含义;在国内,则强调社会资源优化配置更着重于“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这将有利于抑制缓解严重的社会分化趋势,有利于城乡社会弱势群体收入的增长。此外,反腐败、反浪费所节省下来的款项将充实国库,有利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施,同样有利于全体居民。这一切,都将有利于公平正义度的提高,促进我们社会的良性运行,协调发展。

 

防止改革的好经被念歪损害改革红利

从历史的角度看,改革遭受挫折甚至失败,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是遭到利益集团的反对,设置各种各样的障碍,使改革无法顺利进行。改革进入深水区、啃硬骨头,其实主要是指这一点。如果这一关过不去,改革的红利也难以实现。对此必须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二是改革的好经往往被不同层次的和尚念歪,这样,利民的改革理念很容易被扭曲成扰民害民的行为,从而引起大范围的不满和不认同,改革的红利也因此荡然无存。这同样值得警惕。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显然注意到这一点,规定城市规划“要一张蓝图干到底”,不能一任第一把手,改一张蓝图,这也从一个方面堵住了某些既得利益集团各种各样谋私利的渠道。

针对不少地方热衷于圈地盖楼,“土地城镇化”以不同形式继续重复,而农民、农民工群体的幸福指数和公平感并未随之提高,会议提出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融入让群众生活更舒适的理念,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中。其重要方面就是要防止新型城镇化这本好经念歪。

 

来源:《群言》2014年第1期


进入 郑杭生 的专栏     进入专题: 改革红利   资源配置方式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经济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74346.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