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时,看《三国演义》,被鲜活的面孔,传神的描述深深吸引,幻想着自己披坚持锐沙场立名,舌战群儒领袖群伦。稍长,知道那是文学作品艺术加工。
青年时,读《三国志》,手不释卷。短短几十年,挤满了英雄,个个牛B哄哄;长长几百页,堆满了故事,事事少有雷同。
人近中年,重拾三国,另有一番感触。
三国无疑是英雄辈出的时代。
“公知领袖”曹操,“微博营销紧抓民意基本盘”的刘备,“不谈主义只谈实力”的孙权,“只围观不评论”的司马懿,“史上最牛B的五毛”诸葛亮,“天是老大我是老二,忠信勇行走江湖”的关羽,“谁不关心我哥,我就关心谁”的张飞,“浑身是胆的铁粉”赵云,“第一微博达人”周瑜,“人人都求关注的美粉”小乔,“黑色安全套更显庄重”的吕布,穿越千年的民主斗士弥衡。待慢慢点评。
三国无疑是精彩绝伦的时代。
黄巾起事,汉失法统。主义之辩、旗帜之辩、道路之辩,从桌下端到了台面。董卓、袁术、袁绍急于当公知领袖,匆忙改旗易帜,失败告终。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打着红旗反红旗,把改旗换帜的大事留给理论准备更充足的曹丕。刘备给自己贴上汉室宗亲的标签,紧抓民意基本盘,哭出了风范哭出了江山。孙权凭借实力死守江东。司马懿四十岁前只围观不评论,四十岁后只许自己发帖不许他人评论,临死前留给司马家族“依葫芦画瓢”几个字,替了曹魏。且容细细道来。
三国无疑是征战杀伐的时代。
丛林社会,实力法则,没有地盘,都是空谈。曹操经营北方,孙权窃据江东,刘备四处鼠窜,好歹弄了个西川。地盘来之不易,汉贼势不两立,兄弟指望进步,事业岂敢停滞。或孙刘共抗曹操,或借吴制蜀,或引魏攻吴,或内部双手互搏,或侵夺周边蛮夷之地。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步战、马战、火战、水战,奇策奇谋,成就的是功业,付出的是生命。
读《三国志》,忆三国事,庆幸自己生于没有英雄也不需要英雄的今世。
乱曰:征战无数,流血无数,杀伐无数,只得三分鼎足,曹刘。
满纸枯骨,满目枯骨,满世枯骨,恰如半秋草木,谁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