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震远:对于中国周边环境和周边外交政策的探讨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6151 次 更新时间:2014-02-17 20:34

进入专题: 周边环境   周边外交  

郭震远  

 

近年来,关于中国国际环境以及外交战略和政策再度发生又一场激烈争论。此前曾经发生过的三次争论,引发的原因和争论的主要内容,都是全球性的。这一次争论却很不相同,引发这一次争论的原因和争论的主要内容,集中于中国的周边环境和周边外交政策。2013年10月下旬,中共中央召开了“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虽然中国一贯高度重视周边外交工作,将之视为我国外交的“首要”任务,但召开这样的座谈会还是第一次。这表明在中国改革全面深化、进入发展新阶段的同时,对于周边环境和周边外交的高度重视。

在“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当前和未来时期中国周边环境的总态势做出了明确判断;对于当前和未来时期中国的周边外交政策,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由此可以认为,当前和未来时期我国周边外交的大政方针已经确定。但是,有效贯彻执行大政方针,须妥为处理一些重要问题,为此应作出正确判断,深入探讨。

 

准确判断周边环境总态势

近几年来,出现了对于中国周边环境总态势明显不同的判断。这些不同判断既是近几年所出现的争论的主要内容之一,又是争论中关于中国周边外交政策争论的基础。实际上,在这次争论之前出现的三次争论中,关于当时国际环境总态势的不同判断,就既是争论的主要内容之一,又是争论中其他争论内容的基础,显示了准确判断中国周边环境总态势的重要性。

如同前三次争论一样,这一次争论中对于争论的具体问题,有着很多样的具体不同看法,但对于中国周边环境的总态势,却有截然不同,而且针锋相对的两种不同判断,即我周边环境十分严峻,甚至有人在网上喊出“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以及我周边环境继续保持稳中向好的基本趋势,呈现总体和平、稳定、繁荣态势。稍微深入分析就可以发现,截然不同、针锋相对的这两种关于中国周边环境总态势的判断,实际上都是以相同的事实为出发点,主要是:中日钓鱼岛主权归属争端激化、中菲黄岩岛和仁爱礁等岛礁主权归属争端加剧,以及美国亚太战略调整等等。这些事实是客观存在的,但对于这些事实对中国影响的性质和严重程度,以及我国应采取的对策的判断却大不相同。

不考虑利用网路哗众取宠者的言论,可以把认为中国周边环境总态势十分严峻的人士的基本观点归纳为:日本非法占据钓鱼岛,以及菲律宾企图占据黄岩岛、仁爱礁等,不仅直接严重损害我国领土主权完整,而且对我国安全形成严重威胁;美国调整亚太战略,企图对中国进行围堵、遏制,导致在我周边形成战略包围态势;对于中国面临的,来自各方面的严重威胁,我们必须以强硬方式予以回应。他们的这些观点,明显是对中国周边环境简单化、片面化的判断,同时,也是对于我综合国力、国际地位和影响的明显低估。中日、中菲的领土归属争端直接导致了中日、中菲关系的严重下滑,但没有,也不可能形成对中国安全的全面严重威胁;美国的亚太战略调整有针对中国的部分,但这只是中美关系的局部,没有,也不可能改变中美发展新型大国关系的大趋势;中国综合国力持续增强、国际地位和影响不断强化,已经并将继续给我国处理周边国际事务,提供广阔的国际空间和明显的主动权,中国完全没有,也不可能陷于“必有一战”、“只能一战”的困境。所以关于中国周边环境总态势十分严峻的判断,是不成立的。

关于中国周边环境继续保持稳中向好基本趋势,呈现总体和平、稳定、繁荣总体态势的基本判断,符合近几年我国周边环境的实际情况,是正确的。但是,根据近几年我国周边环境发生的新变化,应该,也可以与时俱进地进一步做出更精确的判断,即我周边环境,在持续稳中向好的同时,出现了复杂化的动向:所谓复杂化是指,在多个层次上和多个方面都出现了,和平、稳定、繁荣总态势

与一些新挑战、新问题并存的局面。主要有:和平、发展、合作继续是我周边国际关系主流的同时,安全问题的重要性有所上升,包括领土和领海争议、扩充军备等;在绝大多数邻国巩固、发展与中国的友好合作的同时,中日、中菲关系严重下滑;在周边国家更加重视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的同时,一些国家对中国的疑惧、防范有所增强,等等。中国周边国际环境的复杂化,是在世界格局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持续发展大背景上,各国,包括中国周边国家利益多元化的必然结果。同时,2010年以来中国已巩固地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重大变化,对周边国家的冲击,也有不可低估的影响。事实表明,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并没有改变中国周边环境持续稳中向好的基本趋势,以及总体和平、稳定、繁荣的态势。但不应、不能忽视这些新问题、新挑战对我国周边环境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特别是,如果中国的周边外交政策出现重大失误,这些新问题、新挑战将可能给我国带来全面性的严重不利影响,这是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我国周边充满活力,有明显发展优势和潜力,我国周边环境总体上是稳定的,睦邻友好、互利合作是周边国家对华关系的主流”。这为近几年的争论做出了明确结论。近几年的事实,特别是2013年的事实,包括:中俄、中国与中亚各国、中韩、中印(尼)、中泰、中缅等战略伙伴关系的进一步巩固、深化;中印、中越关系的明显改善、发展,都有力地支撑了这一结论,同时也清楚预示了未来时期中国周边环境将持续向好的前景。这是我周边环境发展变化大趋势的必然前景,更是中国周边外交政策正确、成熟的必然结果。

 

把握周边环境变化中美国因素的影响

美国不是中国的周边国家,但二战结束以来美国坚持深度介入亚太地区事务,早已由我周边地区的“外在因素”,成为了“内生因素”,从而对中国周边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尽管冷战结束前后,美国对我国周边环境影响的性质和强度很不相同,但美国的亚太战略和对华政策,以及它们的相互联系,一直是决定美国因素影响性质和强度的关键。在2010年以来的美国亚太战略调整,及其对中国周边环境的影响中,这一点有很清晰的表现。

2010年以来,奥巴马政府高调推进亚太战略调整,对我国的周边环境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成为引发我国关于周边环境和周边外交政策争论的一个主要原因。与此同时,美国的对华政策也在进行重要调整,借重加牵制的对华政策逐渐成型。奥巴马政府的亚太战略和对华政策,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对华政策是其亚太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为其服务。但在实际执行的层次上,却出现了二者相互制约的局面。几年来的奥巴马的亚太战路调整有明显针对中国的表现,包括强化与日本的军事同盟、在与中国的岛礁主权归属争端中偏袒日本和菲律宾;与印度及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建立伙伴关系等。美国亚太战略调整的这些动作,不仅直接加剧了日、菲于中国关于岛礁主权归属的争端,而且在我周边地区制造了针对我国的紧张气氛,从而成为近几年中国周边环境复杂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但另一方面,中美对于发展新型大国关系取得基本共识、中美合作更广泛地推进等,不仅显示了中美双边关系的发展,而且对于美国亚太战略调整中直接针对我国的部分有所制约,例如对日本领导人相关言行的制约等。美国亚太战略调整与其对华政策,在执行层次上的相互制约,是美国实力下降,必然进行全面收缩,但又力图保持美国在亚太地区,主要是中国周边地区领导地位这一矛盾的重要表现。把握这一矛盾,将是处理中国周边环境及其变化中,美国因素影响的基础。

须清醒认识到,上述矛盾将长期存在,但矛盾两个侧面的影响,是不断变化、调整的,从而将导致对中国周边环境的不同影响。显然,如果美国亚太战略调整中,针对中国的部分强化,将对我周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如果中美双边关系稳定发展,则将对我周边环境产生有利影响。所以,须在弱化美国亚太战略调整中针对我国部分的同时,着重强化中美双边合作。这将保证处理中国周边环境及其变化中美国因素影响时,中国的主动、有利地位。

 

维护领土、领海主权完整,与保持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的关系

维护中国领土、领海主权完整,就是维护我国核心利益。1949年以来,坚决、有效地维护中国领土、领海主权完整,一贯是我国坚定不移的立场和政策。但是,近几年来,我国与周边一些国家的领土、领海主权归属争端增多、加剧,有的还达到十分严重的程度,例如中日钓鱼岛主权归属争端。这在对中国领土、领海主权完整形成威胁的同时,对我国周边环境的和平稳定形成了明显不利影响,也成为人们对中国安全感到担忧的主要原因之一。显然正确处理维护我国领土、领海主权完整,与保持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的关系,对于保持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有直接的关键性意义。

中国与周边一些国家的领土、领海主权归属争议,是历史形成的。长时期以来,中国一贯坚持以维护周边环境和平稳定的大局为重,稳妥、积极地处理、解决与相关国家的领土、领海主权争端。到目前止,中国已经解决了除中印边界外,全部陆上领土争端问题,为维护我国周边环境的和平稳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中国也一直积极努力,争取稳妥、有效地处理、解决与相关国家关于领海和有关岛礁主权归属争议,并且有较好效果,在较长时期内,基本保持了中国周边环境的相对和平稳定。

近几年来,中国与一些国家相关争议的增多、激化,各有不同具体原因:中日钓鱼岛主权归属争端严重激化,是日本推进大国战略、视中国为主要竞争对手,以及日本严重右倾化的直接结果;中菲、中越南海领海主权和岛礁主权归属争议加剧,主要与对于相关海域资源,首先是油气资源的争夺相关;中印陆地边界摩擦增多,与印度对中国更加强大的疑虑直接相关。虽然引发的具体原因各不相同,但这些事件都对中国周边环境的和平稳定,形成了不利影响,是近年来我国周边环境复杂化主要的直接表现。所以,中国不仅需要针对不同事件,有不同的具体处理方式,更须针对这些事件对我周边环境和平稳定的不利影响,有总体性、战略性的处理方针。从维护我国周边环境和平稳定,以及维护我国领土、领海主权完整的大局出发,考虑到相关领土、领海主权归属争端难以在较短时期完全解决的现实,应明确以在保持争端区域现状的基础上,搁置争议,管控冲突,争取争端不继续升温,并进一步降温的处理方针。贯彻执行这一方针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当然,针对不同事件和不同的当事国,贯彻执行上述方针的具体方式各不相同。

维护中国领土、领海主权完整,与保持中国周边环境的和平稳定,都是我国的核心利益。在根本上,这两方面是完全一致的,但在当前我周边环境的现实中,却出现了这两方面互相制约的局面,这实际上是我国周边环境复杂化的深层次表现。破解这一局面,对于维护我国领土、领海主权完整和保持我国周边环境和平稳定,都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紧迫的。前述争取已经发生的领土、领海主权归属争端不再继续激化,并且能有所降温,将是破解这一局面可行、有效的思路和方式。应对之积极探索、实行。

 

积极促进命运共同体意识

在周边国家落地生根

1949年以来,中国的周边外交政策就是连续的、稳定的,但同时又是与时俱进,不断有所发展、有所创新的。1949年至今,保持中国周边环境的和平稳定,一直是我周边外交政策从未改变的目标,六十多年来一直坚持,这是争取实现中国繁荣、富强的国家战略目标决定的,也是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领导人高度政治智慧决定的。但在不同历史时期,随中国国力不断增强、周边国家与我国关系的变化,以及我国周边环境的变化,实现中国周边外交政策目标的具体途径和方式,在不同历史时期则不断有所发展、有所创新,这是我国周边外交政策发展、创新的主体。

2010年以来,在中国巩固地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同时,中国的周边环境出现了复杂化动向。这推动我国的周边外交政策必然需要有所发展、有所创新。在“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中国周边环境做出了,“总体上是稳定的,睦邻友好、互利合作是周边国家对华关系的主流”的判断;明确确定了,“服从和服务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周边外交的战略目标,从而确定了新形势下中国周边外交政策的大框架,充分表现了我国周边外交政策的延续性、稳定性。习近平总书记还在“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在“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突出体现亲、诚、惠、容的理念”的基础上,“让命运共同体意识在周边国家落地生根”,这规定了中国周边外交的基本方针和政策思路,是在周边外交政策延续性、稳定性基础上的重要发展、重要创新。

导致中国周边环境复杂化的各个原因中,中国的强大,特别是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最重要的,其他各个原因都受其深刻影响,因其而强化。虽然,作为大国,如何处理与周边国家关系,主要是如何消除周边国家对中国的疑虑、畏惧,一直是我国周边外交的重点和难点。但在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后,真正开始大而且强以来,这一问题更为突出,甚至在深层次上,已成为牵动我国周边外交全域的关键。实际上,1949年以来,中国一贯重视妥善处理我国作为大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特殊性。上世纪50年代,中国与周边国家共同宣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进入21世纪后,中国提出“与邻为善、以邻为伴”,以及“睦邻、安邻、富邻”的方针等,都有较好成效。现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周边外交中坚持“亲、诚、惠、容”的理念,并且强调“让命运共同体意识在周边国家落地生根”,这是妥善处理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后,我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重大新举措。这一举措重要的新意在于,通过对于共同命运的确认,通过共同努力奋斗,实现共同的梦想,从而在命运共同体中实现,中国与周边国家真正意义的平等合作。这一重要新意的落实,将是促进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根本性变化,将最有效地化解周边国家对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疑虑、畏惧。

实际上,在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后,如何与其他国家相处,已不仅是我国周边外交中最重大的问题,而且是牵动我国外交全域最重要的问题。所以,坚持“亲、诚、惠、容”的理念,“让命运共同体意识在周边国家落地生根”,不仅是中国周边外交的基本思路,而且是整体外交的思路。近几年来,关于中国须有“大国意识”、发挥“大国作用”的议论很多。虽然这些议论对于“大国意识”、“大国作用”等,基本没有全面、系统的论述,但从相关的议论可以清楚看出,议论者基本上是以美国及其言行,作为“大国”的范本。即认为中国强大了,就可以,也应该像美国一样追逐和运用地区的、世界的霸权。这是幼稚而又危险的认识,如果照此办理,只能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中国几代领导人对此都有清醒、深刻的认识。从“永远不称霸”、“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再到“建设和谐世界”、“发展新型大国关系”,清楚显示了,几代领导人对于中国强大后应有的作为不断深化的认识。坚持“亲、诚、惠、容”的理念,“让命运共同体意识在周边国家落地生根”,是新形势下上述认识在中国周边外交中的体现,更是上述认识在新形势下的深化。可以预料,遵循这些认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中国必将作为新型大国屹立于世界。

 

(全文刊载于《中国评论》月刊2014年1月号,总第193期)

    进入专题: 周边环境   周边外交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中国外交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72372.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