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一新:战略互疑下的美中新型大国关系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193 次 更新时间:2014-02-11 08:51

进入专题: 新型大国关系  

陈一新  

 

中国在2013年推动美中“新型大国关系”不遗余力,认为美中两国要避免大国政治悲剧,就应发展互信,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美国国务卿克里始则以相同名词回应,继而奥巴马总统提出“新合作模式”要求先行建立合作案例,以利建立互信。及至2013年底,白宫国安顾问罗兹更进一步提出双方应共同发展“可操作性”,才有可能营建“新型大国关系”。

为何美中两国建立“新型大国关系”总是一波三折,险阻重重?首先,即将出任美国驻华大使的鲍卡斯2014年1月28日在国会听证会中指出,除非中国负责任地解决国际纷争、尊重人权、保护环境,否则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新型大国关系”,“没什么道理”,美国应审慎以对。

为何华府要为美中“新型大国关系”设定条件?针对美中安全关系,鲍卡斯指出,美国相信中国应该在维护区域和全球安全上做出更多贡献。在朝鲜问题上,他将敦促北京加倍努力,和美国及其他伙伴迫使朝鲜非核化。他也将与中方合作确保提出有意义的方案,防止任何国家透过网络窃取商业机密,并在推动能源效率、智慧型电信网络、温室气体数据和二氧化碳减排方面与中国共同合作。

共同推动朝鲜半岛非核化与合作对抗气候变迁是2013年6月奥习会达成的两大共识。然而,美国已侦测出平壤正重新启动核子反应炉,但美中如何因应朝鲜的下一步,似乎不是漫无头绪,就是束手无策。理论上,共同对抗气候变迁是非传统安全议题,美中理应解除心防,携手合作。惟实际上,美国会轻易将开采页岩油气的技术无偿地转移给中国?

至于网络安全与智慧电网更攸关国家安全,美中两国领导人在奥习会上承诺要在这方面合作,实为不可能的任务。

其次,在2014年1月28日的国情咨文中,奥巴马指出,华府将持续聚焦亚太关系。此显示,美国将继续支持盟国打造更安全和更繁荣的未来,包括加速修订美日安保联盟、强化美国与韩国的联盟关系、美澳与美新(西兰)之间的联盟关系。此外,美菲、美泰、美新(加坡)的军事关系也会进一步的加强。当然,美国和欧洲依然维持全球最强大的联盟关系。

鲍卡斯对总统奥巴马的呼吁也高调回应,指出大多数亚太国家都非常关切中国宣布的领土主张,北京必须透过双边谈判和区域论坛参与国际社会。他说他将强烈伙同盟国要求中国在海洋议题上,遵守国际公法、规则与惯例。

随着中国在军事与经济的快速崛起,北京不太可能在美日等国的压力下低头。因此,可以预见未来一年亚太地区将是多事之秋。

第三,奥巴马在2014年1月28日国情咨文中强烈表态支持从突尼西亚到缅甸所有愿意努力打造民主的国家。以乌克兰为例,他说美国支持所有人都有权利和平而自由地表达想法,决定自己的未来。

国家是否民主攸关政府之间的互信。在美国眼中,连有定期选举与政党政治的俄罗斯都谈不上是真正的民主国家,更不用说连定期选举与政党政治都还欠缺的中国。对于美国在蒙古、缅甸、柬埔寨、寮国等周边国家推动民主化,北京不只不以为然,更会怀疑美国的战略意图。

第四,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表示美国已取代中国成为全球最适合投资的国家。的确,新技术的开发使得美国石油公司与天然气公司能以较低的成本开采页岩油气,美国的绿能产业不但减少大企业与大公司的营业成本,也让美国的空气比许多新兴工业国家为佳。此外,诸如苹果电脑、遗传工程、生化科技等大企业配合美国政府的创新计划,推陈出新,推动人脑绘图、3D印刷等创新技术,让多国大企业与大公司的经营成本有效降低。

新技术与创新计划不仅让美国荣景再现、经济复甦、空气新鲜、营业成本降低、产业不断创新,加上美国治安较好、法令较为完备,终让美国重振雄风,再度一跃成为世界最佳的投资国家。

相形之下,金砖五国新兴工业国家的经济已有下滑之势,连其中表现最佳的中国,虽然2013年经济增长率仍维持7.7%的傲人成绩,但是法令上的条条框框多如牛毛、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的潜规则让多国企业与外商莫所适从、尘霾、雾霾、沙尘暴不仅让中国从“世界工厂”变成“世界烟囱”,也让不少习惯新鲜空气的多国企业人士与西方投资客出走。

尽管以上这一切都是事实,但为何奥巴马非要在国情咨文中强调美国已取代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投资国家呢?虽然从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以来,美国已隐忍了五年,现在终于扬眉吐气;但是,以此昭告世人,除了要在亚太地区与中国竞相拉拢与国之外,也凸显美中之间存在着强烈的战略互疑与猜忌。


    进入专题: 新型大国关系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国际关系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72155.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评论(0)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