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如:中国梦的意义、内涵及辩证逻辑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525 次 更新时间:2013-11-04 22:53

进入专题: 中国梦  

李君如 (进入专栏)  

 

[摘要]2013年是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改革再起航的第一年。在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了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伟大号召。“中国梦”的提出具有重要意义:在党与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直通的桥梁;用目标来凝聚人心、动员人民、组织队伍。“中国梦”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历史内涵和历史要求;“中国梦”是共产党人提出的,但不是为了共产党人自己,而是造福于国家、民族、人民的崇高追求。“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中国梦”不是空洞的口号,也不是遥遥无期的梦想,而是我们今天面临的紧迫而又繁重的任务。实现“中国梦”必定要遵循客观的历史辩证法,处理好改革开放进程中理想与实干、改革与发展、机遇与挑战的辩证关系。

[关键词]中国梦;改革开放;政治体制改革;中国力量

2013 年是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改革再起航的第一年。 在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了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伟大号召。 今年年初召开的“两会”,已经按下了改革启动的按钮。 这场改革,是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推进的全面改革,对于我国在今后 7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一、“中国梦”的提出意义

(一)“中国梦” 在党与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直通的桥梁

党的十八大举世瞩目,十分成功。 党代会后的任务是,怎么把这样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党代会精神转化为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追求和精神力量。 这是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必须精心研究和认真解决的重大课题。 党代会是党的事,是 8000 多万党员的事,而党代会讨论的又是全国人民的事,这里就有一个怎么样把党的主张与人民的要求统一起来的问题。 这不仅有一个党怎么样反映人民诉求的问题,还有一个怎么样把党的意志转化为国家意志和人民行动的问题。 党的七大闭幕时,毛泽东在致词时对于怎么样贯彻好党代会精神,讲了两点意见:一点是,“首先要使先锋队觉悟,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1](p.1101)第二点是,要“使广大人民群众觉悟,甘心情愿和我们一起奋斗,去争取胜利”。[1](p.1101)他重点讲的是第二点,为了把党代会的精神转化为广大人民群众“甘心情愿和我们一起奋斗”的共识,毛泽东讲了“愚公移山”的故事,要求广大党员干部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去“感动”群众这个“上帝”。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大后不失时机地提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闭幕会上,他又以国家主席的身份全面阐述了“中国梦”和实现“中国梦”的路径等问题,其重大意义,就是用“中国梦”在党与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直通的桥梁。

(二)“中国梦”用目标来凝聚人心、动员人民、组织队伍

梦,就是理想,就是追求的目标,用目标来凝聚人心、动员人民、组织队伍,带领人民群众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我们的理想,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经验。 比如我们党叫“共产党”,就是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的党,同时中国共产党人又善于从实际出发确定阶段性的奋斗目标。 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为我们确定了“新民主主义”的奋斗目标,我们就用这样的目标来凝聚力量、 动员人民、组织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梦”,也是这样一个用以凝聚人心、动员人民和组织队伍的奋斗目标。

 

二、“中国梦”的内涵和要求

(一)“中国梦”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历史内涵和历史要求

“中国梦”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反映了近代以来在中国社会内部涌动着并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进步思潮的要求,凝结着近代以来中国历代志士仁人的理想、当代中国的追求和未来中国的走向,是连接中国的历史、现实和未来的民族复兴之梦。从“康乾盛世”这一落日的辉煌中,中华民族因夜郎自大而错失工业化的机遇,到鸦片战争清政府因落后而挨打后,在西方列强的炮舰政策下中国丧失主权,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从那时开始,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就成为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性课题,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始终不渝地追求的民族复兴之梦。

圆梦之路无比艰辛,无比漫长。 由于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 要解决的是两大历史性课题,我们的梦想也就包括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之梦和“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之梦两大梦想。 如果从 1840 年鸦片战争算起,到 2050 年我们基本实现现代化, 中华民族的圆梦之路长达 200 多年。

第一个 100 年,是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之梦。 为了实现我们的民族复兴之梦,必须先解决中华民族面临的第一个历史性课题。

从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开始, 到康有为、梁启超推动戊戌变法,再到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前赴后继,英勇奋斗,都是为了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之梦,但都没有取得成功;一直到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 经过 28 年艰苦卓绝的斗争, 才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使得 “占人类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也就是说,我们足足奋斗了一个多世纪,才圆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之梦。

第二个 100 年,是圆“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之梦。 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圆“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之梦,创设了不可或缺的政治和社会前提。 但是“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之梦如果实现不了,按照毛泽东的说法,我们仍然会被“开除球籍”。 因此,只有实现了这个梦想,才能最后实现民族复兴这一 “最伟大的中国梦”。 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后,经过 7 年天翻地覆的社会变革,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历史性转变。 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开始,站起来的中国人就已经踏上了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之路,但由于我们对于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的东方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没有经验,走了不少弯路,一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工作重点转移,实行改革开放,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才真正走上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

(二)“中国梦”是共产党人提出的,但不是为了共产党人自己,而是造福于国家、民族、人民的崇高追求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闭幕会上,习近平在全面阐述“中国梦”的内涵和实现这一梦想的道路、精神、力量等问题时,深刻地指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这就精辟地揭示了“中国梦”对于国家、民族、人民的意义,展示了共产党人对于国家、民族、人民的自觉责任。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民族”和“人民”这两个范畴在实现“中国梦”过程中的意义所在:强调“民族”的意义,实现“中国梦”不仅在于我们将完成历代志士仁人的民族振兴愿望,而且将造福于全世界的中华儿女;强调“人民”的意义在于,“中国梦”是造福于人民的,同每一个人的个人理想息息相关,同时要靠人民来实现。 因此,提出“中国梦”,对于共产党人来说,就是要更好地坚守“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本质属性,更好地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奉献我们的一切。

(三)“中国梦 ”是国家的梦 、民族的梦 ,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

习近平说:“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这里所讲的“人民”,既是整体的“人民”,也是个体的“人”,即每一个中国人。 事实上,“中国梦”不仅是整个国家的富强之梦,而且是同国人的住房梦、就业梦、社会保障梦、生活环境优美梦等个人愿望直接相联系的,是中国人的总体追求与每个人的个体追求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憧憬和企盼。 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讲话中,对“人民的梦”说了两层意思:一是“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二是“只有每个人都为美好梦想而奋斗,才能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四)“中国梦”不是空洞的口号,也不是遥遥无期的梦想,而是我们今天面临的紧迫而又繁重的任务

按照邓小平的“三步走”战略和十六大关于“紧紧抓住 21 世纪头 20 年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这一战略决策,今天, 我们要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并最终实现民族复兴这一“最伟大的中国梦”,就是要完成两大历史使命———到建党100年的时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同时基本实现工业化;到建国 100 年的时候,将中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今天我们圆梦,就是要圆这“两个一百年”之梦。

现在离完成“第一个一百年”的历史使命,只有 8 年时间了。 正如党的十八大报告开宗明义指出的:“此时此刻, 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经过九十多年艰苦奋斗,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把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变成日益走向繁荣富强的新中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前景。 我们对党和人民创造的历史伟业倍加自豪,对党和人民确立的理想信念倍加坚定,对党肩负的历史责任倍加清醒。”[2](p.1)为此,十八大发出了“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伟大号召。[2](p.1)

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知肩上的担子重、责任大,自觉地承担起了到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政治责任,承担起了为 205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的历史使命,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了实现“中国梦”的号召。

 

三、实现“中国梦”的辩证逻辑

“中国梦”既然是连接中国过去 、现在、未来的历史追求,造福于国家、民族、人民的崇高追求,实现“中国梦”必定要遵循客观的历史辩证法, 处理好改革开放进程中理想与实干、改革与发展、机遇与挑战的辩证关系。

(一)理想与实干的关系

梦,是理想,但理想不仅不是空想,还要避免空想,这就要实干。 我们注意到,习近平总书记在提出“中国梦”的同时,首先提出的告诫就是“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应该讲,“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是千百年来人们从历史经验教训中总结出来的治国理政的一个重要结论。 比如战国时期的赵括,只会“纸上谈兵”,以致 40 万赵军全军覆没,赵国从此一蹶不振,直至灭亡;魏晋时代风流名士以清谈为风尚,被王羲之砭为“虚谈废务,浮文妨要,恐非当今所宜”,明末顾炎武谈到这段历史时把这个教训概括为“清谈误国”。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熟悉这些历史典故和经验,在许多场合多次告诫我们要牢记此类误国之鉴。 他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进一步把这一教训同实现“中国梦”联系起来,更加发人深思。 因为,“中国梦”的理想与实干之间是一个对立统一的关系。 “中国梦”作为我们的理想,是合“理”之想,而“理”是以“实”为基础的,“实” 是实际, 也是实践, 从实际出发之“理”、来自实践之“理”、应用于实践之“理”、自觉接受实践检验之 “理”, 才是我们所要之“理”,才能成为我们的理想之“理”。 “中国梦”作为我们的理想,是合理之“想”,而“想”不仅是“干”的愿望和原动力,更要靠“干”变为现实。 “理”与“实”、“想”与“干”的这种辩证关系,构成的就是理想与实干的辩证逻辑。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我们向人民群众描绘美好蓝图,展望发展前景,是为了增强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但千万不能给人民群众以不切实际的过高期望,更不宜提一些虽然符合共产党人的理想但目前这一阶段还做不到的口号。 也就是说,“中国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理想,只有通过坚持不懈的实干,才能变为生活中的现实。

(二)改革与发展的关系

讲实干,最重要的实干,就是实实在在搞改革,实实在在谋发展。这里就有一个改革与发展的关系,需要认真等待和好好处理。 在改革的问题上,不改革没有出路,乱改革也不行,坚持改革不是为改革而改革,更不能离开发展的任务和要求来推进改革。 我们曾经说过,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标,稳定是前提。 这一论断,已经说明了改革与发展的关系。 经过 30 多年改革开放,我们积累了丰富经验,其中一条重要的经验是:改革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 必须为破解发展中的难题服务,必须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体制和各方面体制的实现形式,脚踏实地地推进。 这里的关键,是要把握好发展的大局和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 记得当年邓小平在处理党内外关于“傻子瓜子”等问题的不同看法时,就是这样牢牢把握发展的大局, 来处理改革中遇到的难题的。这些经验,值得我们重温。

当前,我们深化改革开放,一个重要的任务, 就是要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科学发展。

因此,我们对改革进行顶层设计也好,“摸着石头过河”也好,都必须从当前社会发展阶段的实际,特别是这个阶段的发展要求出发,有利于调整经济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 只有这样来推进改革,才能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我们期盼的“中国梦”。

(三)机遇与挑战的关系

在改革中促进发展, 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要正确分析我们面临的国内外形势,敢于抓住机遇,善于应对挑战。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抓住 21 世纪头 20 年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这就从根本上说明了圆梦的过程, 是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自己的过程。 但是,机遇总是与挑战并存,而不是谁恩赐给我们的。 事实上,抓机遇的过程, 往往就是经受各种挑战和考验的过程。 因此,我们在深化改革开放、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 必须正确处理机遇与挑战的关系。在今天的国内外形势下, 提出和认识这个问题,格外重要。

历史已经告诉我们, 还将继续告诉我们,除非中国人自己不争气, 世界上谁也阻挡不了“中国梦”的实现。 在改革开放中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只有正确对待和把握机遇与挑战等问题, 我们才能不因取得伟大成就而盲目陶醉,才能不因面临各种挑战而盲目悲观。为了实现我们的“中国梦”,唯有紧紧抓住今天依然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 勇敢应对各种挑战,才能将“中国梦”的美好希望变为美好现实。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进入 李君如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中国梦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中国政治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69229.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3年7期,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