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东风:当下中国为什么流行“物质主义”?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4604 次 更新时间:2013-11-02 15:05

进入专题: 物质主义  

陶东风 (进入专栏)  


[核心提示]1980年代以来,中国的世俗化经历了一次蜕变。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和中期,中国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特点是抛弃“文革”式宗教迷信和禁欲主义,对世俗物质生活的肯定伴随着公民社会和公民文化的建设;但1990年代以后,出现了另一种畸形的世俗化和物质主义:不再关注公共世界和他人,而是沉迷于物质享受和内心隐私。这两种世俗化形态是我们准确把握和评价物质主义的主要依据。


1、上世纪末,美女作家卫慧在《我的生活美学》中写道:“我也许无法回答时代深处那些重大的问题,但我愿意成为这种情绪化的年轻孩子的代言人,让小说与摇滚、黑唇膏、烈酒、飙车、CREDIT CARD、淋病、Fuck共同描绘欲望一代形而上的表情。”卫慧所谓“欲望一代”包含了“七零后”的一部分和“八零后”、“九零后”的几乎全部,他们“没有上一辈的重负没有历史的阴影”“无论对别人还是对自己,他们都不愿意负太大的责任。”这种不要责任和沉重,重要享乐和轻松的“欲望一代”的“生活美学”,可以恰当地称之为物质主义。最近热播的郭敬明的《小时代》,通过奢侈品和美色——包括女色和男色——对这种物质主义的生活美学做了淋漓尽致的展示。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兴起的物质主义与消费主义热潮并不仅仅表现为对奢侈品的极度热爱,对物质欲望、身体快感的无度追求,对个人内心隐秘经验的变态迷恋,它实际上还伴随公共性的衰落:对公共事物的冷漠,政治参与热情的衰退,公共人际交往的萎缩。凡此种种,共同构成了90年代以来大众文化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语境。对这个现象,我们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加以分析。

2、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0年代末,中国社会经历了一场类似西方的“祛魅”或曰世俗化运动,我们称之为“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宗教化的、禁欲的革命意识形态被否定。伴随这个中国式世俗化浪潮的,是“文革”式群众运动(一种极权式“公共参与”)退出历史舞台,平等、理性交往意义上的公共领域开始兴起(当时关于真理标准、人道主义、主体性的讨论是其标志性事件)。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次世俗化尽管否定了“文革”时期的“穷才是社会主义”的贫困崇拜,肯定了物质生活的合理性,但大众并没有全盘拥抱物质主义,没有沉溺于奢侈品或封闭幽暗的私人经验不可自拔;相反,大众的公共参与热情被极大激发。中国式神魅的祛除与世俗公共世界的复兴相携而行。虽然这个世俗化浪潮同样伴随个性觉醒、个人主义以及物质生活的合法化,但它们并不并不意味着公共生活的衰退;恰恰相反,建立在祛魅(“思想解放”)基础上的新公共性的生成,是以觉醒了的个人诞生的标志。

我们必须在这个积极世俗化的框架中思考和肯定80年代初期出现的中国大众文化的进步意义。新时期出现的最早的大众文化,大概是从港台传入的邓丽君的流行歌曲,如《何日君再来》、《美酒加咖啡》。对于从单一“革命文化”(以样板戏为典型)中长大的、时值20-30岁上下的青年人,听这些歌曲真的是如沐春风,其震撼力、亲切感难以言表:世界上居然有如此动人的“靡靡之音”!这种感受具有深刻的公共性。这些所谓“靡靡之音”在当时是作为对于极权式禁欲文化的反动出现的,它不但极大地繁荣了当时中国老百姓十分单调贫乏的文化生活,而且唤醒了人性。在这个意义上,它与新启蒙和人道主义思潮在精神上无疑是极为一致的,可以说是通过自己的方式呼应和推动了思想界、理论界的新启蒙和人道主义思潮。邓丽君所代表的大陆最早的大众文化与消费文化,正好出现于长期的思想禁锢与禁欲主义意识形态松动、消解之时,它是作为对这种意识形态的否定力量出现的,是对打着集体主义、理想主义旗号的禁欲主义的反动。成千上万喜欢邓丽君的民众并没有因为喜欢她的“靡靡之音”而疏离公共世界,恰恰相反,“靡靡之音”和别的文化思潮一起培养了既具有自主性、独立人格(因此不同于“文革”时期的“螺丝钉”),又积极关注公共事务(因此不同于今天的“消费个人主义者”)的新颖个体。可以说,80年代的大众文化对于公共领域的建构功不可没。

3、但从90年代初开始,中国的世俗化开始向着去公共化方向变化。中国社会虽然依然是一个世俗社会,没有退回到改革开放前的禁欲主义,然此世俗已非彼世俗。1990年代的世俗是一个消费主义和物质主义的世俗,是盛行身体美学与自恋文化、迷恋私人隐秘经验的世俗。个人主义依然流行,但这个“个人”的内涵已经发生变化:关注身体超过关注精神,热心隐私超过热心公务。一种变态的物质主义与自恋人格开始弥漫开来。可以说,1990年代以来的大众文化不是以回到“文革”式禁欲主义的方式背叛了80年代,而是通过躲进“铁门”重重的个人“密室”或灯红酒绿的KTV包房的方式背叛了80年代。换言之,一种世俗背叛了另一种世俗。这是我们在分析90年代中国大众文化状况时不可忽视的重要社会历史语境:大众文化的公共意义已经变得十分可疑。

4、这个现象似乎可以用阿伦特世俗性不等于世界性的理论加以解释。我们通常只是把世俗化理解为宗教和国家的分离,神圣与世俗的脱钩,并把世俗性等同于世界性。这基本上是一个韦伯式的解释。但在阿伦特看来,“世界性”并不等于世俗性。“世界”在阿伦特那里特指既不同于宗教天国、又不同于私人领域(包括物质生活与私人经验)的世俗公共世界。“世界”的最突出特征就是其公共性。阿伦特说:世界之所以是世界,就在于它被众人分享。如果处在一个公共世界健全的时代,由于人的与生俱来的社会性需要,他会热心参与公共事务,呵护、珍爱公共世界;而在一个公共世界坏死、政治败坏的时代,人们或沉迷于自己的私人生活,享受物质消费,或遁入个人内心世界,养成自恋人格,与他人隔绝。所以阿伦特认为,世俗化作为一个“有形的历史事件”,并不只是意味着教会和国家、宗教和政治的分离,或社会生活中宗教性超越维度的丧失;它也可能意味着社会生活中非宗教性的公共维度的丧失,即世俗社会本身的公共维度的丧失,人们对公共世界和公共活动的珍爱和热情不再。

也就是说,西方现代历史上的世俗化其实还可以细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现代初期。此时的世俗化(集中表现为祛魅,即宗教的私人化、政教分离)的结果,是哈贝马斯意义上的世俗化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形成和新的、既具个体权利意识又热心公共事务的理性自律个体的出现。这种情况类似前面我描述的中国上世纪80年代。第二阶段是现代后期,或消费主义时期。这个时期的社会依然是世俗化的,但却不同于初期的世俗化:人们沉溺于物质消费、沉溺于自己和自己的私密关系(变态自恋人格),而失去了对于公共世界(它也属于世俗)的关注。1090年代以后的中国社会与此类似。在一定意义上说,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丹尼尔.贝尔的《资本主义文化矛盾》和克里斯多夫.拉斯奇的《自恋主义文化》,已经从不同角度对这两种世俗社会进行了区别,并对后者进行了激烈的批判。

对公共世界的珍爱属于一种世俗性而非宗教性的信仰,它既存在于阿伦特所钟爱的古希腊社会,也存在于哈贝马斯、丹尼尔.贝尔等思想家所青睐的现代社会早期。但进入消费社会,世俗社会发生了畸变。这个畸变不是现代初期的宗教改革导致的,也不局限在宗教领域。现如今“上帝之死”并不意味着人被抛回到世俗公共世界,抛回到一个珍爱和热心公共事务的“人自己”,而是被抛回到人的身体(肉体),抛回到一个人和他自己的私密关系。因此,这种畸变的世俗化恰恰意味着公共世界的死亡。人们不仅失去了对于彼岸、来世的信仰,同时也失去了对公共世界的信仰,回到了身体化的个人自我,以封闭的自己与自己的私密关系代替了自我与他人积极交往。

我以为90年代的物质文化、消费文化和80年代世俗文化的最根本区别,就是前者和公共世界的疏离,它是一种畸形世俗化时代出现的畸形的世俗文化,其突出特点就是大众的政治冷漠、犬儒主义与消费主义、物质享乐主义的深度结合。畸形的世俗化在坚持原有政体和意识形态的同时吸纳了消费主义,鼓励国民把精力投入到日常消费:理财治家、崇拜明星、追逐时尚、健美塑身、迷恋名牌等等,人们一心一意地想着自己的家庭和房子,把玩自己或别人的隐秘经验,偷窥明星私生活,对公共世界的腐败和愚蠢视而不见。在一个光怪陆离的娱乐世界、影像世界(可以统称为大众文化)蓬勃兴起的同时,哈贝马斯意义上的公共领域却急剧地萎缩与衰落了。当大众(也包括数量众多的知识分子)沉迷在传媒打造的日常生活审美途图景、沉迷在去政治化的自我想象和个性想象(“想唱就唱”,“我的地盘我做主”)的时候,真正值得关怀的重大公共问题由于进入不了传媒,而被逐出了“现实”。今天的公共空间充斥着以身体为核心的各种图像与话语,以及以性为核心的私人经验,美容院与健身房如雨后春笋涌现,人们在乐此不疲地呵护、打造、形塑自己的身体,沉溺于自己和别人的所为“绝对隐私”。这样的结果可能导致一个糟糕的状况:实际上我们目前生活在一个急需争取与扩大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推进公民的政治参与的社会环境里,而大家都在那里津津乐道地关注自己的生活方式,热衷于美容化妆,打造自己合乎时尚的身体。这很有点滑稽与悲哀。有理由认为:在今天,我们最应该警惕和担心的,就是出现一种没有政治自由而有所谓消费“自由”的畸形社会。我觉得这才是当今中国消费文化、大众文化背后隐藏的最严重误区。

5、如果这个分析大体成立,那么,如欲克服中国90年代以来的自恋人格、物质主义、消费主义,既不能进口西方式的宗教,以西方式宗教来归化中国社会和中国人,更不能像某些新“左”派人士说的那样,干脆回到中国式宗教迷信时代(“文革”),而只能是着眼于接续80年代的公共参与精神,着眼于公民社会建设。80年代的现实告诉我们,世界祛魅、宗教之死之后,广大民众通常会以巨大的热情建设一个崭新的公共世界,开始健康的公共生活;但如果公共世界的参与渠道被堵死,如果人与人之间的公共交往因为制度性原因被阻断,那么,唯一的出路或无奈的选择,只能是退回到物质、个人和内心。

值得指出的是,最近几年中国社会似乎出现了公共生活复兴的迹象,各地连续不断的维权行为、网络空间极度发达的言论似乎反映了大众政治参与热情的回归。对此,我们应当予以高度重视。


进入 陶东风 的专栏     进入专题: 物质主义  

本文责编:lizhenyu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专题研究 > 文化研究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69150.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