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楚克:民族研究仍未摆脱“苏联模式”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343 次 更新时间:2013-09-17 22:23

进入专题: 民族研究  

吴楚克  

中国社会科学理论研究现状脱离实际的情况严重,特别是民族理论研究需要认真反思。民族基本理论研究难觅创新成果,几乎没有新近的有份量的个人专著。相比较,大量的民族地区调研成果,是为各级政府提供对策性智力和信息支持。民族理论研究和民族地区对策性调研相互分离,造成民族理论研究与民族实践活动脱节的现象。

民族地区和相关教学科研单位往往以“长官”意志为先,缺少独立的科学研究人格。与此同时,一些年青学者干脆另辟蹊径,用西方人类学、民族学话语方式来阐述自己的观点,至于是否适合中国民族问题的特殊性,就是一个值得争论的问题,出现了一种“小圈子”式的所谓学术沙龙。

长期以来,中国民族理论研究领域形成理论权威和领导权威合二为一的特点,阻隔了创新突破的勇气和路径,加上民族理论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和敏感性,实现其理论创新和突破就更加困难。

近些年来,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培养扶持民族理论和问题研究的人才和机构,政府对民族地区发展的支持也前所未有,但民族问题和矛盾似乎越来越复杂尖锐。有人用“发展就必然会有冲突和矛盾”来掩盖思维的贫乏。事实上,民族理论研究的严重滞后和脱离实际才是主要原因。

探究中国民族理论研究存在理论脱离实际问题的原因时,有中国社会科学研究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也有其自身的特殊原因。首先,理论起源上存在照搬苏联民族理论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在中国社会科学理论界带有普遍性,改革开放以来,很多社会科学领域开始摆脱“苏联模式”的影响,而且大多矫枉过正,唯独民族理论依然囿于“苏联模式”。中国民族理论研究陷入“政治禁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在民族理论研究范畴里,这是一个必须从正面阐述和巩固的基本原则问题。于是,在民族理论研究的范围里就存在一个不可逾越的“底线”——不允许研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不是还有改进的地方。宪法和党章都可以修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也在不断改进,为什么就不能推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改革和研究呢?

民族的分类和差别在民族领域存在广泛的争名夺利,哪个民族占据哪个领导岗位,成为解决问题的潜规则。这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内在联系,但没有人去揭示这个问题及长期危害性。当某地区的领导、某民族的学者在进行和设立民族理论研究问题时,在进行民族地区政策研究和调研时,他们一样受这种民族利益分配和民族身份认同的影响。

总之,理论脱离实际和干部脱离群众是一个问题的两种表现,核心是等级意识和权利占有。民族理论研究脱离民族实际,就是某个民族的利益至上,把民族干部的利益置于民族群众实际利益之上。所以,全面贯彻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反思问题实质,或许会真正触动灵魂。(作者是中央民族大学教授)

    进入专题: 民族研究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社会学 > 民族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67783.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环球时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