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建群:中国外交的源动力在变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247 次 更新时间:2013-09-01 23:55

进入专题: 中国外交  

滕建群  

3月完成权力移交以来,国际社会一直在对中国外交进行推测,更有人与先前的风格相比较,试图解释如今中国外交的不同。变化是明显的,其中最重要的是中国外交的源动力在变。

建国后,第一代领导人延续战争年代的意识形态,“一边倒”向苏联阵营,选择了意识形态相同的集团。意识形态外交的其核心是解放全人类,促使中国参与了援助朝鲜和越南的两场战争,对手都是美国。经济援助成为中国外交的重要支点,特别是对亚非拉国家的援助,尽管中国不很富有,但经援从来不含糊。这让中国有了遍及世界各角落的朋友,至今中国仍在享用当年在非洲、拉丁美洲和亚太地区留下的外交遗产。

中国转向经贸主导的外交政策

1971年10月25日,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地位。用中国最高领导人的话说,中国是被亚非拉朋友抬着进联合国的。意识外交也让中国付出代价。特别是在中苏分裂后,部分国家两面讨好,中苏通吃。金正日不时利用两大国的矛盾,从中捞得好处。今天,金正恩试图利用中美间矛盾,结果并不如其所愿,原因是中国不再以意识形态来确定敌友。

上世纪70年代末期,邓小平掌控中国大局,推行改革和开放,放弃以意识形态为源动力的外交政策,先是打开与美、日关系之门,后又与周边国家重修旧好。中国不再鼎力支持“欧洲明灯”——阿尔巴尼亚。1992年8月,中韩相互承认并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意味着承认曾经的对手,朝鲜极不高兴。邓小平的想法是在朝鲜半岛保持相对平衡且正常的国家关系。邓小平与韩建交的胆识让中国对朝政策有了根本性转变,即中国愿与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所有国家建立友好关系。

邓小平思想的核心是一切为国家发展服务,外交也不可避免被铬上经贸的印记。从中央到地方,吸引外资、加强国际合作,从而发展国民经济和改善民生成为外交的出发点。1988年3月14日,中越海军在南沙冲突,一线指挥员请示中央同意扩大战果,把联合国海洋委员会授权的74号海洋观察站建立在越南占领岛礁上,但中央并未同意,决策层的出发点是维护国际关系和南中国海(南海)稳定。相反,越南在冲突后扩大了对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占领。

以经贸为源动力的外交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资金、技术,促进中国综合国力提升,但很多情况下也给外交带来难题,当面临国家权益受他国侵害时,中国往往只有外交抗议,并没采取实际措施。结果:用中央主管外事官员话说,小国也敢轻视和欺负中国。

维权意识回升后中国外交的新平衡

经贸外交给中国带来困惑:中国和许多国家保持热闹的经贸往来,但政治一直遇冷。中国与东盟(亚细安)关系最为显著。商务部7月公布数字,2012年双边贸易达4001亿美元,年均增长22%,是2002年的7.3倍。2013年前六个月贸易额已达2105亿美元,同比增长12.2%,高于全国外贸增长速度3.6个百分点。但在双边政治与安全领域,部分东盟国家一直在挑战中国,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三世2011年访华,拿走上百亿美元订单,但返回马尼拉就公开指责中国。以经贸为源动力的外交在缺乏政治和安全杠杆支撑时必然势单力薄,结果只能是“政冷经热”。

新一届领导人似乎在改变这种境地。尽管仍强调大国关系、周边国家关系,新领导的外交思路首先是从加强顶层设计、策略运筹和底线思维,坚定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开始的。

上任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首访俄罗斯,美国人不解:中国不是始终把中美关系放在对外政策首位?怎么先去了俄罗斯?习远涉重洋访拉美——美国的后院更被看作是不按照常规出牌,到访国家不是中国传统友好国家古巴等,而是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哥斯达黎加,同时还在西班牙港会见多位加勒比海国家领导人。看似不经意的路线选择体现出新领导人全球视野。

结束拉美访问,习近平顺访美国,在加州与奥巴马举行不打领带的庄园会晤。照理说,去年中国主席胡锦涛访过美国,今年应是奥访华,而且9月举行20国峰会习奥有机会见面。庄园会晤走出旧有外交礼仪,不提国事访问,不呜礼炮21响,效果至今仍为人们品味。会晤让世界都看到两个大国联手合作的意愿。

在中国国内,习上任之初沿邓小平南巡路线到访广东。除显示其坚持邓小平改革开放路线外,对军队视察更让民众和国际社会震动。登战车、上军舰,强调部队“能打仗”“打胜仗”,习高举望远镜南眺,无疑告诉世界: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中国不会妥协。

国威不一定外交抗议和动武,有时领导人的肢体动作或一句话,就能向国际社会展现出许国家的自信、务实与威严。解释只有一个:驱动中国外交的源动力变了,中国领导人不片面坚持意识形态标准,不单强调经贸关系,而是经贸和维权同步平行推进。

部分国家并没及时适应中国对外政策的变化。日本低估中国反制决心,把钓鱼岛国有化,而且还要进一步改变钓鱼岛的现状。结果,日本对钓鱼岛的实际控制被打破,多年来只有中国民间人士参与的保钓运动为政府的公务执法船所替代。钓鱼岛对峙还有外溢效应,那些认为中国软弱的国家应收敛对华挑衅。中国不主动挑事,但有关国家企图改变争议区状态,中国的反击会是坚决而有力。

朝鲜第三次核试后,中国的反应备受赞扬,美韩等均认为,中国对朝政策发生根本性变化。在安理会制裁朝鲜的决议案中,中国连续投赞成票;减少对朝援助和关闭银行账户。这种理解并不全面。拥核的朝鲜对中国同样是威胁,其许多核设施就建设在边界附近。应该看到,中国对朝政策又回到邓小平当年试图建立的半岛政策。中国在半岛有自身战略利益——保持和平稳定是中国发展的前提,但保持稳定手段是多样的,不仅是经援或迁就某个国家。近期中国对半岛政策的调整不但没影响到中朝关系,而且还强化中美韩国等国家的合作。

经30多年改革开放,中国积累起相当规模财富,外交政策走入新转折点,外交源动力不再是意识形态,也不单是只依靠经贸往来去稳定国与国的关系,而是维稳和维权相平衡的对外政策。一个负责任大国要统筹手中所有资源,而不是意识形态和经贸两种,主动参与到国际和地区事务,不但维护国家利益,也要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公共产品,如到亚丁湾护航等。

当然,一国外交政策不可单独用意识形态、经贸及维权来割裂剖析。但对源动力的分析却能使我们把握不同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特点,从而也会掌握其未来走势。

作者是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美国研究部主任,研究员。

    进入专题: 中国外交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国际关系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67257.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联合早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