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市场化改革是新一届领导集体改革蓝图的一条主线。可以预期,在具体改革进程上,将围绕着重新划分中央与地方利益的政府事权和财权的财税体制改革、围绕建设新型城镇化的系列改革,以及由利率、汇率市场化为主的金融体制改革等重点来推进,必将触动一部分既得利益。
中共中央政治局前天召开会议,决定今年11月召开十八届中全会。由于此次政治局会议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前“定基调”的一次会议,所以透露的相关内容对于把握政策方向非常重要。
通读政治局会议公报,笔者认为有两个重要而关键的内容值得关注:其一,明确了三中全会的重点,即研究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问题。会议认为,全面深化改革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其二,明示了改革的方向,提出“必须充分认识改革面临的矛盾和困难,增强与时俱进、攻坚克难的勇气,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这体现出此次改革将会触动一部分既得利益,只有打破既有的利益格局才能有所突破。二是提出“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这透露出两层重要意思:一是全面改革必须以实践为基础,不能脱离现有的改革实践;二是三中全会探讨的所有改革,都要围绕十八大的目标来进行。
回顾最近几年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历程,我们一直在忙于应对经济波动,主要精力被经济波动牵制了,在制度改革和市场体系建设上自然就忽略了。说白了,这几年中国忙于经济事务,但忽略了改革。中国改革放缓,在经济政策、市场、政府行政体制等多个方面都有所反映。比如:政府越来越大,权力和资源越来越集中;经历了金融危机,中国的市场化程度不进反退,国企垄断继续强化;政府的确比过去拿出更多钱来解决民生问题,但社会上各种利益冲突却日益增多,造成问题的机制和根源则基本上未触及。无疑,改革受到了抵制,不愿改革的力量增强了。
在中国经济总量已跻身世界第二的时候,市场机制与市场环境却并未完全理顺,我们是在带着许多问题迅速奔跑。速度也许会暂时掩盖问题,但问题却不会消失,一旦速度放缓,我们仍要从头去设法解决。因此,任何时候,中国都不能忽视改革,不能因为部分利益集团的抵触而停止改革。
今年3月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始终在频频释放改革信号——在政治上,首先选择了反腐败为抓手,来凝聚社会共识,整肃党风政纪;在经济上,则选择了调结构和市场化作为主攻方向,进而增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活力、打破旧有固化的利益格局。
很清楚,推动市场化改革是新一届领导集体改革蓝图的一条主线。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7月23日在湖北省武汉市主持召开部分省市负责人座谈会,征求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意见和建议时表示,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攻克体制机制上的痼疾,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他强调,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泉,是大势所趋和人心所向,“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他从六个方面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要研究的重大问题。笔者以为,这六点很大程度上可以作为理解即将召开的三中全会的理论基础。其中前三个方面都与市场化直接相关:第一,进一步形成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形成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要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作为下一步深化改革的重要取向,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第二,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增强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发展活力,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发展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微观基础的活力。第三,进一步提高宏观调控水平,提高政府效率和效能。以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为抓手,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第一点尤为重要和关键,切中当下中国经济的软肋。虽然中国建设市场经济体制已超过20年,但迄今还没有形成全国统一的大市场,也没有形成公平的市场,更没有形成开放的市场,封建式的藩篱依然无所不在。要打破这一藩篱,关键是要打破资源的垄断和分配不公。
李克强总理在经济和政府系统中推进改革,确定的抓手是简政放权——把政府职能转变作为核心,把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作为突破口。转变政府职能,就是要解决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具体而言,包括如下方面:一是政府放权,推动市场化改革;二是减少审批,大力发展服务业;三是中央要向地方放权;四是中央政府要多管宏观,少管微观。作为改革思路的落实,国务院已开始分批次削减了数百项行政审批事项。
而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破冰”,特别是国务院授权在试验区内暂时停止实施外资企业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文物保护法等有关规定,不仅意味着“中国经济升级版”正式启动,更意味着全国性深层改革的破局,是在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困局中撕开口子的大胆进取之举。因为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探索实践,必将带动金融、税收、贸易、政府管理等一系列政策的变革,使政府有关部门转变整体的管理思路,重新界定自身职能。用李克强总理的话来说,就是“向市场放权、为企业松绑,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
总而言之,中国市场化改革的思路和轮廓逐渐明晰。可以预期,在具体改革进程上,这次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将可能围绕着重新划分中央与地方利益的政府事权和财权的财税体制改革、围绕建设新型城镇化的系列改革,以及由利率、汇率市场化为主的金融体制改革等重点来推进,分兵合围。
当然,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来做。从某种程度上说,开放市场的核心问题,就是一场深刻的体制改革。中国的新一轮改革到底能走多远,全世界都在密切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