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海南:“东欧”三国记:捷克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799 次 更新时间:2013-06-03 20:26

进入专题: 捷克  

邓海南  

山上宫堡,山下河流

华沙的老城,或者叫旧城或古城,濒水建造在维斯瓦河边的一个高台上,相对于平地,把它叫做一个小山也未尝不可,王宫、大教堂、古城堡都在这里。站在高台的边缘俯身下望,下面便是流淌着的维斯瓦河水。我们从华沙乘火车下行(从地图上看)三百公里到达波兰的旧都克拉科夫,却来到了维斯瓦河的上游。古城克拉科夫也是依凭维斯瓦河而建,它的王宫、大教堂和古城堡都建在河边的一座小山岗上,从山上的平台边缘俯身下看,下面便是流淌着的维斯瓦河水。不一样的是,维斯瓦河在克拉科夫是水向东流,而到了华沙则是“湘江北去”,并又转头向西,过了下游的托伦之后, 向西一游,再向东一荡,最后昂然奔北,在格但斯克附近注入波罗的海。这条基本只流过波兰国土的河不能和我国的长江黄河相比,在一千公里的流程中居然向西向东又向北,只因它的源头是在波兰南部的山地,水往低处走,所以不能向南流,否则得话,按照它的性格,想必也想往南方走一走的。而在中国,因为其西高东低的地势,河流大都是向东的走向,于是我们小时候所受的教育便是:“长江滚滚向东方,葵花朵朵向太阳”,向东方就是红心向党,向太阳就是忠于领袖。但即便是在中国,也不是每一条河都必然东流的,更不能把全民都等同于一种花,况且世界上他国他洲的河流,都有其各自的走向呢!

好了,说过河流,还是说河流边上的城堡、王宫和大教堂。我们此行的三个国家波兰、捷克、匈牙利,四个都城华沙、克拉科夫、布拉格、布达佩斯,其城堡山与河流的关系如出一辙,它们王宫和大教堂都在城堡山上,城堡山下就是河流,只是河流的方向不同而已。维斯瓦河在克拉科夫城堡山下是西向东流,在华沙的城堡山下则是从东南向西北流。伏尔塔瓦河在布拉格的城堡山下是南向北流,最后汇入易北河流入北海;而多瑙河在布达佩斯的城堡山下则是北向南流,再曲曲折折经过数国最后流入黑海。但维斯瓦河与波兰新老两个都城的关系,和伏尔塔瓦河与布拉格、多瑙河与布达佩斯的关系还是有所不同。维斯瓦河对于克拉科夫和华沙,关系还不是十分亲密和紧密,虽然城依河,河也依城,但河流只是从主城边上流过,或者说主城只建于河流的一侧,河与城一度亲密接触,离开河岸,便城归城,河归河。而伏尔塔瓦河之于布拉格,多瑙河之于布达佩斯,则是密不可分地穿城而过。或者说,建城之时,就把城与河融为了一体,河是城的一部分,城也是河的一部分,就像一个硬币,你不能将正面与反面分开。逛华沙和克拉科夫时,你可以忽略维斯瓦河;而行走在布拉格和布达佩斯城中,那两条河几乎时时与城同在,你登上城堡山,河流就在你眼下;你走下城堡山,河流就在你脚边;从城的这边走到那边,必然要经过河上的那数座桥梁。城市的朝晖夕影,都映照在水面上;市民的来去匆匆,都融入了水波之中。还有那些优雅的天鹅,闲散的鸭子,都是这个城市的自由公民,只不过人住岸上,鸟栖水中而已。

对于布拉格和布达佩斯这两个城市来说,河两岸的城区如两片肺叶,中间的河流如一条气管,而河上的桥梁,则是连接着左右胸廓的胸骨和肋骨。

布拉格的故事

从城堡山上走下来,穿过那条著名的黄金小街,沿伏尔塔瓦河下行的第一座桥就是查里大桥。因为查理大桥,布拉格成为一座有风景的城市,也成为一座有故事的城市。第一个故事便是关于布拉格人建在这条河上的第一座桥的,因为是第一座桥,国王十分慎重,找占星师选了一个奠基的良辰吉日:1357年9月7日5点31分,成为一组回文数字:135797531。还有许多古代的故事,比如大主教圣约翰被国王从桥上扔下去却成了这座桥的守护者……导游说的故事,我这里就不说了。让我感兴趣的是斯美塔那的故事,这故事和贝多芬的故事有些相像。

1847年秋天,斯美塔那因患耳疾而痛苦万分,他走在查理大桥上,或许想从这里了断生命以结束痛苦,但正在此时,他忽然听见了伏尔塔瓦河的激流冲击桥墩的声音。他没有跳入桥下的河水,而是让河水流入了他的心中,于是我们才能在音乐中听见那条奔流不息的伏尔塔瓦河,这条河成了他艺术生命的源泉。斯美塔那的故居和博物馆就在河边离查理大桥不远的地方,其中最重要的陈列品就是已经泛黄了的“伏尔塔瓦河”的原始曲谱。

另一个艺术生命与查理大桥密不可分的人是卡夫卡。他从三岁起就常在桥上游荡,一生未远离过这座桥和这条河。桥西城堡山上的黄金小街22号吸引了众多文学爱好者前去瞻仰,因为他妹妹曾把哥哥接到那里的斗室小住,目的是让他安心写作,但他只住了一个月就回到了河边桥上,却让后来的游客都以为他的不朽之作都是在黄金街上写出来的。1934年5月他辞世之前,好友雅罗斯记下了他生命中的最后一句话:“我的生命和灵感全部来自于伟大的查理大桥。”

从查理大桥过河经过克莱门特大楼就到了旧城广场,旧城广场上最有名的东西莫过于旧市政厅墙上的天文钟了,显示的不只是当下的时间,而是太阳系中星球的整个关系,还有死神、财富、宗教与永生等等的哲学理念。据说当此钟建造完成后,布拉格的议员们害怕钟表师哈努斯为其他城市再造一座更完美的天文钟来抢本市的风头,便命令弄瞎了他的双眼。而心情郁闷的钟表师有一天抽走了钟上的一个螺栓,于是整架天文钟轰然倒下,成为一堆散落的机械零件,这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还是之轻呢?布拉格人用了两百年时间来研究才使天文钟复原并运行。不过这个故事怎么听怎么像一个民间故事,而不是真实的历史故事。不过虚也罢,实也好,对于故事不必深究,而故事的主角—那架了不起的天文钟,每天都在广场上向全世界来的游客门演绎着布拉格人的智慧。

从旧城广场沿街前行,过了火药门楼右拐,便脱离了布拉格古老的故事,进入了现代生活的步行街。步行街中段有一个赌场,赌场的楼上是一家颇有特色的博物馆—共产主义博物馆,1989年东欧巨变之前还在统制着捷克人的那种制度和生活方式,在他们现在的生活中也已经成为了故去的事物。对于我们这些从硕果仅存的东方社会主义中国来的游客来说,别的博物馆可以不看,这个博物馆却是不能不看的。

博物馆不大,门票却不菲,好像合十一个多欧元。里面展览了一些前苏联势力随着二战结束进入捷克等国的说明、图例和实物,当然最重要的展品是马克斯、列宁、斯大林等共产主义领袖的雕像和画像。从前苏联时期遗留下来的这些雕像和画像当然都是高大全的英雄形象,但苏东巨变之后印在明信片上的这些领袖像,已经被加入了揶揄、讽刺和搞笑的成份:马克斯拿着指甲刀在修脚,列宁举着淋喷头在洗澡,斯大林则和一群半裸女人斜躺在一起在胡搞……此外还有漫画了的金正日和卡斯特罗,不过谢天谢地,在这里没有发现丑化中国领导人的漫画,是捷克人不认为中国是真正信奉共产主义的国家,还是他们对中国人笔下留情?博物馆的放映室中,放映着一部89年巨变之前布拉格人在广场上抗议和当局镇压的纪录片。看到这样的片子,作为中国人,自然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卡罗的温泉

布拉格离开了共产主义,我们离开了布拉格。下一个捷克城市是卡罗维发利。相比现时中国人对城市规模的概念,卡罗维发利只能算是一个小镇,如果中国人对这个地名不太陌生的话,首先是因为这个城市有个电影节。二战结束后,一群热心于电影事业的人创办了卡罗维发利电影节。1948年捷克共产党取得政权后,电影节由捷克斯洛伐克国家电影部主办,于是电影节在很大程度上开始为共产主义宣传服务,电影节的各大奖项大多为社会主义国家出品的影片所包揽。从1951年《白毛女》在此获特别荣誉奖后,中国电影共在十一届电影节上获奖二十一个,1988年谢晋导演的《芙蓉镇》获得最高奖水晶地球仪奖,但这部影片与其说是宣传了共产主义,还不如说是揭露了共产主义。一年后“东欧”的政治体制就被天鹅绒革命所改变,于是在1990年,多部先前被禁止放映的捷克本土电影被获准在卡罗维发利电影节上放映。开放之后的电影节提升了卡罗维发利的形象,奠定了其世界上优秀电影节的地位。不过我们作为旅游者来到此地不是因为电影,而是因为温泉。

卡罗维发利的得名也和建造了查理大桥的查理四世有关,相传六百年前查理四世到此狩猎,一只小雄鹿被国王射伤,纵身跃入一泓温泉之中,当它再从泉中跃出时,伤口已愈,消失于丛林之中。国王感到惊奇,命御医化验泉水,发现温泉水能治病,于是得其名,意思就是“查理的温泉”, 捷克语发音是“卡罗的温泉”。知道卡罗维发利是一座温泉城,所以此行出国之前,就在行囊中塞进游泳裤,准备好好泡个澡,来和南京汤山的温泉做一个比较。谁知到了这里才被告知:卡罗维发利的温泉不是泡的,而是喝的,套用一句扬州话,这里的温泉不是用来水包皮的,而是用来皮包水的。熟知捷克和匈牙利两国情况的导游小沈说,卡罗维发利共有十二个泉眼,泉眼的温度各有不同,温泉的疗效不但和水中的矿物质有关,还和泉水的温度有关。比如喝三十七度以下的温泉水,是调理肠胃功能的;而喝三十七以上的温泉水,则可以治疗其他类型的疾病。因为这里山好水好风景好,自建城后不乏各种名人前来疗养,名人走后,留一座雕像作为纪念。所以小城中散布着歌德、普希金、果戈理、屠格涅夫、席勒、贝多芬和肖邦等的雕像,捷克本国的音乐家德沃夏克的雕像,更是醒目地立在一片林地中间的草坪当中,他的著名交响乐《自新大陆》,就是在这里首演并大获成功的。马克思也留下了他的雕像,据碑文说他于1864和1865年两次来这里治病,不知他的病治好了没有?据说《资本论》的初稿就是在这里完成的,在给恩格斯的信中他写道:“这里实在太美了,在森林覆盖的花岗岩山上散步,谁都不会感到厌倦。”但是一百多年之后,由他创立的共产主义,显然已经让捷克人民感到厌倦了,所以最终选择了脱离。

在卡罗维发利喝水疗病,喝温泉水的容器也别有讲究,不用一般的直筒杯,而特用一种曲径通幽的温泉杯:杯底与杯把相通,杯把上另有一口,杯体的大口是进口,用来接温泉,杯把上的小口是出口,供人用嘴对着来汲取杯中温泉水。街边小摊上卖的温泉杯造型各异,但一杯两口,这个基本特质不变,不知能否算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入乡随俗,为了喝温泉,我也买了一只烟斗造型的温泉杯,接温泉如填烟丝,喝温泉如抽烟斗,边走边喝,如同抽烟的人边走边吸,别有韵味。看看其他各色游客,也都是端着一个温泉杯边喝边散步,仰观山景,俯望水色,走累了便在街边长椅上坐下小憩,完完全全的悠哉游哉。我想,这里的温泉水固然有其疗效,但捧着温泉杯边喝边行的散步健身,恐怕也功在其中吧?

    进入专题: 捷克  

本文责编:lizhenyu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散文随笔 > 域外传真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64488.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