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亚文:看待中日关系不能局限于善恶判断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5128 次 更新时间:2008-07-14 11:38

进入专题: 中日  

程亚文  

美国前国防部中国科科长卜大年,最近在一份题为《日美同盟的复活》报告中指出:近些年来,由于在处理中日关系中,中国的传媒和公开声明,都过多地关注了靖国神社等“历史问题”,现任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巧妙加以利用,有意参拜靖国神社来激怒中国,转移中国注意力,而“瞒天过海”少说多做调整了对华战略,如加强了日美同盟关系,通过了有事法案,与美国实行联合导弹防御等。这份报告认为,“由于中国一直强调靖国神社这个只具象征意义的问题,他们对于日本防卫态势的改变这一实质性问题的注意大大减少。”(3月17日《参考消息》)

卜大年的说法并非空穴来风。理解小泉政府在战略上的这一着棋,必须对日本在处理外交时独特的政治文化和思维传统有所感觉。从历史来看,值得注意的主要是两点:其一,为达成既定目的,不断制造借口和滋生事端。19世纪末,日本介入朝鲜事务并最终于20世纪初吞并朝鲜半岛,抗日战争中,蓄意制造柳条湖事件和卢沟桥事件,并全面发动对华战争,这些都是其典型表现。

其二,利用其他枝节问题掩盖真实意图以达成预先构划的战略目的。对此极有说服力的是日本民族的谈判技巧:有意在枝节问题上抓住不放,转移对方注意力,待对方筋疲力尽时才悄悄转入实质性的问题,让对方在心智耗尽、无心继续深谈时达成协议。

说得多的不一定是真想做的,真想做的却不用多说。日本政治文化的这一特点,乃植根于日本民族的历史经历与精神文化理念,深刻契入到了日本人的思维习惯中,已经成为一种传统和下意识,恐怕不是说改变就可以改变的。实际上,近期以来日本在领土主权问题上与中国、俄罗斯和韩国同时交恶,在中国台湾问题上改变以往的模糊政策,这种大胆冒进、不惜挑衅的做法,让人不能不想起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叶的日本。

如果卜大年的说法无误,那么,对于与日本交往的国家及其民众来说,就应有明确的战略意识,来思考和权衡与日本的往来。国家交往不能只有善恶判断,因为这些有可能遮蔽更为重要的战略上的利害。具体到中日关系,虽然历史问题是妨碍中日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但防止日本改变对华政策,以及在成为军事上“正常”的国家后危害中国的安全与发展,重要性却不比前者轻。

对于中国来说,必须了然于胸的是,在日本将其今后的战略追求,定位为实现“普遍国家”化之后,支撑“普遍国家”论背后的东西,乃是重新武装,成为一个有着“自主”国防的国家。一个在21世纪初时仍在经济上远远强大于中国的日本,如果利用其世界排名第二的经济与科技能力,加速扩张军备,采取积极外向的国防与军事政策,并且将中国视为今后要重点应付的对象,中国在东亚的军事压力将明显加重。这无疑是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另一个巨大挑战。

对中国和亚洲世界来说,日本的重新武装是对亚洲和平稳定的最大威胁。也因于此,不能仅仅着眼于善恶判断,直接从国家利益特别是安全利益的角度、在权衡前后左右的利害中把握中日关系,非常必要。在这一视角下,历史问题显然不简单只是历史问题,它与日本现实的战略企图切切相关。也就是说,在一个民族对另外一个民族的感情记忆如潮水而涌时,也要防止被另一个国家“坏事当好事”,一方面实现国内政治目的,另一方面实现其对外战略目的。

在历史问题上,放弃对日本的批评是危险的。关键的是,不妨换一种思路来看待这一问题:如何将日本在历史问题上的态度,与其现实政治、经济和国防政策相联系起来,向世人告诫日本重新武装、可能走回历史老路对亚洲世界所造成的危害。

    进入专题: 中日  

本文责编:linguanbao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国际关系专栏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6284.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