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远:从有效转型的角度理解和展望中国发展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997 次 更新时间:2013-03-24 19:51

进入专题: 中国发展  

任远  

党和国家在去年召开的十八大上确定了面向未来5年的发展方略。十八大报告指出,我国当前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和根本任务,是从一个初步富裕了的社会,努力解决发展过程中的问题,逐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努力实现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国家的长远目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逐步解决了贫困问题,解决了温饱问题,经济富裕水平得到很大提高,甚至在一些经济指标上已经基本实现了小康,但是相对于经济快速发展,我国的社会福利状况,政治民主的发育,文化道德的塑造,生态环境的保护相对滞后,国家发展越来越面临贫富差距扩大、社会矛盾加剧、社会信任减弱、生态环境恶化等等诸多严峻挑战。因此,要努力实现更加均衡的发展,才能够建成全面小康的社会,并推动国家实现整体的进步。

对国家发展采取一种更加平衡发展的理解具有一定的合理意义,这揭示了在国家发展系统中片面强调经济发展和单纯重视GDP主义的不利影响。经济领域发展很快,而社会、文化、政治和生态环境体系的进步缓慢,将会带来问题。例如市场的逻辑很可能侵蚀权力的运作带来腐败,侵蚀社会的秩序出现社会性的功利主义,破坏公民道德和出现道德堕落,同时单纯为了追求GDP也会损害生态环境的质量,并损害持续发展的根基。强调更加平衡性的国家发展也同时指出,如果没有社会福利的进步就没有经济发展的稳定内需,没有社会力量的成长也就没有有效的改革,没有对生态环境的维护就离开了科学发展的目的,以及如果没有对人的价值的尊重,也无法建设成为全面小康的社会。因此实现一种更加平衡的社会、政治、文化和生态发展,是中国当前面临的战略选择。

但是如果仅仅认为中国当下发展的问题是发展的不平衡问题,那么可能忽略了出现不平衡的内在机制,以及缺乏对这种不平衡发展的历史演进的历史性理解和未来前瞻。因此如果我们对当下中国发展的复杂性进行一个整体性的概观,就不能仅仅用发展系统所包括的不同方面的不平衡来加以解释。

我更加觉得应该用一种转型的视野来看待当前中国所处的历史阶段和理解当前面临的挑战。当前中国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和复杂性,是由于国家正在经历的发展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体制机制结构性变化的表现。

中国发展所面临的第一个转型,也是最为根本的转型,是从国家力量垄断一切的计划体制社会向现代国家转型。改革开放30年中国最大的动力就是引入了市场工具和市场机制,市场机制后出现单位的解体,出现了非国家的民间企业和社会力量,社会出现了不同的阶层,发展过程中出现不同的利益群体,阶层和利益群体的利益出现分化,不同利益群体在改革过程中得到不同的利益。正在分化着的社会,以及不同的社会群体要实现有效协调和整合,但是原来的社会治理结构却过分强调政府的经济社会管理运行,难以容纳包括国家、社会和市场力量的有效协商,因此转型过程中的生成的新社会力量需要通过重新整合、有效发挥作用和纳入治理结构,使国家治理逐步从政府垄断和统治性的模式向现代国家的治理结构转型;

中国当前所面临的第二个转型是中国的城乡结构的转型。当前中国的城镇化水平已经超过了50%,意味着城乡结构的巨大调整,中国正逐步从农业社会进入城市社会。中国正在经历世界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市化过程和城乡结构转型,这意味着大规模中产阶级社会的形成,并能够为国家经济产业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同时城镇化发展也需要不断的经济产业升级来支撑中国的人口进入城市和城市化过程。在这场转型过程中也同样暴露除了突出的问题,我们看到,城乡之间的差异日益扩大,城市化过程中农民的利益不能得到很好的保护,城市化带来城市内部公共服务需求和供给的巨大压力,大量移民进入城市以后造成城市内部的分化也更加突出,城市化模式下带来包括空气、水等生态环境的严峻恶化,和土地资源的浪费使用,都会影响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确保良好的城市化和保证城乡结构的良好转型显得至关重要。

中国当前面临的第三个转型是发展模式的转型。对于过去30年中国经济奇迹,有的学者认为是依靠了市场,有的学者认为是依靠强有力的政府和国家体制。显然中国经济成功的发展优势主要是依托资源环境的大量消耗,大量低成本的劳动力投入、生产资本的引入和出口导向的贸易共同组成的世界工厂的加工模式。当前中国已经出现人口结构变化和劳动力成本上升,以美国为代表的国家正在再工业化和在国际贸易中需求减弱,另外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加强,以及在全球能源压力和气候变化下,环境污染破坏性的经济发展模式受到制约,要求中国经济实现向更高创新能力,更加重视内需,提升自身产业链地位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

人口中长期变动和人口结构转型构成中国面临的第四个转型。中国人口增长的速度已经下降,人口总量也将在2030年左右掉头下降,从1950年代,中国5亿人口,持续增长到2030年达到顶峰15亿人口,在这之后中国长期人口将快速下降。如果生育政策不尽快改变,中国的人口将在2100年下降到6-8亿左右。中国的人口已经实现了向低生育率和低死亡率的后人口转变时期的转型,从人口中长期变动的态势来看,中国人口变动出现和改革开放30年来完全不同局面的人口格局。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和总量开始下降,社会抚养水平从1970年代以来逐步下降,现在开始上升,中国中长期正在经历更加快速的人口老龄化,少年儿童人口比重将继续下降。这些人口变动,使原来的有利于经济增长的人口红利发生巨大改变。后人口转变时期的中长期人口转型,将日益深刻地改变中国的家庭和社会生活,改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社会生活。

当前中国发展所面临的第五个转型是全球秩序转型。中国从改革开放以来到积极加入WTO,从进入全球化过程获得利益,适应世界规则体系获得发展机遇。在不断全球化的过程中,中国和新兴经济体也对全球体系产生影响,中国从被动进入世界规则体系到积极维护时全球体系和创造世界体系的转型;中国也从简单地参与全球产业体系,到更全面参与全球公共事务,更深入进入和参与世界体系的转型;中国也需要适应和参与正在调整着的全球化,重新在新的世界产业分工体系,世界公共事务治理体系中发挥作用。可以发现,中国转型对世界体系的影响加剧,以及调整着的世界对中国发展的影响加剧,中国未来需要在全球新秩序的不断形成中实现自身和世界的发展。

无论在什么角度看,我们可以认为中国当前正处于不断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时期,促进中国发展体系的内在平衡和中国发展模式的有效转型,是当前中国发展所面临的突出任务。 中国面临的国内和国际的诸多挑战,与其说是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发展不平衡的结果,更加应看做是在中国转型发展过程所正在进行的结构性变迁所伴生的结果。无论是市场体制的完善和向现代国家转型;还是城市化转型;还是经济发展模式的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还是人口结构转型;还是世界秩序重构的转型,当前中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的发展困难更主要是转型未充分完成的过渡时期的挑战和困难。

在转型过程中的中国孕育着巨大的挑战,也面临巨大的希望和新的发展机遇。这样的转型如果比较成功,则能够推动中国延续前30年的发展转型进入现代国家,进入繁荣国家,并促进构造和平和繁荣的世界。在这种发展转型如果顺利进行和顺利推进,则能够使中国创造出新的竞争优势,创造出新的发展动力,创造出新的经济空间,以及推动建成现代化和全面繁荣的现代社会。然而,如果这样的转型如果不成功,那么中国就有可能陷入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对国家发展带来混乱和不利的影响,并可能减弱了对世界发展的积极作用。

与实现平衡发展不同,强调转型发展则更加强调国家发展要构造出新的发展机制,需要在国家建设、城市化过程中、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在适应人口中长期变化的体制机制建设中、以及在全球治理的探索中推动进一步的改革。我也相信和祝愿,在改革过程中的中国的持续进步和转型,将会带来中国的崛起和复兴,并因此增进所有人民幸福和福利的提高,并对世界的繁荣和发展做出贡献。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进入专题: 中国发展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政治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62395.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