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枫:美“重返亚洲”战略与中美关系走向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239 次 更新时间:2013-02-04 22:47

进入专题: 美国重返亚洲   中美关系  

肖枫  

摘要:对美国“重返亚洲”中国要有忧患意识,但也不值得过虑。美“重返亚洲”本质上是“战略焦虑”,“以攻为守”,再加几分“神经过敏”,而且是“战略预警”的因素大于现实军事部署的成分。因此中国应胸中有数,从容淡定。他挖他的战壕,我搞我的发展,不要让美国的行动搅乱了中国和平发展的大局,经济发展这个主轴决不能动摇。

近年美国高调“重返亚洲”,中国周边热点迭出,和平发展的周边环境受到严重挑战,中美关系走向引人关注。有人认为,美国对中国已转向“战略遏制”,正在竭力“围堵”中国,中美关系正在发生转折性变化。笔者认为,中美关系很复杂,决不能将复杂的中美关系简单化。美对华“牵制”和“遏制”的一手在上升,但其“接触”、“合作”、“对话”等其他手段并未放弃。总体看,中美关系虽走到了一个岔路口,但既合作又竞争的“伙伴”关系没有改变,甚至是难以改变的。中国对此要有忧患意识并积极应对,但也不值得过虑。

美“重返亚洲”本身对中国本不是问题

奥巴马刚上台时曾提出“G2”设想,企图拉拢中国合作治理世界,但中国没有接招。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而美国经济乏力国内问题突出,在“美国衰落”、“中国将超美”的声浪剌激下,奥巴马高喊美“决不当世界老二”,接着美政府转向另一极端,提出要“重返亚洲”,加强了对中国的“牵制”和“遏制”。

美“重返亚洲”本身对中国本不是问题,因为美本来就没离开过亚洲,中国也无意将美国“挤”出亚洲。中国在亚洲地位和影响迅速上升,而美国的地位和影响却相对下降,这不是中国存心“排挤”美国,而是美国忙于在世界其他地区“当警察”,而忽略并“主动退出”亚洲的结果。中国地位和影响的上升,也不是美国忽略亚洲给中国的“恩赐”,而是中国一心一意谋发展,并带动周边国家搭上了“中国快车”,促进了该地区的稳定和繁荣,从而使东亚成为世界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地区,因而赢得了周边国家尊重的结果。

美国要重返亚洲,笔者认为,中国会真诚欢迎,并希望美国在该地区积极发挥正面作用,促进该地区和平安定和繁荣发展;而且中国深信,中美两国在该地区与在世界其他地区一样,是可以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

然而从美近年“重返亚洲”的实际情况看,奥巴马政府的“重返亚洲”并没有促进亚洲的稳定,而是使该地区更加紧张和更易产生冲突了。近年中国周边热点迭出,几乎都有美国的影子。从美日、美韩同盟加强,各种名目的军演不断,到美越军事关系萌生、美菲军事关系恢复;从钓鱼岛问题到南海问题莫不如此。事实表明,美国所谓重返,搅乱了中国周边和平安定的环境,加重了中国周边环境的危险性和不确定性,给中国和平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从而也给中美关系增添了变数。这不仅会严重影响中美关系走向,而且会直接关系到美“重返亚洲”战略的成败得失。

美意图不正方式不当是问题的关键

美国重返亚洲本身没问题,但为何如何重返是关键。美想继续参与和介入亚洲是可以理解并会受到欢迎的,但美重返亚洲是为了遏制中国,并采取了不当的方式,必然会带来一系列严重问题。

近年的事态表明,美国“重返亚洲”的锋芒显然是针对中国的。所谓“重返”,也叫 “战略再平衡”。美国要对谁“再平衡”?--显然是要平衡中国上升的影响力。如何“再平衡”?--主要靠军事上长期存在,政治外交上挑拨离间。为谁“再平衡”?--美公开标榜主权问题上“不持立场”,实则“拉偏架”,怂恿偏袒对方而与中国对抗。最近美参议院通过决议公然将钓鱼岛拉入《美日安保条约》适用范围就是其自相矛盾的例证。

美国的所谓“再平衡”,自认为可赢得东亚国家普遍欢迎,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因为中国周边国家已从中国发展中得到实惠,实践使他们明白中国的发展对他们不是威胁而是机遇,中国与他们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因此,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决不是任人挑拨就会“翻盘”的。虽然个别与中国有领土争端的国家,可能对中国发展有所“防范”, 但“防华不是反华”,如果要它们全面与中国对抗,也并不符合他们自身的利益,美国能钻的空子是有限的。外来的干扰一时可能造成破坏,但要中国周边国家一致对抗中国,形成对中国的包围,那是不现实的。

其次,美“重返亚洲”的方式突出的是军事。这几年美国在东亚军舰来回穿梭,与盟国军演不断,到处炫耀武力,干扰和搅乱该地区和平发展的氛围。美国在东亚的军事行动,可能使个别与中国有领土争端的国家“感到兴奋”,但大炮不能当饭吃,亚洲多数国家最关心的还是经济发展,美国靠军事重返能赢得亚洲的人心吗,人们拭目以待。

再次,美“重返亚洲”靠在东亚国家间挑拨离间、拉帮结派,这直接损害了中国的利益,也“撕裂”了东盟的团结,并使有些国家产生在中美间“选边站”的为难。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美支持下日本全面右倾化,正加速向军国主义发展,右翼声言要“拥核”,改自卫队为国防军,成为“正常国家”。对此,美若熟视无睹,甚至加以助长,很可能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美“重返亚洲”战略推行不久,已在国内遭到严厉批评。最近一期美国《外交季刊》刊文指出,美国“重返亚洲”战略的风险是显而易见的。“美国的新政策毫无必要地加深了北京的不安全感,只会激发中国的攻击性,破坏地区稳定,并降低中美合作的可能性。正确的对华政策应在保护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利益的同时,缓和而不是刺激北京的忧虑。”文章认为“奥巴马亚洲新政毫无必要且得不偿失”。

中国要有忧患意识但也不值得过虑

美国对中国加强了“战略遏制”,并不断在中国家门口炫耀武力,对此中国必须认真对付,决不能掉以轻心。除进行必要的外交斗争,还必须增强国防实力,有相应的军事准备。中国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永不称霸决不扩张,但也决不能在军事威胁面前示弱,决不能在维护领土主权问题上妥协退让,否则即使中国经济总量再强大,也没有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

同时必须考虑到美国不仅府院媒体的对华态度是不一致,而且其内部各种势力的对华态度差别很大,美国总有一般人对华持“冷战思维”。对这般仇视中国的鹰派势力,中国必须有实力,“以硬对硬”。只有当他们认识到无法压服消灭你的时候,才会反过来愿意同你交朋友。所以中国要想让美国心甘情愿平等地与中国交朋友也是不容易的事,实际上要准备“条件”,要够“资格”才行。当然,增强国防也是中国和平发展所必需付出的“成本”,否则既无“和平”,也无“发展”可言。

另一方面,又必须从总体上看到中美关系的复杂性,决不能简单地看待和对待复杂的中美关系。美对华“牵制”和“遏制”的一手上升了,但还没到“全面遏制”并对中国实施军事包围的程度。脱离实际的过份警觉并非总是好事,总喊“狼来了”可能贻误我们难得的发展机遇。中国在“战争与和平”的估计上是有历史教训的,这值得记取。

更重要的是,国与国的关系是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的,国家战略利益往往可超越一切价值理念上的差异和分歧。40年前尼克松不顾与中国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上的差异而跨洋来与中国“握手”,他下飞机的第一句话就是“我是为美国的利益而来的”。20年前苏联解体改旗易帜之后,按说美俄之间原有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分歧消弥了,彼此关系应当没有障碍了,但美俄间仍存在国家民族利益问题。正反事实都说明,“国家民族利益”比什么都重要。

中美之间存在分歧和矛盾,有时还会发生摩擦甚至小的冲突,这应当说是难以完全避免的。但是决定中美关系基础和未来的是彼此间的“共同利益”,以及对它的认识、发现和把握。历史上没有出现过一个现存霸权国家与一个崛起大国之间有像中美之间这么难分难解的、密不可分的利益关系。有人说中美好似“连体婴儿”,谁也离不开谁,这种情况就决定了“不发生大的对抗”是双方的战略底线。这是中美关系重要的一个特点,也是一个稳定器。只要“共同利益”这一彼此合作共赢的基础仍然存在,中美既合作又竞争的“伙伴”关系就难以逆转。

总之,对美国“重返亚洲”中国要有忧患意识,但也不值得过虑。美“重返亚洲”本质上是“战略焦虑”,“以攻为守”,再加几分“神经过敏”,而且是“战略预警”的因素大于现实军事部署的成分。因此中国应胸中有数,从容淡定。他挖他的战壕,我搞我的发展,不要让美国的行动搅乱了中国和平发展的大局,经济发展这个主轴决不能动摇。

作者系当代世界研究中心研究员

来源: 《当代世界》2013年第1期

    进入专题: 美国重返亚洲   中美关系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大国关系与国际格局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61232.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