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任何标准看,日本都是大国,但是日本政治人却有小国心态。一方面是承继封建文化的传统,导致对于尊卑排序的极度敏感,因此行事迂回,说话间接。二方面是从近代以来就处在欧洲与中国之间,战后又夹在美苏两大超强之间,现在继续受到美中关系掣肘的国际地位。日本并因为面临中国崛起的时代潮流,使得自己追求正常国家,摆脱对美国完全依附的愿望难以实现。大国日本的政治人用这种小国心态自况,也影响他们对中国的判断。
封建文化的谨慎,加上小国处世的心态,如此培养的日本对华政策,便不能随便流露自己的情感与想法。不论日本所求为何,总是隐藏在字里行间,用间接的方式影射。像在钓鱼台问题上,日本政府有时支吾其辞,有时声东击西,更有时混淆视听。引发轩然大波的具体案例,就是国有化的政策。照日本政府的说法,国有化的目的是避免钓岛落入石原慎太郎之手,这样的说法若能让中国释怀,认为国有化是日本危机处理的手段,情有可原,日本不就得计完成国有化了吗?这样把国有化的目的在话语上转变成是维系中日关系的工具,是具有日本特色的战略文化。
相对于日本,中国的政治人很少假定自己是小国,就算他们认为中国落后、贫弱,也不会以小国自居。相反的,中国领导人通常假设自己代表的是大国,若是大国,就要有大国的身段。中国的大国文化不同于美国,不是以大凌小的文化,而是名分秩序的文化。因此要建立的,是中国作为一个独立自主、摆脱帝国主义与殖民主义的泱泱大国形象。过去,中国以永远属于第三世界自我期许,因此自始反对美欧的干涉主义。今天,这尤其涉及与日本的历史关系,要扭转近代史上遭到日本侵略的历史,重新确立中日关系是站在一个彻底反对帝国主义历史的新起点上。
然而,日本各界在看待中国的时后,若是陷入一种自我中心的习惯,就会以为中国的战略文化也是与日本一样,所以就会以猜测方式去解读,则不论中国官方说了什么,都一定会以为是用来遮掩或转移视听的烟幕。大国关心的是东亚的秩序,也就是大国与东亚邻国的关系,这是规范性的“应然”问题。而小国关心的是,到底大国口口声声主权、历史、疆域,是想在这些应然的话语背后,图谋什么其他具体的好处呢?是天然资源吗?战略反围堵吗?收编日本吗?巩固国内政治团结吗?各种探测中国真实意图的分析应运而生。
日本各界至今不能相信中国对钓鱼岛的主权坚持,其目标就是坚持钓鱼台的主权而已,也可以说是为了主权而主权。然而,在自居小国的日本式外交视野中,说出来的一定不是目的,目的一定不会说出来。值得注意的是,深受日本战略文化影响的台湾各界,特别是民进党的战略家们,也倾向采取同样的怀疑主义,认为在钓鱼台问题上,北京想必别有图谋。对台湾而言,只要证明北京在钓鱼台的争议中是别有所图,不就可以同样影射北京在坚持两岸统一的问题上,也是别所图,不必当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