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义桅:中国模式正在打破普世价值霸权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229 次 更新时间:2013-01-12 23:26

进入专题: 中国模式   普世价值  

王义桅 (进入专栏)  

曾几何时,普世价值突然成为一个带有西方价值观霸权的代名词,正如“文明”概念一样——文明是一种先发国家的自我标榜,它们以此垄断了“善”的话语权。故此有蛮族入侵罗马一说。及至近代,先发的欧洲人将现代性等同于普世性。

当西方文明的火炬传到美国,更是将这种普世霸权发挥到极致。美国所代表的西方,以国际社会的名义,垄断了发展模式的话语权,变成美式自由资本主义乃“历史的终结”。

西方的普世价值观,受到以中国崛起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的严重冲击,导致“中国威胁论”之滥觞,先后呈现不同版本。

——中国威胁论一:中国发展不可持续,因为中国没有像欧洲那样的核心价值。因而对中国的人权、民主甚为关心,希望通过接触中国而塑造、输入核心价值体系。

——中国威胁论二:中国存在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但是不能普世化,并且否定普世价值的存在。中国于是成为西方普世价值的公敌。

——中国威胁论三:中国提出类似西方的普世价值观,如“中国模式”概括的,并且极力推广,取代欧洲的统治地位。欧洲人于是担心“当中国统治世界”时怎么办。

在这种价值观主导的话语霸权体系下,中国便处于“三元悖论”困境:无论有无核心价值,无论如何对待普世价值,都成为西方的威胁。

然而,正如中国古代的“天下”观自认为代表了“天下”,其实只是东亚体系,西方的普世价值体系也只是世界普世性的西方文化折射。普世价值说是西方的“先发优势”,它窒息了中国凭借“后发优势”从道义上赶超西方的途径。

对中国而言,破除 “中国威胁论”悖论的唯一出路是实现“再全球化”——现在的“全球化”,本质上是西方器物、制度、文化的“全球化”。而“真正的全球化”是尊重和表达各种文化、各种理念和发展模式,充分展示文明多样性的全球化。

历史上,西方拥有普世价值(文明)梦,中国拥有天下大同梦。在新的时代,世界需要中国梦,因为中国模式正在丰富普世价值内涵。

近代以来,普世价值束缚了世界梦,西方文明窒息了多元性。欧洲有识之士认识到,西方文明缺乏应对不确定性世界的动力,甚至缺乏走出债务危机的手段。他们纷纷对中华文明的复兴寄予希望,期待中国能创新出一条西方之外的替代选择。换言之,世界需要中国梦。这是我们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不竭源泉。

近代以来中国“改变自己、影响世界”的逻辑,今天已上升为文明转型的逻辑。这就是大国崛起、民族复兴、文明转型“三位一体”式中国和平发展所传递的主要信息。文明转型的逻辑是以“中国梦”实现“世界梦”,为世界转型提供“源于中国而属于世界”的器物、制度与精神公共产品。

从思维方式讲,文明转型的涵义,是从地域性文明转化为全球性文明,即在十八大报告确立的“修身”(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齐家”(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治国”(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24字核心价值观基础上,确立“平天下”(全球层面)的核心价值观——人类共同价值体系,塑造“传统中国”、“现代中国”、“全球中国”三位一体式国家身份。

由是观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是“复古”——复古解决不了今天中国面临的问题,也不能应对世界挑战;更非“接轨”——西方难言先进,且自顾不暇;而是复兴、包容、创新的三位一体。

通过复兴我们的原生文明——催生中华文明中海洋文明的种子而走向海洋,包容西方文明——通过摈弃西方普世价值神话而塑造人类共同价值体系,创新人类文明——通过引领“后西方时代”以实现人类文明永续发展,从根本上确立中国作为世界领导型国家的道统。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特聘教授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进入 王义桅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中国模式   普世价值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政治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60646.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