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曙松: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促融资结构稳定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114 次 更新时间:2012-12-09 10:16

进入专题: 资本市场  

巴曙松 (进入专栏)  

从我们统计的各类金融资产的总量, 可以计算出各类金融资产占国内金融资产中的比率,以及20世纪初和目前国内金融结构的一些变化。

债券占金融资产的比重稳步提高。中国债券市场起步于1985年,当时主要是国债和企业债。在1998年以后,由于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实施,金融债券、政府债券占国内金融资产的比率明显上升。金融债券占国内金融总资产比率在1991年只有0.3%,而2008年所占比率已经增加到4%,之后有所下降但都保持在3%以上。政府债券占国内金融资产的比率先增加后减少,由最初1991年的2.3%增加到4.9%,以后出现下降趋势,但基本维持在4%以上。企业债券在国内金融资产的比率在2007年之前几乎没有变化,并且所占比率要比金融债券、政府债券低。1991-2001年企业债券没有上升,反而由3%下降到7%,2002-2007年才恢复到7%的水平,最近几年已经开始增加,到2010年企业债券占国内金融资产的比率增加到2.1%。

从非金融企业部门直接融资的构成看,直接融资主要以股票为主。股票在国内金融资产中的份额存在波动,但增长非常明显。1991年股票在国内金融资产中的比率仅1%, 2001年上升到12.7%, 2005年回落到5.4%, 但2006年、2007年又快速上升,分别达到12.0%、30.5%。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2010年回落至16.3%,但远远高于1991年的水平。

在非金融机构的负债中,贷款明显减少。1991年到2007年, 贷款占国内金融资产的比率从46.6%下降到24.4%,而2008年到2010年贷款占国内金融资产的比率有所回升,到2010年达到29.4%。

保险费在国内金融资产中的比重明显上升, 但规模仍然较小。最近几年虽然发展很快,但整体所占比率增长不是很大。1991到2010年由0.5%增加到0.9%。

流通中现金占国内金融总资产的比率明显下降,并且下降幅度较大,从1991年到2010年由6.9%下降到2.7%。主要是因为日益现代化支付结算系统大大的推动了非现金支付情况,非现金支付的发展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支付效率。

从金融体系的组织结构看,中国银行业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在金融体系中占绝对优势。截至2011年底,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113.3万亿元,证券公司总资产为1.57万亿元,保险行业资产总额达到6.01万亿元。证券、保险等市场规模较小。以保险公司为例,中国的保险公司保费收入从2006年的707.37亿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2146.26亿美元,增加了3倍多,同比2002年增长接近5.8倍;但是由于中国人口众多,保险密度只有158.4美元,居世界第61位;保险深度仅3.8%,居世界第39位。

直接融资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直接融资额占总融资额的比率从1990年的1.3%上升至2011年的38.5%,但是间接融资仍居主导地位。

债券相对规模较小。首先,总体上看企业债券发展快,但是规模仍然很小。1991年中国的企业债券是331.1亿元,到2010年已经增加至34671.75亿元,仅占当年国民总收入的8%。其次,相对于股票,中国各类债券规模都偏小,2010年底,中国股票与国民总收入的比率为65.8%,占国内金融资产的比率为16.3%;而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三者之和与国民总收入的比率为38.4%,占国内金融资产的比率为9.5%。

城乡二元金融结构特征明显,农村金融发展缓慢。中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80%以上,但农业贷款占全部金融机构贷款的比重还不到6%。

从国际经验看,过分集中在银行体系的融资结构具有内在的脆弱性,在观察中国银行体系不良资产的形成历史时可以发现, 不良资产的形成并非“均匀分布”的, 而是基本上集中在几个经济转折的时段, 从金融结构看,这是由融资结构造成的。然而一些发达的资本市场,如美国的资本市场近年银行业数据中并没有发现类似的波动周期。因此,要避免中国再出现全面上升的银行体系不良资产,提升融资结构的稳定性,必须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推动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多样化,提升融资结构的弹性和灵活性。

进入 巴曙松 的专栏     进入专题: 资本市场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经济学专栏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59731.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