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毅:国际经济环境的演变趋势与我国经济转型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763 次 更新时间:2012-11-07 23:10

进入专题: 经济环境   经济转型  

全毅  

摘要:未来五至十年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是:多边贸易体制的“多哈回合”谈判陷入僵局,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举步维艰,美国开始从全球化转向推动区域化,并高唱全球经济失衡与再平衡论调,泡沫经济时期制造业和创新长期被忽视,主权债务危机仍将继续,欧美再工业化趋势将加剧贸易摩擦等,都使世界经济增长增加了不确定性。中国要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加快推动经济转型、社会转型与政治转型的步伐。

关键词:国际环境 经济转型 制度变革

未来五至十年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

1. 多边贸易自由化谈判陷入困境

我们过去十年经济发展可以说得益于经济全球化。特别是中国加入WTO,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国际化进程以及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但现在全球化进程正在放缓。首先我们看到的是“多哈回合”谈判陷入困境。始于2001年11 月的WTO“多哈谈判”回合,原定于2005 年1 月1日结束,但迄今“多哈回合”毫无进展,谈判陷入困境。其实,中国与美国关于工业品的关税减让已经达成了一致。“多哈回合”陷入僵局的主要原因主要是农产品保障措施问题,以及贸易与环境问题,美国和印度还没有达成一致意见。推动前十年中国贸易发展的自由化轮子是否还能顺利运转,对中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2.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其次是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势力抬头。每当国际经济出现危机或增长放缓时,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趋势都是非常显著的。据世界银行统计,自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20国集团中17 国推出或拟推出的保护主义措施大约有78项,其中47项已付诸实施。这些贸易保护措施主要包括提高关税、实施贸易禁令、出口补贴、滥用贸易救济措施以及多种形式的非关税贸易壁垒。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措施基本上都采取补贴等较隐蔽的方式,而发展中国家则更多采取提高关税、贸易禁令等传统做法。特别是贸易救济措施被越来越频繁的使用。因此,美国和欧洲推出新的所谓公平竞争政策,把它叫做竞争中性,并力图将其推荐为国际的准则。2010年9 月美国国会通过了汇率改革法案,美国可以依法制裁汇率操纵国。研究发现,如果美国动用这项法律,未来几年,中国将失去1224万人的就业机会,而美国也会失去181 万人的就业。这是两败具伤的游戏。这些趋势无疑会使中国面临的国际经济摩擦增加。

3.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举步维艰

现在的国际货币体系( 美元本位制度) 形成于1976 年的牙买加协议。美国持续高企的“双胞胎赤字”( 国际贸易赤字和政府财政赤字) 使其货币稳定成为严重的问题,世界各国维护美元本位的代价越来越大,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呼声日益高涨。目前关于改革问题实际上形成对立的观点:美国学者认为,目前的国际货币体系不需要改革,只需要完善。而欧洲及亚洲国家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呼声是非常高的。今后十年,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方向是什么?这是会涉及到人民币国际化,亚洲货币单位的合作,以及SDR( 特别提款权) 的改革是否会取得某些进展或突破?现在对美元体制的依赖已经使得亚洲国家不堪重负。但我们也要看到美国维持美元体系的力量仍然是非常强大的,短期内要用某种货币取代美元也是不可能的。

4. 美国从全球化转向推动区域化

过去,美国一直是全球化进程推动的主导力量。但是从2009 年开始美国发生了非常大的转变,开始高调推动具有排他性的TPP( 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美国为什么转变战略? 美国认为它推动了全球化,最后收益最大的不是自己,而是中国,因为全球化规则已经不是由它主导制定了。美国推动TPP 有两个根本目的:第一是主导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分享东亚经济高速增长的收益,进而打造美国的太平洋世纪。美国最担心出现中国主导的东亚区域一体化进程,出现像欧盟那样与之抗衡的地区力量。第二,推动排他性的太平洋集团,重新掌握地区乃至全球治理的主导权。美国推动TPP是要打造一个高标准、高质量的自由贸易区。所谓高标准、高质量就是按照美国的标准和方式来建立起跨太平洋自由贸易区的新模式。比如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保护、农业政策和服务业开放都要按照美国的标准来。这个TPP很大程度上从太平洋地区、太平洋集团治理的角度,有可能为未来全球治理提供一种新的范式。当美国从2009 年主导TPP的时候,中国要进一步推动东亚地区合作,发展和周边地区的关系,实际上都面临非常大的困难。这对中国的周边环境形成很大挑战!

5. 全球经济失衡与再平衡

全球经济失衡就是指一国拥有巨额贸易赤字,而与该国贸易赤字相对应的贸易盈余则集中在其他少数国家的现象。20 世纪60年代以来,伴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入,全球经常项目收支、国际资本流动发生了重大改变,世界经济失衡问题日益加剧,并且主要聚焦在美国和东亚地区。东亚与美国经济失衡与摩擦成为20世纪60 年代以来国际经济关系的热点问题。20 世纪90 年代以来全球经济失衡更加严重了,而且聚焦于中国与美国之间。进入21世纪中美经济失衡成为全球经济失衡的焦点。美国经济安全与评估委员会在2009 年做了一个报告:基本观点就是美国金融危机的根源是全球经济失衡,而在全球经济失衡责任的承担上,中国人与美国人应各自承担一半。也就是说中国要承担全球经济失衡的责任。2010年它的报告就指出: 中国操纵货币是导致美国巨额贸易逆差的原因,它损害了美国的制造业和就业。如果中国货币升值到位,美国将增加225万个工作岗位。那么,如何解决全球经济失衡问题?美国人认为中国要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人民币要进行升值,而美国则要进行储蓄、要再工业化。这个调整都不是短期内能够完成的。所以是长期影响中国发展的变化趋势。

6. 亚太地区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

近年来南海问题突然升温,影响了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关系。其背景就是美国2009 年重返东亚战略的推行。为什么美国要重返东亚?美国是否会像当年围堵前苏联一样围堵中国? 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的国际影响力日益衰弱,而中国逐渐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成为美国的主要竞争对手,遏制中国就成为美国首要的战略目标。消灭本•拉登后,中美共同的战略利益逐渐缩小,美国有学者甚至认为,中国在国际竞争中的任何得分都是美国所失,出现所谓的零和博弈。反恐战争取得胜利后,美国将安全战略的重点转向东亚地区,是造成目前中国南海地区紧张的直接原因。2010年中国宣布南海是中国核心利益以及天安舰事件和钓鱼岛渔船事件后,美国利用东亚地区的结构性矛盾加紧重返东亚,增加澳大利亚永久驻军和制定海空一体化战略,其针对中国的战略意图非常明显。在经济上美国强力推行TPP,以破解中国试图主导的东亚区域经济合作进程。最近,日本野田政府宣布“太平洋宪章”战略,取代其前任领导人的东亚共同体战略。中国苦心经营了十多年的东盟国家也集体倒向了美国,这让中国政府有点措手不及。东亚的战略形势以及中国面临的周边环境发生很大变化,从共享增长演变为大国博弈的不合作局面。中国的战略机遇期是否提前终结?

世界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增加

1. 美国与欧盟主权债务危机继续延烧

美国是世界第一经济大国,也是世界第一的债务大国。美国长期以来拥有严重的“双胞胎赤字”,雄辩地说明美国经济的虚弱体制。美国2008年次贷危机引发金融海啸以来,为刺激经济复苏,美国政府采取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时动用财政刺激措施,财政赤字不断突破国会允许的上限。2011 年5月后,美国参众两院就提高国债上限( 14. 29 亿美元) 争论不休,几乎引发债务危机。虽然2011 年8 月2日两党达成增持国债上限的协议,暂时避免了债务危机的爆发,但美国标准普尔将美国政府债务信用评级下调为AA + ,从而引起美国股市大跌。2011年美国政府债务自二战以来首次超过GDP总值,负债率突破100%。债务上限还可能被突破,虽然不至于发生债务危机,但美国主权债务评级被降低,使得美国的融资成本上升。美国依靠财政刺激经济复苏的步伐受到限制。因此,美国经济复苏的前景仍然不容乐观。为推行再工业化政策,美国国内贸易保护主义兴起,这必将影响美国对外经济政策。与此同时,美元的贬值将对世界其他国家特别是作为债权国的东亚地区造成巨大损失。

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持续发酵,已经成为影响国际金融稳定和世界经济复苏的一个重要因素。欧盟主权债务危机,从2009 年年底希腊引爆到2010年扩散到爱尔兰,然后影响到西班牙、葡萄牙,继而蔓延到意大利。欧洲债务危机使欧盟国家的金融业遭到重创。伴随危机的不断深化,欧元区生存前景开始遭到质疑,欧盟内部成员国对经济货币联盟的改革方向意见分歧加剧(而法德内部要求回到本国货币的民意已经超过50%),欧洲一体化进程面临不进则退的重大抉择,这场危机对世界经济的潜在破坏性影响也进一步凸显。欧盟债务危机短期内无法解决,主要原因是欧盟目前解决债务危机的思路和方法存在严重问题,尤其是欧盟内部的利益没有得到有效平衡。2011年底欧盟达成财政联盟协定,德国试图将莱因模式推广到欧盟,恢复世界对欧元区的信心。但严格的财政纪律和紧缩政策会延缓欧元区经济的复苏进程,使衰退变得矿日持久。

满目疮痍的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日本经济复苏渺茫。日本在经历2011 年“3•11”地震海啸灾难之后,经济元气大伤。自1991年泡沫经济崩溃后,日本实际上经历了失去的20年。日本经济始终萎靡不振,但金融体制没有崩溃,经济体系没有瓦解,其实也是个奇迹。但是,由于长期的日元升值、美元贬值使日本经济失去了应变能力,加上日本人口老龄化、不吸收外来专业人士以促进新陈代谢、不积极引进外资企业等造成日本社会逐渐失去活力。所以日本的经济萧条将长期化。但日本经济基础还很健全:日本失业率不高( 5%) ,保持国际贸易顺差,拥有大量海外资产,技术根基还很雄厚,日本国民资产估计有1 440兆日元,国民敬业精神强。但日本国债是发达国家最高的( 其负债率远远超过美欧国家,只是日本国债主要为国民和国内机构所持有,可以靠借新债还旧债缓解危机),未来也有崩溃的可能。

2. 全球过于宽松的货币环境将带来高通胀

就全球经济来讲,促进经济复苏的短期对策就是量化宽松和营造一个比较宽松的货币环境,解决当前的困境。目前,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像欧美和日本,他们缺需求,缺信心,缺办法,用量化宽松的政策可以解燃眉之急。但我们会发现自1990年以来,世界经历了三次货币环境非常宽松的时期,但最后都带来了严重的泡沫经济( 先是日本的房地产泡沫和股市泡沫、后是美国的网络泡沫和房地产泡沫) 。自2008年12 月以来,世界主要国家的利率都保持在非常低的水平且货币环境非常宽松,但钱就是进入不了实体经济。这次宽松的货币环境包括中国在内是否会制造第三轮泡沫经济?

这是我们非常担心的。

3. 全球大宗商品价格高位震荡

尽管全球经济形势不好,但大宗商品的价格仍然是在高位震荡。比如, 2011年中国进口的铁矿石价格平均保持在160—166美元/吨,基本上是历史最高水平。而1990 年至2003 年全球铁矿石价格长期低迷,只有30 美元/吨。国际原油价格也基本上超过了100 美元/桶,差不多754美元/吨。我们进口的谷物价格平均也上涨了43.9%。特别是伊朗核问题造成的中东局势紧张,导致国家油价继续上升。国际原材料价格的居高不下,推高了我国经济的运行成本。在全球经济基本面不好的情况下,大宗商品价格仍然保持在泡沫经济的最高点,反映出我们的货币存在着全球性流动过剩的问题。

4. 泡沫时期制造和创新长期被忽视

欧美经济的复苏很可能要经历比较长的时间。我们看美国经济会发现,自1980年以来,美国产业结构出现的变化趋势,就是制造业比重持续下降,金融、房地产、建筑业是持续上升的。这一时期美国的资源配置过度向金融、房地产等虚拟经济领域倾斜,美国金融创新(资产证券化) 制造了大量的有毒资产,导致泡沫经济越来越大,终于从2007年开始破裂。相反,在实体经济领域,自2000年以来,美国所有技术领域的发明专利都呈现20%的下降。可以看出过去十多年,由泡沫经济导致的资源配置错位,所有发达国家在很大程度上忽略制造业和实体经济的创新。因此,美国等发达国家经济的调整需要较长时间(估计至少需要5—10 年) 。

5. 欧美再工业化是否会制造更多摩擦?

美欧国家已经意思到经济过度虚拟化的弊端,因此,提出要再工业化。尤其是奥巴马2009 年提出,要将建立在沙滩上的虚拟经济重新调回到实体经济的岩石上。从2009年以来美国出台了一系列法案、计划和战略,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那么,我们关心的是美欧会用什么方式来实现它的再工业化? 它的在工业化的途径是什么?它是通过技术创新创造新的增长点,提升自身的传统竞争优势,降低成本,减少税负,减员增效来推动? 还是吸引资金回流,采取贸易保护主义的做法?如果是后者,这种在工业化必然增加贸易冲突和经济摩擦的可能性。还有一个问题是谁来承担全球结构调整的责任和代价?这些问题实际上涉及我们未来十年,或者十二五时期我国外部环境的变化。目前看来,美国希望中国承担调整的责任和代价,比如迫使人民币升值和减少出口!

6. 新兴经济体是否会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

那么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究竟在那里? 世界银行发展预测局全球新兴趋势团队负责人戴拉米认为,全球经济正在经历一场转型,包括经济增长动力(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经济增长速度的差距不断扩大,已经达到4%和5%) 、产业格局( 发达国家经济虚拟化和新兴工业国家兴起)和对国际货币事务的管理等都在改变。其中,“金砖国家”的国际经济地位日益上升,成为世界权利转移的主要对象。G20 取代G7( 8)表明全球治理的权利正在向多极化转型。那么,新兴经济体是否成为世界经济未来增长的引擎?目前看来,“金砖国家”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已经超过50%。但是,这些国家大多是靠增加物质资本投入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或者资源价格的上涨实现的。在世界经济增长不确定性增加的情况下,他们的经济增长面临的压力将空前增加。那么,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能否成功进行经济转型,将决定其现代化的命运!

中国经济转型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1. 中国经济转型压力加大

外部环境的改变: 世界经济低迷以及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将导致中国外贸出口受阻,中国依靠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战略受到挑战。国内环境的变化:人民币汇率升值、资源与原材料价格的上涨,能源价格的持续上升,劳动力成本的上升,都使得传统的以低成本扩张战略难以为继。中国付出的资源环境及社会成本过大。2010年中国GDP 占世界的9. 5%,一次性能源消耗达32. 5 亿吨标准煤,能耗强度是美国的3 倍、日本的5 倍。电力、钢铁、有色金属等8个行业单位产品平均能耗比世界先进水平高47%。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地方病、职业病等环境公害层出不穷。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上升,使得中国不可能出台像2009年那样4 万亿元的经济刺激措施。所有这些都使中国经济转型的压力得到强化。

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尼古拉斯•拉迪在其新著《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经济持续发展》中指出:世界金融危机及紧接着发生的经济衰退向未来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经济率先复苏主要建立在巨额投资和净出口的传统增长模式基础上,随着政府财政投入的降低,以及全球经济因自身低迷很难再为中国经济扩张提供足够强大的外部支持,中国经济增长势头将不可避免地减弱。建议中国加快消费增长和经济发展转型,以抵消由外贸盈余减少带来的经济影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谋求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是应对这些挑战,保持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2. 中国经济转型面临的问题

中国经济转型是从1995 年就提出的任务。1995 年“九五规划”首次提出要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即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2005 年“十一五规划”鉴于从1995年以后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实现根本性转变,重新强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但内涵有所扩展,提出要从“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粗放型扩张,转向节能降耗性集约型增长,着力自主创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等具体目标。

2007年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意味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已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所取代,其内涵也从一个转变扩展为三个转变,即“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2010年“十二五规划纲要”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指出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显得刻不容缓,因为外需萎缩后,内需更显不足,产能过剩,增速下滑;中国碳排放迅速增加( 2008 年为65 亿吨,高于美国的58 亿吨) ,保护生态和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收入分配差距过大而且不断恶化,必须让多数民众分享发展成果。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必然包括使公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内容,即实现包容性增长。

我国未来发展的前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转型是否成功: 即中国能否从贸易大国转变为贸易强国( 掌握定价权和规则制定权) ; 从制造大国转变为消费大国;从生产型经济转变为服务型经济( 特别是金融大国) ; 从世界工厂转变为世界创新策源地; 从依赖外资( 代工)转变为自主发展。“十二五”时期将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或者说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从1995年就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现在已经十多年过去了,实施效果仍然不明显,那么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存在那些问题? 障碍究竟在那里?

(1) 劳动力资源陷阱———或者说中国式“荷兰病”。什么是“荷兰病”? “荷兰病”的名称源于下述事实: 20 世纪60年代,荷兰在其大陆架发现了储量丰富的天然气矿床,开始大量生产和出口,造成荷兰盾的急剧升值,并引发了经济危机。因此,荷兰病是指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在实施初级产品出口战略过程中,初级产品收入在该国出口总收入中占极大份额。这种情况所导致的汇率高估,阻碍出口部门对其他部门(尤其是制造业部门) 的联系效应和诱导作用,损害工业部门的竞争力,从而妨碍了经济多样化发展。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发挥劳动力丰富和廉价、土地与资源成本低廉的优势,依靠低成本扩展战略,取得巨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然而, 30年来,尽管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以低成本扩张的发展方式难以得到根本改变,中国在国际劳动分工中被锁定在价值链的低端环节(加工贸易比重仍然超过我国出口总额的50%) 。这就是所谓的中国式荷兰病。中国经济要持续发展必须放弃低成本扩展战略。

(2) 创新能力弱,产业结构升级困难。钱学森疑问: 中国为什么出不了大师级创新人才? 有人作过统计,在目前已获得诺贝尔奖的8位华人科学家中,没有一位是新中国培养的大学毕业生。其中丁肇中、李政道、杨振宁等三位都是西南联大毕业的。现在的教学条件不知比当时的条件要好多少,为什么培养不出这样的创新人才?中国的教育制度究竟怎么了?有调查显示,中国的小学生想象力是世界上最差的。记诵硬背的应试教育窒息了学生的想象力。最要命的是我们多年来形成的官本位的科研制度,学校与科研机构的行政化或者说官僚化是建设创新型大国的最大障碍。美国学者耐斯比特指出:“论资排辈与家长制的思维方式是中国从世界工厂转变为一流创新型大国的最大障碍”。没有自由之思想和独立之精神的学校是难以培养出优秀的创新人才的。另外,我们的教育体系重视基础和精英教育,轻视专业技术和职业教育,造成熟练工、技师严重短缺。据统计,目前中国1.4 亿职工中具有中级工职称的技术工人约占35%,高级技工所占比重更少,仅为3.5%,而发达国家职工中高级技工的比例则高达40%。一线技术力量的比重下降和绝对量不足,不仅导致生产质量和效益的低下,而且严重削弱企业的技术转化能力,这是中国产业升级缓慢的重要原因。

创新能力不足、产业升级困难还与企业产权制度和产业组织形态密切相关。企业是创新的微观主体,企业的创新能力与企业组织形态及产权制度密切相关。贾庆林主席2009年11 月在全国工商联会议上提供了一组数据,目前我国技术创新的65%、专利的75%、新产品的80%是由民营企业实现的。什么原因?根本的原因在于体制机制。国企老总的任期为5年,他考虑的问题是如何创造最大经济效益,而科技创新投入有风险,没有短期收益。然而,我国主要资源仍然控制在国有企业手里。根据国家工商总局权威统计, 2007年企业实际注册资本中,国有企业资本占48. 1%,国内私人企业资本占28%,港澳台企业资本占7. 3%,外商企业资本占8.7%。如果这个统计数据是真实的,则可以判断目前我国所有制经济主体仍然是国有制①。这种经济结构导致资源向国有经济严重倾斜。以2007年为例,我国居民储蓄的92%以上进入国有商业银行账户,而民营企业仅能获得国有商业银行贷款总额的1%,民营企业的大量投融资行为只能倚赖高息运作的地下钱庄②。这种资源配置状况严重影响了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发挥。国有企业因为体制机制问题而影响了创新能力;而民营企业因为规模过小,创新投入远远不足。研究表明: 突破性技术创新一般是由大型企业完成的。

( 3) 收入分配不均,消费型社会难以形成。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说, 2001—2010 年,我国投资率从36. 5% 升到48.6%,消费率则从61. 4%降到47. 4%,其中居民消费率从45. 3% 降到33.8%,远低于发达国家70%左右的水平,甚至低于“金砖国家”的巴西、印度等国。究其原因主要是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缺陷:

首先是收入分配存在问题。我国现有收入分配问题之一在于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比偏低。在初次分配中,国家税收增长的速度大大高于GDP和劳动者收入的增长速度,这使得劳动者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不断降低。劳动者报酬占比从1995 年的51. 4%下降到2007 年的39.7%,影响居民消费的增长。问题之二在于收入分配不公平导致收入差距明显偏大。城乡之间、行业之间、人群之间、区域之间的收入差距日益扩大,收入分配不公平等问题比较突出。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差距已经从1985年的1. 86 倍扩大到2007 年的3. 33 倍。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各行业间收入水平最高是最低的1. 8倍,而目前电力、电信、金融、保险、烟草等行业职工平均工资是其他行业职工平均工资的2—3倍,如果再加上工资外收入和职工福利待遇上的差异,实际收入差距可能在5—10倍之间。二元社会结构以及政府垄断造成中国收入分配差距越来越大。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的吉尼系数分别达到了0. 39 和0.41,由于包含了城乡之间的差距,全国居民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达到0. 47,目前已接近5. 0,超过了0. 4的国际临界点。

其次是社会保障等政府公共支出不足。目前“我国政府公共服务支出总体仍然不足。2007 年,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三项公共服务支出占政府总支出的比重只有29.2%,与人均GDP 3 000美元以下的国家和人均GDP 3 000—6 000美元的国家相比,分别低13. 5% 和24.8%。由于政府公共服务支出总体不足,迫使居民用自身的收入来支付快速增长的教育、医疗、社保等支出,不仅挤压了居民的其他消费增长,而且强化居民的谨慎预期,降低了居民消费倾向”。

( 4) 管理体制改革困难。中国现在的市场化改革走到现在,还只是一个半拉子工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虽然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生产总值中并不占优势,但他仍然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命脉,国有企业在石油、电信、铁道、金融、新闻出版等领域继续处于垄断地位(这种体制是造成邮电通讯、金融保险、新闻出版以及广播电视等服务业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 ; 第二,各级政府握有支配土地、资金等重要资源流向的巨大权力(这些领域往往是政府寻租与腐败的高发区) ;第三,现代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法制基础尚未建立,各级政府的官员有着很大的自由裁量权,他们通过直接审批项目、管制价格等手段对企业的微观活动进行频繁的干预。中国现行的经济体制实际上是一种既包括新的市场经济因素,又包括旧的计划经济或称统制经济的半市场和半统制经济体制。它是一种既可以前进到较为完善的市场经济,也可以倒退到统制经济的过渡性体制。更重要的是在改革过程中形成的既得利益集团已经成为中国市场化改革的障碍。

3. 中国经济如何实现转型?

( 1)东亚地区经济转型的经验。从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经验看,一个国家和地区要从中等收入国家跨入高收入国家行列,需要完成三个转型,即经济转型、社会转型与政治转型,当然包括文化转型,且要相互协调。

就经济转型来说,这些国家和地区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劳动密集型、重化工、高加工度工业、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高附加值产业渐次发展的路径。当然这一过程伴随着市场化改革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进程。而且,需求结构演变与产业结构演变相配套,支持了产业结构的演变,发展重化工和高加工度工业时,投资率高。

就社会转型来说,他们的中产阶层在社会阶层结构中所占的比例达到70%以上,收入分配结构比较合理、贫富差距较小,吉尼系数较低,一般为2—3左右。从而使得社会消费层次能够不断提高,消费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社会需求结构能够较好地支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就政治转型来说,日本和韩国,某种程度上还有中国的台湾地区,都通过不同路径较为成功地实现了民主宪政体制转型,即从威权政治体制转型为民主化政治体制。政治转型成功消除了腐败的根源,保证了社会经济资源配置按照效率指数进行,而不是腐败指数进行,从而维持了社会经济的稳定。

( 2)中国经济转型的关键在于制度变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往往伴随着一个艰难的制度建设过程。经济转型需要经济制度、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改革,而且必须统筹兼顾。

①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资源与要素价格的市场化,环境成本内部化,打破行政垄断。

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政府主导和国有经济为主体的经济体制。这种体制仍然存在政府控制资源过多,国有企业规模过大,市场机制受到抑制的缺陷。国有经济规模的快速扩张,特别是这次金融危机中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直属企业凭借政府的保护成为最大赢家,而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广大民营企业则受到严重冲击,前景堪忧。这种经济体制已经成为民营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最大障碍。

——市场经济是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的经济,国有经济的过速扩大和垄断的加剧,往往阻碍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因此,要尽快实现国有经济在竞争性领域的退出。即使是自然垄断性行业也要允许民营资本进入并有足够的话语权,才能彻底改造这些国有经济的产权结构和治理结构。只有当民营经济不但充分参与制造业和制成品的市场竞争,而且也充分参与资源性产品和服务业的竞争,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目标才能真正实现。不进行体制改革就难以真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资源与生产要素价格改革应成为深化市场化改革的重点。要打破传统发展方式的体制惯性,削减政府掌握的过于庞大的资源配置权力,比如资源与生产要素价格。行政控制的低价格导致粗放型增长,资源价、能源价过低,就难以限制能耗投入过多。所以,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进一步改革资源与要素价格形成机制。

——政府垄断性行业的改革应成为市场化改革的焦点。当前政府与经济界对竞争性领域应以民营经济为主体已经形成共识,而对自然垄断性行业,特别是资源产品与基础设施是否尽量开放仍持有异议。因此,尽管通过了《物权法》和《反垄断法》,但仍给行政垄断留下很大空间,需要进一步修订和完善相关法律,并通过行政体制改革,打破政府垄断。实践表明凡是政府垄断的行业发展得就缓慢,而越是开放的行业发展得就越充分。

——推进产业合理化:

垄断性行业的集中度过高、竞争性行业的集中度过低都会妨碍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型升级。虽然市场竞争会导致集中,但中国的地方保护妨碍了企业兼并重组和产业规模的形成。因此,中国产业合理化需要制定产业合理化政策予以推动:一是要推动行业协会的改革和企业自组织程度的提高; 二是要在市场准入和政策激励方面设置适度的规模门槛。

②社会改革的重点是推进收入分配改革和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市化进程。

——导致收入差距扩大的因素除了市场竞争外,主要是受到政府收入分配制度与经济发展政策的影响。一般来讲,发达国家主要以向高收入阶层征税来调节收入差距。收入分配改革一方面要在初次分配中逐步提高劳动者报酬的比例,切实提高职工和劳动者的收入,特别是人力资本是收入分配调节的着力点,因为知识阶层是中等收入的主要群体,扩大中等收入阶层的比重是社会转型的重要方面;另一方面在再分配中应提高个税起征点,对高收入实行高税收,并严格税收制度,加强税收监管。同时,考虑征收遗产税等国际上通行的其他税种,以调节财富分配,并鼓励发展慈善事业等。经济增长并不会自动缩小低收入与高收入水平的差距,政府必须在二次分配时注重社会公平,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与转移支付的公共财政政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因此,要动用公共资金和转移支付的办法,加快落后地区开发、扩大社保范围和逐步提高其标准,向低收入阶层提供补贴、失业救济和就业培训,以及加快基础教育、医疗卫生、交通通讯等公共建设等途径,达到改善收入分配的目的。

——中国城乡差距过大,归根结底是中国城乡二元制度造成的。“三农”问题说到底是个结构性问题。中国农业产值只占10%多一点,而农业就业人口占40%多,农村人口占55% 左右,农村人口是我国低收入人群的主流。城市化进程落后于工业化进程,导致社会中产阶层(目前只占20%—22%)难以形成社会的主流。民主社会的建立与消费型社会的形成,无不依赖于庞大的中产阶级。这种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是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户籍、就业和社会保障等社会体制还没有彻底改革造成的。要解决“三农”问题必须着力解决城市化滞后问题,有必要认真审视造成城乡差距扩大和社会不公平的户籍制度改革问题。通过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城市化进程,将大量农村人口转入效益高的工业与服务业部门,以促进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促进土地有序流转和农村经济的货币化。同时政府要加快制定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利用公共财政解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卫生与农业科技开发方面投入不足的问题。

③政治领域的改革重点是推进政府功能转型和民主化进程。

——政府从经济建设型政府转变为公共服务型政府是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政府改革命题。但是,从习惯掌握人权、事权和财权的功能转向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功能,对任何政府都是一件十分痛苦的转型过程。如果保持原有政府权力结构不动,然后扩大政府公共服务功能,那么,这样的改革必定是政府延揽的事物越来越多,政府职权越来越大,回到全能政府时代,市场活动空间将日益缩小。合理的改革方向只能是政府权力结构的重新设置,改革的路径就是调整与转换政府权力结构。要进一步压缩政府直接参与市场活动和资源配置的领域,促进政府的主体职能和主要资源向公共服务领域转移。

——政治民主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不可否认,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还存在严重的腐败与官僚主义弊病。2008年中国人均GDP 已经超过3000美元,正处在社会转型与政治转型的关键时期,即进入亨廷顿所说的从威权体制向民主体制转型的政治过渡带。这一时期社会公民意识觉醒,将对政府执政能力和民主参与提出更高要求。因此,中国政府必须适应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要求,对公民合理的民主诉求进行积极回应,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可以说,今后政治体制改革将决定中国现代化事业的成败。当然,中国的政治转型与民主法制建设并没有走西方所期望的道路,而是通过履行信息公开、政府问责制,向民众解释和说明来履行公共责任。中国未来的政治民主化改革也不可能全盘引进西方民主化模式,而应该按自己的历史传统,采取立足民生和民主,务实渐进的方式,围绕环境污染、土地征用、房屋撤迁、吏治腐败和行政效率等具体议题,通过政府与民众之间的频繁互动、磨合,逐步实现制度进步和政治民主化,建立起立法、司法与行政之间合理的制衡协调机制。

——转变政府执政方式。市场经济要求政府转变以行政命令为主要手段的执政方式,市场经济需要的是法治政府,即执政党和政府的施政方针、决策和执行主要通过法律程序来实现。我们在考察中国和先进发达国家在执政方式上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先进国家的施政主要依靠法律的制定和完善,保证了政策的稳定性和严肃性,以及可操作性。而中国有很好的治国和执政理念,但主要通过党和政府的文件和行政系统贯彻落实。由于没有法律的严肃性和可操作性,执行的弹性太大,或者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而很难落实,严重影响了执政党方针政策的执行力。比如,我们经常发现这样的事,一个很好的发展理念,经过争论形成一致意见,终于写进政府文件。但写进文件似乎就万事大吉了,跟实践好像没什么关系。我们制定的许多文件,什么好词都堆进去,一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科学发展、又是以人为本,既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又是环境友好型社会等。但到底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如何建设“两型社会”? 既没有形成法律,也没有制定标准,在施政中往往难以执行,更谈不上付诸行动!

    进入专题: 经济环境   经济转型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宏观经济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58884.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2.4,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