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生境遇,都不是道理可以说清。但它们深深地刻进记忆,等待着有一天与全部的爱愿汇合。——史铁生
一
多年前,无意中读了《上海文学》的编辑姚育明的一段关于爱,关于理想的文字,便随手记下一些想法和心得,然后整理成一篇小文,竟不知流落到何方去了。
这一年的某一天,姚女士在网络上读到了那一篇文字,找到了我的博客,给我留言。她简单的说明了来意,谢谢我对她文字的喜欢,希望能送我一本她的散文集。
我心生诧异,却也未必在意,原以为这是一种无意识的相遇,不会再有下文。
谁知数日后,收到了寄自上海的包裹,里面是姚女士的新著《手托一只空碗》。封面的设计很有格调:荒漠中隐约步行着三位来自西域的僧人,风尘仆仆,若隐若现,天地间呈现出浑然一体的苍茫感。上方写着阿色仁波切的一段佛理:“生活和佛法的融合如此美妙,出世与入世的方法运用自如,方便和快乐的觉悟伴您永世。”在后记部分,得知阿色仁波切是姚女士的师傅或曰佛学导师,我还格外注意到著者的另一身份:“姚育明居士”。
由此,便可以大概确知此书基本的精神框架,虽是简单的一本散文集,但每一篇什饱含作者匠心独具的编排和设想,皆以佛学智慧启悟人世风尘,以“在路上”的行者观念洞察生活细末。这在贺雄飞写的序言中便可以看出,“姚育明作为一位居士,她的写作显然是有信仰的写作。虽然她不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大作家……但她的文字很少无聊和造作之感,让人通过对万事万物、一草一木的叙述,感受到她对人类的潜在情谊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更准确的说,是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也因此对姚育明有更深一层的了解:她是老一辈的编辑,是一位“大隐隐于市”的作家,除此之外,她还是一位修道者,是以佛学佛理参悟众生世相的居士。
或许,对于姚女士而言,“居士”这一具有信仰意味和终极关怀的身份定位,远远比“编辑、作家”更重要。它隐含了某种人生的归属感,亦是一种生命常态的表述。
这多少让我感到有些惊讶。虽然姚女士与我的信仰不同,彼此跋涉于精神的荒漠、探寻生命的真谛、叩问生死的终极,我在理性与生命的双重经验中,渐次走向了耶稣基督,这一相遇本身,却是以上帝的预定为第一因的,而姚育明居士,则选择跟随佛的朝圣之旅。
我认为,不同的信仰之间完全可以构成对话,这一对话本身,真理便渐渐浮出水面。真理从来不是以唯我独尊的姿态出现在人类历史,真理具有孤独与在爱中沉默的特性,一如走向各各他,最终被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基督。不是说强制性要求每一位朋友接受我的信仰,而是期待那位真实可信的超越者,与大地上的异乡者相遇,使其找到幸福和希望。
至于姚居士皈依三宝的心路历程,我不知晓,也不必追问;至于她详尽的生命故事,也不必探究。这本书摆在面前,你看到了“居士”二字,同时收获了一位长辈对晚辈的珍视,这份珍视,源自尊重、理解、平等、与性灵之间的默契。
这已经是满含欢喜的恩典。
二
“居士”在佛教的修行世界中居于怎样的位置,我尚不可知,对佛教以及佛教的相关经典,也很少涉猎,倒是我的家族昔日所产生的一系列事件,如今想来,竟是对“佛的智慧”的一种误读,对佛教的一种消极的信奉,使我此前对佛教有一些误解。
比如,释迦牟尼从来没有自封为救主,在他的人生经历中,也从未涉入超自然领域,他是一位“看破红尘,寻求真道”的先知先觉式的人物。我尊重佛与佛的智慧,乃是因为佛是智慧的寻求者,而非智慧本身;佛是问题的提示者,而非问题的答案;佛是在路上的过程,而非在路上的目标。
遗憾的是,当佛教传入中国,与各式各样的意识形态混杂而生,几乎成为民间宗教的集大成者,其中不乏巫术与迷信之举,与“佛”本身所代表的“觉悟”“智慧”之意,已相去甚远了。
阅读姚女士的这些散发着东方智慧的语言,含蓄的、隐忍的、满含着对自然万物的情谊,她不是在宣扬佛教教义,而是用文学的方式,以一颗赤子之心,记录下生活的感受,生命的痕迹,以及对真理的探索。她不是说自己已经找到了,而是要赋予寻找的过程以温情和价值。那是一种追寻和叩问的姿态,她在生命的流逝中,竭力采撷出希望和爱,因为万物与人类之间,暗含着奇妙的情感纽带,是爱将彼此置于同一个星球上,爱是存在的唯一的,且是永恒的原因、价值、基础、和目标。
基于这样的认知,姚育明在解释书名“手托一只空碗”时,她说:“‘空碗’教人懂得选择,教人不要自满,让人心怀怜悯平等之情,并奉献出自己的爱。”
在姚女士的精神世界里,我读到的始终是一个关于“爱”的话题,如同多年前第一次邂逅她的文学片段,仿佛相遇了德克续佩里的小王子,孤傲的内心竟瞬间变得柔软起来:
“我这里一想,比如想一只苹果,苹果就从那枝上结出来了;我这里一看,比如看云后的太阳,太阳就冒出来了;我这里一跳,比如跳动双脚,山那边就有回答了;我这里一睡,比如睡得没有知觉,知觉便到了月球上了;我这里微微一动,大千世界便有了动静。我是幻界里永远不老的女儿。”
三
阅读姚育明的文字,了解了她的信仰,以及她的信仰所带来的真实的生活境界和心灵空间,那种清心、简约、单纯、和谦卑,更加深了我对上帝的普遍恩典的认识。
尽管姚女士尚未走进圣经的世界观,也没有接受耶稣为主,但我想,那位“因着怜悯的心肠,使清晨的日光从高天临到大地”的上帝,超越了宗教的偏见,一直眷顾着姚女士生命中的每一部分,她的写作、思考、行走、以及爱中的奉献,无形中证实了“上帝就是爱”这一最基本的宇宙真理。当她如此去爱,如此去行走的时候,她将一杯水递给最微小的人身上,就是做到了耶稣的身上。
尽管姚女士还没有认识耶稣,但早已被耶稣所认识。如同耶稣早已认识了无花果树下的拿但业。
我想起林语堂的《信仰之旅》(《从异教徒到基督徒》),以及鲁益士的《卿卿如晤》,走向上帝从来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如果没有恩典,再伟大的灵魂也终必沉睡于黑夜的迷宫。恩典从来采取主动,我们都处于被动的状态,在这个状态中,我同时发现了《手托一只空碗》个别篇什所流露出来的异教神秘主义的色彩,或多或少在姚女士的心灵中滋生不安定因素,我也祈祷,愿上帝的救赎恩典再次与姚女士相遇的时候,那时我们将同声赞美:“主啊,你有永生之道,我们还去归从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