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印象】
香港之行,淑洁老师送给我一本《突破》杂志创办人苏恩佩前辈的文集,厚重的一本,装帧却格外朴素。封面是几枝中国画的写意竹叶,兀自生长在浑然的尘土之上,大约隐喻着清洁高贵的精神操守,有出淤泥而不染的内涵。左上方是竖排的繁体字《苏恩佩文集》。然后我打开来,竟发现整个排版也出其不意,全是繁体,并且是竖排版,这与大陆的阅读习惯有些差异。淑洁老师微笑着说:“相信你会喜欢她的”,我微笑,她继而又说:“她也会喜欢你的。”含笑之余,竟有些神秘意味。
恩佩大约在我出生前四年便已在香港病逝,即1982年4月11日,而我的生日是1986年4月12,这样的巧合,在我看来,竟也有些神秘意味。
她早年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青年学生工作,担任台湾《校园》杂志的总编辑,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创办的《突破》杂志风靡全港,而这本微薄的刊物,如今已发展成为香港最具时尚气息的多媒体全人关怀运动,宗旨依然不变,以关怀香港青少年为宗旨,集图书出版、心理辅导、影音传媒、娱乐访谈为一体,体现信仰的广度和力度,以21世纪的传媒影响力,传承着耶稣当年对青少年呼唤的心灵依归。我想,若是恩佩老师得知她所创立的基业薪火相传,成为这么多迷惘中的青少年被更新和建立的平台,必定深深喜悦。
事实上,她已在神那里得到了永恒的赏赐。她离开我们许多年,逐渐被人们淡忘。很多人仍会记得张爱玲的往事,记得三毛的悲苦,在金庸的江湖中沉醉不归,同时将港台一大批与恩佩同时代作家的作品搬上荧屏,所留给恩佩老师的,仅仅是一部厚重的文集,还有她生前简朴的故居。
她虽已渐渐淡出我们的视野,却以前瞻的视角和先知般的呼声,远远超越于这个时代的人们之上。她在七十年代初,便发觉动乱中的香港和大陆,势必给青少年带来诸多的精神灾难,她也看到生命的突破尤为重要,这关系到我们的未来与幸福。因而,从《突破》到“突破”,是一次嫁接幸福的旅程,三十年前的青少年和当下的青少年,在一个被神编织的美丽的梦中幸福地相遇,他们有一个被神建立的平台,这个平台有助于自我认知,发掘个体生命的潜力,建立与创造主相连的生命关系。
我相信,即便大陆年长一些的人,对“苏恩佩”这三个名字也必定陌生,然而,当你看到七十年代的《突破》刊物,再前往当前的“突破”机构走访一翻,定会深深发现神的智能何其高超,如同我们看到了彩虹,便想起了一份远古却又倍感温馨的约定。
【如此言说】
我对恩佩老师的第一印象便格外好,文如其人,书如其人,尽管我还没有详细阅读她的文字。
许时候,我对阅读渐渐失去兴趣,总觉在阅读中找寻不到生命里真实的养料,外界充斥着太多畅销或不畅销读物,倾向于实用与批判,不经意间,成为祸害理性的始作俑者。家中的四万余册藏书,曾经视若至宝,如今也无法再给我任何感动,对各名家的散文著作,更是渐行渐远。
这是一个审美疲劳、阅读肤浅的时代。
当我手捧这本沉甸甸的书,且是恩佩文集的散文和书信卷,且为繁体竖排版,似乎有不想去读的念头。当我这么想时,淑洁老师的话又使我清晰:“相信你也会喜欢她的。”我们走在彼此欢喜的旅途中。
午夜时分,打开书。窗外奔腾的车辆也不能搅扰灵魂与灵魂之间的对话。我看到了恩佩不同年代的旧照片,和六、七十年代中国清一色的服装系统大相径庭。那些散发着独特的时代气息的影像,是一个青春生命完整地写照。她颇具气质,且弥漫着精神贵族的气质,略带微笑的面孔,显示出成熟基督徒内在生命的温柔与喜乐。那时代的女性流行穿旗袍,应该是从张爱玲开始,女性身穿旗袍,便凸显出格外的韵味,犹如一件古玩,雅致,却不被人触碰。在她为数不少的休闲装的影像中,显示出积极活跃的社会参与,比如有一张是她1981年在北京天安门和摇篮里的婴儿留影,还有一张是向学生布道的留念,皆为黑白影像,诉说着她在困难时期所走过的岁月。
恩佩在时局的动荡、繁忙的工作学习之余、个体健康每况愈下的境况中,为后来者留下煌煌数百万字的作品,仅仅这种精神,不能不令人感动。
这样的文字,我便径直读了下去,这是我事先未曾预料到的,居然比阅读简体版还要轻省。我没有系统学过繁体字,但是阅读繁体版竟十分流畅,极为生僻的字也可瞬间领悟,这一度引起朋友的激赏。我说:全然属于恩典。
恩佩老师的语言风格叙述简洁、真诚,又颇具技巧,但不生硬,极具灵性地娓娓道来,不轻易掺杂个人的主观评论,只将细节叙述,将中心表明,且依靠真理的方向,让读者产生反思和回味。她的文字直接向读者的灵魂深处探入,使我在主人公的遭遇中,似乎也隐隐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读来如沐春风。
有一篇,她写《神学生的矛盾》,诚恳地介入对方的生命深处,挖掘他在教会及神学院中所受的伤害,又通过他离开神学院和教会,在社会职业上一翻拼搏,至终依然怨恨难平的心理剖析,使其自我中心的心理症结被缓慢呈现,字里行间,始终没有任何批评字句,也不下任何“属灵”的定义,反而带着深挚的爱与理解,是对一个困境中的生命施以援手,便无形中彰显了信仰的高度。她在写作中见证了双向的真实:对主人公的真实以及对信仰者团体内部的真实,并不回避,而是客观公允且颇具悲悯地陈述,为要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和出口。这样,为诚信真实作见证,便有了灵性的深度。
《失落的性灵》一文,写了一位从前酷爱中国古典文学,为了物质的更理想的生存状态,大学时选读物理学并在美国留学之后成为科技工作者,而在表层的生活状态下,隐藏的竟是无限空虚的心灵,似乎整个生活演变为一部急速运转却又毫无内核的机器,委实令他痛苦难堪。直到他遇见了一位基督徒女生,她告诉他,事实上也是苏恩佩告诉我们:“这世纪的悲哀在人性的机械化,在性灵的失落”,文中没有说他立即成为基督徒,只写到他渴望重新燃烧里面许久以来已熄灭的火。恩佩所处的时代,远不如今天这样科技迅猛发展,她以超越的视野和先知的灵,看到了21世纪的悲哀,而她的担忧——人性的机械化,性灵的失落——如果不被正视和补救,未来真是一片荒漠。她的看见给了我们这样的启发。
这本书,我会一直读下去,还可以和好友一起分享。不仅是读,并且转换为生命的氧气。现在只读了开始的几章,却已大有所得,有窥一斑而见全豹的乐趣。翻阅了目录部分,别样的选题已暗含着独到的视角:
《只有“明星”,没有“演员”》
《大江东去》
《多样貌的城市生活》
《放眼看世界——七十年代文化艺术潮流》
《<密室>——艺术的经验,属灵的经验》
《在磐石的荫庇里——隐秘处的灵交》
《简朴生活的实践》
《我们再没有别的选择》
《城中的死亡》
《我们应有的政治意识——海外中国基督徒知识分子必须正视的现实》
《千纸鹤——浅谈日本人对死亡的观念》
《沉浸于历史缓流的一季》
《我能为这个城市做什么?》
《这一代的先知在哪里?》
……
这些浩然正气的选题,已远超柔弱女性的心灵视野,惟独有着天上的呼召和圣灵浇灌的人,才能看到天上的河流荡涤历史的尘埃。从这些命题可以看出,恩佩前辈既是一位学者型基督徒,是一位关怀现实并且拥抱现实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她的自由,是在耶稣基督里蒙恩的真自由),也是一位深具属灵品质的灵修作家。
这本十多年前出版的书,这位离开我们近三十年的女性,她的微润的声音,现在听时,依然带着奇异的力量,穿越时空的隧道,告诉我们幸福的方向。在《基督徒与文艺创作》这篇论文中,可以看到恩佩阅读的广度和思考层面的深度,她同时具有了神学的高度、文学的魅力、哲学的思辨、与生命的真实流露。她将写作与生命融为一体,将阅读与信仰融为一体,因而,读到她简约、朴素、洁净的文字,如同看到一份被神触摸的生命画卷,在你面前缓缓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