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驻华大使丹羽宇一郎15日紧急应召回国,事务完成之后于16日返回了中国。分析人士称,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不仅彰显了对华政策的“混乱无章”,还尽显了日本外交的逻辑问题。日本紧急让知华派人物丹羽宇一郎临时回国“汇报情况”,可见日本或已经发现了自身在对华政策上的“逻辑错误”。
急召知华人物共商对策
日本外相玄叶光一郎15日下午在外务省会见了日本驻华大使丹羽宇一郎,丹羽汇报了野田政府拟将钓鱼岛“国有化”招致中国抗议的背景情况,并就日中邦交正常化40周年之际计划在中国举办的纪念活动交换了意见。日本外务省称,让丹羽“临时回国”是为了“汇报情况”,并非带有抗议意味的“召回大使”之举。日媒对此分析称,日本“临时”召回驻华大使是为了“直接”获得丹羽关于现如今中日关系的信息,进而共商今后应对中国的策略。
有分析人士把丹羽宇一郎比作成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仅剩不多的“良知”,所谓的“良知”不是指道德品质很高尚,而是指重视对华外交的日本政界和经济界人物,丹羽宇一郎就是其中一个。丹羽是一个很务实的人,丹羽认为如果日本政府购买钓鱼岛,不仅将影响中日关系,还将破坏中日的经济交往,会给日本的经济带来很大的损失。丹羽既考虑了中日关系,也考虑到了日本的经济的发展,丹羽的想法是比较客观的。
上月,丹羽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曾表示,“日本将钓鱼岛国有化对中日关系有损害”,公然反对日本政府“国有化钓鱼岛”的计划,这引来了日本政界对丹羽的批评。日本外务省甚至对他提出了警告,丹羽宇一郎也进行了公开道歉。因为反对日本国有化钓鱼岛,丹羽得罪了很多人,他的日子并不好过。近日,日本国内还传出风声,野田政府可能利用“夏季人事定期变动”的机会,撤换曾公开批评石原“购岛”的丹羽。
但是,分析人士称,此次日本暂召驻华大使回国,并非“兴师问罪”,也不会更换大使,主要还是想从他那里了解中国在钓鱼岛问题上态度的第一手消息。日本此举可能意味着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的一种新动向,即从此前的盲目、一意孤行到开始重视中方动态和反应。日本在此时召大使回国,说明了日本对华政策敏感的一面。日本政府察觉到了中方在钓鱼岛问题上出现强烈反应的苗头,不得不开始更加重视中国的反应。
日本经济低迷不前,与中国经济互惠才是个大趋势,只有这个大趋势,才能拯救日本的经济。如今的日本,正在经济泥潭中苦苦挣扎,渴望借助中国的崛起实现自身的复兴,就连日本温泉、商场、景区、餐厅都在渴望着中国游客能够拉自己一把。在这种情况下,丹羽就更不必说了,就连日本首相野田的内心深处也想搭上中国经济发展的这一趟列车。有分析称,正因为这些丹羽宇一郎才能够“继续”当他的驻华大使。
日本政府“处理”驻华大使的手法很微妙。在日本,要求撤换丹羽的声音很大,日本右翼的报纸《产经新闻》强烈的批判丹羽,说丹羽你已经不像日本人了,是卖国贼,称丹羽不配做驻华大使。日本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更是非常强烈地要求撤换丹羽。
关于丹羽反对日本“国有化钓鱼岛”一事,玄叶光一郎仅称,已经对丹羽做了警告,但不会做处分,最终“不了了之”了。可以看出日本政府对驻华大使的处理是“很微妙”的,野田在这个过程中只是表面上批评丹羽,野田其实也明白中日关系尤其是经济关系的重要性,所以丹羽才能够“安然过关”,才能继续回北京当他的驻华大使。
或已发现自身错误
近期,日本频频在外交上挑衅中国,继日本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的“购岛闹剧”之后,日本政府又抛出了“国有化钓鱼岛”的计划。分析人士认为,日本政府陷入了对华外交“莽撞期”。随着中国的国家实力增强和地区影响力扩大,日本在对华关系上益发显得焦虑而混乱。这种焦虑与混乱反映到了日本民间和政府层面,表现为日本对中国频频出招。但日本并没有反省自身的过错,并将责任完全推在中国身上,正是日本政客们的这种“错误逻辑”破坏了中日关系。
中国的不断崛起使得日本颇多失落。近年来,中国势力的崛起让曾经引领亚洲经济腾飞的日本感到非常不舒服,再加上中日之间还存在领土纠纷问题,日本人的这种不舒服已经有转向对华恐惧的苗头。中国已经取代日本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各国的目光从日本身上移去,对日本的赞美和鲜花给予了十几年前远不如日本的中国,日本人好不容易产生的优越感被中国消解。这种从高处坠落低谷的反差心理,使日本对中国产生了羡慕、嫉妒和恨,及一种深远的忧虑和担忧,甚至是恐惧,进而使得日本社会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一种逢中必反的畸形心态。
日本人对中国的恐惧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与日本主流媒体、日本政客和舆论领袖对舆论的影响直接相关。事实上,任何来中国的负面消息都能被日本国内媒体无限地放大。既然经济上比不上中国,索性就用诋毁中国的手段满足日本民众在其他领域的优越感。现在,日本对中国的恐惧已经从口头上的诋毁,发展为暗做手脚制衡中国发展的实际行动。对美国重返亚太的欢欣鼓舞,插手中国国内分裂势力、南海事务;在东海不断地搞小动作制造危机,甚至是千里之遥的非洲,日本都要跟中国一决高下。在某种程度上,日本无非是通过对抗中国,在寻找一点大国、强国的信心和自豪感。
日本选择占据优势的钓鱼岛问题而非东海油气田问题向中国发难,更表明出日本内心的不自信。日本现在拥有对钓鱼岛的实际控制权,东海油气田却在中方的手中。日本这种既想挑战中国但又不敢彻底激怒中国的心理决定着它只能选择自己占有优势的钓鱼岛问题借题发挥。分析人士称,日本是源于内对深处的对华恐惧才“虚张声势”的。而且越是害怕中国,其行为表现的就越疯狂。这种扯着嗓子满世界叫嚣的样子正是在掩藏内心的混乱。
分析人士认为,日本紧急召回知华派人物丹羽宇一郎临时回国“汇报情况”,可见日本或已经发现了自身在对华政策上的“逻辑错误”。钓鱼岛争端折射出了日本政坛的混乱无序、民主党政权的如履薄冰。重重乱象之下,凸显了日本对华战略的困顿境况。日本人现在正处于“混乱期”,要恢复正常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日本对中日关系定位不明,根源在于它对自己的发展方向定位不清。一个迷失自我的国家,当然不知如何面对他国。日本人什么时候能够重新调整对华政策呢?只有到那时,日本人才能不在“思维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