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鹏:大国兴衰的历史教训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999 次 更新时间:2012-06-28 09:59

进入专题: 大国兴衰  

张海鹏 (进入专栏)  

【提要】在中国的经济总量超过日本之后,大家都希望中国成为一个举足轻重的世界大国,回顾历史上九个曾经辉煌过的大国历史,思考中国该从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美国等大国崛起的历史过程中吸取什么样的经验和教训。

2006年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大国崛起》,向公众介绍了世界上九个大国先后崛起的经验。其中有两点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首先,在介绍世界上九个大国崛起的经验时,往往只是从正面歌颂,而对于九个大国崛起过程当中他们所使用的血腥手段很少提起,从历史角度来看,这不是很全面的;第二点,前几年在国内外大家都希望中国成为一个大国,《大国崛起》这个电视片,多少有那么一点意味,满足中国人希望中国成为一个大国的心里愿望,我看了以后有这种感觉。从2010年我们的经济总量超过日本以后,大家都希望中国成为一个举足轻重的世界大国,所以我选择在这个时候回顾一下世界上大国崛起,思考一下中国该从世界上大国崛起的历史中吸取什么样的经验和教训。

一、六百年来大国兴衰的历史演变

(一)15-17世纪的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

首先说15-17世纪的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直到13世纪以后葡萄牙才成为一个民族国家,开始了海外探险活动,追逐海外商业利润,葡萄牙国王甚至把海外扩张定为国策。凭着当时的武力,葡萄牙在海外开辟了数十处商站,控制了东西方之间海上的商路,建立了一个以经济掠夺为中心的殖民帝国。我曾经在葡萄牙里兹本附近的一个海湾,看到一些纪念早期海外航行的建筑,在海边的一块空地上做了一个很大的世界地图,把15、16世纪葡萄牙人到过的地方在世界地图上标注出来。同时也有一些小的建筑物,表示妇女盼望葡萄牙航海人员早点归来等等。葡萄牙在世界上称霸的时间不是很长,到公元1580年,葡萄牙被西班牙占领,葡萄牙衰落了。

西班牙是葡萄牙的邻国,三面临海。西班牙人素有海上冒险的传统。15世纪末,他们摆脱了阿拉伯的统治成为一个独立的民族国家。西班牙国王非常积极地支持海外扩张,投入巨资来支持哥伦布。哥伦布不是西班牙人而是意大利人,他曾经请求但未能获得葡萄牙国王的支持,西班牙国王拿钱支持他的航行,使他到达美洲。西班牙建立了一支海军叫做“无敌舰队”,在世界史上是最有名的。

西班牙帝国维持到了16世纪末。然后荷兰、英国也兴起了。在英国兴起以后,西班牙衰落了。荷兰曾经称雄于17世纪。荷兰在过去也长期为西班牙所统治。荷兰又叫做尼德兰,与葡萄牙及西班牙相比,荷兰最早出现了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因素。欧洲资本主义的萌芽,这种欧洲资本主义的呈现,在世界史上是从荷兰开始的。16世纪下半叶,尼德兰的资产阶级领导了反抗西班牙统治的民族独立战争。在1581年荷兰宣布独立。1609年西班牙被迫与荷兰休战,承认了荷兰共和国的独立。这可以说是世界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荷兰打败了西班牙,历史上称为尼德兰革命。

荷兰是个很小的国家,比葡萄牙还要小一些。可是荷兰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得很早,封建专制力量比较弱。荷兰独立以后充分利用国家的优势来发展海洋实力,建立了强大的海军和庞大的海上运输团队。17世纪,荷兰的团队几乎垄断了全球的海上贸易,牢牢掌握着海上商业的霸权。当时,荷兰的人口不到200万,但是海船的总数超过1万艘,17世纪上半叶超过1.6万艘,当时欧洲人称其为“海上马车夫”。

荷兰对于资本主义世界最主要的贡献是金融业。现代的银行系统最早就是在荷兰建立起来的,最早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资本市场。英国等其他国家都吸取了荷兰在金融业方面的经验。荷兰在十七世纪下半叶开始走下坡路,由于国内经济基础薄弱,在与英国等其它国家的竞争过程当中败落下来。

(二)18-19世纪的英国和法国

18-19世纪,英国和法国开始兴起。英国从15世纪开始建立起专制的都铎王朝,通过推行重商主义,壮大了国家的实力,在1588年的时候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标志着英国的崛起。之后,英国的专制王朝继续海外扩张,在建立英帝国方面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英国后来还是在1640年发生了推翻专制王朝的革命。这对于之后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和英国的进一步崛起有很重要的作用。之后,英国取代了荷兰成为了海上霸主,建立了一个非常庞大的殖民帝国,在欧洲率先开始工业革命。到19世纪40年代,英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根据统计,1848年英国的铁产量占世界产量的一半,煤占到世界2/3,棉布占到世界1/2,铁路已经修了1万公里,英国贸易总额在这个时候占世界总量的20%-25%左右。一直到19世纪末,英国工业霸权才被美国所超过。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都被英国赶上了,英国在这两次世界大战中受到的损失很大,国力大幅度衰弱。

法国起步比英国还要晚,直到17-18世纪,国内的政局才稳定下来,后来形成了欧洲最强大的一个专制王权。当时法国也是通过王权来推行重商主义,很快就成为欧洲最强大的一个国家。1789年法国发生了资产阶级大革命,推翻了由路易十六的专制王朝。法国大革命一直是具有非常重要世界历史意义的,列宁说过:“整个19世纪,即给予全人类以文明和文化的世纪,都是在法国革命的标志下度过的。”它影响了一个世纪的世界历史进程。法国革命以后建立了共和制国家。一直到19世纪上半叶,法国出现了共和制国家和帝国的反复争夺,使得国家的历史发生了一些曲折。法国的工业革命比英国晚,整体水平也落后于英国,两次世界大战中法国都遭受了重创,后来在二次大战时期戴高乐将军领导了“自由法国”的斗争,战后坚持独立的外交政策,使法国保住了自己的国际地位。

(三)19-20世纪的德国与日本

我们再看看19世纪到20世纪的德国和日本。19世纪初,德意志各邦发起进行改革。1870-1871年发生了普法战争,法国战败。普法战争后德意志实现统一。以普鲁士为核心,建立起了德意志帝国。德意志帝国建国后不过三十年时间,工业发展就迅速赶超英国。20世纪初,德国的工业生产总值已经占到了全世界的16%,而英国却降到了14%。德国统一以后,德国的工业化使得德国的国民经济大规模的军事化,终于导致德国发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战。20世纪30年代德国没有吸取失败的教训,希特勒德国继续执行旧的军事扩张路线,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德国人民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在以上的这些国家当中日本是唯一一个东方国家,在明朝的时候日本还曾向中国进贡的。到17世纪初,日本确立了德川幕府的统治。日本过去有很多个藩国,每个藩国是由一个幕府来掌管。德川幕府的势力最强,把其他的藩都打败了,进而建立了统治。日本是一个以武士为基础的封建国家。在国内有260多个藩,长期实行锁国政策,经济文化非常落后。

1853年,鸦片战争十几年后,第一支美国舰队闯进了日本的江户湾,要求日本幕府开关。日本就如何对待美国舰船的问题进行了长时间的讨论,后来他们吸取了中国在抵抗英国侵略过程中失败的教训,认为日本应该向外国开放。1854年日本和美国签订了《日美亲善条约》,同意开国。随后英国、俄国、荷兰、法国、葡萄牙、意大利、普鲁士等这些国家也都和日本签订了类似条约,这些条约都有不平等条款,与中国和西方签订的条约类似,损害了日本国家的主权,日本也成为了一个半殖民地国家。

由于外国的侵略和日本国内幕藩统治非常腐败,导致了国内的社会危机。以日本武士为基础的一些改革派发起“尊王攘夷”的运动,倒幕开港。到1868年,明治维新成功把幕府推倒,废除了幕府,成立天皇政府。天皇政府在这些有改革气魄的武士的进一步推动引导下,模仿了许多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借鉴了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措施和条例。早期明治维新后,天皇政府中许多大臣都曾经到欧洲留学过,所以我们可以说这次明治维新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性的改革。明治维新后,日本很快引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经济得到很大发展,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日本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一个资本主义工业国。

日本由于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增强,明治政权的封建性还是很强。明治元年,天皇发布诏书,提出“开疆扩土,布国威于四方”的战略决策。沿着这条道路,日本迅速发展成为军国主义国家,日本把侵略邻国朝鲜和中国作为基本国策。到1894年前后,日本一方面与西方各国谈判废除不平等条约,同时向朝鲜和中国发动了进攻,这就是甲午战争。战争结果是中国战败,签订了《马关条约》。在《马关条约》的规定下,中国被迫解除了和朝鲜的宗藩关系。清政府承认朝鲜独立,实际上是实现了日本对朝鲜的控制。中国的军事力量退出朝鲜,同时,日本的军事力量进入朝鲜,为日本控制朝鲜半岛、进一步侵略中国打下了基础。《马关条约》除了规定日本在中国取得各项权利以外,还从中国割让了台湾、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日本得到辽东半岛以后俄国就不高兴了,俄国觉得远东这一带是他有影响的地方,日本拿到了辽东威胁了俄国的利益,因此,俄国在欧洲国家联合法国、德国对日本进行了干涉,日本被迫放弃了辽东。但是日本放弃辽东需要与中国谈判,而不愿意跟俄国、法国、德国谈判。谈判结果是日本将辽东还给中国,中国给日本三千万两白银补偿。

《马关条约》签订以后,日本从中国拿到两亿两白银作为战争赔款,另外加上三千万两赎辽费,还有威海的一百五十万两军费。当时日本军队没有全部退出中国,要求中国在三年付清两亿三千万两的赔款,否则日本就继续在威海驻军,而三年内日军在威海的费用由清政府出,每年五十万两军费。所以总共就应该是两亿三千一百五十万两白银,相当于当时的三亿五千万日元,这对于日本来说是极为庞大的收入,大大地滋养了日本的资本主义,武装了日本的军国主义战争机器,使日本在甲午战争以后挤进了帝国主义行列。

在三亿五千万日元这样一个极其丰富的收入基础上,日本取得了1904-1905年日俄战争的胜利。日俄战争是日俄在中国东北的土地上打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日本把俄国打败后,在美国签订了《朴茨茅斯条约》,取得了在中国的特权。1910年,日本正式吞并了朝鲜半岛,开始在朝鲜正式实行殖民统治;1928年,日本经过东方会议确立了以朝鲜为跳板侵略中国的大陆政策,这之后,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的侵华战争。

二、大国兴衰的历史教训

(一)大国兴盛的原因分析

对于以上几个大国的兴衰,我在这里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民族的独立,国家的统一,这是国家能够兴盛的第一个原因。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在以前都是被外国统治,国家未能独立的,都是先取得了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这样才有可能发展资本主义。美国也是一样,北美十三州也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与英国打了几年仗之后,在1776年宣布独立,到1783年英国才正式承认美国的独立。1861-1865年美国又发生了南北战争,主张分裂的南方势力失败,国家统一得以维护。前苏联也有类似情况,也是经过内战,同时又反对外国武装的干涉,到1922年才正式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随后,前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开始发展起来。

第二点是通过革命或革命性的变革,或者国内战争建立起国内稳定的政治环境,这是大国兴盛的一个基本前提。建立稳定的政治环境、提供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典型的例子还是英国和法国。以前人们在谈到英国崛起的时候,总是津津乐道英国的和平变革,其实在我看来,英国不止是有和平还有斗争。2006年《大国崛起》播出以后,总策划麦天舒在某报纸上发表了整整一版共一万多字的文章来解释他为什么要拍摄《大国崛起》这个剧本。他认为最主要的一点是要告诉中国人,让中国人看了以后知道什么叫妥协,他就觉得谢天谢地了,这是他说的最重要的一句话。他认为英国革命完全是在妥协中实现的,而中国人只知道斗争。其实英国在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当中,有斗争也有妥协,而妥协是在斗争的基础上才实现的。

在1640-1660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主要就是英国议会军与国王军发生了冲突。1648年,克伦威尔领导的议会军队打败了国王的军队,英国国王查理一世在1649年就被处死了。后来斯图加特王朝的复辟,在英国历史上称“光荣革命”。英国历史上的光荣革命是妥协的、是和平的、是没有打仗的。光荣革命虽然是以和平方式解决的,但是它是以暴力、以武装作为基础形成的和平。坚持王权统治的英国国王詹姆斯二世,用血腥的手段镇压议会里辉格党的武装反叛。议会在英国国内打不赢国王的军队,于是议会决定邀请在荷兰执政的国王威廉带兵进入英国。威廉正好是英国国王詹姆斯二世的女婿,威廉和詹姆斯二世的女儿带着荷兰军队开进了英国,英国国王詹姆斯二世看到抵挡不住这支军队的进攻,就逃跑了,威廉二世就登上了英国国王的王位。他这才接受了议会的条件,实现了所谓光荣革命。

从1640年到1688年被看作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1688年光荣革命以后英国发展就开始稳定了,英国的政治局面、社会局面就开始稳定了,这就为英国生产力的发展扫清了道路。经过一个世纪,英国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基础上产生了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工业革命。

通过国内战争建立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德国和日本也是这方面典型的例子。德国不是以革命形式来完成统一的,而是以普鲁士王国经过王朝战争道路实现统一的。1864年普鲁士王国战胜丹麦,1866年战胜奥地利,1871年战胜法国,完成了德意志帝国的统一。日本是由武士改革派发起倒幕战争并取得胜利,出现了明治维新“殖产兴业”的局面。

第三个因素是国内比较安定,没有战争行为,又很少卷入与外国的战争,从而为国内提供了稳定的政治环境。美国在这方面是一个例子。美国除了独立战争、南北战争以外,国内基本上没有其它战争行为。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美国都参战很晚,关键是两次战争,美国国内没有受到战争的创伤。而且两次大战美国都发了战争财,这也为美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第四,是着力发展经济、完成工业革命的过程。发展国内经济是这些国家崛起的基本原因。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处在商业资本主义时代,主要经济活动是从事商业活动,特别是海外商业活动。英国不仅发展商业和航海业,而且在国内的农业、制造业、交通、服务业等经济部门都有较好的发展。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实行工业革命的国家。德国和日本都改变了自由经济,利用了国家杠杆,大力推动国内经济的发展,努力赶超先进国家。德国在钢铁工业、电气工业、化学工业方面都走在世界前列。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没有封建传统束缚,资本主义工商业得到顺利发展。19世纪下半叶,美国发起了西部大开发,建立起了西部资本主义农业区,促进东部工业区迅速发展。美国的西部大开发曾经得到华侨的大力支持,西部的很多大铁路,特别是其中一些危险的路段都是华人修的。

前苏联也是集中力量发展经济。列宁在十月革命后指出,社会主义革命,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后,要把创造高于资本主义的劳动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提到首要地位。1925年12月俄共十四大决定开展大规模工业化建设,1928-1937年顺利完成两个五年计划。这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依靠国家力量大力推进有计划的经济建设的首创。正是这两个五年计划的实施,打下了国家的经济基础,成为战胜德国法西斯的强大物质力量。到1940年,前苏联年产1800万吨钢,1.6亿吨煤,3100万吨石油,483亿度电,基本上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工业总产值超过德国、英国、法国,居欧洲第一位,在世界范围内,仅次于美国。

第五,这些国家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眼睛向外,建立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世界市场。世界各大国的发展,没有一个是只盯着国内的,他们都在寻求有利于自己经济发展的世界市场。葡萄牙、西班牙、荷兰都是首先开拓海外市场,发展海外商业贸易活动。英国更是全盘借鉴荷兰的商业经验,发展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工业国和第一大贸易国。1870年,英国在世界贸易中已占到24.5%。这些大国都力图在世界上建立自己的商业网络和贸易市场。16-17世纪之间,葡萄牙从本土到印度的果阿-澳门-日本长崎-巴西,形成了遍及全球的贸易网络。日本在幕府统治时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拒绝开放,经济发展十分落后。明治维新后,推行“文明开化”、“脱亚入欧”,全盘吸收欧美经验,引进资本主义的一系列制度,使日本迅速走上了工业化的道路。

第六,就是在国外掠夺殖民地,在国内实行圈地运动,建立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同时,获得战争赔款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资本主义列强之所以成为大国,掠夺海外殖民地养肥自己是一个重大原因。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是小国,它们称霸时,殖民地遍及全世界。今天世界上讲葡语、西班牙语、法语的国家有很多,讲英语的国家更多,这基本上都是殖民地时期形成的。葡萄牙人在非洲建立了殖民地,并且越过了非洲的好望角,进入印度,到达中国南海和日本,推向大西洋,在美洲建立了大片殖民地,一度垄断了世界的香料、黄金、食糖贸易。葡萄牙是最早从事黑人贸易的国家,葡萄牙从黑奴贩卖中获取了暴利。16世纪,葡萄牙从非洲掠夺黄金270吨以上。在统治巴西的300年里,葡萄牙掠夺黄金总值6亿美元,还有3亿美元的钻石。

西班牙也从殖民地获得了巨大利益,除大洋洲外,世界各大洲都有西班牙的领土。非洲的突尼斯,亚洲的菲律宾,拉丁美洲除了巴西,都是西班牙的殖民地。根据记载,16世纪上半叶,西班牙每年从美洲运回本国的黄金有2900公斤,白银3万多公斤。在占领拉美的300年期间,西班牙从那里掠夺黄金数百万公斤,白银上亿公斤。

荷兰在海外也建立了强大的殖民帝国。荷兰成立的东印度公司,主要经营亚洲的殖民活动,首先抢占了葡萄牙的殖民地印度尼西亚,也曾一度占领我国领土台湾。西印度公司主要经营非洲和美洲的殖民活动。这两个公司在海外抢占的殖民地,比荷兰本土大60倍。西印度公司在非洲和美洲殖民地主要从事黑奴贩卖活动。1621-1734年西印度公司总共贩卖黑奴46万人。18世纪初,荷兰贩卖奴隶总额占到世界奴隶贸易额的一半左右。

英国在“光荣革命”以后的两个多世纪中,参与了全面的殖民战争和殖民掠夺,建立了庞大的殖民帝国,号称“日不落帝国”。虽然18世纪北美13个殖民地的独立,给了英国殖民体系以打击,但是英国丝毫也没有放松对世界各地殖民地的掠夺。我们仅以1840年英国发动对华侵略的鸦片战争以前的历史为例。在亚洲,17世纪,英国东印度公司占领了印度的马德拉斯、孟买和加尔各答,18世纪中叶英国出兵占领孟加拉,此后又数次发动对印度的殖民战争,到19世纪30年代,除中部、北部若干土邦外,整个印度成为英国的殖民地。印度从此成为英国侵略亚洲各国的后方基地。

英国用来打开中国大门的特殊商品鸦片,主要产地就是印度的孟加拉。1824年,英国又把马来亚的槟榔屿、马六甲和新加坡合并为海峡殖民地。北美的加拿大和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在18世纪就成了英国的殖民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也在1839年接受了英国的统治。19世纪初,英国还取得了西非洲的冈比亚、塞拉勒窝内和黄金海岸等地以及南非的开普殖民地。大略统计,19世纪前期,英国拥有的殖民地领土为二百多万平方公里,人口达一亿,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的霸权。

法国和德国也在海外建立了殖民地。日本是后来者,在掠夺殖民地方面,也不择手段。它不仅占领了我国的台湾长达50年,而且把清朝的藩属国琉球也强行收为己有,成为日本冲绳县。琉球当时是一个王国,中国当时是琉球的宗主国。历史上琉球和中国在明、清朝时关系都很好,经常来进贡。在1872年台湾事件以后,琉球的一些渔民在台湾南部遇到风浪的时候被当地的少数民族给杀了,其中有个别人逃出来了,后来逃到福建福州,报告了中国方面。从此以后日本就和清朝交涉,日本说琉球是日本的,琉球人在台湾被杀了,中国应该赔偿。交涉了很长时间,当时中国的总理衙门在和日本人交涉时候也说了一些错话,说杀人的都是生番,是在教化之外,实际上是说没有接触汉族,没有接触中原的文化跟历史,但他并不表示那个地方不是中国土地。那么日本就抓住这句话,说既然他是在教化之外那就不是你们土地了,那我们就可以自己处理了。经过反复的交涉,清朝政府赔偿了50万两银子。1870年日本迫使琉球北部几个小邦国成为日本的藩,要他们向日本进贡。美国曾经提出过一个建议,把琉球分成三部分,北部靠近日本的几个岛划给日本,南部的几个岛划给清朝,琉球中部的大岛还是叫琉球王国。这个建议清朝政府没有认真对待,李鸿章他们没有把这当一回事,没有正式答复。所以,日本在1879年就正式宣布吞并整个琉球,改称冲绳县。

美国在1776年独立的时候,只有北美十三州。独立后,美国利用战争等强制手段向西部扩充、兼并,把富饶的大片土地攫为己有,大体上形成了今天的美国领土。在19世纪末,美国的经济已经超过英国。1898年通过美西战争,使菲律宾成为自己的殖民地。从表面上看,美国的殖民地与各个殖民大国相比是比较少的。但是美国在1823年发表“门罗宣言”,反对欧洲列强把美洲独立国家当作殖民地,实际上是把美洲当作美国的后院;1899年美国又针对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甲午战争以后,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时,美国正在进行美西战争,没有在中国划到势力范围,于是美国强调在华门户开放、机会均等。20世纪是美国的世纪。美国已经不在乎占领多少殖民地了。它从全世界收获的政治、经济利益已经很多。

掠夺殖民地,实行圈地运动是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圈地运动在欧洲各国是普遍现象,其中英国最为典型。英国在15、16世纪一直到18、19世纪,经历了历史上最有名的圈地运动,使农民陷入一种极端悲惨的境地。因此,英国在16世纪多次爆发了农民起义。19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取得决定性胜利,英国议会通过立法使得圈地合法化,国家机器强迫农民服从圈地法案。当时英国资本主义农业的发展以及工业化中劳动后备军的提供,都是建立在血腥的暴力基础上的。当时马克思评论过英国的圈地运动,他说:“从15世纪最后30多年到18世纪末,伴随着对人民的暴力剥夺的是一连串的掠夺、残暴行为和人民的苦难”,“被暴力剥夺了土地、被驱逐出来而变成了流浪者的农村居民,由于这些古怪的恐怖的法律,通过鞭打、烙印、酷刑,被迫习惯于雇佣劳动制度所必需的纪律”。英国的圈地运动使很多农民失去土地,失去土地的农民在城市就变成流浪者或者乞丐,英国议会多次通过法律对乞丐和流浪者要给予惩罚,严格的惩罚甚至鞭打他们,迫使这些流浪者进入工厂当工人,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要迫使他们习惯于雇佣劳动制度所必需的纪律。

除了圈地运动以外还有一个战争赔款,这也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1871年普法战争,德国从法国获得50亿法郎的战争赔款。这笔钱对于推动德国国内市场的活跃,起了重要作用。尤其是从法国割取阿尔萨斯-洛林,使德国增加了150万人口和丰富的铁矿资源,构成了德国工业发展的重要基地。日本从中国夺取2亿3千万两白银,奠定了日本帝国主义的经济基础。1901年中国同列强签订了《辛丑条约》,中国赔偿各国近10亿两白银。当时条约正式写的是明确赔偿4亿5千万两,为什么赔4亿5千万两?原先他们给中国提出了一个很大的数字,中国政府不可能赔那么多钱,在中国担任总税务司的英国人赫德提出了4亿5千万两赔款的建议,因为他估计中国当时正好有4亿5千万人,要求每个中国人都要承担责任,每个人赔一两就变成4亿5千万两。而且4亿5千万两是要求39年还清,不能提前还,附带着很多附属条件。如果按照39年还清,加上利息应该是9亿8千多万两白银。这笔赔款一直赔到1943年。1943年是中国抗日战争期间,美、英为首的国家希望中国坚持抗战,来支持他们对欧洲法西斯德国的斗争,所以1943年美国主动提出来和中国谈判签订了一个《中美新约》。这个条约的核心是废除1901年的《辛丑条约》。1943年开始美国、英国分别和中国签订了新约,中国就不用继续向美国和英国赔款了。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是战败国,大战以后中国就不赔德国钱了。1917十月革命以后列宁就表示放弃这个赔款,所以后来我们就不赔俄罗斯钱了。第二次中日战争发生,中国对日宣战以后,我们也不赔日本钱了。就剩下美国和英国,通过1943年中美和中英新约,中国正式取消了所有赔款。从海关统计上看出,截至1943年,中国实际赔款6.7亿两白银。美国根据《辛丑条约》拿到这些赔款以后,美国国会当时内部有检讨,认为他们派军队到中国去也没有花那么多钱,从中国拿到的赔款却大大超过他们的军费开支。在190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一个法案,退还部分赔偿,这就是所谓的退还庚款事件。退还庚子赔款的结果就是我们清朝在1910年在北京办了一所留美预备学校,1911年正式定名为清华学堂,这就是清华大学的前身。

后来英国、日本也仿照美国退还庚款。我可以讲一下这个小故事,日本退还庚款没有成功,约在1929年前后,日本国会议员发言:为什么中国留美的学生都爱美国,而留日的学生都反日本?要求当时的日本政府检讨对于中国留学生的态度,他们就觉得应该延用美国的办法把庚款拿出一部分,给中国学生作为生活费。国会通过了这个意见。文部省在正式执行的时候,要求中国留学生在领款通知书上签字,表示领款人要对日本国感恩戴德。据我所知,领这个钱的中国人都是不高兴,据记载有不到10几个人领过这个钱,后来的学生就都没有领过钱了。这个钱本来是中国的,你现在要退款凭什么要我们对日本政府感恩戴德呢?我们不能领这个钱。大约1931年,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曾经对留日学生发过正式通知,一律不领日本的钱。

以上的几个例子都说明了大量的战争赔款激活了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

第七,这些国家崛起,都重视科技和教育。英国和法国都通过法律建立了现代教育制度。在德国,大学毕业生比商人、企业主受到更大的尊重。德国首相俾斯麦曾经把普法战争的胜利归功于德国的小学教师,他认为德国的小学教师培养了德国优秀的学生。有人认为,德国最大的本钱是智力。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德国开办了大量职业学校、工学院和高等商业学校,培养了许多高层次的企业管理人员、科技人员和有知识的熟练工人。日本是后发展的现代化国家,用发展近代教育,来开发民智。1872年,明治政府颁布了《学制》,1872年以后日本就开始推行义务教育制度,比中国早很多年。实行义务教育的大国中,英国在1870年,日本在1872年,法国1882年,美国1918年,德国1919年,先后在国内宣布实行义务教育制度。日本的小学入学率在1908年就已经达到97.8%。前苏联在建国以后也首先国内实行了义务教育。

美国也一直重视教育。1958年美国通过了《国防教育法》,决定全国范围内由联邦政府直接拨款支持教育,这为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进行教育改革提供了前提。美国在高等教育方面,一直处在世界领先地位。美国高等学校总数、在校生总人数、高等院校毕业生总人数以及它们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例,在世界上都是首屈一指。美国在科技投入上也极其巨大,据记载,1999年,美国政府和私人机构的研发投入达到2500亿美元,超过了日本、德国、英国、意大利和加拿大的总和。这些对于发展美国的经济都作用很大。

(二)大国衰败的原因分析

对于这些大国的衰败,我们也可以总结出几条原因。

第一条是体制呆滞,不适应进一步发展的要求。西班牙、荷兰都有这种情形。16世纪西班牙称霸海上时,国内还是封建专制,不懂得市场经济规律,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也抑制了资本主义因素的生长。它的霸业不能持久与此有关。荷兰虽已是资产阶级专政,但政治体制并未理顺,中央的权力结构叠床架屋,中央和地方权力未能明晰区分,导致效率低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不能有效运作。荷兰的国内政治制度使得荷兰的国际竞争力变弱。

法国在1789年大革命以后,国内政治体制长期得不到稳定。法国革命虽然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政治体制多变。拿破仑当政,成为帝国,拿破仑失败后又恢复了君主制。整个19世纪,法国从君主制到君主立宪制,再到共和制、帝国制,又回到共和制。循环往复,极不稳定。这种多变的政治体制,显然阻碍了法国在世界上发挥影响力,也阻碍了法国经济的发展。

英国也有这种情形。英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带头羊,但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落后了。电力、化学、石油、电器、汽车等工业都落后于德国和美国,失去了发展机遇。英国长期实行“自由经济”政策。但在面对实行国家干预和指导的国家时,他的自由经济政策就会碰壁,影响它的经济进一步发展。如,英国实行自由经济政策,德国实行政府干预,英国商人在与德国商人做生意时,就容易碰壁。

前苏联崩溃,失去世界大国地位,在一定意义上也与国内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僵滞有关。二次世界大战后,斯大林错误地分析了世界形势,认为资本主义的危机在战后进入了新阶段,因而对国内提出的改革建议置若罔闻,对西方社会出现的新科技革命采取了否定和抵制的态度,使得前苏联在计算机科学方面与西方拉开了距离,丧失了发展机遇。对于前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和经济体制,20世纪60-70年代的前苏联也曾经想改革,但收效不大,经济难以持续发展,加上其他各种因素,使前苏联走向崩溃。

第二点是国土狭小,没有国内工业基础或者国内市场。像葡萄牙、西班牙、荷兰都有这个问题。没有国内工业基础和国内市场,单靠海外贸易,很难持久。当其它更有实力的国家发展起来后,这些国家很难与它们竞争。所以它们的霸权地位,不能长久地保持下去。

第三个原因是殖民帝国庞大,治理困难。英国是一个典型。大英帝国全盛时期,殖民地遍及全球,实在无力东西兼顾。印度作为“帝国王冠上最珍贵的宝石”,英国费尽心机,也难以平息印度人民的反抗烈火。维持庞大的殖民帝国,需要有强大的军事力量。1914年英帝国总面积达到3380万平方公里,人口4亿,面积比英国本土大130倍。到英国国力衰弱时,这个庞大的帝国就使英国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世界大战中,英国无力保护殖民地的安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的殖民体系开始瓦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的殖民体系完全瓦解了。英国的大国地位也就随之消失了。

第四点就是穷兵黩武,发动和参与不义的战争。西班牙、法国、日本都是这样。16世纪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横行海上,到处发动战争,消耗了国力,大国地位难以保持。法国在拿破仑时期也是穷兵黩武,企图称霸欧洲。19世纪初,法国发动征服英国的战争,在海上遭到失败,接着又发动征服奥地利、德国的战争并获胜,1812年在对俄远征中失败。穷兵黩武,消耗了法国的国力,阻碍了法国经济的发展。

英国参与了两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军伤亡80万人,军费造成财政赤字剧增,从美国的债权国变成了美国的债务国,不仅丧失了伦敦的世界金融中心地位,也丧失了海上的霸主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战,英军伤亡30万,约50%的英国商船被摧毁。多年积累的黄金、美元储备和海外资产消耗殆尽,欠美国的债款就达210多亿元。英国实际上破产了。

德国更是两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两次大战的结果都是投降。与全世界为敌,得到这样的结果是必然的。日本在战争中发了横财,也在侵略战争中走向了末路。发动不义的侵略战争必然失败,这是历史的必然结论。日本在战败后被美国占领。由于美国的世界战略,美国又回头支持了日本。今天日本虽然又发展成为一个世界经济大国,它在政治上的举动受到全世界的监视,它否认侵略战争罪责,得到全世界的谴责。

第五点,这些大国都骄奢淫逸,缺乏进取精神。从葡萄牙、西班牙、英国都可以看到这一点。葡萄牙在海外的暴富,使葡萄牙贵族养成了奢靡之风,挥霍和享受成为社会风尚,一般平民也养成了好逸恶劳的作风。这样的环境使葡萄牙人缺乏进取精神,它的海上称霸坚持不了多少时间。这样情形在西班牙,也是同样的。

英国丧失霸主地位,与此也有关。殖民地的丰硕回报,在英国养成了一个食利阶层,贵族绅士都是这样的食利阶层。企业家缺乏进取精神。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英国落后,与缺乏这种精神有关,落后的企业不思改造也与缺乏这种精神有关。在19世纪末,恩格斯就指出过这种情形。他说,英国民族沙文主义的狂妄自大,在商业上也有表现。英国的工厂主要求客户说英语,而德国工厂主就跟客户说一样的语言,结果把英国的市场都占领了。

第六个因素是我行我素,不顾世界上多数国家的反对,单边主义,以统一世界为职志。这个主要就是美国。20世纪是美国的世纪。美国参加了两次世界大战,不但没有受到损失,反而从战争中获利。二战后,美国与前苏联是两个超级大国。前苏联崩溃后,今天的世界只有美国一个超级大国。可以说,这个超级大国的综合国力,超过了以往所有大国综合国力的总合。美国在二战后一二十年时间,几乎可以看成一个绝对的超级大国。到20世纪70年代,美国人感到已经不能为所欲为了。1971年7月6日,美国总统尼克松第一次公开承认美国处在相对衰落之中。他认为,国际战略格局已发生变化,不仅仅有两个超级大国,而是有美国、西欧、前苏联、中国和日本五大力量中心。当然,美国作为今天唯一的超级大国,其走向衰落的过程将是很长的。

美国一向以世界领袖自居。它要充当世界警察。它要把自己的政治制度、思想观念强加于世界。20世纪下半叶,世界上发生的战争,大多数都与美国相关。今天美国在世界130个国家和地区驻扎了40万军队。最近十来年,打伊拉克,打南斯拉夫,打科索沃,打阿富汗,虽然联合国反对,它仍然为所欲为。它还在前东欧国家策划“颜色革命”,在亚太地区强化美日韩同盟,制造朝鲜半岛不安定局面,现在又在中东地区煽动所谓“茉莉花革命”。不断地侵略扩张,需要庞大的军费。当年的越南战争,打了8年,美国共支付1110亿美元,相当于现在的5000亿美元。维持已经占领的阿富汗和伊拉克,每月将近50亿美元。2003年,美国国会通过2004年度国防开支法案,达到3680亿美元,还不包括阿富汗和伊拉克的军事开支。庞大的军费开支对于美国,也是难以持久的。现在在阿富汗、伊拉克长期驻兵已经维持不下去。美国人民的反战情绪也很高。阿富汗、伊拉克尚且如此,美国还能再打一次朝鲜或者越南战争吗?布什给奥巴马总统留下了一个烂摊子,难以收拾。2008年秋后,又碰到金融危机,至今,美国国内就业率还没有提高,经济复苏还有待观察。美国的相对衰落,现在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三、中国从大国兴衰中应该学到什么

(一)中国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大国

中国应该从大国兴衰当中学到什么?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

第一点中国想做一个什么样的大国。从经济总量上看,中国今天已占世界前二名,似乎已经是一个大国。最近十多年每年经济发展都以10%的比例在增长。国内外都在谈论中国将成为世界大国。如果正常发展,政局稳定,社会稳定,完成这样一个发展要求将是可能的。中国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政治经济大国是可能的。

问题是中国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大国?中国是要像欧美资本主义大国一样做侵略、掠夺殖民地、瓜分势力范围以自肥的大国吗?中国要像帝国主义国家那样,做依靠发动战争以欺凌弱小国家、要靠穷兵黩武来积累财富分配世界资源的大国吗?中国是要像前苏联那样成为社会帝国主义那样的大国吗?我觉得这三种大国形态都不应该是中国发展的选项。

中国现在只是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从人均GDP来说,中国距离中等发达国家还很远,现在世界上的排名在110名之后。中国国内还有2000万以上贫困人口没有脱贫。中部和西部地区还比较落后。中国国内的各种社会矛盾还很多,贫富差距很大。贪官污吏实际上威胁着政权的安全。我们今后十年、二十年的工作任务还很重。我认为,中国目前还不需要津津乐道地谈论做大国的问题。即使到本世纪中叶,人均GDP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距离发达国家还很远,我们永远不要自满,永远不要做称霸世界的大国。毛主席当年说“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应该是我国发展的长远战略。我们不要做西方列强在世界上做过的那些坏事。中国要对人类作贡献,不能用损人利己的方式,不能用侵略、掠夺、压榨别国的方式,不需要用战争的方式。中国要富,要带动世界一起富。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在国内是如此,在国外也是如此。只有这样,世界才会安宁。世界安宁了,中国才能获得发展的环境。中国获得了和平发展的环境,国内稳定,就是对和谐世界的巨大影响,就是对世界的贡献。

(二)中国要从大国的兴衰中学到什么历史教训

我觉得9个大国当中有些经验我们可以借鉴的,有些经验我们是不能借鉴的,另外一些要靠我们自己创造。

哪些经验我们可以借鉴呢?第一,反对外国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创造走向工业化、现代化的政治前提。许多西方大国都有这样的经历,我们也是这样做的。这样的历史经验值得肯定。第二,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用法律和制度努力保证国家和社会的稳定。第三,抓住机遇,实现工业革命。西方社会迄今为止,经历过的三次工业革命,我们都要努力追赶,努力实现。在未来,我们如果能够抓住生态、能源、环境和生命工程引发的新一轮工业革命,我们还将获得很大的发展机会。第四,注重教育和科技的投入,给经济发展不断注入新的动力,努力做到发展的可持续性。我国十二五期间教育投入将达到GDP的4%,与发达国家还有距离,甚至比印度还少,我们还有增加的空间。

上面就是我们可以借鉴的一些经验,还有一些不能借鉴的东西。第一,建立殖民体系,掠夺、压榨殖民地,历史证明这是西方发展中最可耻的一面,是人类社会的历史教训,我们的发展不可能走这条路,现时世界也不容许走这条路。第二,用战争、侵略的方式来剥夺别国发展的条件和机会。这往往会造成世界历史的倒退,造成已有生产力的破坏。侵略的、非正义的战争是人类历史上的怪物。我们的发展中不能容许这样的怪物继续存在。第三,欧洲特别是英国出现过的剥夺农民、农村、农业的圈地运动,用这样强制的、不人道的办法来为工业革命提供劳动后备军,我们的发展中不能采用。我们要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的办法缩小城乡差距;用免农业税的办法减轻农民负担;用在农村彻底实现义务教育的办法,来提高农业劳动力的知识水平;用农业现代化示范的办法,吸引农民采用新的科学技术提高农产量;用发展经济、发展城市与乡镇的办法吸引农村劳动力;等等。

哪些要靠我们自己的创造?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验,是以往任何国家都不曾提供过的,这要靠我们自己来创造。将近60年来,我们在经济制度上经历了计划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两个阶段,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了一个时代,在发展经济方面已经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应该说,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已经过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业已初步建立起来。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这个总的概念中,如何从制度上、法律上、价值观上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这两个本来对立的概念,从内涵上结合起来,恐怕还需要在实践中积累经验,也需要及时在理论上加以总结。现在国内外都在热烈讨论所谓的中国模式,或者中国道路。这是一项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创造性劳动。中国人在总结中国模式、中国道路方面还需要下一番功夫。

市场经济,是西方社会组织社会经济的成功经验。市场经济是经济生活、资源配置的运作手段。但是,“看不见的手”也不是唯一的手段。市场经济手段与国家干预适当的结合,会使经济运转更好。前苏联和我们过去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排斥了市场经济手段,证明是对经济发展不利的。现在我们要把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方向结合起来。

应该看到,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之间也存在相互排斥的一面。利用市场经济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有利方面,限制其消极方面,不能让市场经济像野马一样毫无顾忌地自由驰骋,要给市场经济带上笼头。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贫富悬殊也不是社会主义。革命目的不是要造就无产者,是要让社会更加公正,分配更加公平,消灭贫穷与贫富过度的差别,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实现社会经济的高速增长,实现国民生活的同步提高,让人民群众都能享受经济增长带来的好处,尽可能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这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目的。因此,在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相结合上做文章,包括科学发展观,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包括正确处理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在当前尤其要注意处理好生产和分配的关系,都是在处理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这是我们现在和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这两者的结合是大文章,做好了,将是我们对世界、对人类的重大贡献。希望我们在这方面能够稳妥地前进,能够走得很好,能够比以前各个大国都取得更丰富的历史经验,来超越以前的历史大国。

来源:《理论视野》2012年3-4月

进入 张海鹏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大国兴衰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历史学 > 世界史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54884.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