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晓锜:概念论15:人类智能和机器人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226 次 更新时间:2012-06-23 22:58

进入专题: 概念论  

叶晓锜  

制造具有人类智能的机器人,是人类的向往和追求。这样的向往和追求,不仅关乎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更关乎人类未来命运的改变。

人类能不能依照自身的方式,造就具有人类智能的机器人呢?对此,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见解:

一种见解认为,人类可以通过计算机芯片技术和软件程序的研发,通过数学模块对大脑神经活动的模仿和置换,造就出具有人类智能的机器人。并不无担心地认为,人类将在不远的将来制造出比人类智能更为强大的机器人,进而被这样的机器人所接替和取代,并深深忧虑:“我们是在制造上帝,还是在制造我们潜在的终结者”。

另一种见解认为,算法和思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人类智能是巨量神经元的极为复杂的化学活动,它不是算法,不是数字模式,不是数据库。人类智能是大自然的造化或上帝的赋予,人类永远也无法依据自己的创造力造就具有人类智能的机器人。

人类能否制作出具有人类智能和超越人类智能的机器人呢?

要回答这样的问题,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何谓人类智能,人类的智能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构成,人类的智能是怎样生成和发展出来的,只有搞清了这些,思想才能穿透地作出前瞻性的回答。

我在概念论的各篇探讨中认为:

1、人类的意识方式和意识结构并不是天赋的和先验即有的,也不是在创生时刻就被完全预置和安排好的,亘古至今永恒不变的。人类的意识方式和意识结构有着它的生成、进化和发展的历史进程。

2、人类的意识方式和意识结构是一种以经验为根基的概念方式加入,人类的智能是以经验为根基的概念创造,是经验智能和概念智能的综合。

具体地来说:

第一,意识和智能不是神秘的,它同物理活动、化学活动、生理活动一样,是自然世界极为平常、普遍和广泛的存在方式。地球上的生命体有着三种不同的意识方式和两种不同的智能。即:

反应意识,知性意识和概念意识;

经验智能和概念智能。

第二,经验智能原发于生命体触觉的刺激反应和多元触觉合成判断。概念智能则是经验智能基础上的概念方式加入。

第三,概念方式源自于生命意识的文化性进化,即,它是一种以符号为中介和表象,具有指称和定义、抽象和概括构造的意识活动。这种意识活动以其概念方式的加入,把经验智能所提供的经验感知,制作和转化为概念认知,并由概念运动的普遍必然方式造就观念、思想、知识、自我意识和概念之物的创造,使得人类获得了概念创造的智能。

第四,经验智能和概念智能的互为关系是:经验智能提供经验感知,概念智能则把经验智能提供的经验感知制作和转化为概念认知。概念智能活动并没有到此结束,它进而一方面,以其概念运动的普遍必然方式,造就种种概念建构;另一方面,以其概念运动的普遍必然方式,将种种概念建构反馈于经验活动的求证,在概念方式和经验方式的统一中,把自然之物的利用转化为概念之物的创造。人类的工具文明,产品文明、科技文明、艺术文明和社会文明,等等,都是概念之物的创造。

由此,人类的意识结构是以经验为根基的概念方式加入,人类的智能是以经验为根基的概念创造。人类智能机器人的创造,要抓住经验智能的触觉机理和概念智能的逻辑方式,进行模块设计,使电脑运算和程序设计走向人类智能的结构方式,以取得重大的科学突破。

一、经验智能模块。

经验智能,由反应意识和知性意识构建,以触觉反应和合成判断为机理。

1、反应意识。

反应意识是一种生命体触觉的“刺激 —— 反应”行为,它是意识的开端。来自外部对象的刺激引动触觉的“刺激 —— 反应”机制,造就反应意识,如种子的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发芽的“刺激 —— 反应”行为,病毒在侵入寄主后进行复制的“刺激 —— 反应”行为,等等,我们都可以把它们归之为反应意识。

反应意识基本原理:

第一,反应意识根源于生命体的触觉;

第二,反应意识以“刺激 —— 反应”为原发驱动;

第三,反应意识是单一的、专项的触觉生成。即,它只对单一的、专项的刺激作出反应行为。如蜘蛛只对蛛网的触动作出反应行为,而对蛛网外发生的事情无动于衷。

2、知性意识。

知性意识是意识的进化和智能的开端,它是多元触觉的合成判断。许许多多动物,包括人类在内,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体觉、性觉等多元触觉的生成,以及通过神经回路的传递和大脑中枢中的合成,生成种种知性的判断,如,食物的判断、形体的判断、位置的判断、速度的判断、环境的判断、角逐的判断、强弱的判断、安危的判断,性别的判断、追捕的判断、逃离的判断,等等,并由此生成知性判断的择取行为。

神经回路和大脑中枢在生命体中的出现,是多元触觉合成判断的生理基础,是知性意识的生物性标记。

一般来说,低级生命体,如植物和微生物只有单一的、专项的触觉,而没有多元触觉的合成判断。而对于高级动物来说,其多元触觉合成判断是与神经回路和大脑中枢的进化和出现互为关系的。当然,知性意识的多元触觉合成判断能力,在动物与动物之间,动物和人类之间,人与人之间,因种种生存经历的不同,在漫长的进化历史过程中有着各种不同的差别和发展程度。

知性意识的基本原理:

第一,以多元触觉为基础;

第二,以神经回路和大脑中枢为标志;

第三,以“合成 —— 判断”为机理。

智能电脑的第一步发展是进行经验智能模块的设计。

二、概念智能模块。

概念智能的本质是经验智能基础上的概念方式加入,以概念逻辑为机理。

概念智能的特点是:

1、它是一种概念方式的加入。即,通过以符号为中介和表象的指称和定义、抽象和概括的构造,将经验智能所提供的感知,制作和转换为概念方式的认知。

2、它以概念逻辑为架构,即以概念运动的普遍必然方式,进行各种概念建构,并将各种概念建构反馈于经验方式的求证,在概念方式和经验方式的统一中驱动概念创造的实践活动。

智能电脑的进一步发展就是走向概念智能的模块设计。然而在这方面,也就是如何从概念方式和概念逻辑的架构上,进行概念智能的探讨和设计,至今未见到任何专著的论述。我以为如果智能的程序设计不引入概念方式和概念逻辑的架构,是无法创造具有人类智能机器人的。

智能机器人的发展目前已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人类科学技术在今天,已经能够制造各种具有专项触觉刺激反应行为能力的机器人;也能够制造简单的多元触觉合成判断智能的机器人,尽管这样的智能机器人还是极为初级的,离较为高级动物的经验智能还有很大的差距。总的来说,智能机器人的研究目前仍处在反应意识和知性意识的探求中,处在经验智能的摸索中。

今天,科学家们力图通过对神经元和大脑中枢处理机制的揭示,用计算机芯片和数字技术,制造出具有人类智能的机器人。美国犹他州立大学计算机系教授雨果•德•加里斯认为,这不是一个很遥远的梦,可能会在一瞬间,在20年之内就会来到我们面前。

是否能20年内来到我们面前?我以为这是非常值得存疑的,也是过于乐观了。人类在智能机器人研制上,特别是具有人类智能的机器人研制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无论是在经验智能的研制和概念智能的研制上,都有理论创新和技术实现的种种难题。

雨果是从神经网络的程序模拟上设计意识行为的。然而,我以为计算机芯片和数字技术的发展,如果仅仅停留在神经网络的程序模拟上,是不能产生人类智能的。雨果在他的《智能简史》承认:“具体来说我对哲学方面的东西,比如针对人类思维真的不是很了解”,这个承认实际地说明了雨果在这方面所存在的根本性欠缺,这种根本性欠显露了雨果的工作是难以进入人类智能的。

我以为,研制人类智能的机器人,计算机芯片和数字技术的设计必须深入地搞清经验智能和概念智能的不同意识机理,要有新的基础理论的指导。而这样的基础理论就是生命意识的进化理论和人类意识的结构理论。近代以来,科学的发展一再证明,任何一项重大的科技创新都需要基础理论的支撑和导向。

在人类智能机器人的研制和设计上:

第一,要在哲学上创立生命意识的进化理论和人类意识的结构理论,从哲学上予以突破,使得人类智能机器人的创造获得基础理论的指导和支撑。

第二,要继续深入地研究和设计更为高级的经验智能模块,建造一个良好的子宫,为概念智能的着床提供良好基础。

第三,要着手概念智能模块的研究和设计,使计算机芯片和数字技术,具有概念智能的能力,即获得将经验内容转化为思想形式,经验感知转化为概念认知的逻辑智能。

对于概念智能模块的计算机芯片和数字程序设计,本人以为要把握:

1、感知转变为概念的技术和程序。其功能是把触觉的刺激反应和合成判断所提供的经验感知,转变为概念认知,使机器人具有概念构造的能力。

2、概念逻辑的技术和程序。其功能是以概念逻辑的方式进行概念建构,使机器人拥有概念方式的观念、思想、知识和自我意识。

3、概念方式反馈经验方式的技术和程序。其功能是通过概念方式到经验方式的反馈,造就概念方式和经验方式的统一,以及经验方式和概念方式的循环往返,使机器人获得概念创造的实践能力。

以上,我就人类智能机器人的制作,从哲学的视野上提出一种导向性的意见。我的基本见解是:

1、人类的智能并是不神秘的,也不是高不可攀的。人类的智能是从生命意识的生物性进化和文化性进化中生成出来的。这种生成性亦意味着人类智能是可以被设计和创造的。

2、人类的智能是经验智能和概念智能的联结。计算机数字技术和程序设计,可以通过经验智能模块和概念智能模块的研制和联结,通达人类智能机器人的制造,并由此以人类自己的“上帝之手”创造出一个以人类智能为版本的新的物种。

3、概念智能是可以通过概念转换、概念建构、概念反馈的三大技术程序来实现的。

4、概念论的研究将促成人们的视野进入生命意识方式的生成、进化和发展的历史进程,深入人类意识结构的清理和发掘。在生命意识的进化和人类意识的结构的两大基础理论上,为人类智能机器人的制作提供新的理论基础。

5、许多学者以为意识生成于它自己的绝对方式,而这种绝对方式是人类不能破解的。而我以为,意识并不具有它的绝对方式,人类完全可以通过对经验智能和概念智能破解,用一定的技术程序设计和非生物性的方式创造意识和智能。正如,对于推动机器运转的动力,可以用电动机的电磁结构方式予以创造,也可以用内燃机的化学结构方式予以创造。对于意识和智能来说,情况也将是这样,无论用生物性的结构方式或非生物性的结构方式,都是可以创造意识和智能的,包括人类的意识和智能。

美国学者凯文•凯利在他新近出版的《科技想要什么》一书中谈到了生命定义,说过这样一段很重要的话:“科学家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无论生命的定义是什么,其本质都不在于DNA、机体组织或肉体这样的物质,而在于看不见的能量分配和物质形式中包含的信息。同样,随着科技的物质面罩被揭开,我们可以看到,它的内核也是观念和信息。生命和科技似乎都是以非物质的信息流为基础的。”我的见解是,随着科学的进步,生命的定义将被改写,与往,自然世界以数十、数百亿年的时间,以生物性结构方式创造意识和智能;今天,人类则将以自己的智慧赶上来,用非生物性结构方式创造意识和智能,赋予生命新的定义。

6、研制人类智能的机器人,对于人类来说具有极为重大和深远的意义,它的重大性和重要性在于,它会再一次改变人类的命运和生存方式。人类将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创造出一个新的智能物种,这是一个非生物性结构的智能物种。这个非生物性结构的智能物种将会有超越生物性结构智能物种的极大优势。例如,它只需要电能或核能,不受食物、水和空气的局限;它没有生命方式的肉体限制和死亡的阴影;它可以进入各种极端的环境,包括宇宙空间的环境,进行意识和智能的主体作为,等等。

这个新的物种,将进入人类的生产、科技和生活服务,为人类的生存提供机体的和智能的帮助,将人类从艰苦、危险的生产作业和繁琐、劳累的家务中解放出来,亦将为失去自理能力的老弱病残者提供尽责的家政服务,以及为人们提供种种方便的情感生活。可以预期,下一个大规模进入家庭和极富产业利润的家用电器是家用机器人。

人类在创造智能机器人这个新的物种的过程中,将和这个新的物种走向融合,达到个体自我意识的永生。例如,把思维和记忆,传递和转移到机器人的数据库和金刚之躯,把个体自我意识的灵魂从肉体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火箭和宇宙空间的先驱者齐奥尔科夫斯基曾这样说过:“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永远不会生活在摇篮里”。人类和智能机器人的结合,将会和航天技术的发展结合在一起,更为有力地推动和实现人类走向遥远的宇宙星际的开拓、殖民、生存和发展,从而使得人类在终将到来的太阳毁灭地球之前,挣脱噩运,走向遥远的宇宙生存之地,走向宇宙为家园的生存。

人们担心,人类智能机器人的研制会制造出比人类更为强大的物种,这个物种完全有可能反过来成为人类的终结者。这样的担心不无道理。但是,正如人类发明了长矛、枪支、蒸汽机、内燃机、汽车、轮船、飞机、宇航器、核能等等,它们给人类带来了种种难以避免的灾难、事故和风险,但更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文明、进步和命运的改变。

人类在智能机器人的创造发明中,亦会以自己的更高智慧和预见设立风险防范,保持人类对机器人的控制,建立人类和机器人的联系、合作、协同、和谐,并把这种控制、联系、合作、协同、和谐加入到研发过程中。此外,人类在智能机器人的研制过程中,一方面加入道德规范的绝对命令,如阿西莫夫的机器人三大定律等,规范和保护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安全;另一方面更会把自己融入机器人,使自己成为超人,走向更为高级的人类文明和进化。

我把概念论这一章节的结尾之篇置于人类智能机器人,预期人类智能机器人的概念之物创造,是在于:我以为对概念和概念意识方式的探讨并不是一种无关紧要的理论勘察,理论是导向实践的,它将最终反馈到人类的实践创造,造就具有概念智能的机器人,走向人类命运的又一次重大改变。

    进入专题: 概念论  

本文责编:jiangxl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哲学总论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54666.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