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理论界对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进行了积极讨论和认真研究。笔者认为,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表述,首先应该很好地研究一下马克思主义所主张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究竟是什么。研究这个问题,首先必须依据马克思恩格斯本人的经典论述,分析他们一生对社会主义社会所坚持的基本理念。按照这样的要求,笔者认为,改革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内容。
首先,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来看。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必须通过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经过无产阶级专政的过渡时期后,就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不是固定不变的社会,相反,它将经历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进程。如果说革命是埋葬资本主义社会的最强大力量的话,那么,改革就是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最强大的推动力。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认为,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任何事物之间都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约、互相作用的关系,宇宙间的一切都处于永恒的产生和消灭中,处于无休止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中。任何事物,总是作为一种发展的过程而存在的,一个过程的结束,就意味着另一个新过程的开始。对此,恩格斯在论述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所作的变革时,明确指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其中各个似乎稳定的事物同它们在我们头脑中的思想映象即概念一样都处在生成和灭亡的不断变化中。在这种变化中,尽管有种种表面的偶然性,尽管有种种暂时的倒退,前进的发展终究会实现”。正是出自这种无限发展的辩证思想,恩格斯强调:“我认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
其次,从社会主义发展模式来看。在社会主义模式的问题上,实际上马克思主义早就提供了具有多样性的原理。马克思说过,社会形态的发展不是单线式的,而是多线式的,如果硬要把他的社会发展学说归结为单一性,不管“所处的历史环境如何,都注定要走这条道路,……这样做,会给我过多的荣誉,同时也会给我过多的侮辱。”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国家,会出现多种社会主义模式。其根本原因在于,各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历史传统等方面各不相同,决定了它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所采取的具体形式和途径,也不可能完全一样。毫无疑问,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不能违背的,别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也需要借鉴,但是各国无产阶级政党在运用这些基本原则和经验时,必须从实际出发,认真研究、认识和把握本国的特点,而不能生搬硬套。这样,各国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既有共性(即共同的规律),又有个性(即不同的模式与特色),各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模式和特色,就要取决于各国人民不断实践和不断改革来解决,社会主义社会才能在实践过程中顺利发展起来。
再次,从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来看。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说明了未来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和总体规律,它将经历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三个阶段。至于各个阶段的内部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没有也不愿作出具体的细节说明和规定,而只是强调了那是“包含着一连串互相衔接的阶段的那种发展过程”。至于要经历哪些具体的发展阶段,马克思早就申明,“我们的任务不是推断未来和宣布一些适合将来任何时候的一劳永逸的决定。”因此,社会主义社会要发展,只有依靠人们去探索、去改革。离开了改革,社会主义就寸步不能前进。
(作者为国家行政学院科研部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