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宁:十六大以来科学发展观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730 次 更新时间:2012-04-24 23:02

进入专题: 科学发展观  

张宁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以实践为基础推动理论创新取得的重大成果。十六大以来的近十年间,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科学发展观经历了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了解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发展过程,有助于深刻理解其科学内涵。

  

一、在抗击非典和探索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逐步形成

  

十六大之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领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开始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思路。这一进程刚开局,一场前所未有的重大非典疫情突然袭来并在全国蔓延,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开展了一场艰苦卓绝的抗击非典斗争,这场斗争加速了发展新思路的探索进程。

非典疫情的迅速蔓延,集中暴露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在抗击非典斗争最紧张时刻,胡锦涛亲赴疫情严重的广东考察工作。2003年4月15日,他在听取广东省委省政府汇报工作时,针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强调要坚持“全面的发展观”,积极探索加快发展的新路子。参见《人民日报》2003年4月16日。7月28日,他在全面总结抗击非典斗争经验时,第一次用“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表述来概括正在探索中的“发展观”,并强调指出:“这里的发展绝不只是指经济增长,而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发展。”《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396页。我们党讲发展历来都有丰富的内涵,绝不仅限于“经济增长”,只是在不同阶段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在实际工作中,人们容易模糊二者的界限,把发展简单地理解为经济增长,在推动经济增长时往往又更注重数量、速度而忽视质量、效益。明确揭示发展概念与增长概念的异同,重申发展的丰富内涵,对科学回答“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个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至关重要。这种发展概念,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也是科学发展观的破题之论。这表明,一种新的发展思路已经呼之欲出。

“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一。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要重点对此作出研究部署。2003年8月底到9月初,胡锦涛在江西围绕这一问题进行考察调研。在此期间,他结合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问题的思考,提出要牢固树立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在这里,探索中的发展新思路被明确表述为“科学发展观”参见《人民日报》2003年9月2日。。这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正式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465页。。“以人为本”,体现着我们党的根本性质和宗旨,体现着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新的发展思路把“以人为本”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等概念联系在一起,就使这种新的发展思路有了不同于一般发展理论的理论品质。全会还针对我国发展在城乡、区域、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五个方面存在的突出矛盾,提出了“五个统筹”的原则要求。这样一些重要概念同时而又相互联系地在《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出现,并非偶然。它们的提出,使十六届三中全会成为科学发展观初步形成的标志。胡锦涛在这次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阐述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要求全党“不断探索促进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新途径”《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484页。。

随后的2004年3月10日,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是科学发展观形成过程中的又一篇重要文献。这篇讲话围绕科学发展观阐述了四个方面的新内容。一是明确概括了科学发展观的主题,指出“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850—851页。。二是初步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指出了其与党的指导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强调科学发展观揭示的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参见《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849—850页。三是第一次对“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作出了明确阐释和科学界定,使科学发展观具有了较为完备的理论形态。四是明确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检验各项工作的标准,要求“凡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事情就全力以赴地去做,不符合的就毫不迟疑地去改”《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852页。。5月5日,胡锦涛在江苏考察工作时强调,“科学发展观对整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号召全党同志“一定要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发展的整个过程和各个方面”。《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61—62页。从此,科学发展观开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发挥日益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在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实践中不断充实丰富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既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同时,也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十六大以后,在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过程中,科学发展观的内容不断得到充实和丰富。

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我国经济运行中再次出现投资规模偏大、部分行业和地区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等突出问题。到2004年初,宏观经济环境越绷越紧,经济运行的矛盾越来越尖锐。为避免国民经济再度陷入大起大落困境,4月底,中央及时作出加强宏观调控的重大决策,目的是抑制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不稳定不健康因素,同时解决导致经济运行不稳定的深层次矛盾。胡锦涛强调,“这次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实践”《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第453页。。他高度重视总结这次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新经验,并结合这些新经验及时阐发对科学发展观的新认识。这样一些重要思想,集中体现在他2004年至2006年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中,可以概括为下述三个方面。

第一,促进又好又快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我们党历来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可能和需要提出发展方针。在我国发展基础薄弱、经济规模较小时,如何加快发展是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当经过多年努力,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同样成为重要和紧迫的任务时,我们党及时调整指导方针,提出了又快又好发展的新要求。在2006年10月召开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胡锦涛又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和加强改善宏观调控的新经验,进一步提出了“扎实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679页。的新方针。随后,他在这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进一步阐发了又好又快发展的思想,并将“又好又快”概括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参见《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第806页。

第二,把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作为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着力点。经过长时期快速发展,我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尖锐,进一步发展受到的资源环境约束越来越大。党中央深刻认识到,解决好能源资源不足的矛盾,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胡锦涛结合这次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新经验严肃指出:“如果不从根本上转变增长方式,能源资源将难以为继,生态环境将不堪重负”,“今后面临的压力会更大、困难会更多”。《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第313、455页。他要求,“坚持把推进结构调整和转变增长方式、实现总量平衡作为搞好宏观调控、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第68页。,不断增强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和协调性。

第三,把深化改革、完善体制机制作为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实践中,我们党深刻地认识到,体制机制不完善、改革不到位是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和问题产生的重要根源,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之一。解决这些问题,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的辩证关系。胡锦涛强调,健全的市场机制,有效的宏观调控,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指出,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当前改革的主要任务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消除影响科学发展的体制障碍”《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8年版,第79页。,“逐步形成实现科学发展的体制保障”《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第69页。。

在这一过程中,党中央对我国经济发展中长期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提出的对策也日益明确。2004年12月3日,胡锦涛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将这些问题和应对之策集中概括为“四个刻不容缓”: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刻不容缓、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刻不容缓、推进协调发展刻不容缓、加快完善体制机制刻不容缓。他指出,“这些问题既是经济运行中重复出现盲目投资和较大波动的根本性原因,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第456页。。

  

三、在推动经济社会切实转入科学发展轨道中蓬勃发展

  

进入2005年,“十五”计划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提前实现,党中央明确提出:制定和实施“十一五”规划,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从这时到党的十七大召开,与推动经济社会切实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相应,科学发展观也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进一步阐明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定位。“十一五”规划建议和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的讲话中都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第1065、1090页。这一重要论断充分表明,我们党对科学发展观理论意义和指导作用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与其他理论观点相比,科学发展观所揭示的规律具有更高的普遍性和指导意义。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作用,不限于经济领域,更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经济工作的一般方法和工作要求,而是对整个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都有指导意义。

第二,深入分析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胡锦涛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中指出:“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一系列重要的阶段性特征。深入研究和把握这些阶段性特征,是我们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推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重要前提。”《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第1088页。基本国情及其阶段性特征,是我们党推进理论创新、制定正确方针政策必须依据的最大实际。从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发展阶段之初,我们党就对这个问题高度重视,胡锦涛在不同时期多次对新阶段基本国情呈现出的新特征进行分析。到这时正式形成的“重要阶段性特征”的概念,表明我们党对国情变化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也为这一时期科学发展观的深化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第三,系统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等重大战略思想。在新的发展阶段,我国发展面临的大量矛盾和问题,最突出的有两个:一个是发展的协调性不够,另一个是发展的可持续性不强。发展的协调性不够主要表现为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不平衡。这些不平衡集中表现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因此可以说,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真正抓住了发展协调性不强的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发展的可持续性不强,主要表现为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破解这种制约,说到底要靠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进步。因此也可以说,抓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个关键环节,实际上也就真正找到了破解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约束难题的正确途径。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十一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两大战略举措,既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轨道的两个战略支撑点,也是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第四,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促进社会和谐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2006年10月召开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战略部署。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的提出,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第696页。。

在我国社会价值观念日趋多元化的情况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迫切要求形成一套能够为社会各个阶层广泛认可接受、能有效凝聚各个方面智慧和力量的共同思想基础和价值体系。为此,十六届六中全会在部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同时,以胡锦涛在2006年3月提出的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础,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战略任务。在这一时期,从国际形势深刻变化的新实际出发,党中央还把促进社会和谐的思想推广应用于处理国际事务,提出了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思想。

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切实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实践,大大深化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有力地推动以科学发展观为核心的理论创新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新局面。2006年8月15日,胡锦涛在学习《江泽民文选》报告会上,把这些理论创新成果概括为“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重大战略思想和重大战略任务”《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第599页。。这些重要理论创新成果紧密联系、相互贯通,从各个方面丰富和发展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容,为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作好了重要的政治和理论准备。

  

四、在制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的同时走向成熟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上,党的十七大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十七大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并对实现这一新要求做出全面部署。以十七大报告为标志,科学发展观理论也进一步走向成熟。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理论定位更加准确。十七大报告对科学发展观明确作出了“五个是”参见《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11页。的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科学发展观与党的基本理论、指导思想的继承发展关系,揭示了其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和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长久指导作用。十七大报告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概念,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把科学发展观正式写入党章。这就表明,应当从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的高度,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高度,去认识和理解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政治意义和理论意义。

第二,理论依据更加坚实。十七大报告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作出了八个方面的精辟概括,并指出:“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11页。这些阶段性特征表明,一方面我国继续发展的起点高了,存在着重大战略机遇;另一方面发展的难度更大了,面临着各种风险和挑战,但总的来说是机遇大于挑战。对基本国情及其阶段性特征的准确认识,是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根本理论依据。

第三,理论内涵更加明确。十七大报告精辟概括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11—12页。这四句话高度概括了科学发展观的思想精髓和内在逻辑,是此前理论创新成果的集中升华。十七大报告还以此为基础明确要求:“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实现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和睦的和谐发展,实现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和平发展。”《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12页。

第四,贯彻落实的要求更加具体。十七大报告归纳阐述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四点根本要求,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参见《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13—14页。十七大报告通篇体现着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的各项战略部署都体现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明确要求。

  

五、在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中不断深化,并进一步转化为全党的自觉行动

  

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是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这方面,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在一系列重要会议上的讲话,包含极其丰富的思想内容。概括起来,最主要的有以下三点。

其一,解放思想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先导。党的十七大突出强调继续解放思想的重要性,有着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推动科学发展必然首先要求继续解放思想,这是十七大及之后党中央反复强调的一个重点。胡锦涛明确阐述了继续解放思想的任务和重点,指出:继续解放思想,就是要求“我们既不能把书本上的个别论断当作束缚自己思想和手脚的教条,也不能把实践中已见成效的东西看成完美无缺的模式”,要“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812页。“在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发展方式、发展体制上都来一个深刻转变”,“确立起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方式方法、体制机制”。《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577页。总之,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和基本前提。揭示科学发展观中继续解放思想这一活的灵魂,对于全党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尤为重要。

其二,坚持以人为本的必然性。十七大闭幕后不久,胡锦涛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谈到以人为本时讲了这样一段话:“现代化客观上是一个资本积累、技术进步的历史过程,也容易出现机器排挤劳动、资本所得挤占劳动所得的现象。一些国家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和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后,没有处理好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关系,结果社会矛盾激化、现代化进程受阻,这方面的深刻教训值得汲取。”《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79页。这个论述,为我们深刻理解提出并坚持以人为本的必然性展开了全新的思路和宽广的视野。中国正在走的是一条通过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的路,从客观上看,现代化必然导致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机器排挤劳动、资本所得挤占劳动所得”是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必然产物,在现代化进程中难以完全避免。中国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后,这个问题变得日益现实和突出。从主观上说,现代化进程中注重资本、技术等物质要素的积累和投入,本无可厚非;但如果对其中的深层次矛盾没有或缺乏足够清醒的认识和准备,往往会有意无意间助长“以物为本”、“以GDP为本”的倾向,使现代化进程迷失正确方向。在这一进程中实现党的根本宗旨,势必要明确回答人或劳动者及其利益在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这个问题处理不好,就可能出现“为了发展丢了人民”的悖论。提出以人为本,针对的是我国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现实问题,反映的是我们党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基本价值取向和党的根本宗旨,体现的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在必然要求。在这个意义上讲,在当今时代,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

其三,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解。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怎样理解这一重要论断?2007年底,胡锦涛在与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交流学习十七大精神的体会时,专门引用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描绘未来社会的一段话:“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一种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胡锦涛认为,这“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108页。

马克思的这段经典论述,有这样几层意思。(1)人类一切发展的基础是以生产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经济活动。这种活动的本质特征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2)人类是经济活动及一切发展的主体,不能让自己所从事的发展活动成为异己的盲目力量统治自己。(3)发展的形态无论简单还是复杂,人类作为主体,都应对其进行共同控制、合理调节。(4)通过这种控制和调节,以作为主体的人和作为客体的自然界的最小消耗,最终达到全面充分地实现人的发展潜能的目的。这种世界观和方法论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两个方面精辟揭示了发展的基本规律。

实现这种发展,基础是按客观规律从事一切生产和经济活动,关键是发挥人类在这种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在人类的发展进入资本主义阶段后,资本的自我增值冲动成为整个过程的主宰和终极目标,包括资本家和工人在内的所有人都变成资本的附属物,人类丧失了主导发展的能力,也无从使发展自觉按规律进行。社会主义把发展的参与者变成社会化的人和联合起来的生产者,为人类共同控制这一过程创造了基本社会条件,但真正做到合理调节和共同控制仍需做出不懈努力。

我们今天发展面临的许多突出矛盾和问题,说到底都是由于主客观条件所限而偏离或违背发展规律的结果,从而客观上使经济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一种盲目力量。这就迫切需要通过不断改革创新,把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市场机制的有效性结合起来,完善实施“共同控制”的体制机制,从而尽可能“合理调节”发展中诸如投资与消费、城市与农村、区域与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等等方面的关系。科学发展观集中体现的正是这种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胡锦涛同志对此所作的深入分析和透彻阐发,是结合我国发展实际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进一步认识,丰富并深化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

在科学内涵不断深化的同时,按照十七大部署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也使得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转化为全党的自觉行动。这次学习实践活动从2008年9月到2010年2月,历时一年半。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胡锦涛不仅从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的宽广视野,系统阐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而且总结出一整套推动科学发展观与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相结合,使之进一步转化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强大力量的工作思路。他在总结这次学习实践活动时明确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基础在于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广大党员、干部头脑,目的在于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关键在于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根本在于发挥人民主体作用,动力在于创新体制机制。参见《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634—636页。从整体上说,这次学习实践活动,把推动科学发展与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有机统一起来,极大地增强了全党推动科学发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有力推动了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转化为全党上下谋划发展的正确思路、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领导发展的实际能力。

  

六、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继续发展完善

  

党的十七大后,来自国际国内经济政治以及自然界的严重困难和挑战接连不断,其中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冲击最猛烈、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为深远的是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这些困难和挑战既考验着我们党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也推动着科学发展观理论不断发展完善。这一进程最显著的成果,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思想和举措。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思想本身经历了一个形成和不断完善的过程。十七大正式提出这一战略思想并对其基本内涵做了阐述。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过程中,党中央明确要求把保增长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机统一起来。在复杂经济环境下保增长的实践,推动这一战略思想不断丰富和深化。进入“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党中央相继于2009年12月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10年2月举办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2010年10月举行十七届五中全会,围绕制定“十二五”发展规划,进一步研究完善推动科学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思路和举措。这一战略思想逐步走向成熟。其主要内容可简略概括为以下四点。

其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内涵。十七大在提出这一战略思想时明确把其基本内涵概括为:“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17—18页。这“三个转变”实际上涉及的是影响经济发展全局的三个重大结构性问题。调整优化经济增长中的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和要素投入结构,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战略思想的总体思路。

其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必然性。国际金融危机深刻改变了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在世界经济增长格局和增长模式发生变化的同时,我国经济发展也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胡锦涛明确指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适应全球需求结构重大变化、增强我国经济抵御国际市场风险能力,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国际竞争中抢占制高点、争创新优势,实现国民收入分配合理化、促进社会和谐稳定,适应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满足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的必然要求。参见《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第451— 454页。

其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工作部署。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涉及经济工作的方方面面,是一项需要统筹兼顾、整体推进的系统工程。总结长期实践特别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经验,党中央对加快这种转变做出了全面部署,要求在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自主创新、农业发展方式、生态文明建设、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文化产业发展、对外经济发展方式等八个方面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突出重点,协调推进。只有这样,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任务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其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要求。2010年10月,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在规划“十二五”时期发展时,进一步明确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要求,这就是,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大动力,加快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参见《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第975—976页。

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第975页。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战略思想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形成的,是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同时,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践中,也进一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个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从而丰富和深化了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内涵。

总之,实践需要理论指导,实践推动理论创新。科学发展观孕育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也必将在这一进程中继续发展并保持旺盛生机和活力。

  

(作者: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审)

    进入专题: 科学发展观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52679.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党的文献,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