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继力:执政党如何面对社会组织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026 次 更新时间:2012-04-24 11:06

进入专题: 执政党   社会组织  

李继力  

在现代政党执政中,如何保持执政党与社会组织的联系是现代政治必须妥善处置的一个普遍问题。任何一个政党都必须积极面对社会组织,善于和社会组织建立联系,将社会组织的资源整合到党的执政体系之中,并成为执政的资源。中国共产党具有自身的风格,在与社会组织联系机制方面,具有自己的政治路径。这种机制的构建在当下和未来需围绕 “继承传统”、“功能开发”与“机制转换”等三个面向展开。

继承传统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党群关系的实质是政党与社会的关系,即政党作为一个政治组织在社会中生存之必要与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基础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组织的发展使得党群关系内涵被大大扩展,社会组织既属于“群众”的一部分,也分别联系着一部分“群众”。从理论上来说,党与人民群众之间的直接联系或双边关系逐渐转化成为党、社会组织、普通群众的三极联系。政党的部分联系群众的功能在某些领域由社会组织所代替。由此可见,以往党与人民群众之间的直接联系,由于社会组织的发展而变得多元化。与党组织比较,社会组织在整合社会个体及其利益诉求上有着较大的优势,其优势主要在于社会组织具有民间性、草根性,这也就决定了社会组织在联系群众时的广泛性和深入性。社会组织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很多情况下,基层党组织的作用被这些社会组织所代替,党通过这些社会组织网络与群众发生联系,从而将社会末端的群众及其利益诉求整合起来,并纳入政治系统。因此,社会组织在新时期发扬党的密切联系群众的传统,不失为改善党群关系的一种途径。

功能开发

执政党对于包括社会组织在内的政治参与既要持肯定与鼓励的态度,还要善于研究和发现社会组织政治参与的规律。这就需要执政党采取 “积极的政策”,及时变更不合时宜的政策和法律,以达到执政的目的。“积极的政策”是有“度”的,不是无原则的朝令夕改,更不是不科学的主观臆想,而是建立在充分尊重社会组织运作规律的基础之上。比如,白领的社会组织多乐于参与各种公益活动,而在为数不多的农民结社中,其组织目的多为利益维护和利益表达。由于组织成员的职业与素质存在差异性,这些不同的社会组织的形式与运作机制显然也是不尽相同的,尊重社会组织的规律是执政党与社会组织联系机制构建的前提。

在当前的态势下,要使执政党与社会组织形成“党民”合力,一个基本要求就是社会组织能按照自身的逻辑与规律自主地发展。因为自主性不仅对社会组织的存在和发展具有基础性的作用,而且也涉及社会组织的目标导向问题。如果社会组织的自主性得不到保障,社会组织功能的发挥就有可能出现萎缩或偏向。为此,要求执政党充分尊重社会组织的自主性,不能随意干预社会组织的内部事务,使社会组织与执政党之间有着比较清晰的、以法制为基础的功能边界,执政党在介入社会组织时要有法制化的通道。同时执政党也应该积极培育社会组织的发展,对那些社会迫切需要,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的社会组织提供积极的扶植,促进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

机制转换

执政党对社会组织的联系方式从现有的“消灭空白点,扩大覆盖面”的机制向“扩大联系面,构建同心圆”的机制转换。前一机制,一般强调党对社会组织的渗透或嵌入,以组织覆盖、费用投入、组织帮助的方式发挥党在社会组织中的作用,实践证明,这种机制虽然有推行的必要,但其功能的发挥受到限制,很难在根本上解决执政党面临社会转型所带来的挑战。这种通过组织渗透的执政方式加大了执政成本,主要表现:党的基层组织泛化、管理的层级增加会过滤党的执政信息、组织生活的质量不高。组织成本与执政绩效没有产生正相关关系,则表明执政党与社会组织的这种联系机制该适时转换到“扩大联系面,构建同心圆”机制上来。这种转换不是对前一机制的全盘否定,而是在前一机制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执政党联系社会组织的机制,使之能更好地应对中国社会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这个机制需要从以下三个层面展开。

首先,要调整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定位。基层党组织应从传统的行政化的功能定位转向政党化的功能定位。具体说包括两方面。一是党要管党。党组织通过发扬民主,切实发挥组织、教育、管理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作用,保证党组织的生机与活力。二是党的基层组织作为一种超脱于行政权力与群众之间的相对独立的政治力量,在社会组织中,发挥着关怀民众生活、表达民众心声、组织民众力量、协调民众矛盾、整合民众利益的政治核心作用。这种功能定位的转变,将引起基层党组织在社会组织中组织设置重心的转移,社会参与和领导方式的改进。

其次,开发党的外围组织,完善党联系与协调社会中介力量的途径。党的外围组织是党联系群众、整合社会的重要组织。这些组织在党的直接领导下,具有政治性;同时又直接面向社会,具有社会性。党的外围组织包括工青妇和一些人民团体,联系着党执政最基本的社会基础与阶级基础,它们在各自的领域发挥着向社会表达党的意志,向政党表达社会心声,同时为维权去协调各种利益关系的功能。所以,对于执政党来说,这些组织实际上是承担联系和整合其社会基础和阶级基础的中介力量。党应该有效开发这些组织,完善其应有的功能,并使其发挥作用。

再次,构建党的联系组织,通过制度来影响和整合多元社会的功能力量。美国政治学家李普塞特认为:“政治合法性危机通常在两种情况下发生:一是现有的体制结构在社会变革中受到挑战,二是成长的社会团体在提出政治要求时不能进入政治体系。”我国社会组织的利益表达和政治参与功能在不断扩大,而政治制度化建设还相对滞后。因此,建立社会组织与政治系统之间制度化的沟通渠道,以有效的制度安排来凝聚、整合社会组织的力量,创造出一种双赢的局面,执政党通过治理的沟通实现社会稳定的政治追求,而社会组织则借此实现自己组织社会的作用。来源: 学习时报

    进入专题: 执政党   社会组织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政治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52633.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