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卫:学术诚信是大学精神的根本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969 次 更新时间:2012-04-23 21:27

进入专题: 学术诚信   大学精神  

杨卫  

我国目前存在的学术诚信问题,不仅反映了学术界诚信意识和诚信机制的薄弱,而且折射出其背后的社会环境和浮夸文化土壤。学术诚信是大学精神的根本。

中国高等教育要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必须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和求是崇真的学术氛围。

学术诚信建设是学风建设的关键。近年来国内外发生的学术不端事件,表明学术诚信问题主要根源于四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学术研究成为一种潜藏名利诱惑的职业;二是社会给予研究人员的期望和压力过高,同时伴随着不正当竞争、同行压力、扭曲的评估系统等现象;三是缺乏职业道德和学术诚信教育;四是对不正当行为的查证和制裁力度不够。我国目前存在的学术诚信问题,不仅反映了学术界诚信意识和诚信机制的薄弱,而且折射出其背后的社会环境和浮夸文化土壤。教育部的意见把握住了这些核心问题,做出了针对性的部署。

重视学术规范教育。教育是加强学风和学术道德建设的基础。对学术规范的无知和意识薄弱是导致学术失范的重要原因。2008年底发生的“贺海波论文事件”对于浙江大学教训深刻。之后我们举一反三,强化诚信是为人之道、学术之本,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已经成为教师岗前培训和学生学业教育的必备一课。此外,在帮助师生掌握学术规范知识、树立科研诚信意识的同时,我们要着眼构建良好的学术文化,教育引导师生克服投机取巧、心浮气躁、急功近利等不良倾向,树立崇高的学术理想和社会责任意识,尤其要发挥教师对学生言传身教、感染教化的作用。

完善学术评价机制。学术不端行为与扭曲的学术评价机制密切相关。当前中国高校普遍存在的过度量化的考核评价机制,容易促使教师和科研人员追求短平快的研究成果,甚至铤而走险从事学术不端行为。所以要充分尊重人才成长和学术发展规律,尤其是在考核评估中避免“一刀切”,建立“和而不同”的分类评价和质量导向的考核机制,形成“宏观压力大,微观空间足,学术规范强,评估体系巧”的政策环境,抑制学术浮躁和学术不端行为,激励师生通过扎实的研究工作获取高质量的原创性学术成果。以“代表作”为主体内容的评价体系,可能是走向以贡献为度量的学术评价体系的一个探索方向。

加强科研项目管理。学术不端现象往往暴露的是学校管理制度的疏忽。防范学术不端行为,关键在于采取科学的科研项目管理措施。目前中国高校在调查处理学术不端行为方面注意学习国外一流大学的经验做法,但往往容易忽略他们在科研项目管理过程中避免学术失范的有效举措。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加强科研项目管理,学习借鉴世界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完善科学严谨的管理制度,加强科研项目审计和同行监督,确保师生在研究过程包括论文发表环节中恪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

整肃学术不端行为。抵制学术腐败现象,严惩学术不端行为,维护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是中国高校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我们要旗帜鲜明地对学术不端行为保持零容忍,一经查实、绝不姑息。要规范学术不端行为调查和处理程序,建立和支持独立工作机构调查取证,既要做到快速严肃处理,又要坚持公开公正透明,从而建立完善的学术不端行为预防和纠错教育机制。同时,我们也要维护科技工作者的基本权益,制止不负责任的“诬告”和“恶搞”。

近年来,学术诚信问题日益成为国际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国际学术界对中国近年来在学术诚信建设中的努力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也指出进一步思考和努力的方向。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应该不断加强与国际同行的交流合作,自觉融入维护学术诚信和行为规范的世界学术共同体。

    进入专题: 学术诚信   大学精神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教育学 > 教育学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52619.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