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4月23日世界读书日。近年以来,一直有中国人阅读状况下降的新闻和评论,许许多多的调查也现实,国人纸质书和经典作品的阅读率在下降。
阅读,特别是阅读经典,不论对一个人来说,还是对一个民族来说,都是需要重视的事情,一个人或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和文化创造力,都会得益于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环境。所以,培养好的阅读习惯,特别是阅读经典的习惯,对于一个公民、一个公民来说,尤为重要。
阅读的几种类型
是不是只有读书才算是阅读?读电视新闻算不算,读路上的海报又算不算?阅读有哪些方式和类型?讨论阅读问题,首先要讨论讨论阅读本身,“阅读”到底是什么意思?有哪些类型?
阅读大约可以分为几类。首先是基本阅读,主要是指读一些公认的经典作品,这涉及到一个公民的基本素养的提升和民族认同的塑造。比如,作为一个现代公民,要对关于人权问题的基本文献有所了解;而作为中国人,应对中国最经典的书籍有所了解。如果连《论语》《孟子》、唐诗宋词、曹雪芹、鲁迅等等都一点没读过,其民族认同的塑造会有所欠缺。
其次是兴趣阅读,即从一个人的个人兴趣出发读一些自己喜欢的书,此类阅读常常和职业无关,功利性不强。再次,专业化阅读,这种阅读常常是一个专家为了自己的研究而阅读,其阅读对象常常是专业化很强的书籍。第四,实用性阅读,即有明确实用目的的阅读,比如要找工作,读一些就业指导书之类;要学厨艺,读一些烹调书,等等。最后,是临时阅读或随机阅读,上班途中在报摊上看到什么有意思的东西,买来读读。
阅读方式在变
在今天,很多新闻说国人的阅读率在下降。真的是这样吗?恐怕不尽然,这得分开来说。
首先,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的阅读方式和类型变了。以前阅读,无非就是读纸质书或纸质报刊杂志。现在随着电子媒体、网络媒体、多媒体的出现,出现了其他方式的阅读,比如网络、手机、电子阅读器等等,原本记载在纸张上的内容,可以在网上读,也可以下载到手机里读。坐车、坐地铁,时常能看见许多人拿着手机在看,看新闻的有,看书的也有。
相比之下,现在的阅读特点有:首先,纸质阅读少了;其次,对名著、经典等等需要慢慢地、优雅地、仔细地阅读的作品那种品味式的阅读也少了。这和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变快、生活压力、心理压力的增大有关。人们读书的目标更多地放在实用性上,即便不是功利性的阅读,也是为了缓解压力的娱乐性阅读更多一些。
阅读经典的意义
在这个快捷凑的忙碌时代,其实最缺的是基本阅读,也就是对经典作品的阅读。大多数经典,特别是古代的经典,常常没有很强的时代性和实用性。能够成为经典的,往往是人类文化、智慧、经验的结晶,它们经过了时间的检验,无数人的认同,不因为时空的变化而变化。多读经典,特别是在年轻时代多读,对于培养一个人正确的价值观、优良的文化修养乃至创造力,都有很大好处。这些经典是文化巨人的心血结晶,阅读经典可以使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获得更广阔的视野和胸襟,也使得我们了解什么是真正的好作品,人类文化的创造达到了什么程度。
读经典在教育
怎么样让人们多读经典呢?恐怕还得依靠教育,特别是一个人工作之前的基础教育,而非职业教育。指望人们成家立业之后、紧张工作之余自己去找经典书籍,花费很大的功夫、很多的时间去阅读,可能并不容易。
一个人在工作之前的成长过程中,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受基础教育,这个过程也是一个人价值观建立、文化趣味养成、生活习惯形成的时代,所以,在这个时候多读一些经典,往往就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这点要落实在教育体制中。但在目前的教育中,对于人类历史上公认的经典作品的阅读还不够。更不用说在今天的应试教育中,课外阅读,哪怕是经典阅读,也不得不到学校、老师和家长的支持。基础教育功利化是目前教育的很大问题。
应该在小学、中学、大学课程中设置更多的经典阅读内容,并且有相关的考核系统,使得经典阅读制度化。人对经典不可能有天生的兴趣,趣味需要培养。“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熟读唐诗三百首,一个人的诗歌趣味一定不会低下。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培养起一个,乃至整个社会阅读经典的习惯。
家长首先要读
在阅读兴趣的培养中,家庭教育自然也同样重要。在家庭中,建立一个好的阅读环境,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好处多多。
今天,年轻人读经典少,和家庭阅读环境有很大关系。一方面,现在家长对于孩子的影响力正在减弱。更重要的是,很多家长本身就不读经典甚至不读书,更不用说影响或者指导孩子读经典了。无可否认,所有的家长都望子成龙,都希望孩子好好学习,但是如果家长自己晚上回家或者电视或者上网玩游戏、QQ聊天,怎么指望孩子能养成阅读经典的习惯呢?
所谓言传身教,阅读经典对于孩子影响巨大,家长本身首先要有阅读的习惯,这很重要。
怎么样选择书
古人读书难,往往是因为没有书读,古代印刷技术、传播方式都比较落后,找书难更甚于读书难。今天信息爆炸的时代,恰恰相反,可能有人会因为书太多而不知道该读什么。
其实选择读什么样的书并不难。原则无非两个,一个是我们的教科书已经告诉哪些是经典名著,它已经帮助你选择过了,可以参考。其次,经典之外,其他书也同样琳琅满目,这些书的选择,一个是从自己的兴趣出发,在自己喜欢的领域中选择,另外一个是实用,按照自己的当下需要去读书。
一般而言,实用性的阅读、兴趣性阅读往往容易选择,因为很多都是有针对性的,自己知道自己的兴趣和需要是什么,属于“对口阅读”。而基础性阅读的选择可能会让人觉得很难。这里年可能有一个观念问题。基础阅读不能急功近利,比如一定通过读一本书达到一个非常具体的目的(比如通过公务员考试,做一道菜等等)。太过实用的目标,违背了基础阅读的宗旨,就基础阅读而言,即便是有目标,也应该是比较宽泛的而不是很具体的。大哥比方,基础阅读就像锻炼一个人的综合体能,而不是在体育比赛中拿到一个具体的体育项目的名次。但是综合的基础的体能不好,是不可能在一个具体项目中拿到名次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基础阅读有大用焉:无用之用。
开卷必有益么?
如果这样,还选不对书怎么办?古人说开卷有益,但是今天的书籍太多,而且其中泥沙俱下,垃圾产品也并不少,读到烂书,岂不是很没趣?
一般来说,“开卷有益”是没错的,即便是在今天也一样,通过阅读增长见识。一本书即使和阅读者的专业研究或当下实用需要关系不大,阅读它们也能够开阔眼界、增加见识。当然,淫秽色情暴力之类的除外,这不必说。
具体来说,垃圾书很多也确实是问题。解决的办法有两个,一个是通过阅读实践来提高自己的鉴别力,多读书才能识好书。读书多了,比较多了,一本书是好是坏,自然会有一个判断。此外,公共媒体上的书评往往能起到引领作用。我这里说的“公共媒体”指的是面向大众的媒体,而不是专业性的报刊。现在我们的媒体在这一方面做得还不够,应该建立一个良好的公共性书评文化。同时,思想界学术界的名家大师也应该经常写一些面向大众的公共性的书评,这项工作的意义不下于深奥专门的学术研究。
读书需要时间么
“没时间读书”,这是一个常见的说法。这个问题当然是存在的。但是不同的文化生活习惯会使得这个有限的时间具有伸缩性。比如现在都实行双休日制度,从大量看电视上网的时间中分出一部分读书,其实也不少。再比如在等车、坐车、后飞机、坐飞机的时候,也都可以读书。我在国外时常有这样的体会,不管是坐飞机还是坐汽车火车,总有许多人拿一本书在读,有的书还是发黄了的旧书。但是在国内这种情况就比较少。
古人说“读书破万卷”,看起来很多,但是对现代人来说,其实并不难。古人的卷是竹简或帛书,一卷大约3000字左右,万卷不过3千万字。央视播音员的语速是每分钟220字左右,按这个速度,每天读书两小时,不过3年多就可以“破万卷”了。所以,读书的关键不是要有多少大块时间,不一定非得专门花几天去读一本经典,而在于是否坚持,那怕每天读一点儿,积累起来也就很可观了。
读书需要自己选择
读书有益,读经典更有益。于一个现代公民来说,养成读书的习惯,养成阅读经典的习惯,善莫大焉,对于现代社会来说,培养一个阅读的环境,同样至关重要。
然而,这种阅读的习惯和兴趣应该是一种长期的熏陶,政府当然可以引导和提倡,但却不能强制。实际上,也不可能通过强制力来造就(除非是在文革那样的极端时期,人们必须阅读乃至背诵XXX语录)。可能有的人真的天生不爱读书,一看见书就头疼,一读书就打瞌睡,怎么熏陶也无效。这也正常,一个社会有一些这样的人并不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