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朝晖:多元现代性研究及其意义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4863 次 更新时间:2012-02-12 15:28

进入专题: 多元现代性  

方朝晖 (进入专栏)  

【内容提要】自从2000年以来,多元现代性研究在西方学术界产生了相当大的反响。不少学者指出,现代化不等于西方化,人类现代性并无统一的模式,各国需要根据自身的国情建设自己的现代性。因为,(1)现代性从发生时起,在欧洲各国含义就不统一;(2)现代性是在具体的历史处境中形成的,也不能脱离后者来理解;(3)西方现代性本身问题就很多,各国不可能照搬;(4)各国文化历史传统差异很大,必然会根据自身情况来重塑现代性;(5)非西方民族与西方的冲突导致他们追求自身的民族认同;(6)“多元现代性”作为一种研究范式有特殊的优越性。本文对这一研究状况作了介绍,并认为对中国学术界是个巨大的挑战。

【关键词】多元现代性 (multiple modernities)

【英文标题】The Researches of Multiple modernities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China

【英文关键词】multiple modernities

【作者】方朝晖(教授、哲学博士)

【单位】北京清华大学历史系(邮码:100084)

【电子邮件】 fangzh@tsinghua.edu.cn ; 或: zhfang01@yahoo.com

2000年,美国人文科学院杂志Daedalus在冬季号上第一期出版了一个“多元现代性”(mutiple modernities)专号,发表了多篇从非西方视野看现代性的论文。其中好几篇讨论伊斯兰教和中东地区的现代性问题,一篇讨论印度的现代性与政治,一篇以苏联等为例讨论共产主义与现代性的关系,一篇讨论美国现代性从独立革命到国内战争期间的样式,杜维明有一篇讨论儒教东亚兴起的意义,还有一篇讨论了跨国移民运动与多元现代性的关系。这个专号也许可以看作当代西方社会科学界一个非常重要的公共事件。因为虽然此前已有不少有关多元现代性的论著,但是明确地把“多元现代性”当作一个具有全球意义的焦点话题或专门研究对象、并力图阐发它的重要意义,似乎还是第一次。从此以后,“多元现代性”一词已在社会科学界迅速被人们采用,出现了一些关于多元现代性的较大研究课题,在有关的学术会议、研讨班及书籍里也开始使用这一术语(参Eisenstadt, Riedel & Sachsenmaier, 2002, pp.1-23)。 1

艾森斯塔德(S. N. Eisenstadt, 2000/2002)是目前倡导多元现代性最活跃的人物之一,他意识到文化对塑造现代性的作用,重视当今世界国际政治、经济舞台上霸权中心的不断转移对现代性的影响对现代性的影响,对于中国、日本等所代表的东亚现代性也相当关注。Peter Taylor(1999)认为现代性并不是什么超越具体的历史和空间的超验存在,一旦脱离具体背景就无法理解它的真实含义。杜维明(Tu Weiming, 2000)主张只有超越传统/现代、西方/非西方、全球/地方等一些二分式思维方式,才能真正理解世界各地的现代性。Göran Therborn提出了现代性路径的多样性问题(plurality of routes to and through modernity),即欧洲、北美、日本、殖民地走向现代性的路径并不相同,代表了四种典型。也有不少有关多元现代性的个案研究,比如Stanley J. Tambiah(2000)对于世界范围内的人口流动与现代性关系的研究,Mark Juergensmeyer(2002)、Dominic Sachsenmaier(2002)从非西方与西方世界在全球化时代的紧张关系角度对现代性的研究,Peter J. Taylor(1999)、Björn Wittrock(2000)、Prasenjit Duara(2002)对欧洲现代性或现代性观念史的研究,Robert Hefner从基督教、伊斯兰教及印度教等宗教的关系出发对现代性的研究,Renato Ortiz(2000)等人对拉丁美洲现代性的研究,杜维明(Tu Weiming, 2000)、Ambrose Y. C. King(2002)等人对东亚现代性的研究,等等。

多元现代性问题的提出,代表当今西方社会科学界一个重要的动向,在这个动向背后,蕴含着现代性研究范式的转换。正如有的学者(参Taylor,1999,pp.19-20)所指出的,20世纪社会理论中占统治地位的观点,是把“现代社会”等同于“工业社会”,认为18世纪启蒙时期所提出的社会观念,如进步、理性、自由和科学,最终在现代工业社会中得到了落实,成为现代性的普遍内含。他们由此构造了一个传统-农业社会与现代-工业社会的二元对立。这种普遍主义的现代性观念,今天在社会理论界遭遇到越来越强烈的反对。人们认为,各国的国情不同,文化与社会政治状况等方面的重要差异,西方现代性自身内在的问题,以及当代许多非西方国家对西方世界的排斥态度和民族主义等一系列因素都决定了现代性不可能永远保持与它的源头即西方形态一致。因此,把现代化或全球化等同于西方化是完全错误的。艾森斯塔德说:

多元现代性观点认为,理解现代世界、事实上也是解释“现代性的历史”的最佳途径,就是把它看作一个现代性的文化纲领和文化样式以多样性的方式不断建构和重构的故事。(Eisenstadt,2002,p.27)

“多元现代性”一词的最重要含义之一就是,现代性不等于西方化。西方现代性模式并不代表现代性的惟一真实,尽管它具有历史的优先性,并且相对于其他现代性来说继续有基本参照作用。(同上,p.27)

现代性在制度和意识形态上的持续变化表明,现代性的历史最好被看作现代性的文化纲领(cultural programs of modernity)及其制度样式以多样性的方式发展、形成、建构和重构的故事。(同上,p.37)

按照他的思路,我们可以把现代性比作一条河流,这条从西方发源的河流在流向其他广大地区的时候,不得不随着地形、地貌、土质、生态、气候等一系列外在因素而变化,我们不能先验地预设这条河流有什么永恒不变的“本质”,而只能根据它在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情况来理解其形态和含义。因为在这条河流横冲直撞的过程中,它的形态、成份、核心等等都有可能发生变化。尽管这条河从其发源地到其他各地的历程有清晰的脉络可循,但是它在各地之间的表现形态不能被理解为其原初样式在各地的复制或翻版。

Prasenjit Duara(2002)指出,在欧洲,18世纪中叶时,人们还承认有其他文明(包括印度文明、中国文明、美洲本地文明等等)存在;但是从19世纪中叶开始,人们逐渐不承认人类其他文明是“文明”,而认为只有欧洲文明是真正意义上的文明,文明从复数变成了单数,认为欧洲文明代表惟一进步、优越的文明,并必将为全世界所有国家和民族所接受。这种文明观也是在欧洲现代民族国家(nation-states)形成的过程中形成的。这种欧洲中心主义的文明观一直到一战至二战之间才得以真正改观。其中两个对改变这种文明观贡献最大的人物是斯宾格勒和汤因比。斯宾格勒分析了西方文明的衰落,他描述其他文明所用的术语“文化”正是今日多元文明观意义上的“文明”之义。(Duara, 2002)

一些学者指出,50年代以来,经典现代化理论认为,现代性或现代社会结构的核心就是“解闭”(decomposition of older “closed” formations),即社会动员能力日益增强,社会结构、制度和文化日新月异。这些主要体现为社会结构日益分化,都市化及市场化程度不断增加,沟通渠道及教育机构持续发展。由此导致了现代国家、民族共同体以及新型的、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产生。结果,现代性被理解为一种塑造着特殊类型个体人格的、独特的文化纲领(cultural program)。这种现代化理论的假定之一是:世俗化的理性主义世界观——包括强烈的个人主义人生观——和现代社会结构密不可分。二战以后,绝大多数社会学理论、现代化研究及工业社会研究均认为,从欧洲现代性中发展出来的制度、管理和结合方式,以及现代性的文化纲领等,将会在所有现代社会中占统治地位。(参Eisenstadt, Riedel & Sachsenmaier, 2002, pp.3-5)然而,这种观点正确吗吗?

Charles Taylor说,忽略文化差异、把现代性当作来自同一源头的导致陷入种族中心主义牢笼;利奥塔(Jean-Francois Lyotard)认为,西方现代性的宏大叙事对非西方文化来说简直就是暴力,是一种摧残和毁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现有的现代性定义是高度西方式的、男性的、白人的、个人取向的和非生态化的。Therborn认为现代社会发展不能被压缩成“西方及其它”这一程式(formula)。(King, 2002)杜维明先生指出(Tu Weiming, 2000),黑格尔、马克思及韦伯等人虽认识到现代性的缺陷,但是仍然认为现代性是“精神”的展开过程,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的必然规律,儒教东亚、伊斯兰教中东、印度教印度及佛教东南亚均只能接受西方现代化的历史目标,而无法对之作出实质贡献。在这里,文化的多样性遭到了否定,接受西方现代性成为一切民族所无法抵挡的趋势。然而实际情况是,在一些西方现代思想家看来自明地正确的观点,在全球视野中表现为只有地方性含义,而不是普遍有效的。无论在西方还是在非西方,从传统到现代的过渡均未发生,传统从未消失,现代化过程(the modernizing process)被各种不同的地方文化传统所重塑。

首先,现代性从其发生时起,就从未没有过统不变的含义,即使在欧洲也是如此。

Peter Taylor(1999,16-20)认为现代性本来充满着内在的矛盾,这种矛盾意味着现代社会永远处在解体、重构的变动之中,一方面是秩序和混乱永恒不断的交替并存,另一方面是它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变动不居的社会生活环境,没有什么东西不会过时(正如Marshall Berman《一切坚固的都化成了云烟》(All that is Solid Melts into Air, 1982/1989)一书所说明的那样)。导致那些试图在现代社会确立秩序、或把现代性固定化为若干方面的计划都迟早会过时。无论是发达国家的计划,公司集团的计划还是前苏联的计划,都是如此。事实上从启蒙以来、甚至更早可以追溯到16世纪以来,西方的现代性就一直在变化,并无固定不变的含义。比如20世纪社会理论中占统治地位的观点,是把“现代社会”等同于“工业社会”,但是事实上这一观点的片面性在于:一方面忽略了前工业时期如18世纪甚至更早,也已经“进入现代”了;另一方面,20世纪70以来后工业社会的来临,是不是就不是现代社会了呢?有人说这是“后现代”社会,但是如果我们发现把“现代社会”等同于“工业社会”的片面性,就会发现所谓的“后现代社会”,乃是后工业社会,而仍然是现代性——更准确地说,日常现代性(ordinary modernity)——的一个方面。

Taylor(1999, 20-25, 31-34)认为,欧洲的现代性从来就不止一种,从历史角度看,只少存在过三种形态,如果从早期即16世纪开始分析西方社会的发展历程的话:

一是16-18世纪荷兰领导的、商业现代性(merchantile modernity);

二是19世纪英国领导的、工业现代性(industrial modernity);

三是20世纪美国领导的、消费现代性(consumer modernity)。

上述三种现代性,之所以会把它们提出来作为三个不同时期的标志,是因为这三种现代性都伴随着一种霸权主义,即某个国家或政治中心向周边辐射,并影响、支配和同化其他国家和地区;而从一种现代性到另一种现代性的过渡也是霸权中心的一次转移。

Göran Therborn从路径的多样化来说明现代性的多样性(plurality of routes to and through modernity),显然他这种路径差异的观点有助于说明多元现代性形成的原因。他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四条现代性路径:

①欧洲路径。在欧洲,现代化的扮演者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但在瑞典和俄国,工人阶级似乎起了决定作用。

②“新世界”(the New World)路径,否定了欧洲的政府(ancien régime in Europe)。在新世界,即美洲,底层的大众民族主义是关键性的集体行为者。

③外部威胁下的路径:自上而下的、民族主义的现代化路径,如日本和19世纪的德国。在当现代化是由于来自外部的威胁时,社会变革带有防御性,且自上而下;同时,一些传统文化的象征(如日本天皇)得以保存;

④殖民地(Colonial Zone)路径:殖民地地区在异质文化的主导下以一些大城市为中心进行的现代化过程,主要行动者是外国的民族主义者。

作者认为,一个民族或国家采取什么样的现代性路径,取决于这个国家或民族在世界体系中的地位,也取决于这个国家或民族的领导者。他还认为,全球的现代化过程是一个“四处摄取”(accumulation)和“形成群体”(collectivization)的过程。前者指不断冲破旧的限制(包括国家或民族限界)的过程,后者指与此相反的过程,即确立新的集体身分和群体边界的过程。在“后民族现代化” (post-national modernization)过程中,系统的边界一再被打破,新的世界市场不断形成,累积效应不断增加;结果相应地,形成固定的群体边界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参Featherstone, Lash & Robertson, eds., 1995, 10-11)

其次,不少学者指出,过去人们脱离具体的历史情境,从一种抽象的原理、价值或核心范畴来衡量现代性,这是导致对现代性的理解误入歧途的主要原因之一

Björn Wittrock(2000, 31-350)说,一种流行的观点是把现代性归结为自由市场经济、议会民主制度等若干核心范畴,可是如果这样做,将发现即使欧洲在19-20世纪中也只有极个别国家符合此标准,甚至可以怀疑欧洲是否曾经进入过“现代”,或者说在欧洲是否真的有“现代国家”。从经济的角度说,欧洲多数国家一直是政府参与经济程度极深,非完全自由市场经济,其社会性质类似于黑格尔所说的伦理社会,而无完全意义上的自由市场制度,除了英国等个别国家直到19世纪末叶才发生国家干预主义下的资本主义之外。虽然多数西方国家确曾发生了王室命令及行会影响的中断,但是也远远谈不上有过不受控制的自由市场经济和国际自由贸易。一直到20世纪30年代,多数国家都对进口进行严厉的限制。从政治的角度说,议会民主制度亦只在极个别欧洲国家如得较完全的实现的。在其他国家如英国、荷兰、斯堪的那维亚国家虽然在19世纪到来之际发生了从君主立宪制到议会民主制过渡,但是从来没有实现过完全意义上的议会民主制;即使在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投票权利也一直到二战结束才扩展到妇女。在这方面,19世纪初叶欧洲国家中也许只有荷兰是个例外,但这又与其所从属的俄罗斯在1904-1905年间被日本打败有关。

Peter Taylor(1999)在《现代性:历史地理的解释》(Modernities, A Geohistorical Interpretation. 注意书名现代性是复数)明确提出,从历史-地理的角度来看现代性,明确反对从一种具有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特征的角度来理解现代性。在这里,时间和空间并不是一个用来说明一个超越时空有效的现代性的辅助工具,而是代表现代性的特征的,就象故事(现代性)与地图(空间)紧密结合在一起一样。作者认为这是从具体的context出发来理解现代性,从geohistoric视角看到的是多样的现代性,而不是单一的现代性。具体来说,是从16世纪以来从商业现代性、到工业现代性再到消费现代性等的变化过程。此外,这种思维方式还可以让我们认识到,现代性有两个最重要的因素,一是由政治国家所代表的霸权中心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影响和辐射作用(Ibid. , pp. 28-43);二是日常现代性概念。日常现代性是作者所提出的以追求舒适(comfort)为特征的现代性。(Ibid., pp.44-61)

Anthony D. King也提出,现代性主要不是一个“时间性”概念,而是一个“空间性”概念。具体来说,一方面,现代性并不是如人们所理解的那样,是一些价值观念传播的产物,代表某种抽象的“意义”,而是与世界体系相关的结构性存在。或者说,现代性主要包含空前未有的、普遍的交换过程,和通过殖民地生产所实现的、世界范围内的劳动分工。另一方面,现代性的“空间性”还体现在它发生于城市、特别是世界性大城市中。这些城市创造流动、并处于快速流动中。今天,在全球化时代,现代性并不仅仅发生于巴黎和纽约,而且发生于巴西的圣保罗和印度的德里等非西方国家的大城市里。在殖民地地区的国际性大城市里,不仅发生了人口和金钱的剧烈流动,也导致了方兴未艾的阶级的两极分化。对于这些地区来说,进入现代化才只有四分之一世纪,还根本谈不上需要后现代性。(Featherstone, Lash & Robertson, 1995,p.10)

其三,导致现代性多样化发展的另一重要原因是西方现代性本身不是完美的,而存在深刻的内在问题。正是因为这一原因,世界各国的人们不可能也无必要机械模仿西方的现代性

正如艾森斯塔德等人所指出的那样,源于西方的现代性,事实证明并不是像当初人们所预期的那样代表着积极、进步、解放,而是相反,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以及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使人们越来越认识西方现代性与战争、暴力、屠杀、压制、人口的非地方化都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Eisenstadt, Riedel & Sachsenmaier, 2002, pp.5-7)。西方现代化并不是象西方理论家自己所想象的那么美好,也不完全是启蒙理想的完整实现,而是充满了霸权、征服和奴役。(Tu Weiming, 2000)

Taylor(1999, pp.14-15)说,现代性从一开始就蕴含着的深刻内在矛盾和问题,其实早已为经典社会理论所揭示,特别是西方经典社会学理论(以马克思、韦伯、杜尔凯姆、席美尔等人为代表的)。在他们的经典著作,用“异化”、“反常”、“铁笼”(iron cage)、“未知数”(anonymity)来形容现代性的负面特征。但是令人遗憾的是,这些认识没有被西方社会科学界主流思想所接受,后者仍然以西方为核心,认为不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要以发达国家为目标。按照他的说法,一个本身存在着致命问题的现代性,却指望第三世界国家去学习它,以便实现“进步”,岂不是可笑之至?

其四,各国尤其是非西方国家的历史与文化传统差异,是导致现代性多样化发展的另一重要原因。

艾森斯塔德(Eisenstade, 2002, 36-37)等人指出,世界各国现代性的扩张意味着来自于西方、北欧、欧洲及后来美洲和亚洲的伊斯兰教文明、印度文明、佛教文明、儒教文明和日本文明等之间在文化前提和制度构成方面的碰撞。而这种碰撞的结果,必然导致现代性在不同的文化传统中不断得到重塑。杜维明认真分析了儒家现代性(Confucian modernity)之不同于西方现代性的一系列特点,他并表示,可以想见,一个佛教式现代性、伊斯兰式现代性或印度教式现代性是完全可能的(Tu Weiming, 2000)。

Dominic Sachsenmaier(2002, 43-44)指出,我们从西方现代性的核心思想和社会结构一直变动不居这一事实就可理解,在非西方的现代国家里,现代性的差异必然会更大。以民主为例。过去人们一直倾向于把它视作现代社会一致可能具有的特征,但是事实上不同国家的政治文化、制度、公共领域结构均有深刻的差异,因为民主和市民社会植根于其中的社会文化背景不同。特别是在“亚洲四小龙”国家和地区,我们发现几乎所有在西方占主导地位的民族国家理论及民主的前提条件理论都不适用。事实上,不同的国家和社会在接受西方现代科技和经济影响的同时,不是变得越来越接近,而是变得越来越不同了。Sachsenmaier的观点可以从郝大维、安乐哲(Hall & Ames, 1999)中研究中得到证实。

郝大维、安乐哲(Hall & Ames, 1999)指出,有人认为自由民主制、资本主义和现代科技这三者代表现代性的三个最主要方面,因而也会成为人类所有社会发展的必然之路,这种观点是完全错误的。至少对中国来说不未必适用。他们根据自己对中国文化的研究认为,中国无论是过去还是未来都将是一个社群主义的社会,如果中国人实行民主也应该是社群主义的民主(communitarian form of democracy)。不能说这种民主不如西方的自由民主制好,相反,社群主义民主可以避免以权利为基础的自由民主制的一系列缺陷。他反对局限于从政治、经济的立场来谈亚洲民主,认为文化的视野对于理解亚洲民主异常重要。他们说,社群主义同样也是美国实用主义传统的一部分,该传统代表一种实践哲学,要求考虑一系列有关制度和人的价值,因而也是一种文化关怀。这种实用主义的文化态度,与儒家的态度是一致的,可以用来建构另一种类型的民主和现代性。他们试图论证,以权利为本位的自由主义(rights-based liberalism)从根本上不适合于中国国情(Chinese situation),并主张“儒家传统中包含可以转变成社群主义式民主的成份”(Ibid.,p.13)。他们因此明确主张现代性不能完全按照西方样式来理解,而必定是多样化的。

Mike Featherstone和Scott Lash指出,全球化过程是全球各种不同的势力相互竞逐和斗争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具体情境(context)的不同,非西方国家可能倾向于从自己出发来建构一种与西方现代性话语同样有普世价值的概念,所以不仅有欧洲化和美国化,也可以有日本化和巴西化。这种对于现代性的多元化回应方式,意味着“全球现代性”(复数,global modernities)的到来。(Featherstone & Lash, 1995, 1-24)在这里,“全球现代性”是复数,而且指多个不同的现代性以自己为中心向全世界各个地区辐射。因此,西方的一些理论家构筑的“传统-现代性-后现代性”(tradition-modernity-postmodernity)的单线发展模式在全球化时代并不适用。

其四,非西方社会与西方社会的冲突日益激烈,许多非国家都在追求新的民族认同,这是导致现代性多样化的又一重要原因

Mark Juergensmeyer(2002)以“911事件”为例,从分析伊斯兰教世界的反美情绪入手,试图说明:这次事件并不仅仅是反对美国的霸权和非正义,同时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反对现代化和全球化,因为“世贸中心”代表的不仅仅是美国,而且是现代世界的商业经济中心。但是,从恐怖分子精通现代技术手段等来看,他们恰恰又没有反对现代性和全球化。伊斯兰世界的反对西方运动(anti-Westernism),从本质上说反对的是现代主义中的世俗化、个人主义及其怀疑主义。但这不等于他们没有建立自己的现代性,相反通过接受现代民族国家概念和采纳现代科技和金融手段,他们宣称建立了自己的现代性,这种现代性是建立在种族-宗教认同(ethnoreligious identity)基础上的,是一种宗教民族主义现代性。它的影响所及并不限于个别伊斯兰国家,而且有全球化趋势。(Juergensmeyer, 2002)

作者指出,这种反西方的、宗教民族主义的现代性,可以看成是全球化的一个产物。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因为不少非西方国家自认为自己在全球化过程中受到了西方的控制、剥削和不公正对待。本来从19世纪到20世纪上半叶的殖民运动就已让非西方国家受到剥削,20世纪后半叶以来,虽然不少国家走向了独立,但是并没有因此而完全摆脱西方的控制。尽管在印度、埃及及伊朗都曾出现过亲美的政治领袖,但是年轻一代越来越不相信这些人物,倾向于彻底走出殖民化,反对西方式“世俗化民族国家”概念(secular nation-state),批评西方现代音乐、电影、视频、卫星电视节目在世界各地的传播,代之以建立在本土文化基础上的“种族-宗教式民族国家”概念(ethnoreligious nation-state)。美国之所以成为这些国家的敌人乃至成为恐怖袭击的对象,部分是因为美国对世俗化的现代主义(secular modernism)的传播。不仅如此,基督教、佛教也正在表达或希望参与建立宗教社会的政治诉求。这些均与享廷顿所谓文明的冲突相关。(Juergensmeyer, 2002)

Ambrose Y. C King(2002)指出,东亚国家包括中、日、韩等国长期以来的经济成就,说明非西方国家已经在自觉按照自己的方式追求现代性。它们并不仅仅模仿西方国家的现代性,同时也在现代化过程中寻求自身的文化认同,突出自己的特殊性(如“中国特色”之类,如追求“亚洲价值”,如强调自己的文化比西方的优秀);不少非西方国家追求现代化,但却同时反对西方化,特别是有时表现为反对美国(Americanization)。他们认为现代化与西方化不能完全划等号,这充分表明他们在现代化过程中追求新的民族认同,或者希望从自己的角度来发展现代性。

其五,“多元现代性”作为一种研究范式有其特殊的优越性

D. Sachsenmaier(2002, 46-49, etc.)分析了非西方社会在受到西方影响的过程中,所发生的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冲突,以及对于这些国家来说寻找一个既适合本国传统的现代性一致的文化是多么艰难。作者以中国为例,从晚清到五四运动、文化大革命以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过程,表明了中国人近来一直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的矛盾关系中徘徊。不仅中国共产主义者,许多知识分子同样视中国传统与现代性格格不入。中国人能否自觉地以宽容和开放的心态从传统中寻找到积极的资源,将会对世界很多地区产生影响。各国文化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的冲突,导致许多人在“要么传统、要么现代”,即在本国文化优胜与西方文化优胜两者之间痛苦挣扎,以至于一些人常常陷入两个极端之间而不能自拔。“多元现代性”概念引导人们取消这种极端和二分的思维方式,因为现代性的多元性意味着它并不必然排斥传统,而是提醒各民族、各文化从自身的传统出发来面对西方的现代性,并根据自身情况加以改造、利用。

D. Sachsenmaier(2002)认为,较为深入地分析了“多元现代性”概念来理解“现代性”的优越性。他说,现代化导致了世界各国的反现代性运动,包括早期在德国、日本发生激进的极权主义运动,和当今的宗教极端主义(religious fundametalism)思潮。这些运动向我们呈现了古老的“文明”概念的消极作用:在一种极端相对主义的文明观支配下,人们认为未来的世界就是不同文明体系之间相互竞争的关系,“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即达尔文主义的“优胜劣汰”原则支配一切,试图证明本国或本民族有条件主导世界各文明体系(二战时的日本就是例子)。“多元现代性”概念相对于“多元文明观”的优势在于:前者提醒人们生活在同一上地球上,处在同一个时代(即现代),需要相互合作、包容和开放;后者容易导致各文明的孤芳自赏或自我中心,并为了证明自己的“优越性”而开展并不友善和包容的相互竞争。

由上原因,作者试图得出:用“多元现代性”概念来理解现代社会的优势在于:向人们暗示一种新的现代性的途径,即不同民族、不同文明和不同群体一方面可以保持自身的特殊性,另一方面又以开放和宽容的态度共同建设自己的一个全球共同体。“多元现代性”这一视角的合理性在于认识到现代社会虽有许多共同之处,但无论在思想上、制度上及其他方面均有不同的特征。认为现代性只有一个的思维方式,实际上将“现代化”(modernization)等同于“西方化”(Westernization)。然而,这种思维方式不利于人们处理或面对现今世界上所兴起的激烈的反西方运动。特别是,一些原教旨主义(fundamentalism)也同样具有“高度现代的”特征(方按:因为它们是由现代性所激发的),恰恰因为它们反对西方现代性,认为西方现代性是一种破坏本土文化、威胁他们生存的势力。在这种情况下,一种文化上的“多元现代性”概念有利于降低西方与反西方人士之间的紧张。如果把“西方”与“现代性”捆绑在一起,会和西方中心主义联系在一起,结果可能是导致一种韦伯意义上的“铁笼”;如果把“西方”与“现代性”分开,则可能二者都变得更有意义。一方面,“西方”所具有的人文主义和宗教遗产均不再被忽略;另一方面,“现代性”可能被理解为具有多种不同的制度环境、社会政治秩序及价值系统。(Sachsenmaier, 2002, 42-43)总之,如果我们正视不同非西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并主张以一种多元、包容的心态来面对这些矛盾,那么“多元现代性”就是一个最好的选择(Sachsenmaier, 2002, 57-64)。

还有不少学者从跨国移民现象来说明过去的现代性概念已经不适用。跨国界、跨文化的新的群体认同现象。比如从东南亚到北美,全世界现在有四千万华人,这些人构成一种新的自我认同。这种新的共同体不是过去的“民族国家”范畴和“文明”的范畴所能包含的。因为它超出了民族国家的边界,也不构成一个独立的文明(分布于不同的国家版土和不同的文明体系之内)。这些人的存在客观上构成一种新的身分认同现象。这意味产着过去从民族国家来理解现代性已经不够。(参Tambiah, 2000; Sachsenmaier, 2002; Featherstone & Lash, 1995)。

反思与总结

亨廷顿的多元文明观(Huntington,1996),艾森斯塔德等人的多元现代性,使我们再次认识到建设中国的现代性不能照搬西方的模式;东亚现代性(参Tu Weiming, 1996; 2000; Tu, Hejtmanek & Wachman, 1994)特别是日本现代性(参Clammer, 1995; 2001; Arnason, 1997; Eisenstadt, 1996)的研究,让我们深刻地体验到东亚现代性的魅力。然而,这些研究都还多半是西方有识之士从外部观看东亚文明,而不能回答我们自己从内部如何选择的大问题。他们无法理解非西方世界内部的强烈紧张。那就是由于西方现代性带来的传统与现代之间一系列不可调和的矛盾。以民主化而论,一战以来世界上那么多国家和地区因为民主化发生军事政变,很多国家政局长期不稳,政权更迭象走马灯一样频繁,不能说不是由于受西方影响所致。以中国而论,辛亥革命以来经历了那么多痛苦的革命,甚至到了整个国家四分五裂的地步。以今日之台湾、南韩等地而论,可以发现,人们一方面对于民主、自由之类的西方价值崇拜有加,视欧美文明如天上明星;另一方面却又面临着因为引进西方现代性所带来的深刻的社会问题。艾森斯塔德等人的观点诚然有道理,但是毕竟是站在外部观看的一种现象。对于站在内部的人如何选择、如何生活,根本无法提供真正有意义的指导,或有价值的分析。现代新儒家试图全面吸纳民主、自由、人权等西方价值,但同时对于它们与东亚文化的根本张力缺乏清醒的认识,对于什么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也停留在模糊不清的地步。

如果未来世界是一个多元现代性并存的世界,是一个文明多元化的世界,即人类文明的样式和模式是多元的,那么未来的中国文明可能会是什么样子的?它的样式赖以存在的根本基础是什么?我们发现,杜维明等所描述的、具有社群主义特点的东亚现代性,是在不自觉中自然形成的,而不是人们自觉追求的。这类描述还没有从根本上正视当代中国或东亚人内心世界激烈的焦虑、彷徨。那就是在向西方现代性激烈变迁的过程中,他们的精神生活变得越来越飘忽不定,他们并不知道自己该追求什么样的生活理想。包括杜维明等人所描述的东亚现代性的一系列特征,诸如重视家庭、依赖于共同体生活、注重交流与合作,也正在迅速地解体过程中,受到年轻日益明显的唾弃。比如在韩国,我们发现与中国大陆一样,年轻人越来越不愿在婚姻及前途等事情上受长辈束缚,结婚后基本上也都不愿意与父母同居。在日本和中国,有心理学研究也表明个人主义越来越强,即人们越来越追求一种仅属于自己的生活,甚至可以不要小孩;另一个重要现象就是离婚率越来越高。这种趋势会最终走到什么地步呢?会走到欧美同样的境地吗?至少毫无疑问,传统的、纵向的家庭关系——以宗族延续为使命的家族观念——在东亚地区的现代化都市中已经几乎完全解体(特别是伴随着大陆的计划生育政策),而这种关系几乎是过去一切中国或东亚传统价值的大本营和发源地。杜维明等人所谓的家庭本位(familism)特征在东亚似乎正让位于一种新型的社会形态,至少“家族” 观念已经让位于“家庭”观念。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今天这样一个资讯高度发达、人欲高度膨胀、外部世界诱惑四处泛滥的全球化时代,凡是真正对人们来说有吸引力的东西都会受到青睐,尤其是喜欢反叛的年青人。指望用传统价值的所谓“合理性”来吸引年青人,让他们恪守它们是不大可能的,除非有相应的社会经济基础,否则指望复归到过去的家族时代是不切实际的。我们需要追问的是,如果中国人或东亚地区在家庭生活方式不会与欧美个人主义社会趋同,那么这样做的基础是什么?也许惟一可以说明的基础,绝不是什么社会经济基础,也不是什么哲学形而上学思想,更不是政治制度差异,而是中国人的深层心理结构。由于深层心理结构具有强大的惯性(internia),所以如果深层心理结构不变,且能决定一个社会的基本价值、生活方式、制度结构,才有可能能说明未来的中华文明保持自己的特殊性是有意义的。这就需要搞清楚:文化心理结构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发挥作用,比如在决定一个社会的基本价值、生活方式、整合方式、制度特征等方面究竟作用有多大?中国文化的深层心理结构究竟是什么?它在过去的几千年里发生了变化没有?又曾在上述几方面起到过什么作用?一百多年来的中国文化研究,始终停留在一种概念式、轮廓式的“素描”上,而不能说明中国文化的深层机制。不能说明中国社会一系列深层矛盾和斗争何以发生,特别是支配中国社会在自我整合方式上的内在逻辑是什么,包括儒家为何在中国历史上长盛不衰,儒道法三家为何在中国历史上长期共存甚至互补,中国人的劣根性、丑陋性可否用文化习性来解释,中国文化的习性将在何种程度上支配未来中国的现代性,等等。

因此,今天的中国人,面临着建立一种新的文明观的重大使命,即由中国文化的深层文化心理结构来说明中国文化的内在动态机制,从而说明中华文明在自我整合、制度架构、核心价值、社会力量等一系列方面与西方世界及人类其他现代文明的异与同。唯此才能从根本回答多元现代性的挑战。

参考文献

Arnason, Johan P., 1997: Social Theory and Japanese Experience: The Dual Civilization, London and New York: Kegan Paul International;

Clammer, John, 1995: Difference and Modernity: Social Theory and Contemporary Japanese Society, London and New York: Kegan Paul International;

Clammer, John, 2001: Japan and Its Others: Globalization, Difference and the Critique of Modernity, Melbourne: Trans Pacific Press;

Daedalus: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 Winter 2000: Multiple Modernities, Volume 129, No.1;

Duara, Prasenjit, 2002: “Civilizations and Nations in a Globalizing World,” In: Reflections on Multiple Modernities: European, Chinese and other Interpretations, edited by Dominic Sachsenmaier and Jens Riedel with Shmuel N. Eisenstadt, Leiden; Boston; Köln:Brill, 2002, pp.79-99;

Eisenstade, Shmuel N., 2002: “Some Observations on Multiple Modernities,” In: Reflections on Multiple Modernities: European, Chinese and other Interpretations, edited by Dominic Sachsenmaier and Jens Riedel with Shmuel N. Eisenstadt, Leiden; Boston; Köln:Brill, 2002, pp.27-41

Eisenstadt, S. N., 1996: Japanese Civilization: A Comparative View, Chicago and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Eisenstadt, S. N., 1996: Japanese Civilization: A Comparative View, Chicago and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Eisenstadt, Shmuel N., 2000: “Multiple Modernites,” In:Daedalus: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 Winter 2000, Volume 129, No.1, pp.1-30;

Eisenstadt, Shmuel N., Jens Riedel & Dominic Sachsenmaier, 2002: “The context of the multiple modernities paradigm,” In: Reflections on Multiple Modernities: European, Chinese and other Interpretations, edited by Dominic Sachsenmaier and Jens Riedel with Shmuel N. Eisenstadt, Leiden; Boston; Köln:Brill, 2002, pp.1-23;

Featherstone, Mike & Scott Lash, 1995: “Globalization, modernity and the spatialization of social theory: an introduction, ” in: Featherstone, Mike, Scott Lash & Roland Robertson, eds., Global Modernities, London, Thousand Oaks, New Delhi: Sage Publications , 1995, pp.1-24;

Featherstone, Mike, Scott Lash & Roland Robertson, eds., 1995: Global Modernities, London, Thousand Oaks, New Delhi: Sage Publications;

Giddens, Anthony, 1991, Modernity and Self-identity: Self and Society in the Late Modern Age,Stanford, Calif.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Hall, David L. & Roger T. Ames, 1999: The Democracy of the Dead: Dewey, Confucius, and the Hope for the Democracy in China, Chicago and Lasalle, Illinois: Open Court;

Huntington, Samuel P., 1996: 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Inc.;

Juergensmeyer, Mark, 2002: “Global Antimodernism,”In: Reflections on Multiple Modernities: European, Chinese and other Interpretations, edited by Dominic Sachsenmaier and Jens Riedel with Shmuel N. Eisenstadt, Leiden; Boston; Köln:Brill, 2002, pp.100-115;

King, Ambrose Y. C.,2002: “The emergence of alternative modernity in East Asia, ”In: Reflections on Multiple Modernities: European, Chinese and other Interpretations, edited by Dominic Sachsenmaier and Jens Riedel with Shmuel N. Eisenstadt, Leiden; Boston; Köln:Brill, 2002, pp.139-152;

King, Anthoy D.,1995,“Time and Spaces of Modernity (or Who Needs Postmodernism),”in: Featherstone, Mike, Scott Lash & Roland Robertson, eds.: Global Modernities, London, Thousand Oaks, New Delhi: Sage Publications , 1995, pp.108-123;

Ortiz, Renato, “From incomplete modernity to world modernity,” In:Daedalus: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 Winter 2000, Volume 129, No.1, pp.249-260;

Sachsenmaier, Dominic & Jens Riedel with Shmuel N. Eisenstadt, eds., Reflections on Multiple Modernities: European, Chinese and other Interpretations, Leiden, Boston, Köln:Brill, 2002, pp.27-41;

Sachsenmaier, Dominic, 2002: “Multiple Modernities——the Concept and its Potential”, In: Reflections on Multiple Modernities: European, Chinese and other Interpretations, edited by Dominic Sachsenmaier and Jens Riedel with Shmuel N. Eisenstadt, Leiden; Boston; Köln:Brill, 2002, pp.27-41;

Tambiah,Stanley J., 2000: “Transnational movements, diaspora, and multiple modernities,” in: Daedalus: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 Winter 2000: Multiple Modernities, Volume 129, No.1,pp. 163-194;

Taylor, Peter J., 1999: Modernities, A Geohistorical Interpretation,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Therborn, Görn, 1995: European Modernity and Beyond, the Trajectory of European Societies, 1945-2000, London, Thousand Oaks, and New Delhi: Sage Publications;

Tu Wei-ming(ed.), 1996: Confucian Traditions in East Asian Modernity: Moral Education and Economic Culture in Japan and the Four Mini-Dragons, Cambridge, Mass.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Tu Weiming, 2000:“Implications of the Rise of ‘Confucian’ East Asia”, In:Daedalus: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 Winter 2000, Volume 129, No.1, pp.195-218;

Tu, Weiming, Milan Hejtmanek & Alan Wachman (eds.), 1994: The Confucian World Observed: A Contemporary Discussion of Confucian Humanism in East Asia, Honolulu, Hawaii: Program for Cultural Studies, The East-West Center;

Wittrock, Björn, 2000: “Modernity: One, None, or Many? European Origins and Modernity as a Global Condition,” In:Daedalus: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 Winter 2000, Volume 129, No.1, pp.31-60.

1 据艾森斯塔德(Shmuel N. Eisenstadt)等人介绍,迄今为止在多元现代性研究方面较有代表性的论著包括:Mike Featherstone, Scott Lash 及 Roland Robertson合编的论文集《全球的现代性》((Mike Featherstone, Scott Lash & Roland Robertson, eds.: Global Modernities, London, Thousand Oaks, New Delhi: Sage Publications,1995),Robert Hefner的论文“多元现代性:全球化时代的基督教、伊斯兰教和印度教”(Hefner, Robert. Multiple Modernities: Christianity, Islam and Hinduism in a Globalizing Age.In: 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 27:83-104,1998),Peter Taylor的专著《现代性:历史地理的解释》(Peter Taylor, Modernities,A Geohistorical Interpretation. Cambridge: Polity Press,1999),Luis Roniger与Carlos H. Waisman合著的《全球性与多元现代性:北美与拉丁美洲的比较视野》(Luis Roniger and Carlos H. Waisman,Globality and Muitiple Modernities. Comparative North American and Latin American Perspectives. Brighton: Sussex Academic Press,2001),Daedalus2000年冬季号之“多元现代性”专号(Daedalus: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 Winter 2000: Multiple Modernities, Volume 129, No.1),Dominic Sachsenmaier, Jens Riedel和Shmuel N. Eisenstadt三人合编的论文集《多元现代性反思:欧洲的、中国的及其他的解释》(Dominic Sachsenmaier and Jens Riedel with Shmuel N. Eisenstadt,eds.,Reflections on Multiple Modernities: European, Chinese and other Interpretations, Leiden; Boston; Köln:Brill, 2002),等等。

进入 方朝晖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多元现代性  

本文责编:lizhenyu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哲学专栏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49996.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