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做的两件事情:
招标项目《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价值观研究》;阅读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思考什么是“核心价值观”,如何才能寻到、建构两者之间的契合点。
能否找到、建立这样一个契合点,关键在于,首先,官方文化能否转化为主流文化,其次,大众文化和主流文化能否融合。
1、官方文化如何转化为主流文化
我们一般把今天的中国文化划分为官方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三大类,在这个三元划分体系中,“核心价值体系”显然会被归入所谓“官方文化”。如果说在中央全会上被作为我国文化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加以倡导的价值体系都不是官方文化,那就没有官方文化了。
但是,官方文化不等于主流文化。核心价值体系想要成为真正“引领社会思潮”的“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基本道德规范”,就必须从官方文化转化为主流文化或在全社会真正占支配地位的文化,而不是自说自话的、写在纸上的“指导思想”,或仅仅作为“禁区”或“装饰”发挥作用。
借用葛兰西话说,官方文化要转化为主流文化,最关键的一点是必须获得文化领导权,也就是说,它必须是通过非暴力手段达成的社会各界的“普遍共识”和思想、文化、舆论领域的引领力量,必须得到大众“自愿”、“积极”的赞同,而非消极无奈的服从。从文化领导权的角度看,一个执政党的文化,即所谓“官方文化”,是否具有领导权,其标志决不是它背后是否有枪杆子支持,可以强迫人民不说话,而是人民是否自觉自发地赞同它的那套价值理念和施政方针。
那么,什么样的价值观能够赢得社会绝大多数成员的积极赞同、自愿遵循,从而成为主流文化?
首先,从形成机制看,它必须是通过民主协商程序在市民社会(而不是政治社会)通过各阶层之间的广泛深入的民主对话、协商、妥协形成的,而不是自上而下钦定和强加的,必须满足程序正义与广泛参与这两个要求。
其次,就特征看,能够赢得社会绝大多数成员的积极赞同、自愿奉行的价值共识,只能是一种能够协调社会各阶层的利益、信念和生活方式的价值观,是能够把人民利益、国家利益和政党利益有机凝聚在一起的价值观,是具有普遍性、包容性、基础性、开放性和多样性的价值观,它必须和开放社会、多元社会相适应。像中国这样一个大型国家,社会各界层、各群体、各组织、更不要说众多的个人,都有不同信仰、追求、生活方式、生活理想、风俗习惯等等。如果确如《决定》所言,核心价值体系要在“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那么它就必须充分尊重这种多元性和差异性,这样才能被不同的阶层和群体所接受,才能促进而不是破坏社会和谐。因为现代社会是异质社会,现代社会的和谐也是在尊重差异基础上的和谐。如果在一个世俗多元、差异的社会奉行单一、狭隘、排他的核心价值体系,必将导致尖锐的社会冲突。
我们还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区分来把握核心价值体系的上述特征。首先,核心价值体系必须是低调的公民道德,而不是高调的圣人伦理,是一种世俗性价值,而不是宗教性价值,它不是要求人人都成为灭绝七情六欲的圣人,而是要人人都成为遵纪守法的公民。其次,核心价值体系是面向全民的,而不只是面向特定党派和利益群体的,是普遍取向的而不是特殊取向的,是对普遍大众的要求,而不只是对党的领导干部的要求。因此,它也不能是那种只适合模范共产党员、领导干部的价值观或道德标准。
《决定》关于“核心价值体系”的表述存在的问题在于其普遍取向和特殊取向的混合。比如,决定一方面说要“大力弘扬一切有利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思想和精神”。这是在强调核心价值体系的普适性、基础性和广泛性;但是另一方面又说,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在这里,“党”和“社会”没有得到区分,特定党派的指导思想、意识形态与全国全社会的基本道德混在一起。党国不分,这就大大地局限了它的普遍性和广泛性。
第三,从内涵看,它必须是合乎现代社会基本公民道德的,合乎《人权宣言》《独立宣言》等所确立的、得到绝大多数人类承认的基本价值,违背这套基本价值就没有办法得到最广大民众的认同。民主、自由、公正、诚信、包容等等。迄今为止,这套价值是最具普遍性的。我以为,以前的官方文化之所以没有顺利地转化为主流文化,没有能够成为大众的普遍共识,根源之一就在于其普遍性、基础性、广泛性不够,它往往把特定阶级、群体、集团的价值观当成了全民的价值观(比如“四项基本原则”),不同程度地表现出狭隘性或特殊性(特殊取向)。
2、大众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共同点
阐明了核心价值体系的普遍性、包容性和基础性,它和大众文化之间的关系也就迎刃而解了。
大众文化所体现的正是一个社会的普遍价值观,是普通人都能够达到的基本道德,是一个社会各种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我们上面提到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各种特征,比如基础性、广泛性等,其实也都是或基本上是大众文化价值观的特征。大众文化,无论在审美形式上还是价值取向上,都是低门槛,是日常的,让大多数人乐于接受的,因此也是主流的。比如它形式上不尚创新,喜欢重复,结构相似(比如大团圆),不断表现所谓“永恒母题”,是非善恶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恶有恶报,善有善报,等等。这经常被精英们斥之为“平庸”、“老掉牙”,但是它和大众的日常经验是相符的。大众文化表达的是普通人的常态经验,而不是精英们推崇的非常态经验,它是日常生活的文化,而不是否定日常生活的文化,普通大众的文化经验,而非一味强调精英经验。
这是大众文化的本性决定的,大众文化顾名思义是面向大众的文化,因此,大众文化的价值观必须被大众接受,这样才能实现其商业诉求,如果说大众文化的最大特征是商业性,那么这种商业性也必须迎合大众、包括大众文化的价值观才能达到,它必须面向占人口大多数的普通人,而这种被最广大的大众认可的文化不正是主流文化吗?美国大众文化可以说明这点,好莱坞大片的价值观就是美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无论是《泰坦尼克号》还是《哈利波特》都可以证明这一点。美国的官方文化和官方意识形态最成功的地方,就是主流价值观进入了好莱坞大片,美国的官方文化就是主流文化,也就是大众文化。韩剧也可以证明这点,《大长今》的价值观是普通的,但是却是能够赢得最广泛的大众支持的。中国本土成功的大众文化也是如此,《山楂树之恋》《金婚》《牵手》等等。
正因为这样,大众文化就是落实核心价值观的一个最重要的管道。大众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日常生活经验,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塑造和巩固着主流价值观。作为产量最高、受众最多、影响最大的文化类型,大众文化既是一个巨大的产业,也是确立文化领导权和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战场。不能落实在大众文化的生产和传播之中的价值观必定不可能得到广泛的传播,不可能深入人心,不可能成为主流文化。
正是大众文化的这个特征决定了其和精英文化和宗教文化的区别。精英文化是面向小众和同行的,创新第一(布迪厄的观点),其价值观和美学理想往往具有对主流文化的颠覆性:新异、绝不重复。作为世俗社会文化形式的大众文化也不同于宗教文化,它是肯定世俗生活的,它坚守的是世俗社会的基本道德,而不是宗教道德,“人文精神”的局限(大众文化也区别于禁欲的红色革命道德,以及带有前现代色彩的传统文化道德)。
由此我们也可以明白,大众文化批评的价值尺度,不应该是宗教的价值尺度,也不应该不是精英文化的价值尺度,更不应该是党派的价值尺度,它应该弘扬的是能够得到全社会各界最广泛认可的价值观,它应该否定的,是公民社会道德底线之下的价值观,比如脱离了道德维度的、极端的、非理性的暴力崇拜(包括语言暴力)和权谋崇拜,赤裸裸的嫌贫爱富,等等,这些都是违背了公民社会的基本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