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仅常被说成是“不民主的”,还不断被西方扣上“反民主”的帽子。由于中国的确没有搞西方式选举,不少中国人自己也觉得“理亏”。虽然中国这些年社会的全面进步有目共睹,我们在“民主”的问题上却一直处于被西方批判的位置。
西方舆论十分强大,中国想说服西方很难。但中国人别被西方控制了我们的头脑,保持我们针对“民主”的独立思考,却是至关重要的。
民主是好东西,但当埃及连续发生街头抗议,动辄死几十人时,以及当中亚小国的党争使国家发展无从谈起时,它很好吗?我们需要民主,但我们显然需要真正“好的”民主,它能帮我们避免专权,帮我们决策科学化,帮我们反腐败,但它不会给我们带来社会动荡。
这要求中国民主文化的“基本建设”能够与民主的制度性推进相匹配。这些基本建设是什么呢?它们应当包括:社会对民主政治形成基本共识,法律的权威足够大,社会对形成的多数意见足够尊重,意见和利益的尖锐对立不会走向暴力,弄虚作假在社会基层就遭到鄙视,等等。
同样的民主条规,在不同国家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问题就出在这种匹配和不匹配上。做一个民主制度的高规格安排,一场埃及那样的革命就够了。但把民主文化的这些“基本建设”大致做到位,却需要经济和文化在一个社会里不断发展的培育。
应当说,中国的民主建设这些年里决非“原地踏步”。让我们大家都想一想,即使与5年前相比,今天中国人发表言论的渠道是否多了很多?各级政府权力受到的约束是否也在逐渐增多?官员问责是否在动真格?因“一包烟”、“一块表”、“一个微博”、“一张照片”被互联网“搞下台”的官员是否隔一阵子就被逮住一个?这些在5年前可以想象吗?
听证会越来越多,尽管有的还流于形式。大连PX项目因民众抗议关闭,北京等大城市的交通方案被网上意见搞黄,网上要求空气监测“PM2.5”,一些城市真就开始着手准备。这些莫非都与“民主建设”无关?
如果依事实而论,最近这些年是中国民主发展最快的时期之一。除了上述具体表现,这种进步的成果还包括:第一,中国人开始普遍认同,民主是大趋势,这个共识在逐渐定型。第二,中国社会渐渐能够分清“民主”和“西方民主制度”之间的区别,开始相信民主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
这样的认识和共识一旦在中国社会都得到巩固,一旦中国社会能够通过近年的具体实践不断积累自信,民主在中国的前途将豁然开朗,中国的崛起过程,就很可能同时成为世界民主新模式的伟大实践。
中国不能模仿西方搞“政治休克疗法”,一方面它的前途不可知,一方面它至少需要用一两代人的命运作代价。苏联解体带来巨大社会痛苦,但20年过去,今天的俄罗斯仍被西方排除在“民主国家”之外。
“民主”不是中国要求的虚名,它是中国前进的必然方式。我们就走在这条路上,只不过我们此前没有清晰地把这条路称为“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