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藏族学生看我国的民族问题

——一名北京大学藏族本科生的课程作业[1]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4112 次 更新时间:2011-11-16 19:36

进入专题: 西藏   民族问题  

佚名  

今天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拥有广阔的国土和疆海,在这个国度里生存着勤劳勇敢的13亿人民。我们有着56个民族,既有各自的特点又是一个有统一共性的现代民族共同体,已经构建成为一个现代民族国家,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但是不可回避的事实是,自然地理条件、经济类型、迁移制约和族际交往历史的不同,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区与中原地区的文化、经济、行政关系有着各自的发展态势,有的如满族几乎完全融入汉人社会,有的像我们藏族,因为长期保持相对自治的状态,缺少与外界的联系,很不习惯汉人的生活方式,也很难融入汉人社会。就在这一过程中,各个民族的历史、信仰、宗教、习俗的不同而在社会经济发展,文化教育等各项事业、各方面呈现出千姿百态。

自从2008年的拉萨3·14事件及新疆的7·5事件以来,全国民众对西藏和新疆等少数民族聚居区的社会发展日益关注。作为举世瞩目的、发展迅速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民族矛盾和宗教冲突背后,无疑有许多境外因素的参与和影响,这些是我们无法控制的。但是必须承认的是,我们国家在对少数民族的政策中确实出现了不少的问题。这些事件所带来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暴力事件的发生只会伤及无辜,对百姓带来生命和财产的损失,不会有任何实质性的效果。在本人看来,自从3·14以来,作为一名在内地求学的藏族学生,每当在与同学一起观看3·14暴力事件新闻的时候,总是觉得很尴尬,每当看到电视里被害的无辜群众泪流满面,叙述他们被野蛮殴打,在医院里看到他们躺在病床上,看到他们惨不忍睹的伤势,我感到心痛。出自对自己民族的自卑感,我不得不说,在观看的时候大家心里都是充满着满腔的怒火,迫切希望那些犯罪嫌疑人绳之于法。那时我多么希望那些民族分裂分子能收手啊,放了那些无辜的群众,我不禁呼唤:藏族的信仰去哪了?

但是更令人悲痛的是,一次在上课间操的时候,我的一个藏族伙伴哭着跑出了操场,我紧跟过去,问她事情的原因。原来她被身边排队的汉族同学所羞辱,因为一次不小心踩了一下汉族同学的鞋子,在充满诚意的道歉之后,谁知那位汉族同学冷不防地很愤怒的来了一句:"你们就是一群野蛮的民族,你们都是达赖的人"。我想无论作为什么样的民族,在听到类似片面的侮辱及嘲讽性的语言时,有谁会不心痛呢?不伤心?何况在当时那样的敏感时期。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我们几个藏族同学首先感觉到的是,汉族同学对我们少数民族的不了解,我们在他们面前感到自己是属于卑微的民族成员,我们不敢反抗,最让我吃惊的,是连老师们也不理解,我们无处诉苦,感到很无奈。所以我想到,假如我们在民族问题上的基本理论和思想是符合社会实际的,各项工作的效果得到各族绝大多数民众的积极肯定,那么境外势力再如何捣乱,也不可能掀起大浪,也不可能在现实生活各民族的沟通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误会和不解。所以,我们应当还是把处理好民族关系的责任放在自己的肩上,清醒地面对现实。在3·14事件发生以后,在一些网站上可以看到一些汉族的极端民族主义严厉语言文字,在一些城市出现了针对藏族的排斥和歧视现象,如出租车拒载、旅店拒住、商店拒售、机场进行歧视性的安检等等,这些现象需要引起全国汉族民众的警惕与重视,提高认识,必须使绝大多数汉族民众深刻地意识到大汉族主义对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严重危害性。

西藏是位于我国西南青藏高原上的一个重要的少数民族聚居区,由于具有特殊的自然环境、发展历史和文化传统,西藏社会的发展道路必然会带有许多的特殊性。时代改变了,社会在前进,国内外形势和社会基本矛盾都发生了变化。今天的少数民族青壮年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些翻身解放、烧毁身契的农奴和贫民,而是70后80后,甚至是90后,他们没有亲身受过旧西藏的农奴庄园制度和"政教合一"的宗教统治,他们在成长时期所听到的,是"文革"中对传统文化的毁灭性破坏和大量的冤假错案,他们亲身感受到的,是今天各族成员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和就业竞争,他们接受的信息,除了政府的思想教育之外还有境外的反华宣传。不去与他们深入交谈,不去了解他们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和内心感受,仍然以上世纪50年代的刻板印象来想象今天的藏族青少年,是不可能客观理解目前的西藏社会的。

在拉萨314 事件中,我在新闻的画面中看到了许多穿着校服的中学生的参与,他们为什么会不去上课? 而是在街上溜达,盲目跟风呢?后来看到他们被逮捕,亲手断送了他们自己的未来,他们的青春,我感到惋惜。对于西藏的教育,我个人很担心,像我一样从小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都被送到了内地上学,随即是高中、大学。虽然在这段经历中我收获了很多,学会了很多知识,但是有利也有弊啊。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很多的问题不敢向汉族老师请教,自己的学业都是自己一个人策划,没有父母在身边的指导。有时很羡慕汉族同学,虽然他们老叨唠父母让他们学这个学那个的,我想那是一种幸福。我初中的时候都是接受学校半封闭式的管理,与外界的沟通很少,一直是闷在学校,努力学好汉语知识、数学和英语,由于理解上的差异以及基础上巨大的差距,我不得不特别费劲和认真地学习,而在那时,藏语已经不算我的主要科目了,许多同学已经不怎么认真学了。

进了高中,身边的藏族更少了,我考上了北京的一所重点高中。作为插班生,我的学习过程又有了极大的挑战,但是在自我安慰与调节之中,我顺利地毕了业,在少数民族的高考制度下考上了中国最好的学府北京大学。这一个近7年的学习经历,不仅只有我有过,像我一样的还有成千上万的藏族学子。

回顾这一经历,我得到以下几点结论:(1)许多在内地求学的藏族学生除了学习知识之外,却很少有特长,比如音乐,绘画等等,要知道汉族同学在家长的催促下大多是有几样特长的;(2)我们淡忘了自己本民族的语言,由于长期在内地读书以及考试制度的影响,现在我可以肯定地说,我的藏文知识比小学生还差,这让我感到深深的惭愧。

不得不说在内地求学的过程中,由于受到陌生环境的影响,我们的小伙伴有很多的不适应,一些不会进行自我调节的藏族学生产生了一种排斥汉文化的现象,他们进行自我隔离,闷闷不乐,只想回到自己的故乡,他们害怕接触汉族,刻意回避与汉族相处。我们大多都在12岁就被送到内地独自生活,还很稚嫩,什么都不会的我们,就要学会自己买日用品,自己打理生活、洗衣服等。很多时候,我们的同伴因为不适应,所以乱花钱买自己喜欢的零食,不好好吃饭,于是挑食厌食所引起的同伴病倒的例子,发生过很多了。我想这样不利于他们的成长、他们的身心健康。

所以,我个人觉得,从12 岁就开始到内地读书过于早了,现在的拉萨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家长的文化水平也提高了,教学质量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再说,改革开放30年来,西藏高等教育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已初步形成了能够满足西藏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涵盖高等职业、普通本(专)科、留学生教育、研究生教育的高等教育体系。国家乃至全社会为发展西藏高等教育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政策,为西藏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经过近半个世纪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的探索和实践,西藏已初步形成了符合西藏实际的发展高等教育事业的基本经验,凭借这些经验,西藏高等教育将迎来更大的辉煌。我们有能力将孩子放在拉萨读书,接受更好的教育,这样对孩子的成长是有积极作用的。

只要把优秀的孩子留在了西藏,那些不学习、调皮的孩子才会有竞争的压力,不会再因为愚昧和盲目随便跟风而被民族分裂分子所利用啊。能够留在西藏学习,他们可以深入地了解本民族文化,可以说一口纯正的藏语,能够很自然地跟汉族同胞对话,这样会对本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会有巨大的促进作用。要不然,像我一样,虽然掌握了各种知识,走出了狭小的文化领域范围,更加社会化,国际化了,但是连一句纯正的藏语都说不出来,更不用说用汉语来介绍家乡的文化了,这是何等地让人痛心与羞愧啊。作为接班人的我们竟然让我们的祖先如此的失望,那么我们民族文化的前途会是什么样的呢?如果国家能够重视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化,能够制定一些可实际利用的政策,那么我希望我的后代将来在我的年龄阶段能够破解我现在这种尴尬的局面,假如实现了,那么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必将会更加地光彩炫目。

现在的西藏确实是开放了,更加的现代化了,就拿拉萨来说,众多的娱乐场所包满了一条街,夜市更加繁华了,仿佛在内地一样。从艺术家、普通人到企业家,西藏经历了从冷到热的冰火三重天。

西藏不是一天被发掘出来的,当年陈丹青的《西藏组画》如一门重炮唤醒了画家的激情,纷纷背上画架,渴望再现这片圣土的一草一木。现在美院的学生们,都少不了要去西藏上写生这门必修课。当年韩红一个高亢的尾音,四座皆惊,第一次让人知道原来藏族曲调与流行的结合可以如此美妙。于是,大批音乐人千里迢迢远赴西藏采风,盼望着给自己日益枯竭的灵感里注入一些新鲜曲调。摄影师们发现西藏蓝得令人吃惊的天空,不约而同地扛上几十公斤重的摄像器材,恨不得把沿途的每一粒砂石都刻印在胶片上,结果却发现,千篇一律,如有雷同,不属巧合。

但是西藏还是被艺术家们以各种途径带出去了,被讲情调的小资们发现,眼前一亮,如获至宝,呼朋唤友就往西去。或许是天然壮阔的美景,或许是路途艰难的挑战,或许是被磕长头的藏民感动,一批又一批不同身份不同职业的人怀着朝圣般的冒险心情来到西藏,来寻求心灵的渴望和净化。

当西藏得到越来越多推崇和景仰,集中到雪山高原的目光越来越多,西藏开始"火"了。商家们怎肯放弃这样好的商机,于是,各种作秀活动纷纷出动。但是,西藏总还与别处不同,太显摆容易亵渎净土,于是模特们打着美的旗号,企业家们瞄准登山的势头,对西藏启动了新一轮的开发。但是不管怎样,我还是很希望自己的家乡仍然是那最纯洁、最神圣的地方,我们欢迎远方的客人来我们这观光旅游,我希望我的家乡不会被各式各样的现代化建设所打造,我想要保持那小时候的印象,保留这一块净土,能让它永远保留它的天然姿色,天空变得更蓝,人们的心情也会好的,大家的压力也许会得到释放。真希望来旅游的客人能够在西藏享受到不一样的风光,能够带着愉悦的心情,离开这片土地,重新回到属于他们的世界。

我想现在世界并不是以前那个大谈民族主义的世界了,我们应该更加客观、务实地看待今天的世界,以更加长远、乐观的态度去迎接新的发展与进步,与时俱进,才是更重要的。我想看到家乡以后的蓝图是一个能让人找到本我,纯净的世界。我本人并不是拒绝家乡的现代化,而是想保留那份历史、保留那座古城,我希望家乡的人民接受现代化的洗礼,提高素质修养,更多地跟上这个时代的脚步,才能建造出属于我们自己的美好家乡。就像书云老师在拍完《西藏一年》以后说:"西藏的未来,需要西藏的人民共同努力来实现。"

最后,我认为作为少数民族的知识分子,应该更客观的看到中华民族之间的深渊渊源,对一些民族主义分子构建的本族独立历史要有清醒的认识,要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政治实体的现实,要清醒地思考究竟什么才是本族民众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我们要学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转载自民族学社会学通讯98期

[1] 这是一名藏族学生2009年秋季在北京大学选修《民族与社会》本科通选课的作业。

    进入专题: 西藏   民族问题  

本文责编:lizhenyu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社会学 > 民族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46649.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