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春:在新华社建社8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2011年11月7日)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507 次 更新时间:2011-11-10 14:54

进入专题: 新华社  

李长春  

在全党全国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之际,新华社迎来了建社80周年。首先,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新华社全体同志表示热烈祝贺!向长期以来为新华社建设发展呕心沥血、作出重要贡献的老同志致以崇高敬意!向一直关心支持新华社事业发展的海内外朋友们表示衷心感谢!也借此机会,向全国新闻宣传战线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亲切问候和良好祝愿!

新华社是我们党在艰苦卓绝的红色苏区创办的重要宣传舆论机构,与党和人民一起经历了风风雨雨,走过了80年的辉煌历程。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无论是党和国家事业顺利发展还是遇到暂时困难,新华社都始终与党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始终忠于党、忠于人民。80年来,在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新华社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积极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及时准确反映海内外各领域新闻信息,向全世界广泛传播中国声音,为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中国革命胜利、取得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业绩、创造改革开放辉煌成就、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局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80年来,新华社在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同时,自身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由小到大、由弱到强,覆盖范围逐步扩大,传播能力日益增强,整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明显提升。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新华社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国际形势发展的新变化,全面推进战略转型,加快推动由传统新闻采编播发为主向现代多媒体新闻信息业态拓展,由面向媒体法人为主向直接面向终端受众拓展,由立足国内为主向有重点地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拓展,大力创新工作思路、运营体制和文化业态,不断完善内容、媒介、产业和组织形态,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呈现出积极向上、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正阔步向国际一流的现代全媒体机构迈进。

80年来,一代又一代新华人始终牢记肩负的历史重任,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筚路蓝缕、艰苦奋斗,用智慧、汗水乃至生命谱写了党的新闻事业的壮丽篇章,充分展现出高举旗帜、爱党爱国的坚定信念,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高尚情怀,攻坚克难、善打硬仗的顽强作风,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无论是在硝烟弥漫的前沿战场,还是在热火朝天的建设工地;无论是在人迹罕至的边陲哨卡,还是在贫困落后的山乡僻壤;无论是在国内救灾抢险的第一线,还是在国际重大事件的最前方……哪里有重要新闻,哪里有鲜活素材,哪里就有新华社记者的身影,哪里就有新华社的声音。实践证明,新华社广大新闻工作者是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高素质队伍,是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坚强队伍,是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优秀队伍。你们为祖国、为人民奉献了智慧和力量,作出了突出贡献。党和人民感谢你们!

同志们!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文化改革发展作出了战略部署,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胡锦涛总书记在全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全面回顾了一年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深刻阐述了关系党和国家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就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做好党和国家各方面工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提出了明确要求。新华社是国家通讯社,也是具有重要影响的世界性通讯社,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方面肩负着重要职责。希望新华社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强大动力,按照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总要求,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增强舆论引导能力和国际传播能力上有新提升,在新闻舆论阵地建设上有新成效,在构建现代传播体系上有新进展,在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加快事业科学发展上有新突破,努力建设有广泛影响力的国际一流媒体,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为此,我提几点希望。

第一,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学习宣传贯彻好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是当前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头等大事和首要政治任务。希望新华社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安排,在新闻战线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热潮中发挥表率和示范作用,努力成为全会精神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成为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的排头兵。社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要组织好专题学习,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深入学,带动全社干部职工全面准确领会全会精神。要按照中央关于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的《通知》要求,大力宣传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文化建设的巨大成就和宝贵经验,宣传全会提出的一系列重要观点、重要任务、重大举措,宣传社会各界对全会的热烈反响和积极评价,宣传各地区各部门贯彻全会精神、推动文化改革发展的实际行动和具体成效,宣传一批文化改革发展的好典型,引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落实全会部署上来。要精心策划、周密组织,开设富有特色的专栏、专题,推出一批有分量的深度报道、通讯综述、言论评论和理论文章,全方位、多角度地宣传全会精神,切实增强宣传报道的准确性、针对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第二,坚持真实准确、全面客观,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不断提高舆论引导的及时性、权威性和公信力、影响力。真实准确是新闻的生命,是增强新闻媒体公信力和影响力的重要源泉;正确导向是新闻的灵魂,是增强新闻媒体指导性和权威性的根本保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能不能真实准确报道新闻,正确有效引导舆论,析事明理,解疑释惑,关系人民根本利益、关系党的执政地位、关系国家长治久安。新华社作为中央重要新闻媒体和国家的“消息总汇”,处在新闻舆论领域的最前沿,在舆论引导方面肩负着重大政治责任。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大力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党借鉴人类文明有益成果,立足本国国情,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进行的成功探索,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大力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重大理论创新,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大力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我们党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伟大成果,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大力宣传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努力营造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良好氛围,动员和激励广大干部群众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团结奋斗。要坚持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出发,从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正确认识和把握微观真实与总体真实的辩证关系,真实、准确、全面、客观地反映我国社会生活的本质和主流,多做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工作,多做鼓舞人心、振奋精神的工作,多做促进发展、维护稳定的工作。要充分运用好新华社宣传报道的强大优势,针对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把宣传党的主张与通达社情民意结合起来、把引导社会热点与疏导公众情绪结合起来、把搞好舆论监督与弘扬社会正气结合起来,把握好引导的时机、节奏和力度,宣传好党和政府所作的努力,把群众利益安排讲明白,把现实困难讲清楚,把解决问题的前景讲充分,增强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和信心。要充分发挥好内参报道的独特作用,为党和政府决策当好参谋助手。要坚持及时准确、公开透明、有序开放、有效管理、正确引导的方针,充分利用新华社采编网络遍布各地的优势,充分发挥新华社反应快捷、机动高效的特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健全应急报道和舆论引导机制,努力做到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向海内外发布权威信息,提高时效性,增加透明度,有效回应社会关切,抢占舆论引导主动权和制高点。要发挥新华社信息资源丰富的优势,充分利用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传播迅速、互动性强的特点,通过专题集成、背景链接、在线访谈、跟帖讨论等多种方式,在网上进行传播,积极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引导网上舆论,形成网上正面舆论强势。

第三,坚持“三贴近”原则,践行“走转改”,进一步增强新闻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新闻宣传工作践行党的宗旨的必然要求,是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新华社历来有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优良传统,一代代新华人在与群众和实践的结合中,采写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在人民群众中产生了广泛影响,树立了新华社的良好形象。这是新华社在长期发展历程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新形势下做好新华社工作的力量源泉。希望新华社继承和弘扬这一优良传统,自觉把坚持“三贴近”作为改进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原则,贯穿到新闻报道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征程上,不断书写与群众和实践相结合的新篇章。要把坚持“三贴近”原则与当前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组织编辑记者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广泛开展蹲点调研活动,在与群众的互动交流中,增进对国情的了解,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增长自己的才干。要推出更多受众喜爱和欢迎的专题专栏,采写更多生动反映基层群众创造美好生活、基层干部坚持勤政为民的鲜活报道,组织更多联系实际、有的放矢的言论评论,充分反映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反映社会生活的新变化,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更好地服务群众、引导群众。要把思想性知识性与趣味性可读性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倡导清新朴实的文风,善于学习群众语言、运用群众语言,拉近新闻报道与人民群众的距离,增强新闻报道的实际效果,努力形成既权威庄重又生动活泼的风格特色,让人民群众真正愿意看、看得懂。

第四,加快发展现代传播体系,不断提升信息化条件下的国际传播能力。当今世界,以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深刻改变了人们获取知识、传递信息、鉴赏文化的渠道和方式,正在引发新闻信息生产传播方式和全球传媒格局的重大变革,世界主要通讯社都把大力加强现代信息化条件下的传播能力建设作为重要发展战略。新华社要在世界通讯社的竞争中赢得主动,就必须准确把握现代信息科技发展趋势,敏锐抓住信息化深入发展带来的历史机遇,加快新闻传播与现代科技的融合步伐,实现由传统新闻传播向现代多媒体传播转变。要积极运用高新技术特别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最新成果,改造传统媒体,抢占新兴媒体阵地,努力构建技术先进、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现代传播体系,不断增强舆论引导的辐射力和影响力。要创新走出去的体制机制,发挥整体实力强、驻外记者多、新闻采编播发快的优势,着力打造国际一流媒体,在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中走在前列,为形成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际地位相称的国际传播能力作出应有贡献。要创新国际报道和对外报道方式方法,多深入国际新闻事件第一线,多采写现场报道,多运用国外受众易于理解接受的形式和语言,多发出权威声音,既体现我们的观点又表达共同的关切,不断提高新闻信息原创率、首发率、落地率,切实增强对外传播实效,使中国的文字、图片、图像、声音更广泛地传播到世界各地,增进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要大力加强新华网建设,增强盘古搜索在网民中的吸引力,拓展手机短信、手机报业务,努力占领网络信息传播制高点。要积极推进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建设,大力实施“本土化”战略,增加新闻采集量,提升节目制作水平,不断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

第五,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进一步增强新华社事业发展的生机和活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是提高新闻宣传工作水平的强大动力和根本途径。新华社作为党和国家重要新闻传媒机构,既肩负着宣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任务,也要按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要求,加强自身建设,不断创新体制机制,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动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要深化内部改革,推进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加强绩效评估考核,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提升工作效能和运行效率。要坚持新闻宣传业务和经营业务两分开,积极稳妥推进新华社所属非时政类报刊社转企改制,加快发行体制改革,创新适应国际传播发展新趋势的体制机制,推动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有限公司等社属重点文化传媒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培育自主经营、富有活力的合格市场主体,不断做大做强,努力成为具有较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国际一流传媒机构。在改革过程中,要始终把社会效益摆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第六,切实抓好人才队伍建设,努力造就一支德才兼备、结构合理、锐意进取、作风严谨的新闻工作者队伍。新华社作为新闻事业的“国家队”,凝聚了一大批优秀的新闻工作者,这是新华社不断发展壮大的根基。要加强新华社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把政治坚定、有真才实学、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配备到领导岗位上来,确保新闻宣传工作的主导权和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忠于党和人民的人手中。要适应形势发展的新变化新要求,加快新华社新闻采编人才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培养培训方式,着力培养一批知识广博、业务精通、深受群众喜爱的名记者、名编辑、名评论员、名主持人,一批积极进取、勇于开拓的创新型人才,一批既熟悉新闻宣传工作又懂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一批熟练掌握外语和对外报道技巧、适应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需要的国际化人才,一批掌握现代传媒技术的专业技术人才,为全面推进新华社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要加强职业道德和作风建设,继续深化“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引导全社编辑记者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作为国家通讯社采编人员的光荣感、使命感,增强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真实准确传播新闻信息,自觉抵制错误观点,坚决杜绝虚假新闻,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以高尚的职业操守、良好的社会形象、扎实的工作成绩,在全国新闻战线树立标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在国际上树立我国新闻工作者的良好形象、赢得同行的尊重。

同志们!党和国家事业已经踏上新的历史征程,新闻宣传工作任务更加光荣艰巨。希望新华社全体同志与全国新闻工作者一道,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更好地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遍千家万户,把中国的声音传向世界各地,谱写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新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

    进入专题: 新华社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新闻学 > 新闻传播学演讲稿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46334.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新华网,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