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师,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今天我选了一个人物,依我昨天的定义,他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中,实际上已经属于1968年之后,西方马克思主义整个总体逻辑已经发生重大变化以后,即被我称为后马克思思潮中的重要先驱人物,即法国著名艺术家、电影理论家、左派思想家居伊·德波(Guy Ernest Dobord)。
今天讲座的这个标题可能有点奇怪,叫“平日断裂处历史呈现”。这句话,是我对捷克的一位著名的西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哲学家科西克思想的引述。科西克把马克思的和海德格尔的思想做了一个嫁接,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他有一本很有名的书《具体的辩证法》,我在《文本的深度耕犁》第一卷中也有一章专门介绍、研究这本书的。这本书里,他提出了刚才我讲的这一思想,我把他的观点做了一个概括。“平日”,就是我们生活里的每一天,惯常的,我们习惯了的生活里的分分秒秒;但科西克赋予平日特定的哲学含义——没有被生命所充实的时间。比如说我们平日很无聊,去聊天上网打牌,这些耗费时间的状况,被科西克称为平日状态,也就是麻木而没有新意的日子。他所讲的“历史”,是对这些流逝了的麻木了的时间的中断。我们经常会举的例子就是《攻克柏林》这部电影(齐泽克在我们学校开讲座的最后一讲时,讲到好莱坞的意识形态控制,第一个片子就解说这部电影)。《攻克柏林》中有这样一个场景:一对青年男女在麦田里约会,两人坐在一起说笑,这是非常平淡的一个平日,就在这一瞬间,突然画面背景中有一辆纳粹德国的坦克开过。此刻,科西克称之为平日的时间突然被撕裂——所有人都面对战争这个残酷的事件。科西克认为:通过平日的中断,导致历史当中最有意义,和人的生命存在最密切的一个意义的呈现。我把这一思想称之为“平日断裂处历史呈现”。
下面再举一个例子,来解释什么叫“平日断裂处历史呈现”。这是和我们所有中国老百姓共同度过的一个事件——汶川地震有关。在汶川地震悼念的三天当中,大家会注意到所有电视媒体里没有娱乐节目、喜剧节目,一切电影电视剧都消失了,网页全是黑白的,实际上这已经是一个平日的中断。在面对地震这一事件当中,我们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呈现历史意义的过程,在那几天当中,我们第一次对生命存在有了非常直接的体悟。在这一历史性的时间中,所有语言和画面都是多余的。我印象最深的是中央台的一个连线采访节目:一个母亲抱着一个受伤的孩子坐在救护车的最后一个座位上,这时又来了另外一个抱着受伤孩子的母亲,两人对视两秒钟,前一个母亲就默默抱着孩子下来了。这时语言是多余的,因为她一看就知道,另一个孩子的伤要比自己的孩子重。这种历史性的生命关系,在平日是不可能发生的。整个过程中,语言、画面和所有多余的东西都没有,任何多余都会被细心的发现。还有一个经典的例子:香港凤凰卫视的一个女主持人在汶川地震的电视采访过程中无意用了一个兰花指,这可能在她日常的生活里面每天都在做,但仅仅因为这个多余的手势,被网民骂了好几天。在那个历史性存在的过程中,任何和生命不相干的东西都是多余的,也就是科西克所讲的历史的意义呈现的部分。
科西克本身受存在主义特别是海德格尔影响非常深。包括我们刚才讲的《攻克柏林》中战争出现中断日常生活,地震出现中断我们所有人正常的思维、正常的生活的持续。实际上,这里面有很深的海德格尔的思想,用一个概念来描述就是“向死而生”。我们每一个人活着,因为活着太平凡,都不会把活着当作一个很严重的事件。开个玩笑,同学们明早见面时一定不会这样打招呼“呦,小王,你还活着吗”,所有人都不会对另一个人活着感到惊奇,这就是平日性的一个最重要的体现。海德格尔的这种思想,包括后来法国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在上个世纪70年代影响了西方所有主要的艺术,包括文学、音乐、戏剧和电影。80年代的日本电视剧《血疑》实际上讲的就是存在主义的哲学故事,还有美国的《爱情故事》这个电影,是西格尔写的,很有名。相近的电影还有日本的《生死恋》和意大利的《父子情》,这些电影讲的实际上都是一个故事,即人在面临死亡时对存在意义的领悟。比如《血疑》,山口百惠演的这个女孩子,在她活着的时候,任何人都不会对她活着感到惊奇,但有一天她无意间进入了她爸爸的放射线室,受到了辐射,从那一天起,所有人都知道她只能活几个月,从这一瞬间开始,她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变得无比重要,她的亲生父母,养父母,男朋友,周围的所有人都有了非平日的历史感,她呼吸的每一口空气都是非常珍贵的。存在哲学的意义是说,实际上每一个人生下来都是在走向坟墓,但永远大家都不会体知到这一点,人只有在面向死亡的时候,生命的价值,存在的意义才会出现。科西克把的这一思想转化到对现实社会的评论之上,得出了刚才所讲的“平日断裂处历史的呈现”这一观点。
下面我们先放德波几部电影的片断。德波实际上是法国新浪潮电影中一个有很重要影响的先驱人物。2001年在威尼斯影展上,第一次公布他的电影全集,三张DVD共六部片子。我们先放第一张DVD《反对电影》中的第一部,让它当个背景。德波的这部电影标题叫《隆迪的狂吠/为萨德疾呼》(Hurlements en faveur de Sade),大家看,我们又遭遇到那个恶心的萨德。这部片子一开始就是白屏,德波自己旁白解说,偶尔有一两声狗叫,再过一会儿是黑屏,过一会儿又恢复白屏自己解说的形式。这部电影的本质是无画面,或者是反对景观似的画面。实际上,这片子没有任何观赏性,就像我们昨天说到的先锋艺术,有的是理论上的意义。
为什么我要用科西克的这样一个哲学思想来开始今天这个讲座呢?实际上,最初遭遇西方的马克思主义,包括西方的左派知识分子的激进思想,对生活在今天中国社会里的年轻一代学生,包括我们的老师们来说,实在很难体知他们的思想的针对性。他们在西方社会中所批判和反抗的东西,在过去我们的社会里并没有完全出现,这是前几代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和我们之间存在的一个巨大的解释学间距。但居伊·徳波的情况是一个例外,为什么我会挑这个人物和他的一本重要文献来和大家讨论?我的一个观点是:居伊·徳波在上个世纪60年代写的这本重要的书,他所批判的事情,在今天的中国社会,我们身边的平日里已经全面的发生了,可是,这种平日从来没有被中断。我想通过对德波《景观社会》的讨论,让一种批判性思考中的历史呈现。让我们能够体悟到德波所讲的关于新的社会的奴役,景观对我们的控制的故事。我想分四个要点来做介绍:
第一点是关于德波本人的概括简介。居伊·恩斯特·德波(Guy Ernest Dobord)(1931-1994),当代法国著名思想家、实验主义电影艺术大师、当代西方激进文化思潮和组织——情境主义国际的创始人。1931年12月28日,德波出生于巴黎的一个商人家庭。其父经营一家药店,这使德波拥有了一个丰裕殷实的童年。然而好景不长,在德波5岁上,父亲就因病去世,家道也从此中落。1942年,德波进入波城公立中学读书。他热衷文学,特别是对《马尔多罗之歌》的作者洛特雷阿蒙很是着迷。这位后来深远地影响了超现实主义的著名诗人也在无意之中完成了德波思想的启蒙。法国解放后不久,德波一家又迁居戛纳。于是,1951年德波最初的哲学思想缘起于对超现实主义的迷入,这也是20世纪众多欧洲另类思想大师共同的思想开端。他于1957年组建情境主义国际,主编《冬宴》、《情境主义国际》等杂志,主要代表作有:电影《赞成萨德的嚎叫》(1952年),《城市地理学批判导言》(1954年),《异轨:如何运用》(与乌尔曼合作1956年),《异轨的理论》(1956年),《关于情境主义国际趋势行动和组织状况的报告》(1957年),《文化革命提纲》(1958年),《定义一种整体革命计划的预备措施》(与康泽斯合作1960年),《日常生活意识变更的一种视角》(1961年),《关于艺术的革命判断》(1961年),《关于巴黎公社的论纲》(与范内格姆合作1962年),《对阿尔及利亚及所有国家革命的演讲》(1965年),《景观商品经济的衰落——针对沃茨的种族暴乱》(1965年),《景观社会》(1967年)。1973年,德波根据自己的《景观社会》一书拍摄了同名电影。1988年以后,德波写出了半自传体的著作《颂词》,并继续完成了其《景观社会》的姊妹篇《关于景观社会的评论》(1988年),进一步完善了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理论。1994年,德波与布瑞吉特·考那曼合作,完成了自己最后一部电影《居伊·德波——他的时间和艺术》。影片完成之后,当年11月30日,德波在其隐居地自杀身亡。享年63岁。和我们昨天讲到的几位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一样,当他们觉得自己对社会没什么价值的时候,他们都会选择自杀的这条道路。德波一生最重要的两件事,一是1957年创立情境主义国际(Situationist International 1957—1972),二是完成这部著名的《景观社会》。前者成了德波一生从事文化革命实践的基地,后者则是他最主要的理论贡献。如果我们现在用situationism(台湾学者将其译作“造势主义”)这个英文单词在互联网上搜索的话,情境主义国际这个网站会立刻出来,上面有全部的情境主义国际最著名的文本。
现在我把《反对电影》这个片子关掉,实际上我们中国的观众,包括搞学术的老师,都是百分之百不能接受这个观影过程的,这样一部电影,别说在电影院里放,就是放在一个老师的案头,都几乎是没有办法看完的。看了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非常困难。就像我们不能够置身于欧洲的这样一种现实生活一样,我们想要去进入这些思想家的思想语境,是非常困难的。《景观社会》这本书,它在整个现代西方文化理论研究当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007年我们请了美国著名媒介理论研究者凯尔纳教授到南大来,他也是研究居伊•德波的,他写了一本非常有名的书《媒介景观》,中译本由清华大学出版社翻译出版。
现在大家来看德波的这部电影《景观社会》。这部片子里面,几乎没有德波自己原始拍摄的片子,他完全是用了时尚杂志和各种影片当中的画面拼接而成的,被翻成中文的法文字幕几乎都是从他的书中挑出来的原话。这个片子基本上都是各种时尚和新闻片的剪辑,里面也出现了中国文化大革命和勃日涅夫在红场的阅兵台上的片段,包括美军的军舰、红色风暴之前已经出现的学生运动、学生和警察的街头巷战,但它的叙述还是分几个专题一连往下走的,里面还有脱衣舞啊什么的,都是景观时尚生活的这么一个过程,大家了解一下就好,我暂时就不放了。他是想我们描述周围世界里所发生的这样一个社会,即通过图像和景观建构起来的幻象社会。居伊•德波是鲍德里亚的老师,鲍德里亚走到后来,在《拟真与拟像》这本书里提出了社会是一个巨大的幻像的问题,像我昨天讲到的《骇客帝国》就是根据鲍德里亚的思想。但所有这些思想的源头,却来自于居伊•德波的《景观社会》——它本身在现代媒介批评里面成为非常著名的一个关键词。
德波和情境主义重要的三本著作,我们在南大出版社已经全部翻译出版了。2006年翻译出版了《景观社会》,2007年翻译了瓦纳格姆(Raoul Vaneigem)的《日常生活革命》,去年年终翻译了现代美学大师德赛脱的两卷集《日常生活实践》,第一卷刚刚出版。这三本书是情境主义国际最著名的三个重要文本。为什么说情境主义在欧洲和法国有重要影响呢?这就不得不谈到1968法国的“五月风暴”。众所周知,1966到1968年在中国发生了文化大革命,几乎同时期在法国也发生了著名的“文化大革命”。最早是1968年在农泰尔学院由于学生的考试问题跟警方发生了冲突,后来警察抓了学生,先是农泰尔学院的学生罢课,后来校方封了学校,最后导致全法学生罢工和游行。前年在德国和东京街头的书店里,我看到了红色五月风暴40周年纪念,几乎所有畅销书摊的前三排都是纪念1968年红色五月风暴的书。我们翻译介绍五月风暴的书相对少,大概3-4本。所以,中国的年轻一代对红色五月风暴还是比较陌生的。当时法国的学生在街上游行,像萨特、西方马克思主义几乎所有的思想家全都介入这个运动,这个运动也被称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哲学观念的一次真正实践运动。其中,影响巨大的观念也包括了居伊•德波等几位情境主义思想家的重要文本。而居伊•德波在这本书里面的几个重要的关键词和口号,被直接写在大学的黑板上,整个游行队伍的标语当中。那一场革命和中国的文化大革命形式很像。我记得,法国人还专门拍过一个电影,80年代一次影协放片子我看到过,这部片子,从头到尾描述了左派学生的运动,其中一个情景是去抢银行,动手之前,学生们先念诵一段毛主席语录”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然后“砰”一枪把警卫打死进去抢东西。做任何事情之前都念一段毛主席语录,那在当时的中国也是非常经典的东西。在红色五月风暴里面,3M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马克思、毛泽东以及著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家马尔库赛。“红宝书”《毛主席语录》在巴黎当时同样也是畅销书,同样畅销的还有马尔库赛《单向度的人》,还有我们今天讲的这本《景观社会》。但是,红色五月风暴这场学生运动和中国的红卫兵运动在实质内容上则是完全不同的,固然法国街头上的学生也带着“毛泽东主义红卫兵”的袖章。那时候,我亲眼看到南京大街上的红卫兵,一手拿一把剪刀一手拿一把尺子,过来一个女同志量一下裤脚,如果瘦于6公分就拿剪刀从裤脚一直剪到腰;拿尺子量的是鞋跟,如果鞋跟超出两公分,就要求你把鞋子脱下来挂在脖子上。中国的文化大革命中,是要求把所有资产阶级、封建主义、修正主义的东西全部拿掉,换上革命的东西。
而在巴黎的街头完全是另一种景象。拿口号来说,毛主席的口号,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里面都是那种非常革命的,有具体指向的东西。而巴黎学生运动的口号都是非常另类的,如“消费社会注定得暴毙。将来再也没有任何社会异化。我们正在发明一个原创性昂然的全新世界。想象力正在夺权”。第一句“消费社会”是后来鲍德里亚一本名著的书名,这最后一句“让想象力夺权”,就是居伊•徳波在这本书里非常著名的一句话。这个意思是说,在这个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丧失的是自己的主体想象力和选择性,一切都在被动的被景观支配着。还有一句非常经典的口号是“要做爱,不要作战。求不可能之事”。毛主席语录在红色风暴里最著名的一句话是:“革命的道理千条万条,最重要的一条是‘造反有理’。”还有一段精彩的话是,“在1968年红色五月风暴革命的时候,那是结构主义走向没落的最重要的时刻”,包括阿尔都塞的教室里的黑板上有一段很著名的话“结构是不会上街的”。结构主义思想,在革命浪潮中表现出了理论和实践的巨大脱节,所以阿尔都塞的学生阿兰·巴丢,著名的后马克思思潮的代表人物,在这场运动中倒戈反对他的老师。他还带着一拨人去砸著名教授德勒兹的课堂,来表现他的革命精神。在整个运动当中,学生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运动目标,所以,后来这场革命也被称之为“蔷薇花”革命。这一场革命在德国、美国、日本几乎是同时期发生,现在东京大学的很多著名教授几乎全是那场运动的积极分子。我到国外的很多大学去,包括美国和欧洲,会发现一批搞文艺理论、哲学、政治理论的人无一例外全是60年代的左派学生,所以在学院派里面,左派思想占上风是理所当然的。这里面还出现了一批艺术大师,包括新浪潮电影的一批导演中就有左派学生。当然,这个革命本身注定是要失败的,虽然它后来造成了全法的工人大罢工,包括戴高乐总统下台,但实际上革命仍然是失败的。这个革命失败,也意味着整个西方的马克思主义走向了全面的衰落,包括《景观社会》中所代表的那种先锋的左派话语。在这个背景下,我们再来看德波的这本书里到底描述了什么样的内容。
第二点,简单来说一下,《景观社会》这部书和电影中的这个景观概念想说明的到底是什么意思。
景观(spectacles)这个词,台湾的学者翻译成奇观,清华大学出版社翻译凯尔纳的《媒介景观》(凯尔纳写的这本有名的书《媒介景观》,是把德波的思想引入到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来)的老师跟着台湾学者也翻译成奇观,我认为,这正好跟德波讲得意思完全相反。德波讲的景观恰恰不奇特,也并不吸引人的眼球。德波这书写的非常另类,不是严肃意义上的学术文本,像昨天于老谈到阿多诺的《否定辩证法》,那部书在德文里面不分段落,没有标点符号,阿多诺为了抗拒理性主义的构架,将其有意写成无调性的一个理论文本。这种方式,被后现代的一些思想家所热衷(最早的源头从帕斯卡开始,到尼采,尼采的后期都是这种碎片式的)。居伊•德波的作品和昨天讲的阿多诺很像,这些趋向后现代思潮的思想家,都是在自觉打破这种逻辑构架。
整个这部书稿是221段文字组成,短的只有1句话,长的可能有几百字,他用这221段文字来描述他的景观社会思想。在第一章开篇的“引语”中,德波援引了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第二版序言里的一段话,德波形象而深刻地说,那是一个“符号胜过实物、副本胜过原本、表象胜过现实、现象胜过本质”的被颠倒的时代。这段话的核心要义是批判宗教神学所创造的那种上帝之神的幻影取代人的真实感性生活的著名批评。我来解释一下,在基督教的话语里面告诉我们,每一个人生下来都是坠入世俗的苦海,因为亚当夏娃吃了禁果犯了原罪,我们来到这世界上是来到苦海当中,奥古斯丁说,这是为什么孩子都是啼哭着来到这世界上的原因,这一生我们要赎罪,才有可能回到天堂中去。费尔巴哈作为一个无神论的哲学家,他批判地说,宗教神学是用一种幻境的东西取代了真实的生活,宣判了我们自然生活的假象,而把虚假的神学的意境当作了真实本身。我用一部电影《天使之恋》来解释这段话。尼古拉斯·凯奇饰演的黑衣天使来到凡间的任务是带领每个要去世的人升天堂,电影开始时,凯奇站在一个要去世的小女孩身旁,所有人都看不见他,他代表了上帝之城,这些黑衣天使能听到太阳升起时的圣乐——上帝的声音,是我们听不到的。故事很有趣,医院里凯奇碰到了梅格·瑞恩演的医生,和所有人不同,瑞恩能看到凯奇,两人产生了好感。在这个过程中,故事中最有趣的是,男孩子和女孩子相好,两个人一块儿去市场,瑞恩拿了个梨子闻了一下——大家都知道世俗生活中我们能够感觉到生活,凯奇也拿了个梨子,他什么也闻不到,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因为在上帝的情境当中她不能够接触到真实感性的生活。瑞恩非常伤心,留下了眼泪,但天使是没有痛苦没有眼泪的。于是凯奇非常痛苦,他非常想变成一个人。电影里有个情节,凯奇在医院里遇到了一个原来也是天使但堕落为人的胖子,他问这个胖子:“你怎么变成人的?”胖子说:“非常简单,你到城市里找一栋最高的楼,从楼上跳下来。”凯奇真的去做了!大家都知道从天上到人间是一个下坠的,下凡的过程,这是一个隐喻。凯奇摔倒地上以后,站起来第一件事情是鼻子里流出了人的血。他非常愉快,和瑞恩在一起时也能闻到梨子的味道了,闻到饭香,也能够吃东西,能成为一个人的现实生活。但是非常遗憾,这个电影的结尾呢,使这个故事更加深刻了——像海德格尔讲过人和神的区别,标志就是人是有死的那一天的,只要是人就一定会死亡。作为人的凯奇和瑞恩相爱最美好的时候,瑞恩出门买东西,骑车路过一个山坡,爬上山坡后她把手一撒,迎着夕阳——自行车上坡时迎面开来一辆大卡车,瑞恩一下子就没有了。结尾就是凯奇抱着瑞恩的尸体哭。实际上上帝和人间是不一样的,人间是真实的,有直接的体验的,幻像是没有的。而前面讲到的费尔巴哈在批判宗教的时候说:神学是用幻境取代了真实的生活。居伊•德波以这段费尔巴哈的话开始了他对景观社会的描述,我们通过这个线索进入居伊•德波所要描述的景观。
德波非常生动的说了一段话:我们周围的世界通过各种图片和媒介,一切都变成了一种被观赏的现象(德波还不知道我们今天更主要的一个景观就是网络景观。我下面越讲就离我们生活越近,像芙蓉姐姐、凤姐这样的事件,如果在德波那个时代,他一定会写到书里去。我最后会以明星来结束德波这个作品。他讨论的所有事件全部是中国正在发生的)。他说:“在现代生产无所不在的社会当中,生活本身展现为景观的巨大堆积,所有的直接存在,一切都转化为一个表象。”这是他211条中的第一条。如果仔细读过马克思《资本论》的话就会知道,这句话是对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第一句话的改写。原话是:“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巨大的商品堆砌的世界。”德波在这里告诉我们,在他所面对的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当中,马克思对于商品经济的分析全面过时了,世界不再是一个实物性的商品堆,而是一个表象性的存在。景观的表象胜过了实物,现象胜过了本质!
我们再来解释一下“景观”是什么意思。德波在书里没有给“景观”下定义,按照我的理解,我找了一些研究居伊•德波《景观社会》比较重要的思想家的几个诠释片段来做说明。如在美国著名左派知识分子贝斯特的书当中,他分了几个要点来说明景观:第一:景观是少数人演出,多数人默默观赏的某种表演。所谓的“少数人”指幕后操纵的媒体的制作者——他们的背后实际上是资本家。举个例子,目前全国收视率第一的江苏台的“非诚勿扰”,就是少数人表演,大多数人默默观看的典型。过去还有“超女”、“快男”之类的东西。现在,少数人制造的景观性的演出,充斥者当今的全部生活,而多数人就是被支配的观众——我们身边的芸芸众生。这一切实际上是被控制的观赏。我有幸曾经电视台在中亲眼看过节目制作的过程,所有的掌声的出现,链接的过程,画面中的笑声和效果,全都是被生产出来的。而所有这一切电视机前的观众是不会察觉到的,更重要的是,所有的演出当中,背后都是有经济利益的。在这种少数人制造和控制的景观性演出当中,多数人入迷的看,一打开你就关不掉的,这个“看”本身就意味着控制和默从。更重要的是,德波进一步指出,景观的本质是拒斥对话。景观是一种更深层的无形控制,它消解了主体的反抗和批判否定性,在景观的迷入之中,人只能单向度地默从。像居伊•德波的学生鲍德里亚在后期的书中用过一个词叫“沉默的大多数”来形容痴迷的电视观众。他说:“观众简直被期望一无所知,一文不值,那种总是注视着观察下一步将要发生什么的人从来不行动,这肯定是观众的情形。”
景观不是一种外在的强制手段,它既不是一种外在的暴力性的政治意识形态,也不是商业过程当中看的见的强买强卖。这里面有两个不是,划一个界限。第一,它不是中央发个文件,一定要怎样。景观不是外部的强制,这种强制是可以被拒绝的,我不想参加学习我就不参加,我如果感觉到强制我就会拒绝。第二,不是街头上低级的强买强卖,商家说你一定要买我的东西,你砍价不买我把你打一顿,不是这种东西。而是在直接的暴力之外,将潜在的具有政治批判创造能力的人类变成默从的奴隶。这个定义非常重要,人应该是具有独立的选择性批判性的,按照马尔库赛的话说“具有否定向度的”,马尔库赛的《单向度的人》讲的道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里面,所有人在市场过程丧失了批判维度,成为了肯定的单向度的人,和这个意境是完全一致的。“景观”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去政治化的。如果在中国过去的封建专制下,我们会感到外部的政治性的强制,而今天社会对人的控制,恰恰是去政治化的,我们被市场所奴役,被追逐金钱所捆绑。并且,这一切都是自愿发生的。举个例子,今天大部分电视台几乎都有股市评论,每个股民都在看,但电视画面的旁边一定有一行字:“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这是非常典型的对景观问题的描述。在受控制和自己的迷糊过程中,是由于个人本身的利益驱动和贪念决定了你的进入。你进去,七大姑八大姨借了几十万输得光光的,你是没地方骂别人的。这就是我发明的一个新的概念“活该性”。市场过程里,这一切发生了,这是去政治化的,不是被迫的。看电视,观赏演出,进入股市,做生意的过程中,一切是自愿发生的。政府还提醒你要谨慎,你进去赔光了输光了,活该。德波在景观控制这个概念中讲了一个最重要的观点是:现代生活当中,不干预性的隐性控制才是最深刻的奴役,这比看得见的外部的专制要重要的多。欧洲左派反对的都是看不见的奴役,包括新女性主义反对的“父权制的奴役”,这种文化话语的奴役,恰恰是看不见的。
第三点,在景观所经历的广泛的娱乐的迷惑之下——原文就写的“娱乐”,上世纪60年代德波就提出来了这个词了——大多数人将彻底背离自己本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沦为被景观控制的言听计从的奴隶。景观的现实是:一种真正的社会阶级政治的机构测试,一种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拥有一种真正的催眠作用。这种描述,在哲学学理上我们大家都不能一下听懂,我来一点点来解释,你们就会发现,德波所讲的这些在我们同学的日常生活中每时每刻都在发生。
景观是如何支配我们的?德波真正想说明的是:原来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重点描述的现象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当中人和人之间经济关系的物化。这在中国也有。我们研究马克思的理论家常常会思考一个问题:现在中国发生的是最严重的人和人关系的颠倒——马克思早期叫“异化”,后来叫“物化”,就是人和人的关系变成物和物的关系。举个例子:昨天我也提到,人自己的存在越来越没有,一切都必须通过外在的财富来表现——手指头粗的金项链、宝马车、悍马车、独栋别墅——我们用一个概念“成功人士”,替代之前说的“布尔乔亚”。所有孩子做梦的目标都是“成功人士”。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在德波这里,他认为是在景观的控制中发生的。居伊•德波描述到:原来马克思描述的物化关系,今天已经转化为一种依托于“表象似的名望”关系——景观的另一种表述,就是人都要出名。像刚才提到的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就是个挺典型的景观节目。台上所有女孩儿最怕的是被人很早领走,电视台编导会与男嘉宾讲好,不能提前把她们带走。我听说,最近广电总局准备封杀其中的一些要在宝马中哭泣“拜金女”。这个例子正好也是居伊•德波讲过的例子——在景观社会里,景观的破碎就是封杀,不让你成为表象。
在景观社会中,你要要获得财富,就得成为名人,就必须把自己的真实存在隐去,以变成表象性的名人,也就是在景观当中成为一个虚假的存在。所以,德波表述到:“只有在个人现实不存在的时候,个体才允许在景观中显现自身”。像《非诚勿扰》站在第一排永远不被人领走的那些女孩,她们的重要目的是进入娱乐圈,几轮节目下来全中国人都认识她们了。她们从一个非常普通谁都不认识的大三学生、普通女孩——也就是真实的存在——通过一个显像性的表象的景观,成为一个全中国都认识她的景观名人。像凤姐,长得那个样子,一定要通过媒介,后面几个公司的推手来炒作这么一个很丑的人,结果她现在的广告收入已经很可观,其中获得收的50%再跟后面的人分成。德波讨论的就是这样一个事件,像凤姐在北京街头走你不会多看她一眼,但通过这样一个景观性的存在,她成为了一种象征,从而和财富发生了很迅速的交接。德波说:“个人的现实如果不能虚化成为非真实的景观式的名望,他就一无所有”。大家看看是不是中国今天的一个规则——无名则无利!德波说:“放眼今天我们周遭的世界,各种事物如果不出现在报纸和电视上(当时只有报纸和电视,今天还有网络和无处不在的广告),似乎就是不存在的。”“存在”,如果不把它变成表象,就不存在了——这就是“景观”的含义:真实世界沦为影像,影像却升格为看似真实的存在。这段话,后来在鲍德里亚那儿被表述为“拟真——模拟的真实——比真实更真实,而真实的东西却表现为惨淡无光的东西”。
再举个例子,韩国电视剧《冬季恋歌》播放第二年我去韩国学术考察,这电视剧中有两个重要场景,一个是男女主角在一条宽广的林荫大道上骑自行车追逐嬉戏,男女主角身着学生装;一个是男女主角被暴风雪困在滑雪场的小木屋里,壁炉边,女主角调皮的摘下男主角的眼镜。这两个纯粹虚构的场景,后来成了韩国热门的旅游景点,真实的人穿上学生装骑在自行车上,或在壁炉边合影留念。有两部热门电视剧在济州岛上拍摄,拍摄完成的道具,男女主角草地上亲嘴的地点,两行水泥的鞋印,无数游人和这些根本不存在的幻象合影。所以,拟真的表象,景观中的真实,比真实更真实。日韩的偶像剧在中国疯一样的播放的时候,在上海、南京的路边,一个女孩子往那儿一站,穿着打扮、头上一缕长发挂在哪边都是电视剧上来的。这就是德波和鲍德里亚讲的景观对人的控制——不是强迫的,而是被追捧的。而在这过程中,人失去了自己最真实的部分。
德波说:今天的社会(他指的是60年代的法国、美国和欧洲)里面,原来马克思所讲的,物质生产的方式当中决定性的经济结构已经开始转向以影像方式为主导的景观生产方式。我把德波称为后马克思思想,也因为他整个这部书主要批评的是马克思,他认为马克思对于古典资本主义所有的批判都过时了。早期鲍德里亚正是从这种逻辑出发进而批判马克思的。德波认为,今天的资本主义是景观社会的资本主义,要用一种全新的理论来批判景观社会。他说:经济上对人的奴役在现代的欧洲是根本不存在的,人们不会感到经济上的窘迫,那么,马克思所讲的经济上的反抗还有可能存在吗?不可能了。所以马尔库塞说: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阶级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最大的支持者,他们完全被同化到资本主义制度当中了。而德波的景观批判则是说,在马克思的批判理论失效后,我们在景观生产方式中今天如何反抗新型的奴役!
德波认为:相对于过去人们追求吃穿住行的物质目标,今天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目标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我们今天追求的是让人眼花缭乱的景观秀。这点在现代人对新闻、宣传、广告、娱等大量非本真的需要中,得到了突出体现。这些我们热衷的东西,都不是生命存在中真正需要的,是非本真需要。人的存在不再由自己真实需要构成,而是由景观所指向的暂时性目标和异化性的需求构成。这一切如何发生?景观中最重要的方面——广告炫式的情景迁移下来的,而不自觉的面对已经被修饰和制造出来得虚假的欲望世界。像拉康在著名的一个理论片段当中讨论了“欲望”问题——这在整个当代社会批判理论里面都是热点问题。拉康认为,我们的欲望实际上是对他者的欲望,从来不是自己的真实需要,而是制造出来的。德波和鲍德里亚讨论的很多问题都和拉康这一思想相关。什么是“被制造出来的欲望”?举个例子,我们看一个挺好的电视剧时最恨的就是广告,广告一出现我们就换台,但有时调回原台晚了点,错过了重要的场景和台词我们就会很懊恼。下次我们就不换台了,广告在那儿放着我们就是不看——表面现象是广告是可以被拒绝的,但广告是永远无法抗拒的!为什么?广告的制作永远针对的不是人的意识层面!像一个厂家会花三个亿买中央台最黄金的广告时段的十秒钟,资本家脑子进水了?不是。按照精神分析层面来说,广告控制的是人的无意识过程,广告是关不掉的。中国现在的某些广告都是非常低级的,像那个“羊羊羊”,当然慢慢也在进步。像西方的电视广告和电影插片广告中,西方美学,摄影艺术,视觉艺术,最重要的前沿体现都在其中。西方大公司所有广告片是当今社会所有影视作品里面的最高水平。中国也能看到酒品牌轩尼诗这样的大公司的广告:女郎坐在沙发上回眸一笑,这和意识无关,是下意识领域的一个暗示。两家可乐公司的广告永远用一线明星,明星只要有一点衰落立刻就消失。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弗洛姆,在上一世纪50年代对可口可乐有一个著名评论:我们真是在喝可口可乐吗?中药味儿的非常难喝的,实质内容有点苏打,糖分,一点咖啡因。中国的健怡可乐,大陆是糖free,香港是咖啡因free,当这点儿实质内容都free了,你喝的是巨大的空无(齐泽克语)。喝可乐实际上实在消费广告。香烟广告现在不让做了,以前箭牌香烟广告很有名,一个穿着普通的男人走进一个大的广告画面变成另外一个穿着讲究拿高尔夫球杆的成功男人形象。香烟消费的不是香烟,而是成功男人的形象。
同学会怀疑,这一切有作用吗?同学下课后去超市可以做一个心理测试,大家的家庭情况经济状况不一样,购买都是在一定的消费带,价格和价位是一定的,但每个购买的人,都不会去买自己从未听说过的牌子!这时,你就支付了所有计入成本的广告费!像南大校园里的电梯的广告牌在我们的要求下被取缔了,但家属楼电梯里三面都是广告牌,有的甚至还要加一面——电梯门打开那面也放上广告牌。现在,地铁上、列车上眼睛往任何一个地方看全是广告,包括高速公路上,全中国的户外广告是最多的,欧洲、日本任何高速公路上没有这么多广告。所有广告费都是我们付的。消费者消费的是不真实的。
再举一个例子说明欲望被制造的过程,像摄影器材,尼康这个牌子不断推出新的型号,从D100到D60、D50、D40、D40x,但被替代的前一个型号只是在显示屏的尺寸上,像素上有一点差别而已。大家记住,所有这些技术在资本家那里全都是现成的,在制作的差异性上是为了一次次把摄影爱好者口袋里中的人民币掏出来。D100出来几年后出现D200,半年后推出D300,D200和D300是从D100到D700全画幅的一个过渡,在这个过渡过程中,资本家用这两款机子把一大群摄影爱好者的钱抽走了。这些所有广告中的产品,都是资本家用人为的技术缺陷有意制造的,每一次都是名星大哥们拿着相机摆弄——成为欲望的对象,所有人,特别是刚投入的摄影爱好者们都去购买。
中国更典型,中国不叫资本家,叫企业家、成功人士,但这些人比西方的资本家坏无数倍。我跟美国来得客人谈到这样一个现象。2006年我访问美国发现美国还再租录像带,我很惊奇,而我们从好好还能用的录像机过渡到vcd,vcd当中的高端产品非压缩的LP——那时是卡拉ok里都在用的,大盘的,之后是高清产品vcde,之后是现在大家都在用的dvd,大家一直在掏钱包追逐每一代产品。美国资本家比我们要诚实,从录像带直接过渡到dvd。这些技术很可能几十年前就在资本家的保险箱里,但通过广告,慢慢的投放,制造出来的一代又一代产品以不断搜刮人民的血汗。这一切都通过景观性的广告来实现,中国老百姓很可怜的,没有人想这个问题,没人真正维护消费者的利益。每个同学回家再去看自己家那些能用的成堆的影视播放器。德波是要问,这一切被制造出的东西是我们的真实需要吗?一个汽车四个轮子能开,一定要从10万块变成120万,变成酷派。南京和北京不同,没有世界五百强的大企业和央企,贫富差距很小,很少有高档车,一旦出现一两辆酷派这样的车,老百姓都叫它“二奶车”。因为人们知道,这是象征消费,符码消费——符号胜于实物、景观胜于真实的存在,这是真实的消费吗?我有一个有钱的朋友,去买家庭影院,从来不懂听音乐看电影的,跟老板只说一句话:给我拿最贵的。德波讨论的是广告、景观对人无意识的控制——没有人强迫你买东西,广告你也可以关掉——实际上关不掉。再举个例子:孩子可以背出所有的广告歌,细节都能全部复述出来,这是我们不留意的,因为孩子没有自觉地意识上的抗拒。
德波说,在今天这个社会上所发生的现象已经不是马克思恩格斯所批判的商品拜物教,而是景观拜物教。实际上,最早意识到这点的不是居伊•德波这批人,恰恰是法兰克福学派非常著名的本雅明。他很早研究法国的高档商业中心,写了篇文本叫《拱廊街》。在《拱廊街》中,他明确指认当今的商品世界已经是一种被观看的“幻象”,其中,“价值被表现和展览所蒙蔽”。后来,阿多诺在大众文化批判的论述中对也有涉及。当时,本雅明就敏锐地发现,在这种拱廊街式的高档商业中心里,商品通过一种炫示来引起人们的欲望,就像美国的拉斯维加斯,是完全用景观建立起来的虚假的东西,像幻境一样,全世界所有的名胜古迹都被复制在那里。还有那拱廊,长廊,上面是天幕,下面流的是水,还有商店,里面走的是全世界最漂亮的女人。南京最高档的消费场所叫徳基广场,里面都是国际一线品牌,在那里能看到南京最漂亮的女孩子,但大部分女孩子都不买东西,有人试衣服也不买回去,这是一种欲望的消费。本雅明在拱廊街文本中发现商品不再以使用价值来吸引人,而成为一种陈列和炫示,炫示的概念最早来自于这儿。前年我去日本东京六本木的时候,那儿盖了一个摩天的高档消费的商业楼群,一进去你都不相信这个价格,但人头攒动很有人气,卖的价钱都不是以使用价值来计算的,都是表象。德波说:在景观背后,今天被广告商吹得天花乱坠的东西,注定是明日家里过时的破铜烂铁。越是广告上光彩夺目令人垂涎欲滴的东西,生命力就越暂短。这是新鲜中的腐朽,这一切都注明了都是明日黄花。像现在的产品,功能越来越多,但越来越不实用。中国的奢侈品消费目前是全球最高的国度之一。现在坐东航国航的飞机,看杂志,和五年前完全不同了。五年前的汽车广告是20万档位的,现在全是六七十万以上,手表全是十万以上。这很让人不能接受,中国的老百姓当然是两极分化的,一方面是急剧的生活变迁,一方面是非常恐怖的,世界罕见的腐朽,而腐朽的根基就在于景观所制造出来的虚假的欲望。
给大家讲一个笑话,我们学校有几个老师抽烟喝酒,在南京,“苏烟”是最好的,也有的“南京”烟卖到1000多元一条,酒当然是茅台和五粮液最好。可是,我看到过一个市场调查,高档香烟里面超过50%以上是假烟,高档酒里面超过60%是假酒,如果算上联营厂的话,超过80%以上都是假酒,都不是原厂的酒。那么很多人抽这样的烟,喝这样的酒,抽的真是烟吗?喝得真是酒吗?其实,抽的、喝的都是景观中的牌子。景观社会并不是在另一个社会发生,我选这个文本来讲,就在于它所讨论的大量的故事都是在我们身边发生。
最后一点,我们来看德波关于明星的讨论。德波在上世纪60年代讲的事在今天的中国一件又一件发生。明星是什么?明星是景观社会里面人类主体的一种伪主体的象征。前面讲过,你不是你自己的时候,你是明星。景观不仅制造虚假的异化的消费,更重要的是,造就了一批虚假的主体,而造就了明星与大众的虚假的分立。尤其可悲的是,明星的景观生活竟成了普通大众在平庸的日常生活中向往的虚幻世界。首先,作为景观的观众,常人们虚假地迷入了明星们的虚幻生活和伪事件中,以此排遣无聊的平日生活。其次,通过明星的代理和推销,人们被迫更深地堕入无法挣脱的时尚景观伪消费之中。
媒介明星,作为活生生的现实景观人类的代表,通过一种可能角色形象的对象化,体现了一种普遍的平庸。明星之所以是明星,是因为我们相形之下的平庸。明星生活在总体上被想象成一种丰满人性和个人价值的充分体现,所以明星的每个细节都是被注意的,他们一定要被制造为一个非常完美的形象的象征。我要不得讲到可怜的“阿娇”,我们过去在演唱会电影中歌迷会上看到的阿娇的景观性的明星形象,和突然在网络上出现的“艳照门”的东西,我们是目瞪口呆。当我们再在银幕上看到阿娇的形象的时候,所有过去的光彩夺目的东西一点都没有了。当明星过气时,不再能引起消费者消费的欲望,他一定会从景观中消失。比如“阿娇”,大家买化妆品时消费的是她的纯情少女的形象,当“艳照门”后,所有广告厂商会撤掉广告,因为下意识中她的原有形象被解构了。作为明星,他们必须在公众面前维持一种光彩夺目的正面形象,像体育明星乔丹、刘翔——刘翔我觉得是最可悲的,当他拿到冠军时,所有广告都邀请他;当他的脚受伤,一线广告里他的身影就立刻消失。当他在奥运会里面重新跑出好成绩的时候,他重新出现。所谓的明星,除了自己不是自己以外,最大的作用,是资本本身的工具,广告的载体。像凤姐,网络里面爆炒她,大家非常奇怪,她不是美的,却能成为一种公共形象,大学里的孩子都把她当作笑话来看,但她广告上会有很多收入,全中国都知道她,她成为了一种景观现象,你能想到吗?
明星的作用,在主体的位置上,被德波称为景观的代理人,代理人之所以能在场,恰恰由于普通人不在场。我们南大有些男生很好玩,经常把明星不化妆的素面照几十张拼成一大条,我们一看吓一跳,那是在生活里非常普通的人,简直就和电影、电视里的景观形象完全不同。所以德波说:明星的在场是真实的人的不在场,明星不得不在景观中涂着厚厚的脂粉,不停的变幻披在身上的商业外衣,一刻不停的跳跃在各种媒体的广告画面上。这两天,中国的电视舞台上最有意思的现象是:一大批即将退出历史舞台的明星,拼命的做广告——很快要过气的女明星和男明星,尤其有几个以前很少做广告的明星,现在拼命做广告。因为他们自己觉得自己很快不再有任何明星效益了。而明星的光芒往往是暂短的,也就是幻象消失得很快,景观明星的存在也是瞬间的,这也必然导致很多明星的下场都是非常可怜的。这些年韩国大量的女明星自杀,因为她们的很多压力,只要她接不到片子,很快的,受到刺激然后就自杀。
所以,德波通过这样一个描述谋略说明,在整个景观社会里面,在我们现代性的生活当中,我们的生活是一个被景观建构起来的,默默的被支配的现实生活。虽然没有了过去的政治压迫,经济强制,我们却陷入了一种对自己自主性的沦丧,我们真正的选择性和真实消费需要的沦丧。而在德波《景观社会》的最后,以及整个情境主义喊出的革命口号就是一句非常著名的“让日常生活成为艺术!”或者说“让日常生活重新成为生活!”。德波要中断景观控制的平日,要让生活本身的历史意义重新呈现出来。用马尔库塞的革命方式来说,就叫“文化大拒绝”,即拒绝资本主义文化控制,拒绝异化生活。历史上1960年代学生运动中,我们特别不能理解的是,一大群美国雅皮士到原始森林里面去过群居生活,为什么?他们要拒绝接受经过商业中介了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也是在这个语境中,我们就能理解巴黎的红卫兵为什么会说:反对异化社会。就是这个社会是被制造出来的,我们不由自主被异化的社会。一切是被控制的,虽然不是官僚和强权控制的,却是资本家背后通过使我们迷入的景观控制的。在这个激进话语的批判之下,就形成了一系列新的文化革命理念。就是让大家知道我们是被景观控制的,这个潮流跟后现代思潮完全是同体的。后现代的反抗社会的关键词叫做“自拘性——自己拘留自己,奴役自己”。徳勒兹最著名的一句话是“我想一下,我现在什么还受到支配”。因为,我们所有受到的奴役现在经常都不是外部强加的,都是我们给我们自己的控制。后现代主要反对的,从1968年法国新浪潮思想出来后左派激进知识分子,所谓后马克思思潮所反抗的一切东西,我们都通过德波的这个例子来体会。而这一点不是说,对中国而言没有意义。“平日断裂历史呈现”!让我们一起来思考。
我今天就说到这儿,也不知道把德波大概的意思说清楚了没有,我反正是尽可能通过比较感性的方面来做了一个链结。如果有没说清楚的地方,大家再提出来,我再做一点说明,谢谢大家!